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三章 霍寶的發現

「你,你,出來!」

霍寶點了兩個前列神色惶恐的。

那兩人戰戰兢兢,蹭著小步出來。

這兩人就算神情正常,看著也不對。

面容稚女敕,身量不足。

一人面容黑紅,臉色曬的都是斑點;一人破衣爛衫,光著腳丫子。

看著就是命苦的孩子。

「你頂了誰?」

霍寶問臉黑那個。

「俺爹……」

那人害怕,哆嗦著,被霍寶再次追問,才小聲道。

霍寶又望向光腳那人︰「你頂誰?」

「我堂兄……」

後者不知是不是破罐子破摔,痛快道。

霍寶叫人拿著丁冊再次排查,幼丁冒名九十多人。

這些少年年歲不大,連驚帶嚇的,就有人哭了起來。

一時之間,校場上不少抽泣聲。

霍寶皺眉。

不管什麼原因頂替,這些少年都是被家人拋棄之人。

有一遭,就有第二遭。

原本他並不打算擴充童兵,此刻卻有些不忍,就吩咐霍豹︰「先帶著吧,總不能不管。」

至于之前出列的單丁、老丁等五百來人,霍寶並不沒有叫人立時放歸,而是暫時編入一營。

就算要放歸,也是打下廬陽後。

剩下那兩千五百新丁,鄧健做主,直接分給水進一千,自己留了一千五,皆大歡喜。

慎縣新丁稀里糊涂,知曉大營變故,卻也不知曉是慎縣換了主人。

……

慎縣知縣,被「請」到大營時,欲哭無淚。

這連個動靜都沒听到,慎縣就失了?

他四十來歲,帶了儒雅,不似官員,倒像是書生。

想著這些日子的動靜,慎縣知縣強做鎮定︰「不知尊駕是水師哪位將軍名下?」

鄧健桀驁,並不冒名︰「我乃滁州鄧健!」

慎縣知縣聞言,只覺得眼前發黑。

鄧健之名還不為世人所知,可滁州軍卻是淮南道各州府聞名。

白狗子,白衣賊,白衫軍,說的都是滁州軍。

滁州已是教匪割據自立,不是朝廷治下。

巢湖水師上岸,與滁州白衫進廬州,性質截然不同。

這真的是「失土」之罪,罪不容誅。

滁州白衫,又以「殺官」聞名。

慎縣知縣臉色灰敗,愴惶四顧,別無生路,只覺得連開口的力氣都沒有了。

霍寶在旁道︰「廬州知府作甚要毒殺老都統?征丁圍困巢湖水軍?」

那知縣聞言大驚︰「知府毒殺老都統?此話何來?不是于副都統謀逆,毒殺老都統?知府大人別無他法,只好圍困水師,讓他們交出凶手。」

這老都統是當世名將,袍澤兄弟遍及朝野,有個結拜兄弟不是別人,正是皇後之父,當家國丈。

如今慘遭橫死,知府怕受牽連,才全力緝凶。

霍寶道︰「這就是廬州知府對外的交代?老都統已經上了致仕折子,保舉于副都統接任,于副都統有甚必要多此一舉?老都統是在知府衙門赴宴後毒發身亡,知府這樣說辭,未免有‘賊喊捉賊’之嫌……」

慎縣知縣听了,心中生疑。

知府大人這次「緝凶」未免太盡力。

除了州府守軍大部分調動,另從其他五縣調兵。

一萬多人馬,尤嫌不足,還大張旗鼓征丁。

若不是如此,慎縣不會防守不足,輕易被滁州軍佔了。

這知縣將知府恨上。

「用步卒攔截水師,又不征船,瞧著倒像是虛張聲勢,借著名頭征兵。」慎縣知縣直言道︰「怕是知府大人有了貳心,另有謀劃!」

霍寶道︰「廬陽還有多少守軍?」

這知縣神色糾結,終究回道︰「知府在北關大營,帶了五千廬州兵,廬陽守卒,約有千余……可是廬陽也在征兵,不知城里新丁幾何……」

這倒是與霍寶所料不差。

鄧健瞪著那知縣,道︰「未來三日,慎縣戒嚴……你若求活,好好安民為要;若要求死,可另薦他人!」

慎縣知縣的聞言一噎。

好死不如賴活著。

若能活,誰願求死?

「謹遵將軍號令!」

這知縣很知眼色了。

……

廬州府治所廬陽,是大城。

城牆高大。

就算曉得守軍空乏,可「詐城」變數太大。

就有水進帶了一千精兵,變裝成百姓模樣,分散開來,當天下午陸陸續續潛入廬陽。

至于霍寶,則是鄧健扣下。

「若是一縣一地,都要你拼命廝殺,那你爹麾下還要我們這些人作何用?你跟在我身邊,就老老實實的,再要行慎縣之事,就直接回滁州去!」

鄧健態度十分堅決。

霍寶也知之前之事任性,知錯就改︰「表叔放心,佷兒以後會多听長輩安排。」

刀槍無眼,戰場上變幻莫測,什麼意外都可能發生。

霍寶是霍五獨子,他要是有閃失,滁州軍後繼無人,說不得就要分崩離析。

霍寶說到做到,將童兵交由霍豹率領,自己跟在慎縣知縣跟前,查看田畝冊子與田稅冊子。

慎縣土地肥沃,可良田大多集中在士紳大族手中。

這些人家的土地,很多免田稅。

因此慎縣稅收並不算富裕。

「開荒免稅三年,河道湖邊淤田同例,怎麼這些田過了三年,依舊無稅?」

霍寶拿了冊子,指了不解之處問慎縣知縣。

「這些田,挨著巢湖,劃歸各縣,可實際上歸屬于巢湖水師,是水師家屬的屯田。」慎縣知縣道。

霍寶听了,又指了指另一處︰「都說廬州三山三水三分田,我觀慎縣,境內並無群山,可這冊子上怎麼有這麼多山地、林地?」

山地、林地並不免稅,只是稅極少,與田稅天差地別。

慎縣知縣漲紅了臉︰「下官到慎縣三年……這些山地、林地是之前登記的……」

霍寶心中有數,這是地方士紳勾結之前的官員將良田登記成山地、林地,以求免稅或減稅。

白衫軍就算經營廬州屯田,也不好名正言順奪了士紳百姓良田,這淤田與山林冊子所登記之田畝,說不得正是得用之地。

這慎縣知縣心中亦是好奇,不時偷瞄霍寶。

滁州軍進城,悄無聲息。

這一日過來,除了城中戒嚴、城門緊閉,並無其他舉動。

並無驚擾城中士紳百姓。

滁州軍這是何意?

那一萬多滁州軍還在縣兵大營。

這少年如同學子模樣,可顯然身份不低,不知到底是何人?

霍寶卻沒有為這知縣解惑之意。

他已經叫人打听過這知縣口碑。

舉人出身,學官入仕,對文教頗看重,這幾年為慎縣官學修繕房屋,也親自請了幾位老儒儒官學為教授。

三年下來,初見成效。

對于地方民生經濟,並不見長。

這人帶了幾分文人的別扭,沒有直接投靠滁州軍,可所行所言都在表明沒有與白衫軍為敵之意。

這人可用。

……

入夜之前,斥候已經送回廬陽消息。

水進等人已經順利潛入,約好明早五更奪門。

當夜子初時分,滁州軍再次夜行軍,出了慎縣,前往廬陽。

鄧健命麾下兩個千戶帶兩千人留守慎縣,自己帶了霍寶、馬駒子等人,與剩下五千人、水進部兩千人、童軍兩千前往廬陽。

這次行軍,沒有帶輜重,卻帶了炮車與弩車。

以防萬一。

慎縣距離廬陽只有三十里,四更過半,滁州軍就到達廬陽城外。

五更梆子聲響起,城門里就有了動靜。

兵器相交。

喊打喊殺聲。

前後不到一刻鐘的功夫,城門就開了。

水進帶了幾百人,迎了出來。

「守卒一千,兩個城門各兩百,兩百在官倉,四百在大營……」水進一邊迎大家進去,一邊說著之前打听的消息︰「可惜的是昨日出了一批糧草去北關,隨行的還有五千新丁……」

九千滁州軍入了廬陽。

……

與慎縣不同,大家帶了謹慎。

廬陽繁華,人口稠密,人口兩萬多戶,十萬人眾,是滁州城與和州城人口之和。

滁州軍,卻只有一萬人。

得廬陽容易,能夠守住卻要精心。

鄧健召開小會,分派任務。

馬駒子、霍虎率兩千人守官倉。

兩個千戶各率一千人,把守兩個城門。

剩下一千人與水進部下四千人,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在城中繳械。

廬陽士紳巨賈多,私兵民壯多。

為了防止這些人串聯,自然是先下手為強。

至于霍寶的兩千童兵,則是鄧健帶著直接包圍知府衙門。

廬州知府不在城中,親自坐鎮北關大營,可城中還有廬州同知與廬州通判。

廬州同知是文官,看到甲士登門,囑咐家人莫要輕動,很是老實的跟出來。

廬州通判身邊卻是不少護衛,拼死反抗,被滁州軍射殺殆盡。

廬州通判,瞪著滁州軍更是目赤欲裂。

到了堂上,這廬州通判更是破口大罵︰「爾等本是水賊,為禍地方,朝廷寬容招攬,作甚爾等還要反復?老將軍忠勇一生,竟死于爾等之手,爾等定不得好死!」

這一位,明顯是不求生,只求死了。

鄧健睥睨道︰「一老朽,殺之何用?倒是你們那知府,得了好大借口,擺起好大陣仗!」

廬州通判聞言,氣的跳腳,忍不住又要破口大罵。

廬州同知卻听出話中之意,忙道︰「將軍此話何意?莫非老都統不是死于毒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