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五章 點將(下)

霍五在點將,霍寶也在點將。

童軍和州軍議,在州衙側堂召開。

童軍曲長以上頭目,盡數參加,還有幾個例外,代輔兵隊長朱強、教頭石三與屯長宋謙之。

此次軍議,童軍戰兵正式分為三翼。

左翼指揮侯曉明,中翼指揮霍豹,右翼代指揮仇威。

另有後勤營,代營長朱強。

參謀營,營長李遠。

另設新兵營,代營長石三。

之前分派下來的三千廬州兵,都是八、九月的新丁,並不參加這次太平府之戰,先入新兵營操練一月,隨後分派。還有三州開始在士紳子弟之中征調的「親兵」,也會先入新兵營操練一月。

另有獨立于戰兵與後勤兵、參謀兵的親兵營,營長朱剛。

還有監察隊,代隊長宋謙之。

還有執法隊,隊長暫時由親兵隊長朱剛兼任。

「這次渡江,戰狼營是後軍,隨之渡江,渡江之後,再分派征戰任務。」霍寶說完新任命道。

侯曉明與霍豹還好,仇威頗為不安。

即便霍五之前說會將唐光部留給他,他也沒想到會這麼快。

霍寶與霍五想的一樣,兵馬的歸屬權不是兒戲。

就算他不貪這幾千兵力,可是誰都曉得做他的嫡系好處更大,未免下邊人躁動,還是早日敲定歸屬為好。

「寶爺,若是帶一曲人馬屬下不懼,如今心里卻是不踏實……」仇威沒有了先前的驕橫跳月兌,很是懂事了,實話實說道。

霍寶道︰「所以大聖、豹子是指揮,你只是‘代指揮’……幾位千戶都是唐叔心月復要人,跟著他們好好學習攻伐之道,才是你這兩年的主要功課……」

唐光五千人馬,五個千戶。

其中一個千戶率一千兵卒留守含山縣,之前亦听命回滁州奔喪,送唐光最後一程。

喪事完了,霍五讓他折返含山,並無調動之意。

剩下四個千戶,都在青蛇軍中。

如今戰事在即,可無需霍寶這邊沖鋒,就給了青蛇軍上下磨合的時間。

唐光的舊情要念,憑軍功熬到現在的千戶們也當尊重。

霍寶已經想到,這四位千戶要是與仇威相處融洽,自然千好萬好,若是實在不融洽,就平調出來。

侯曉明與霍豹身邊都是少年,多兩個成年千戶輔佐,也不是壞事。

仇威听了,心里才踏實下來。

舅舅麾下幾位千戶,都是青蛇寨舊人,他自是相熟。

冒然居于諸千戶之上,他也忐忑。

有了霍寶這句「學習」的話,也給他指明了相處之道。

以師長敬之。

不用獨斷專行,遇到不會之處,可以請教幾位千戶。

本就是他的長輩,他自然沒有異議。

自從唐光部並入童兵,大家就猜測著童兵會分幾部。

如今三部,倒是並不意外。

就是對三部指揮人選,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侯曉明、霍豹不用說,一直是小寶爺的左膀右臂。

仇威追上兩人,卻也是長輩遺澤。

李遠的參謀營長,朱強的後勤代營長,也是之前就有影子。

石三的新兵營代營長,簡直是橫空出世。

不過不說別的,只以「營」為號,而不是以「隊」為號,這序列就低不了。

石三之前是百戶兼弓兵隊長,後來因冒然伏擊馮和尚部,一擼到底,先頭一直在滁州操練新兵。

這次雖然只是代營長,可誰都曉的,只要不犯錯,「代」字肯定要去的。

大家望向石三的目光都帶了羨慕。

這就是憑本事吃飯了。

童兵諸頭目中,石三的戰力僅次于侯曉明,與鄔遠差不多。

朱強望著小伙伴很是高興。

兩人一起犯的錯,被一擼到底。

要是一個起來,一個沒起來,豈不尷尬?

石三強忍了歡喜,才沒有讓自己蹦起來。

這一個多月,他踏踏實實操練新兵,想要將功折罪,看來小寶爺都看在眼中。

他想要征伐,卻不再像之前那樣愛賭愛冒險,也曉得腳踏實地的道理。

新兵不常有,新兵營自然也不常有。

等他完成分內之事,通過小寶爺的考核,就應該能重回戰兵。

有石三這個白身掛新兵營「代營長」,宋謙之以屯長掛監察隊「代監察」,大家就沒有太在意。

這是滁州士紳宋家子弟,小寶爺的四伴讀之一。

原本可以憑文教官的身份入童兵營,卻是「棄文從武」,從兵卒做起,在定遠之戰中有功,已經是屯長。

不管大家心里如何想,霍寶說完新任命後,就對諸位頭目,說了第一條軍令︰「盡快培養出副手,早日報上來!」

大家神色各異。

侯曉明、霍豹兩人最淡定,因為侯曉明手下有鄔遠,霍豹手下有梁壯,都可以為副手。

仇威也還好,身邊四千戶,都可以為副手。

剩下諸人面面相覷。

尤其是幾個掛了「代」字的,自己都沒有轉正,就要培養副手了?

「打仗不是兒戲,咱們過江可以排在後頭,隨後打仗還能排在後頭麼?巢湖大戰,殺敵四千,滁州軍傷亡一千三百余人……」

因是大勝,又有唐光之逝在後頭,滁州軍的傷亡就被人略過。

童軍諸頭目之中,不少人參加過定遠之戰,自是曉得戰場上的生死不是兒戲。

童兵上次定遠之戰中,一直偷襲為主,戰損不多。

可是守著定遠城的柳彪部,卻是死傷達到五成。

大家沒有了之前的竊喜,帶了幾分沉重。

宋謙之低著腦袋,不敢抬頭。

之前打慎縣時,水進、霍寶奪門,隨後放兵卒進來。

在與城門卒砍殺時,宋謙之傷了右小臂。

雖說沒有危及性命,可軍醫的診斷卻是不看好。

等到霍五等人到廬陽時,霍寶還專門請鮑老大夫給宋謙之復查。

鮑老大夫給開了方子,卻建議休息半年。

傷筋動骨一百天。

宋謙之卻是不肯病休,在廬陽修養旬日就隨霍豹歸隊。

霍寶沒有說什麼,卻安排了這個監察隊長給他。

他當然知曉什麼是監察。

滁州軍就有監察隊,頗為神秘,人數不多,卻直屬霍五爺親領。

這是文職。

兜兜轉轉,又轉了回來。

宋謙之心中並無不甘,反而松了一口氣。

他能舉刀面像凶惡的敵人,卻不能對跪地求饒之人下手,就那一下遲疑,卻是差點要了他的性命。

要不是霍寶發現,攔了那人一下,宋謙之被砍的就不是右臂,而是脖子。

第一次直面生死,宋謙之怕了。

不僅怕自己戰死,也怕自己有一日會麻木。

何時才能太平呢?

十幾歲的少年,生出幾分迷茫來。

……

九月十九中午,霍五收到金陵賈源秘信,金陵守軍抽調五千,前往太平府,隨之沿濱江至和州巡邏的水師巡查來報,金陵水師主力移駐采石磯。

磯,水邊突起的岩石與石灘。

采石磯,就在和州對面,扼據大江要沖,地勢險要,與金陵燕子磯、岳陽城陵磯並稱「長江三磯」。

采石磯之前有金陵水師五百水卒駐扎,滁州軍之前並沒有放在眼中,打算直接這里登岸。

霍五並不算意外。

論起來,打和州,打廬州,滁州軍都佔了便宜。

那就是淮南道守軍不出。

大家長驅直入,全無後顧之憂。

江南因大慶軍一路東征,拿了十幾個州府,剩下的州府也不安,自會留心周邊動靜。

滁州軍主力匯聚和州,那接下來不是往揚州去,就是過江奔太平府。

太平府有所準備,也就不稀奇。

金陵水師主力六千,不知還有多少步卒在采石磯上。

要是滁州軍主力直接渡江,那水師官船出來,就要造成大的傷亡。

想要過江,就要先拿下采石磯。

于都統躍躍欲試道︰「江面上,五爺放心,咱們也有兩艘樓船,可以堵住采石磯渡口……」

霍五點頭,又望向鄧健等人。

大家要奪采石磯,就不能只是堵住渡口,還要攻佔。

鄧健傲然道︰「五爺放心,我為先鋒,定拿下采石磯!」

杜老八也躍躍欲試︰「鄧兄弟,不能老是你當先鋒啊,這得輪著來!」

馮和尚沒有說話,卻是點點頭,顯然是附和杜老八的說法。

水進笑道︰「殺雞焉用牛刀?接下來打太平,打金陵,有的是各位將軍操勞的時候,這先鋒就晚輩去好了……」

馬駒子亦道︰「是啊,北關大戰都是各位叔伯操勞,我與水哥在廬陽享福,這回就讓我們兩個效力好了!」

霍寶敬陪末座,很是乖巧了。

左右也輪不到他為先鋒,就不用開口了。

眾將戰意盎然,霍五只有高興的。

他笑道︰「勿要爭搶,又不是只打太平,換著來!」

說到這里,他望向馮和尚︰「此回打太平,當涂分給和尚,駒子為偏軍,蕪湖歸老八……」

當涂,太平府治所在。

雖說太平府是府不是州,卻只有下轄三縣,當涂、蕪湖、繁昌。

這是因江南繁華,人口稠密的緣故,才定的是府,而不是州。

太平府人口數,比廬州府還多兩成。

霍五又望向鄧健、水進︰「水師樓船兩座,你二人可分別率眾過江,先登上采石磯者為先鋒,後者去打繁昌。」

鄧健挑眉道︰「太平府的先鋒,還是打金陵的先鋒?」

「二者皆有!」

霍五痛快道。

鄧健與水進對視一眼,燃起熊熊戰意。

霍寶旁听了這些,覺得不對勁,童兵呢?

自己這邊一萬人馬,怎麼什麼都沒撈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