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6章 功成名就,賢名遠揚

看了一眼任謙,蔡邕點頭笑道︰「老夫便是蔡邕,你是小友的……」

「在下與呂家乃是姻親,小女與布兒早有婚約。」

此時的任謙,早已經醒悟。雖然還不清楚呂布,是怎麼認識蔡邕的。但從蔡邕的稱呼上,就知道與呂布不錯。這時再和呂布慪氣,那不是找不自在嗎?

只是真的沒有想到,呂布竟是如此長臉。竟認識大儒蔡邕,這若是說了出去,他臉上也有光啊。

「原來小恩公,已有婚約了。」蔡邕微微一笑,便對曹操道︰「上座吧。」

曹操應諾一聲,取來兩只方塌,放在蔡邕對面。

听著蔡邕的話,呂布心中微動。蔡邕說話的語氣,似乎有些遺憾啊。該不會是蔡邕,想把蔡琰嫁我?

至于任謙聞言,同樣面色微變。呂布究竟做過什麼,怎麼都稱他為恩公?

不過,此時在人前,也不方便問,只能存在心底,留待回去再說。

眾人落座之後,便攀談了起來。

對于他們說的儒學,呂布只是一知半解。後世所學的數理化,這時可派不上用場。

雖然重生為呂布後,沒少和呂黃氏讀書,但很多想法都不同,理解上也會有問題。這是時代的鴻溝,思維方式的差異。

盡管對他們的話題,呂布並沒什麼興趣,但還是認真的听著。

有句話說的很好,書到用時方恨少。多了解一些東西,總不會有壞處的。

傾听中的呂布,並沒有察覺到,蔡邕在和任謙說話時,也在密切的關注著他。

當蔡邕注意到呂布,竟听的津津有味時,心中已經暗暗認可。看來呂布還能教,並非只是一名武夫。

時間不知不覺流逝,經過與蔡邕的攀談,任謙自然獲益良多。一些不懂之處,也得到了解惑。

當話題停下時,任謙隨意一瞥,這才驚訝發現,呂布竟然在听,而且還很入神。

心中頓時一震,呂布才多大啊,就能听懂這些?

實在是忍不住,任謙好奇問道︰「布兒,你都听懂了嗎?」

「啊?」沉思中的呂布,霍然驚醒過來,靦腆的笑了笑︰「的確听懂了一些,但有些不能理解。」

「你听懂了哪些,又有哪些不懂?」蔡邕也來了興致,目光打量著呂布。

可是蔡邕這一問,卻讓呂布愣住了。

呂布的想法里,有很多的內容,如果說了出來,便是大逆不道。

比如說「君權神授」,呂布若是提出質疑,必定就會千夫所指。

西漢思想家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應,認為君主由上天選定,但只是為了鞏固統治。

呂布能說出來嗎?

目光看向三人,呂布嘿嘿一笑︰「儒,柔也。從人,需聲。儒之名蓋出于需。需者,雲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識旱潦。儒有三科,關達、類、私之名,達名為儒。」

听著呂布所述,蔡邕雙目圓睜。而旁邊的任謙、曹操,也驚的張大了嘴巴。

「好,好,好,儒的本質,盡在言中,孺子可教,孺子可教。」蔡邕哈哈大笑,眼中滿是欣慰。

任謙聞言一驚,隨即心中暗喜,瞪著呂布說道︰「傻小子等什麼,還不趕快拜師?」

「啊?」

呂布頓時傻眼,胡謅的幾句話,就可以拜師了?

看到呂布愣神,曹操也提醒道︰「小恩公,趁著蔡公高興,快求求老人家?若是錯過了機會,還不知等到何時。」

「什麼老人家?」蔡邕睨著曹操,眯著眼楮笑道︰「老夫在你眼里,難道很老了嗎?」

「啊,是操說錯話了,蔡公正值壯年,怎麼可能老呢?」曹操急忙作揖,笑著恭維兩句。

蔡邕笑了笑,也並不在意。目光盯著桌案,可是他的眼角,卻在瞄著呂布。

經過兩人提點,呂布不再遲疑,立刻起身上前,以拜師禮敬上。

旁邊的曹操,倒了一杯茶,遞給了呂布︰「條件不允許,以水代茶吧。」

「尊師,請用!」呂布端著茶杯,雙手敬給蔡邕。

蔡邕接過茶杯,抿了一口之後,便放在了桌上,看著呂布說道︰「本來,我看你戾氣甚重,將來必會造殺孽,為了不背負罵名,我並不準備收徒。然,你小小的年紀,便知百姓之苦,守我大漢子民,所以才動心思,好生引導于你,方可造福蒼生,不過……」

話說到這,蔡邕話鋒一轉,眸光悄然閃動︰「對外不可宣揚,你是我的弟子。」

呂布心中一緊,果然是段秘辛。呂布拜師的經歷,就是湮沒的歷史。

「蔡公?」曹操神色一愣,眉頭微微蹙起,瞥向呂布,若有所思。

任謙听到之後,心中暗自思索。如果不能說出身份,那身為蔡邕的弟子,便借不到一絲助力。以後的呂布,若想要發展,只能憑自己。

蔡邕在顧忌什麼,是所謂的戾氣嗎?

可如此對待呂布,是不是太殘忍了,呂布還只是孩子……

「我明白,這樣對待你,或有失公允。但是師命難違,你若拜我為師,便要遵從此令。如果不願,也不為難。」

蔡邕話音一落,便看向了別處。

曹操和任謙的目光,也都緊盯向了呂布,不知他會作何選擇。

沉吟了一下,呂布沉聲道︰「那不知學生在何時,才能以尊師的弟子自居?」

「功成名就,賢名遠揚!」

僅僅八個字,卻如一座山,狠狠壓在了肩上,讓呂布難以呼吸。

如果真的做到了這八個字,呂布的名望早已超越蔡邕。

若是到了那個時候,便是蔡邕借呂布的名,而非呂布借蔡邕的勢。

「蔡公,你這是何意?若是不想收徒,那就不收便罷,何苦如此為難?」任謙再也忍不住了,呂布是他的準女婿,到了這個時候,他不能再沉默。

功成名就,倒也好說!

賢名遠揚,何其之難?

若是沒有政績,怎能賢明遠揚?

呂布的父親是武將,呂布必定子承父業,軍功肯定是不會少,但又怎麼能有政績?

倒不如說威名遠揚,這樣還能靠譜一些。

難道蔡邕的意思是,想讓呂布棄武從文?

可沒有門路,又無法借勢,在爾虞我詐的朝堂,呂布又能走出多遠?

儒,我是不懂的,文中寫到的,也別當真,千萬別較真哈。小說嘛,認真就輸了。

(本章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