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相信李導的專業素養與藝術追求。」林樹笑眯眯的安撫著陷入迷茫的徐年。
剛出鏡就被林樹拉到一角私聊的徐年听到這話,欲言又止。
見狀,林樹搭著徐年的肩膀︰「別慌,你這樣想,至少我不會拿我的錢開玩笑對不對?」
這話說得徐年猛猛點頭。
確實。
林樹在娛樂圈屬于那一類清流。
不接代言、不接商演、幾乎不上綜藝,在藝人職業上的所有收入全來源于拍戲。
甚至林樹如果不參與投資,實際片酬不夸張,因為沒流量溢價。
好比唐探1這部戲,林樹的演員片酬其實不如徐年。
見徐年神態放松不少,沒有剛才那種夾雜著懷疑的迷茫了,林樹才接著說︰「反正別想太多。」
「我們也不好一直說很多,因為這可能會在無形中影響你的發揮狀態。」
「啊?」徐年不解,「可我在拍短片時會跟攝影團隊詳細溝通清楚。」
「不一樣,你那只是了解清楚拍攝需求。」
「?」
「李導給你的分鏡頭需求已經一目了然了。」
「大概懂了。」徐年當即恍然,「我只用按照分鏡頭的內容走就行,走完了就是對的。」
聞言,林樹立馬贊揚道︰「對!就這樣。」
「我們搭戲的場次會很多,你可以多看看我的戲,去找到你感覺舒服的點。」
「好咧。」徐年直接應聲。
他現在確實還稀里糊涂的,不知道李成他們到底看中哪一點。
不過這不妨礙他听懂林樹和李成的人話。
別想太多,想越多越容易影響現在已經非常符合需求的狀態。
因為外在建議也好、內在想法也罷,一多就會產生無形影響。
好比一些網文作者看多了書評會寫崩一樣~
總之,李成、林樹他們幾次三番的意思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相信自己,在鏡頭里保持自然的自己。
對此,徐年的理解是︰「太棒了,大家逐漸達成了一致,你們用心拍戲,我一心擺爛~」
細細看來,這理解一點不犯毛病。
擺爛才是他徐某人現在最自然的狀態。
效果肯定相當符合李成的需求。
………
下午又走了一場簡單的戲,背對鏡頭,听正面鏡頭的群演以旁白方式講一段詞。
這玩意怎麼說呢……
栓條狗都能拍好。
因為連捕捉鏡頭這種基本操作都不用了。
徐年只是狀態松弛的坐在一條方凳上,什麼也沒做,幾十秒鐘後李成喊了卡。
因為鏡頭聚焦在徐年身上,群演那邊是虛焦,所以還是不用再保一條。
這種十幾秒幾十秒一條的拍攝,很是在徐年的舒適區。
片場的時間過得也很快。
沒有戲份時,徐年還是老樣子,坐在李成附近一起看看監視器。
得空就研讀研讀劇本。
這時候李成一般會把他手上那份最初始版本的分鏡頭手稿給徐年對照看看。
額外的,第一天徐年還是老實巴交坐小板凳,現在坐的已經是折疊靠背椅了。
這讓外人看了,講說徐年只是個流量明星是真沒人信。
怎麼也得是資方兼制片人大佬啊~
………
在一些場景變化不大的簡單戲份拍完之後,徐年也迎來了第一個大戲份。
和林樹搭戲。
總共是兩條……
一條是‘唐仁’在機場熱情接機,歡迎‘徐風’到薩瓦迪卡。
只要求徐年站在原地等著被林樹擁抱,不用有什麼神態變化,也沒台詞。
主要是林樹的表演……鏡頭中,他看著手機對比了照片,喊了一聲︰「徐風?!」
「哈哈哈……」
&o泰拉。」
接著撲向徐年。
然後李成的聲音響起︰「卡。」
「好,這條過了。」
「……」
還是沒有保一條。
第二條就比較復雜了,有很多對話,也是徐年第一次拍有台詞的戲。
徐風︰「你是偵探?」
唐仁︰「如假包換啦~」
徐風︰「……」
「……」
徐風︰「你那天身上煙味很重,眼楮里都是血絲,指甲里都是泥垢,尤其是右手,左手被煙燻黃,但你平時用右手抽煙,褲子右腿比左腿髒,褲腿被磨得發亮,這些特征組合在一起,只能產生一個行為……」
「打、麻、將!」
最後一個字說完,李成猛地大喊一聲︰「卡!」
「好!非常好!」
「準備下一條。」
說著,李成朝徐年招招手。
等徐年走到邊上,李成上下打量起來︰「不錯啊,最近這二十天沒少努力練台詞吧,該有的平常口吻和重語氣都到位了,很好!」
徐年︰「……」
又被夸了。
但,他其實很想說,他現在感覺說台詞跟日常生活中講話也沒區別的亞子。
因為徐年的出彩表現,李成終于徹底放下了心,片場氛圍都因此整體松快了……0.1分。
…………
眨眼功夫,徐年進組已經一周多了。
他的片場日常愈發樸素、平淡、悠閑、舒適以及咸魚。
比如,折疊靠背椅已經換成了折疊小躺椅。
還順便把茶壺搬了過來。
沒戲拍時,左手握著茶壺不時灌一口,然後看看監視器,看看劇本,看看分鏡頭。
拍戲?
拍個屁。
反正,現在劇組的茶余飯後日常都這樣式的……
「徐年?沒听過,不認識不認識。」
「就那個來片場混日子的……」
「哦,他啊,可能是資方大佬吧,閑的無聊想自己拍戲。」
「對啊,就他,他可是知名的文盲頂流啊!」
「不是,現在外面文盲都這水平了?」
「拍一個星期還沒見他上場時需要保一條的,那狀態…那風姿……往那一站就是戲!」
「……」
听听,听听,這都說的什麼話吶,捧殺!敗壞名聲!
肯定都不是什麼好玩意~
總之,徐年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些傳聞一定跟某個面白無須的壯漢有關。
這壯漢繼續這樣下去早晚會被賣掉!
………
這天徐年在監視器後看楊笑、何武拍一場經典戲。
看著看著,徐年下意識提出想法。
「這里這個台詞寫的不夠有味道啊。」
「應該在‘我告你誹謗啊,你知道嗎,我告誹謗啊’後面再加一段……
‘他誹謗我呀!他在誹謗我呀!’這樣更有力,戲劇感和喜劇味道都會更濃烈。」
片場忽然安靜了。
無數雙眼楮都看向了徐年……-
PS︰剛忘了個小事,書名暫時不改了,因為有個更離譜的事情,據說這本‘成績太好’所以運營不給篩推薦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