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周易的改革變化

以前的周易雖然掛著公司的名頭,但其實更像是個小作坊。

一群人聚在一起攢一部戲,然後開始開拍,拍完之後找人做後期,大家就閑下來沒事干了,也沒有什麼工資之類的。

大家相互之間也只是一種雇佣、合作關系。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遇著合心意的活就去干。

等周易把劇賣了,拿了錢就再次開始開拍下一部。

到時候就喊人來攢劇組,能來的就來,有活來不了的,就找人頂替。

幾部劇下來,賺了錢了,成立了周易影視,但這種作坊式的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

拍《穿愛》、《女人湯》,甚至是《少年王》、《水晶之戀》的時候,都是如此。

導演都經常換,覺得誰合適就找誰來。

改變是從周易、姜雪柔兩人幫陳碩,爭取段譽這個角色開始的。

那一次,和後續的交往過程中,他們認識了張繼忠,見識了他的手段。

張繼忠,可以說是一個將理想和生意平衡的很好的制作人之一了。

陳碩認識的制作人不多,張維平、姜志強、張繼忠和蔣雪柔,算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個了。

其中,蔣雪柔自不必說,她是個理想主義者,制作影視劇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夢想。

張維平是個純粹的生意人,他將拍電影當做是做買賣,電影是商品,處處考慮的是利益得失。

姜志強跟蔣雪柔有些類似,他喜歡電影,也喜歡投資那些有內涵、有能力的電影人。

只是他自己本身不懂創作,更多的是幫助別人實現理想,然後從中獲得成就感。

而張繼忠是最為特殊的一個,他自己本身有夢想,也有創作能力,更能夠理性的將自己的理想和作品看做一門生意。

他可以為了理想,而生出放棄林智穎選擇陳碩的想法。

他也可以為了讓劇賣的更好,而在拍攝階段召集大量的記者跟組采訪,並時不時的召開發布會。

同時對于創作方面,他也有自己的見解。

正是跟他接觸的多了,周平和蔣雪柔開始反思自己。

雖然不一定要全部都跟他學,但是不是也該做出一些改變了?

經過反思之後,周平開始進行嘗試。

這第一步就是重新整頓公司,將其正規化。

影視制作、營銷宣傳、演出經紀和公司運營分開來,各管一攤。

影視制作不用說,主題就是制作部,還是以前的老班底,只是現在跟一些主干人員簽訂了正式的合同。

有福利,也有義務。

演出經紀和公司運營也沒什麼特殊的,一個管理演員藝人,一個管理公司運行。

這些只是將本該早就整頓的地方,徹底規整一下罷了。

最大的改變就在于營銷宣傳。

這也是周平嘗試改變的第二步。

以前周易都是本著專心創作、專心拍戲,然後憑著質量、口碑賣劇的理念。

那時候,一來是周易剛起步,二來也是周平對內地這邊的電視台與發行商沒有太深厚的關系。

賣劇的時候,大多是先在地方台賣,等出了成績之後再憑著影視劇的質量,尋求上星播出。

跟張繼忠那種,先在上星頻道播出,然後再直接上央視的發行方式,完全差了不止一個等級。

正是見識了張繼忠的這種操作,周平也難免耳濡目染的受到了影響。

現在他正全力建設公司的營銷宣傳這一塊。

他自己憑借著周易的口碑,和各個上星電視台積累的關系,在尋求能夠讓周易自家的影視劇首播上星的可能。

如今他已經和羊城衛視、魔都衛視、蘇省衛視、魯省衛視等幾個上星頻道,達成了初步的合作關系。

只要周易的劇能夠達到他們購買的要求,那他們將會安排最好的時段來首播。

此外,他也明白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讓吳起組建周易自己的宣傳部門。

以前管理混亂的時候,吳起雖然加入了公司,但卻並沒有具體的定位。

說是協助單小樓管理藝人方面的業務,但他真正能管理的也就陳碩,和郭路、老張等一些跟周易有合作約定的群演、配角。

再後來陳碩能撒開手了,就讓他負責于博、楊駿逸等人的演出勞務。

周平之所以選擇吳起組建宣傳組,很大原因在于陳碩。

在這幾年中,但凡采訪過陳碩的記者媒體,很少有睜眼說瞎話,故意抹黑他的。

憑著她的性格和帝王之相、君子之風等天賦、專長,使得他在一眾媒體記者那里,有著極好的好人緣。

而吳起作為陳碩最親近的人,自然也很受這些媒體人的青睞。

已經采訪過陳碩,想要采訪陳碩的記者媒體,都紛紛跟他交換了聯系方式,甚至有不少人還跟他關系不錯。

因此,現如今,吳起在傳媒這一塊,有著不小的關系網。

此時他正一邊挖一些傳媒工作者,組建自己的宣傳部門,寫一些通稿之類的。

另一方面,也在和各家媒體維持著良好關系。

以便公司開始宣傳的時候,能夠請他們報道宣傳。

吳起是地道的帝都人,從小在胡同里長大。為人誠懇,但心眼子也活泛。

還有著被帝都人特有的明眸善睞、長袖善舞之能,愛交朋友。

干起這種拉關系、套交情的事來,簡直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