簡體版

第四十九章 形勢逆轉(下)

趕了這麼多天的路,之前還遭了不少冷嘲熱諷和白眼,而從羚芝到這兒的一路上又挨了幾次空襲,混三旅上下可謂都憋了一肚子的火,而今終于找到了可以發泄的對象。

威爾遜特遣隊以零號高地為核心,布置了一個看著還算堅實的環形防御陣地,計劃就地防守至天亮。

然而倉促布置的防線在許多地方都存在疏漏和不完善之處,比如視界和射界沒有掃清、火力規劃不合理、來不及埋設地雷並布設鐵絲網等等。

夜空中,一個個掛在小降落傘下的照明筒發出耀眼的慘白光線,將地面照得如若月圓之夜。

放眼望去,整片原野與遠處的樹林中都有密密麻麻的人影在移動,倚靠在散兵坑和掩體中的英印軍士兵們見狀目瞪口呆。

以多個梯次向零號高地發起沖擊的明軍頓時遭到了英印軍火力點的攻擊,至少有二十幾挺維克斯重機槍和劉易斯輕機槍在瘋狂掃射!

「噠噠噠噠噠——」英印軍機槍小組的射手幾乎狀若瘋狂,食指死死扣著扳機向朦朦朧朧的夜幕中傾瀉子彈,似乎害怕只要松開扳機自己就會被惡魔抓走似的。

其他步槍兵們的腦海幾乎是一片空白,只有雙手在機械的重復著「拉栓-瞄準-扣扳機」的動作,以射速快而著稱的SMLE步槍的射擊就沒停止過。

在迫擊炮轟隆轟隆的掩護下,英印軍的陣地也不斷被爆炸所籠罩,二十余機槍火力點也時斷時續。

「嗶嗶嗶」的尖銳哨子聲中,發起沖擊的明軍士兵在交替掩護著躍進。當環境被照明彈照亮時,他們就齊刷刷地臥倒;待一輪照明彈快要燃盡時,他們就又爬起來向前沖。

一亮一暗,中國人就瞬移了一段距離?

這樣的場景在英印軍士兵們看來如同驚悚片一樣,就好像一閉眼一睜眼,無數怪物就瞬間移動似的靠近了一點。

而現在最為棘手的是那些坦克,停在環形陣地一線的A9型巡洋坦克和卡登-洛尹德超輕型坦克相當于無懼迫擊炮的堅固火力點。里邊的坦克兵們也殺紅了眼,黃澄澄的彈殼在腳邊堆成了一堆。

「听听听听——」明軍進攻出發陣地的兩翼,十幾挺重機槍也在不斷開火,打空的彈殼和彈板同樣落得滿地都是。

實際上,重機槍在執行掩護己方步兵沖擊的任務時,它們是會布置在出發陣地的兩邊——如果說步兵進攻區域是一個等腰梯形,那麼重機槍就會布置在下邊的兩角處。

同時還要根據射表計算安全射界,在槍管旁插上射界限位桿,以防止左右偏轉過大而誤傷友軍。

影視劇中「前邊步兵沖鋒、後邊機槍掃射掩護」的場面幾乎不會出現。至于被神話的「超越射擊」,那是極少情況下才會應用的特殊射擊方法,比如步兵沖擊路線途經一片低窪地時。

偶爾有曳光彈打在坦克裝甲上被彈開,跳飛的曳光彈如同小刀劃破了漆黑的帷幕。

英印第四炮兵營由于行動遲緩而被明軍搶得了先機,80㎜迫擊炮不間斷地向他們所處的炮兵陣地開火,一發接一發的炮彈致使他們被壓制的抬不起頭。

4.5英寸榴彈炮被80㎜迫擊炮壓制得動彈不得?這實在是笑話一樣,將成為英印第四炮兵營抹不去的恥辱。

明軍的營屬80㎜迫擊炮集火壓制敵軍炮兵陣地,隊屬64㎜迫擊炮則分散支援己方部隊,不斷攻擊敵軍暴露的火力點。

而現在,及及可危的英印軍似乎只能倚仗那些坦克了,因為土木掩體中的輕重機槍都被明軍的迫擊炮壓制得斷斷續續。

然而這樣的狀況也持續不了多久了,旅屬戰防炮隊的兩個排即將加入戰斗。

四門三五式戰車防御炮被炮兵們拖拽到了進攻出發陣地前方約三百米的位置上,然後以十五米間隔一字排開。

「放列展開!」

「三炮手,曳光彈!」

「曳光彈,裝填!」

「放!」

一排一號炮被命令引導攻擊,于是炮兵們裝填了穿甲曳光彈以標記、指示目標。

「轟!」炮口閃爍出耀眼的火光,一發25.6㎜穿甲曳光彈出膛,拖著明亮的尾跡飛出,但與遠處正在開火的敵軍坦克擦肩而過。

在這距離敵軍陣地七百多米的距離上,想取得首發命中並不容易,更何況現在天色未明。

炮兵們依照曳光彈落點迅速修正,旋即,四門戰防炮一齊開火。

被兩發穿甲彈命中的一輛巡洋坦克上一秒還在瘋狂掃射著機槍,下一秒就瞬間沒了動靜,渾身是血的坦克兵打開艙蓋往外爬。

三五式戰防炮由沉陽兵工廠設計定型,為哈奇開斯Mle-7934型25㎜反坦克炮的大幅度改良版,除了口徑改為八分、即25.6㎜外,在結構上也做了許多調整,足足把原本455㎏的重量減輕到305㎏,幾個人就能推著到處跑。

其外形非常低矮,炮盾上邊為波浪線,炮口裝有喇叭形消焰器,半自動開栓,理論射速高達每分鐘20發,初速900m/s;可在五百米的距離上擊穿36㎜厚度的垂直放置的軋制鎳錳鋼板,如果發射鎢芯穿甲彈則能上升至42㎜。

之所以選擇如此小口徑的玩意而非看上去更好的37㎜反坦克炮是因為兵部認為沒必要——它打不穿的重裝甲戰車,換37㎜炮來也夠嗆,那為何不選更輕更便宜的?

此時此刻,環形陣地上的英印軍士兵們看到了不斷破空而來的炮彈,一發發穿甲曳光彈猶如閃亮的絲線一樣,然而這些絲線卻能輕松洞穿皮薄餡大的巡洋坦克和超輕型坦克。

彈藥殉爆的坦克從各個縫隙中往外滋著火焰,隱約能听到從中傳出的淒慘哀嚎。

這種情況下,第五皇家坦克營幾乎毫無反制手段,純粹是在被動挨打。本來一輛輛坦克就是被分散部署充作火力點的,之間的聯絡不暢,所以大部分坦克直到被擊中都沒發現明軍的反坦克火力來自何方。

再說了,即使發現了也束手無策,在只有照明彈光照的低能見度條件下攻擊七百米外的低矮的反坦克炮?以2磅坦克炮高爆彈那可憐的殺傷範圍無異于開玩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