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章 洛河神異

嘀嗒——

嘀嗒——

嘀嗒——

鴉雀無聲的大殿內,刻漏的滴水聲清晰可聞。

隨著漏壺中的水線不斷推移,距離辰時三刻這個時辰也越來越近。

「掌燈。沈憂之忽然對侍衛吩咐道。

「遵命!」

隨著他這一聲令下,侍衛們紛紛開始行動,將通天殿內的所有燈燭統統點亮。

隨著一盞盞金燈的點亮,原本還有些昏暗的大殿頓時明亮起來,黃色的燈光和微微的焦煙在殿內彌散開來。

見此情形,眾位朝臣的心中越發感到好奇︰皇帝如此自信,連燈燭都點上了,難道真有天時將至?

就在殿內眾人心思百轉之時,異變突生——

初生的旭日中漸漸生出黑影,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黑影的範圍不斷擴大,就像是太陽被一點點撕碎,吞入無盡虛空之中。

而原本明朗天空,也隨著太陽的瓦解,而逐漸被漆黑的夜色所覆蓋。

黑暗的帷幕一點點地籠罩大地,剛升起沒多久的初日很快便再度被遮蔽,沒有一絲余光可以泄露。

隨著最後一點余光的消散殆盡,整個世界都仿佛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見識到如此異象,通天殿外守候的侍衛們各個驚疑不定,若非他們都是精挑細選、素質過人的精銳,只怕早就開始議論紛紛了。

而通天殿內,若非沈憂之提前命人點起了燈火,只怕現在也已經陷入無邊的黑暗之中。

也正因為沈憂之的這份「遠見」,眼下在這舉世皆黑的環境里,也唯有皇帝和百官聚集的通天殿內燈火通明,就像是僅剩的一顆璀璨星辰,在無邊黑夜中散發出光輝。

此情此景,倒真有些天命所歸的意味!

殿內,原本對「天時天命」之說還將信將疑的大臣們頓時炸了鍋——

「這是」

「天天真的黑了!」

「太陽真的被遮住了!」

「天狗吞日!是天狗吞日!」略懂天文的人不禁喊道。

「天時已至天時已至!天命真的降臨了!」有人忍不住開始喃喃自語。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心驚︰皇帝所說的天時真的降臨了,這是否意味著「聖祖」點化之說也是真實存在的?

一時間,本有議論紛紛的眾人討論地更加激烈,都想從別人那里听到合理的解釋。

很多時候,那些騙人的話術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拿捏住人的心理弱點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真正懂的人不屑解釋,半懂不懂的人又不敢解釋。

再經過那些喜歡不懂裝懂的人一番起哄,原本搖擺不定的人也會漸漸開始相信。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明顯有漏洞的話術,依舊可以大行其道。

就在通天殿里的眾位文臣武將交頭接耳,討論天生異象的時候,腳下的大地也傳來異動。

轟隆隆——

轟隆隆——

大地似鼓膜般震顫,好似有地龍翻身,山崩地裂一般。

「這這又是怎麼了?」

還沒有從天象變化中反應過來的眾人,又陡然感受到地脈傳來的震顫,心中越發震驚。

「地龍翻身了!有大地動來了!」

「啊?!」

「這、這」

隨著一聲「大地動來了」,眾人心里更加惶惶不安,生怕這大殿在地動中倒塌,將他們整個埋葬。

「肅靜!」中央高台之上,沈憂之一聲輕喝。

以他如今的體魄,氣息之雄渾便如奔流不息的江河,一聲喝出,更如滾滾天雷般震耳欲聾。

雷音入耳,眾人只覺頭腦一震,意識霎時間變得空白,什麼也想不起來了。

隨著沈憂之這一聲輕喝,原本鬧哄哄大殿陡然安靜了下來,交頭接耳的群臣一個個都筆直地站在那里,不敢有任何異動。

少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連串巨響——

轟隆!轟隆!

隨之而來的,還有劇烈的震顫,這次的動靜甚至比剛才的還要大!

又發生什麼事了?

眼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眾人心里愈發感到驚疑。

這短短片刻功夫發生的事,實在是超出了他們的理解,令他們感到迷茫又不知所措。

好在隨著最後一聲巨響消散,無休止的地動也很快過去了,大地再度恢復平靜。

眾人擔憂的通天殿倒塌之事也並未發生,他們所立之地依舊穩如泰山。

若非之前的種種駭人異象,眾人只怕會覺得那一切不過是幻夢。

地動結束不久,昏暗的天地也再度迎來了曙光。

第一縷明光映照在通天殿外的石階上,顯得格外醒目、耀眼。

黑夜消散了!天明了!

日月再生,晝夜重啟,天地換新!

皇帝口中的「天時天命」竟然真的發生了!

太上聖祖真的顯靈了!

天命興唐!天命興唐啊!

「日月再生,晝夜重啟,天地換新。」狄仁杰躬身一拜,鄭重其事地說道︰「天時已至,天命興唐!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回過神來的張柬之見狀,也當即叩首高呼︰「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聖祖顯靈,天地換新,李唐必將大興!

請陛下即刻舉行大典,祭告天地,再開李唐大統!」

他剛一起頭,其余嗅覺敏銳的大臣也紛紛效仿,齊聲高呼「天命興唐」。

沈憂之听著台下眾人的呼喊,緩緩開口︰「既然天時已至,朕受命于天,自當撥亂反正,光復李唐!」

此言一出,台下又是群臣跪倒一片,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在這時,殿外忽然傳來急報——

「稟告聖上,適才天象異變之時,洛河異動,大水倒灌,直沖麟德殿!」

啊?!

大水直沖麟德殿!

這麼說來,方才那些如悶雷般的巨響,就是宮殿倒塌之聲?

眾人頓時明白了,原來剛才的地動山搖竟是因洛河而起。

但很快,他們又意識到這件事的深刻影響︰麟德殿是武周早朝之地,象征著武周一朝的正統,如今卻在李唐光復之時,被洛河之水沖垮

這其中的意味,令人深思啊!

然而侍衛的匯報遠未結束︰「事發時,前高宗聖皇後武氏,亦身處麟德殿內!」

嘶——

殿內跪著的群臣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眾人雖心思各異,但多是驚訝,真正為此事感到悲傷的,或許唯有狄仁杰了。

此刻他雖俯首低眉,但仍緊閉雙眼,免得眼里的熱淚控制不住地流出來。

他和武則天的關系非比尋常,既是君臣,也是難得的知己朋友。

「天意如此。」沈憂之故作嘆息,吩咐道︰「命衛士清理現場,收斂遺體之後,送入乾陵。」

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既沒有提謚號,也沒有提入葬的規模。

唯一的體面,就是葬在了乾陵。

之後,沈憂之又對台下群臣輕聲說道︰「眾卿平身吧!」

「謝陛下!」

驚魂未定的群臣謝恩後,緩緩起身。

「禮部侍郎何在?」沈憂之隨口一聲招呼。

「臣禮部侍郎談繼筠,恭听聖意。」

談繼筠雖心中翻江倒海,但仍不敢有半分怠慢,當即出列候旨。

「即刻統籌禮部眾臣,準備大典事宜!」

「微臣領命。」

事急從權,所以登基大典的一切規矩盡數從簡。

上書祭告天地之後,沈憂之便穿上袞冕禮服,在貞觀殿內接受百官朝拜,並下旨昭告天下,恢復李唐國號,改元光復。

這一年,也被稱為光復元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