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二十四章 飛艇出發

「把這麼多人塞到西北,甚至西域去,也就你想的出來,這不是給我們找麻煩嗎?」黃克強不滿的看著孫載之,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這些廢物又沒什麼用,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送到西北我還得管他們飯,管他們吃住,我欠他們的?他們欠全華夏的!」

黃克強十分不滿的拍著桌子。

這已經是孫載之和劉一鳴暢談後的第三個星期,各項計劃的開展已經很順利了,黃克強就卸任了金陵留守,又回到了長安。

之後,黃克強的新任命是西北總督,再有幾天正式任命就會通過並下達,他就要去籌建西北總督署了。

帝國過于寬闊,西北又地廣人稀,最重要的是華夏帝國人手不夠,所以劉一鳴在部分地區采取了總督制,直接由總督府進行多省管理。

當然,為了限制權利,總督平時只管民政,軍事由總參謀部直接負責,雙方的配合上由總參謀部和總督署直接溝通,分別下達命令。

黃克強正興奮呢,他強烈要求去的地方一個是西域,一個是東北,目的是收復故土。

這次建立西北總督區,他的其中一個任務就是保證交通建設,並建設大型物資生產保障基地。

這招他熟悉的很,物資保障保證了,隨時能開來一列一列的軍隊。

然後,孫載之就給他潑了一盆冷水,要給他送一大批大煙鬼過去。

大煙是什麼?在此時的華夏,除了吸食大煙者之外的所有人,都認為它是個害人的東西。

並且攏共那麼幾次對外戰爭,其中最為屈辱的兩次都被定性為大煙戰爭。

如此,整個社會對于吸食大煙者的態度都出奇的一致——唾棄。

只是在青帝國高層的奇幼操作下,整個帝國一邊唾棄大煙,一邊在大煙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這些人中,不乏富家子弟,多少有些文化,認識幾個字,甚至還有點錢,你那總督區地廣人稀……」孫載之有些不好意思。

「地廣人稀你也不能給我大煙鬼呀,他們能干什麼?外面怎麼說大煙鬼你不知道?他們鬼話連篇,早就死了,只是還沒斷氣兒罷了。」

「給我大煙鬼能干什麼?你還不如給幾只豬給我,起碼養肥了能吃肉。」黃克強直接打斷他。

「那不然能怎麼辦?那麼多大煙鬼,不管,早晚鬧出亂子,都殺了,百姓怎麼看我們?還敢信我們嗎?」孫載之也是有苦難言。

「關起來,他敢吸就給他關起來。」黃克強嘴硬道。

「關起來,一千九百萬人吸大煙,得多少間屋子才能關起來?關起來你還得管飯,得花多少錢去養?」孫載之其實也不在意這些人的死活。

說實話,除了吸食大煙者的親人還有毒販,沒人在乎這些人的死活,但是這個數量太多了,多到華夏所有監獄塞滿了都關不下。

孫載之想了很久,也只能給他們一個機會,三個月到半年內,戒了的就不管了。

戒不了的,去政府的大煙管的,送到西北去,勞動改造,強制戒斷,順便教他們一點手藝,讓他們不至于出去後生活拮據。

最後就是那些死不悔改的,嚴刑峻法,華夏帝國有言在先,已經仁至義盡,民眾說不出什麼了。

解決了吸食者,市場就縮小甚至消失了,沒了市場,後面的事自然就好很多。

畢竟這件事最大的阻力其實是種植鴉片的農民。

有人說,種植過鴉片的土地,再也無法種植其他作物。

某種程度上說這是正確的,因為種植鴉片的利益是種植其他作物的數倍乃至數十倍。

哪怕一畝地能產二三百斤糧食,卻只能產二十兩煙土,但二十兩煙土市場價約十兩銀子,二百四十斤糧食也就是兩石糧食,僅三兩二錢銀。

(以上是市場價,收購價不知道,但是一定比糧食貴,不然誰種?)

「我們的國家,生產了世界上80%的鴉片,成癮者超過一千九百萬,就是這些東西,將一個偌大的國家,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樣子。」

(PS:一千九百萬是癮君子,你要說吸過的,那就多了,一個全國到處都有種的農作物,得多少人嘗試過呢?只是鴉片成癮性沒有那麼強,太多人又太窮罷了。)

(具體數據不清楚,最多的有說八千萬,青帝國末期,不是開國。)

「如果不先解決吸食者,那鴉片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你得知道!」孫載之漲紅了臉,激動的說道。

黃克強愣了一下,沒想到孫載之的反應這麼大,剛想安慰一下,孫載之又繼續說了起來:

「我不在乎這些大煙鬼的死活,甚至我不在乎他們能不能戒掉鴉片,我送他們去西北,是因為我不能殺了他們,也不能保證他們不偷偷吸。」

「送去西北,是因為西北路途遙遠,又馬上改建設兵團制,施行大軍管,走私困難。」

「帝國要崛起,要重新立足于世界于民族,要重鑄華夏之榮光,不能有這些蛀蟲拖後腿。」

說到這兒,孫載之情緒好了很多,從黃克強面前拿走香煙,點燃抽了起來。

「醫生說你不能抽煙了。」黃克強看他抽了三口後,給他搶了過來。

「你放心,他們去了西北,我就把他們往西域送,那邊有軍隊,軍隊在的地方,是不允許有鴉片的。」

「另外,你說建設兵團制?不是總督區嗎?……」

孫載之笑了……

…………

「日本還是沒有回復?」看了看日歷,劉一鳴饒有興趣的對王林海問道。

「畢勝大使那邊說,沒有收到歐洲來的電報。」王林海點了點頭。

「給外交大臣去個電話,就說讓他開個發布會,勿謂言之不預也。」劉一鳴微笑著坐在椅子上,手里拿著一份電報。

電報上的油墨還沒有干,上面只有幾個字︰

我部已準備完畢——空軍參謀部馬倉。

「給琉球發報,作戰開始。」劉一鳴喝了杯茶,看著窗外緩緩落下的太陽,露出了微笑。

……

「日本已經再次拒絕我國之和平提議,這是對和平的踐踏,對華夏帝國的侮辱。」

「戰爭已經進行了一年又兩個月,日本已經失去了戰斗下去的資本,卻依舊冥頑不靈,不肯接受我和平條件。」

「為了盡快結束戰爭,迎接和平的到來,華夏帝國將不得不采取進一步措施,以暴制暴,摧毀日本的抵抗決心。」

「華夏帝國的目的是摧毀日本軍隊及抵抗分子,達成和平的必要條件,不針對任何平民。」

「然,大規模戰爭必不能妥善掌控,就像歐洲戰場,戰亂一起,子彈是不長眼楮的。」

「我方呼吁日本帝國之平民,離開城市及港口周邊,避免被戰爭波及,直到戰斗結束,和平到來……」

今天的發布會,成為了林安民的演講台。

放在平時,這算一個大新聞,但是世界大戰正處于白熱化之中,兩個沒有加入協約國或同盟國的國家之間的戰爭,並不引人注目。

第二天的歐美報紙上,這只能排到第二版,第一版通篇都在講西線的新戰役和英法在達達尼爾海峽的失敗。

所以,除了各國政府,並沒有多少人關注這個消息,大家更關心英法兩個世界霸主級強國,被西亞病夫打敗這件事。

……

一九一六年三月六日。

「風向東南,風速四級,一千五百米處有亂流,各艇請注意安全。」

「空域已清空,可以起飛。」

「報告!各艇已經裝載好炸彈,檢修完畢。」機械師向馬倉報告。

第一次出發,馬倉心里不放心,選擇了親自跟隨,劉一鳴也沒阻止。

總參謀長需要制定作戰計劃,除了依靠情報了解敵人外,還必須掌握軍隊的動態。

小毛奇失敗,某種程度上就是他沒能掌握好軍隊的動態變化,而是命令軍隊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僵硬的按照施里芬攻勢執行。

再說了,第一次轟炸,是最安全的,日本很可能沒有準備。

不過安全起見,劉一鳴還是禁止了飛艇低空轟炸,此次轟炸甚至將在凌晨進行。

三月六日凌晨兩點整,五十艘各型號飛艇準備完畢,攜帶了三百噸燃燒彈,各自緩緩升空。

這一次,飛艇需要跨過一千五百公里,才能抵達目的地,他們的目標是東京都及周邊地區。

劉一鳴知道,飛艇作為戰爭武器是不合格的,因為他太大太慢也太脆弱了。

所以要給日本造成最大傷害,必須第一時間轟炸其人口密集區,等日本搞出防空火力就晚了。

飛艇升空後,一批批集結,然後爬升到三千五百米高度,向北偏東方向航行。

這次任務需要持續五十個小時以上,因為去的時候,就得飛行二十五個小時。

馬倉在編號021的飛艇上,這艘飛艇減少了載彈量,搭在了指揮部和大功率中繼電台,用于指揮這支飛艇部隊。

「向長安發報,我部已經出發,所有飛艇一切正常。」馬倉看了一下風向標,東南風,還好,也算順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