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容成子,有熊國

宋行听靜遠如此說,頓時來了興趣,這幾日和靜遠交談之時得知,他知識淵博,不喜道家典籍,反倒是對那些神異怪談頗感興趣,更是熟讀旁門典籍。

靜遠將眼楮湊近龜甲,細細分辨後開口道︰「《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的水神禺疆就是這種形象,傳聞水神禺疆統治北海,身體象魚,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雙頭龍,為黃帝之孫,看這神人形象為人面魚身、兩耳各懸一條青蛇,很符合。」

說完神人,靜遠又指著神獸說道︰「這神獸形象倒是頗像鯀的形象,鯀于羽山之淵所化黃龍。」

宋行將龜甲拿起,放在手中顛了顛問道︰「這龜甲有何奇異之處,值得遠祖大費周章尋找它?」

靜遠搖頭︰「我好像曾經在哪本書中見過白玉龜甲的描述,記不清了,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宋行看了他一眼,也不催他,任由他在那里抱頭苦思,此行來到玄元觀的目的,基本已經達到了。

殷墟一行,最大的收獲就是發現黃天大法留有隱患,不然真等到他突破黃天大法,直面仙門之時,或許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大禍。

手握龜甲,宋行眼中露出深思的神色,既然孫恩找到此物,證明這龜甲中必然蘊藏著未知的力量,只要能破開這其中的秘密,或許可以破解黃天大法的隱患。

「哈哈哈,我想起來了,我想起來了,我想到龜甲的出處了。」

靜遠的大笑聲將宋行從沉思中驚醒,他有些癲狂的站起身狂笑,直到注意到宋行的目光才停止,然後說道︰「這白玉龜甲是出自容成子之手。」

宋行一愣︰「容成子是誰?」

靜遠也是一愣,看了宋行一眼,對上他求知的眼神,馬上反應過來說道︰「容成子,也稱容成公,傳說中的仙人,黃帝臣子,最早見于《列子•湯問》,唯黃帝與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同齋三月,心死形廢。」

「曾經棲自太姥山煉藥,後隱居崆峒山,壽二百歲,奉黃帝之命造歷法,功德無量,但普通器物根本無法承受這天地間第一部歷法,皆碎裂成塊。」

「最後容成子自洛水中沉玉,得到一塊純白龜甲,這白玉龜甲傳聞就是他當初承載歷法之物。」

宋行皺眉,再次望向手中龜甲︰「你是不是記錯了,這龜甲哪有歷法?」

靜遠卻搖頭到︰「沒錯,傳聞中容成子將歷法傳授黃帝之後,龜甲歷法隱跡,黃帝後人在龜甲上繪上神人圖像,傳承下來。」

靜遠眼中露出歡喜神色,「我本以為這是杜撰,如今看來,這龜甲十有八九是容成子當年親手繪制歷法的白玉龜甲。」

宋行看著歡喜的靜遠,皺眉道︰「可這龜甲究竟有何特異,怎麼看也就是個普通玉石而已。」

靜遠搖頭表示不知︰「古籍中記載,容成公乃上古時期的仙人,擅長導引之術,能從天地萬物的本源中獲取精髓,最終在有熊國古墟破碎虛空,達到不老不死的境界,他親手制作之物,肯定有某種神異。」

宋行看著手中龜甲,尋思孫恩為何會不惜代價找出容成子所制作的這枚龜甲。

龜甲、破碎虛空,他心中一動,想到孫恩所處時代,另外一件和破碎虛空有關的器物。

天地心三佩!

燕飛和孫恩正是目睹了天地心三佩合二為一,釋放出其中的力量,打開仙門,讓二人見識到了完全不一樣的天地。

而提到天地心三佩,就不得不提到皇帝之師廣成子。

道家典籍《太平洞極經》記載了很多廣成子的由來事跡,其中一篇關于天地心三佩的記載,說廣成子誤入戰神殿中,把天地心三佩帶到人世來,並把它們贈給黃帝,言明三佩合一,可以窺破天地奧秘,隨後返回戰神殿,破碎證道金剛。

宋行從這段話中想到,天地心三佩的出現,證明了廣成子之前的時代,已經有人不但可以自身破碎虛空,甚至可以將這股破碎的力量封存于器物之中,達到某個錨點時,自動釋放出來,破開仙門。

這樣恐怖的力量,讓宋行懷疑天地心三佩,是戰神殿的主人所創造出來的,和戰神殿同樣神秘偉岸的存在。

捏了捏手中龜甲,可以在精鐵上留下指印的力道卻對龜甲宗造不成絲毫傷害。

靜遠口中不停念出一道道古籍,宋行出言打斷「你說,這龜甲會不會是容成子制作的,用來破碎虛空的器物?」

「破碎虛空?」靜遠一愣,隨後想起孫恩,遲疑了下︰「天師既然當初讓人尋此物,或許真的有關系。」

宋行心中有個大膽的猜測,容成子同樣屬于黃帝時代的人,或許這龜甲真的是容成子破碎虛空前,彷天地心三佩力量制成的器物。

當初的孫恩也許是在得到龜甲之後,誤以為龜甲的力量可以直接破開仙門,所以才迫不及待選擇破碎虛空,但或許是容成子功力不夠,龜甲中蘊藏力量不夠強大,以至于孫恩的破碎之旅發生變故。

孫恩肉身破碎前說出的那句話,或許是,容成子誤我?

不管是不是如孫恩猜測的那樣,既然龜甲入手,也就意味著玉印的任務算完成了。

虛空中浮現的字跡,讓宋行低下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喜色。

「支線任務完成,獎勵太上老君開天經第一卷!」

宋行確認手中這件龜甲,就是孫恩當初尋來的古物,在剛才的破碎烙印中,宋行也已經看到它的威力,這就是孫恩破碎虛空時尋來的器。

雖然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其中必然蘊藏著某種秘密,于是鄭重將其放入懷中。

就在宋行歡喜時,大量的文字被玉印直接灌入到宋行腦海。

「天地開闢,分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沌、九宮、元皇,清上升為天,濁下降為地,天地之精合而生人,萬物則各受一而生。」

「蓋聞未有天地之間,太清之外,不可稱計,虛無之里,寂寞無表,無天無地,無陰無陽,無日無月」

數千字的篇幅,幾個呼吸間就將第一卷的經文烙印在宋行意識中,篇幅雖少,卻是字字珠璣,宋行已經預感道這篇經文,或許會是他目前所修行的功法中,最深奧晦澀的經文。

殷墟一行,不說獲得孫恩破碎的烙印和白玉龜甲,即使額外得到太上老君開天經一卷,已是不枉此行了。

二人回到玄元觀,宋行見目的已經達到,就要離開返回老君觀。

靜遠一開始想要跟隨宋行一起,他現在已經將這位突然冒出的師弟,當成了復興天師道的希望,自然要跟緊了,不說別的,若是宋行有個閃失,天師道的黃天大法就真的失傳了。

但最終靜遠還是沒有如願,玄元觀雖然衰敗,靜遠畢竟是一觀之主,不可能任性的丟下門徒直接前往,在宋行的勸說下,靜遠決定安排好玄元觀的事情再去尋找宋行。

為表示誠意,靜遠還讓接待宋行的小道童止清,陪同宋行一起離開,方便雙方聯系。

「小道長是靜遠道長的弟子?」

路上宋行看著局促不安的止清,好笑問道。

止清搖頭︰「小道自幼家逢大變,只余小道一人,觀主與家父相識,所以收留小道,養于觀中,雖有師徒之實,觀主卻暫未收我為徒。」

宋行听到止清如此說,心中一動,看了他一眼,然後問道︰「小道長俗家姓甚名誰?」

止清見宋行問他俗家姓名,也沒多想,順口說道︰「小道俗家姓席,家父生前為小道取名席遙。」

「席遙?」

宋行微微一愣,隨即仔細看了面前的少年幾眼,放聲大笑。

止清有些模不清頭腦︰「師叔,小道的名字很好笑嗎?」

宋行一拍坐下馬匹,駿馬長嘶一聲,竄了出去,遙遙傳來宋行的笑聲︰「好名字,好名字,哈哈哈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