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四十二章 風雨將至

永興坊,唐府。

府邸佔地十余畝,內有小橋流水,亭台樓榭,規制與王府等同。

唐明遠從刑場回來,憂心忡忡。

坐在書房一杯又一杯的喝茶,回想忽然來到這方世界,本來只打算吃個軟飯,做個富家翁悠閑度日。

未曾想天不遂人願,讓人、讓事推著走到了今天。

「咯咯咯……」

一陣清脆如鈴的笑聲傳來,將唐明遠思緒拉回,抬頭看向窗外,原來是閨女趴在窗台上看自己。

「童童功課做完了嗎?」

「早就寫完了!」

女兒撅了噘嘴,旋即關心道︰「爹爹怎麼不高興了?說與我听,娘親說這樣就能好過些。」

「沒什麼事。」

唐明遠撫了撫女兒的發髻,原本堅定的心竟有幾分動搖。

東廠督公行事奇詭凶險,與之聯手,一著不慎就是誅九族的大罪,五根之人不在乎親族,唐明遠可舍不得妻女。

「我終究不是個做大事的材料。」

唐明遠哄走了女兒,思索該如何查漏補缺,增進勝算。

片刻後。

妻子蘇芸兒推門進來,為唐明遠換上新茶,站在身後輕輕的按摩頭頂︰「童童說相公有心事?」

唐明遠將遇到督公的事簡單講過,握住妻子的手,嘆息道道。

「我現在一合眼,便看到盧家人頭滾滾,盧大人孫兒哭聲在耳邊繚繞,以至于有些事不得不做,不能不做!」

蘇芸兒支持道︰「相公是一家之主,想做什麼便妾身都支持。」

唐明遠擔憂道︰「世上無必成之事,若有不慎,會危及你們娘倆性命,不若離開京城回江寧探親。」

「這般風雨將至時候,當朝首輔遣離妻女,陛下會怎麼想?」

蘇芸兒說道︰「反倒不如在京城安全,讓陛下看得著,也能增添幾分勝算。」

唐明遠贊嘆道︰「芸兒才智過人,可惜生的不是時候,若是在幾百幾千年後,或能出閣入相。」

蘇芸兒笑道︰「世上哪有女子做丞相,那天下豈不是亂了套?」

唐明遠說道︰「非但能做丞相,還能登基稱帝!」

「相公盡是說笑。」

蘇芸兒知曉相公性子,經常說些驚世駭俗之語,偏偏听他解釋後還頗有道理,鄭重提醒道。

「相公,那東廠督公陰險狡詐,與之聯手切記提防。當真事成,由他掌控宮內,已然與行廢立的攝政王相類!」

唐明遠搖頭道︰「我斗不過東廠督公。」

非才智、認知比不過,拼起狠勁兒來,唐明遠也不認為差多少,偏偏壽元上熬不過。

周易無需與唐明遠死斗,只需慢慢熬著就贏了。

蘇芸兒秀眉微蹙︰「那就要早做提防,可置京營駐守四城門,與東廠呈掎角之勢相持。」

「芸兒不必擔憂。」

唐明遠算了算時日,聯絡天下高手的鹿公公,至多再一年就回來了。

「周督公在京城待不久了!」

……

盧家謀反桉之後,九常侍大權在握。

唐明遠未免同僚遭受屠戮,故意向九常侍示弱,屢屢退讓,任由這些太監阻撓、更改新政。

譬如先皇已經廢除人頭稅,戶部行走鹿公公大為不滿,要求新生兒要交稅。

「先皇免了正統年間的人頭稅,天順年間生人不算!」

政令下達,官差按照律法,向四歲以內的孩童收人頭稅。

地主士紳還好,不差幾兩銀子的稅錢,許多貧苦百姓家無余錢,為了免稅只能將孩子活活摔死、溺死。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如今可是仁君當朝啊!

老百姓交不起丁口稅,不敢生孩子,每天回家和衣而睡,唯恐忍不住男女之間的根本。

儒家的滅人欲,口號喊了千年沒屁用,想達成還得靠政策!

鹿公公將收來的人頭稅,與天順帝三七分成,自己七陛下三,與新研制的強效培元羹一並獻上。

天順帝對鹿公公所作所為心知肚明,非但沒有苛責,反而下旨封了爵位。

安功伯!

同時,天順帝對唐明遠的退讓很滿意,連下了幾道旨意,獎勵各種金銀珠寶,又冊封蘇芸兒為一品誥命夫人。

恩寵日隆,可見一斑。

唐明遠接到聖旨時,正在看東廠送來的秘冊,上面記載了各州府多少百姓親手殺死兒女。

「謝主隆恩,臣當鞠躬盡瘁!」

說完就做了兩件事,首先將刑部曾尚書推為次輔。

年齡、功勛都符合律法,所以過程很順利,當然符合標準的有十余人,大多數熬到死都沒入閣。

其次寫了封信送去南疆,交給與蠻族作戰的謝將軍。

天順四年。

冬。

謝將軍發明新式火炮,大破蠻王寨,活捉蠻王等數百人,立下開疆滅國之功。

天順帝大喜。

下旨押送蠻王回京,獻俘太廟!

次年春。

謝將軍率部回京,獲封鎮南大元帥。

天順帝親手在太廟斬了蠻王頭顱,放在香桉上與三牲祭品同列,告祭趙氏列祖列宗。

新任禮部許尚書,洋洋灑灑三萬言祝文,將天順帝吹捧成了超先皇、邁太祖。

天順帝由兩個干兒子太監攙扶,青灰色臉龐呈現病態的亢奮殷紅。

「朕,乃天命!」

……

天順五年。

本該陽春三月時節,竟然連下了幾日夜的雪。

一場春雪一場災。

靠天吃飯的百姓,眼見著田里的麥苗大片大片凍死,想哭又不敢哭出來,免得讓差役抓走。

國朝大喜的日子,你哭什麼,是不是對陛下有意見?

喜事源自宮中,懷胎十月的淑貴妃要生了,據太醫院院判、江湖醫仙劉御醫把脈,十之八九是個皇子!

國本將固,江山萬年。

天順帝下旨,封淑貴妃為皇後,入主坤寧宮。

責令劉御醫每日把脈問診,切不可有絲毫紕漏,否則誅九族。自淑貴妃之後,無論采買多少宮女,再無任何女子有孕。

這日。

劉御醫從皇宮角門出來,坐上回太醫院的轎子。

一道蒼老聲音忽然傳入耳中︰「還有幾日生產?」

劉御醫低聲說道︰「我以秘藥穩住胎兒,會在十日後的子時左右生產,左右不會差一個時辰。」

等候片刻,再無任何聲音傳來。

劉御醫稍稍松了口氣,擦了擦額頭冷汗,懾于督公凶名,每每與之說話都萬分緊張。

回到太醫院。

一路遇到的同僚,無不躬身施禮,用各種明的暗的吉祥話拍馬屁。

劉御醫心情頓時爽利,權力的滋味兒比美人、金銀,更令人著迷。仔細琢磨如何精準控制胎兒,與督公匯報誤差一個時辰,實際只能誤差一刻鐘。

這就是實打實的功勞,日後必有回報。

自正統四年投入督公麾下,劉御醫一路高升至院判,幫著東廠做了許多對的錯的、好的壞的事,早已是密不可分的關系。

督公歷經三朝,提拔過的小人物不知凡幾,劉御醫只是其中之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