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一十七章 登陸(中)

三千多海軍陸戰隊是英法聯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他們都是老兵,主要來自各個艦隊或殖民地殖民軍,戰斗經驗豐富。

卡登上將派出這些人,目的是為了第一時間佔領一塊灘頭陣地,好讓陸軍登陸上去。

他們也沒讓卡登上將失望,一群人劃著小船或冒著半人高的水,登上了被炮彈犁了一遍又一遍的灘頭,快速佔領了灘頭陣地。

鞏固陣地後,後續陸軍便開始登陸,陸軍劃著小船,一點一點的登上灘頭陣地。

這群第一次上戰場的陸軍,緊張的在戰場上不知所措,直到被抓去鞏固防線。

小船運輸太慢,必須得搭建一個臨時碼頭,不然重裝備和補給上不去,送再多人去也是送人頭。

豪氣的英國人和法國人直接以小型運輸船為基礎,搭建臨時碼頭。

因為早有準備,所以碼頭搭建的很快,到中午時,兩塊鋼鐵制造的架橋連接了臨時碼頭和灘頭,臨時碼頭投入使用。

灘頭很快聚集了數萬名士兵,漢密爾頓上將也抵達了陸地上。

「這里是誰在負責,為什麼不組織好部隊。」漢密爾頓上將上岸後,抓住一個跑來跑去的上尉,抓著他的衣領問道。

「報告將軍,這里又鄧肯上校負責,上校正在嘗試和那群印度人溝通,但是他們听不懂命令。」上尉操著一口地道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方言,听的漢密爾頓一頭霧水。

「你說慢點,上尉,不用著急,不要緊張。」漢密爾頓無奈的讓他再說一遍,上尉憋紅了臉,咬文嚼字的重復了一遍。

「讓你的長官,立刻到這里來,還有,將這個消息傳給其他師的長官,我要他們立刻到這里來,我要下達作戰任務。」漢密爾頓眼皮子耷拉了下來。

太難了,他都不知道約瑟夫•弗朗茨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听說他時不時就要接見十二個地區和民族的代言人,還要熟練的與他們交流溝通。

(奧匈帝國沒有主體民族,語言也不通用,奧匈帝國有三種通用語言,德語,匈牙利語,克羅地亞語。)

沒一會兒,過來了兩個上校,四個準將,五個少將。

英軍編制一個標準步兵營1023人,是最基礎的戰術單位,營長是中校。

四個營加上旅部,就成了一個旅,一個標準旅是4119人,旅長是準將。

三個旅加上直屬部隊比如炮兵,就成了一個師,一個標準步兵師是18073人,師長為少將。

至于上校,因為取消了團長,上校一般任參謀或副職位,或者殖民地任職。

「將軍,澳大利亞第二師總指揮官馬爾斯向您報到。」

「將軍,新西蘭第一師總指揮官唐納德向您報到。」

「將軍,英印軍團第十四師向您報告……」

諸如此類的,五個少將做了自我介紹,澳新軍團師長被稱呼為總指揮官,指揮一個師的戰斗,除了稱呼,其他沒什麼不同。

然後是四個準將,漢密爾頓本來不想听他們說,畢竟你的上級已經說了,但是還沒來得及制止,他們就開始了自報家門。

「將軍,英印軍團第六十一旅向您報到。」

「將軍,澳大利亞帝國軍第八旅向您報到……」

听完他們的話,漢密爾頓直呼好家伙。

「六十一旅,二十師的部隊?第八旅?混編的那個旅,你們不是第四師的部隊嗎?」

漢密爾頓發現,就沒有一個旅長和一個師長是隸屬關系,有點問題,但是沒關系,他能解決。

「時間緊迫,英印軍第十四師,你們的部隊到了多少?」漢密爾頓問道。

「報告,一個營。」師長站出來,不好意思的說道。

「一個營?」漢密爾頓露出你在逗我的表情,但是看師長的表情,嘆了口氣。

「行吧,你們營,不,你們師向北,沿著海岸線進行探索,尋找適合建立碼頭的地方。」漢密爾頓嘆了口氣,隨便給了個簡單任務。

艦隊正在向北行駛,一個營即便遇到危險,也能在海岸邊借助火炮防守。

「然後是澳大利亞第二師,馬爾斯,你們有多少人已經上岸了?」漢密爾頓期盼的問道。

「目前我只發現了和我同一條船的兩個連,我相信其他人也上岸了,我正在派人去尋找。」馬爾斯少將羞愧難當的低下頭。

「兩個連……你繼續整合部隊吧。」漢密爾頓揮了揮手,也不打算一個個問了。

「你們有誰的部隊已經到齊了?」漢密爾頓問道。

沒有,一個沒有,現場鴉雀無聲。

「那麼,一半呢?一半也沒有嗎?」漢密爾頓聲音大了起來。

「報告,澳大利亞帝國軍第二旅已經抵達了三個營,只是我旅旅長還沒上來。」鄧肯上校站了出來。

他是第五旅副旅長,兩名上校之一,澳大利亞人,曾在英國殖民軍服役,澳大利亞成為自治領後,加入了澳軍,飛速升職。

這次澳大利亞組建帝國軍參加一戰,他也被派了出來,成為副旅長,等澳大利亞軍團進一步擴張,他就會成為旅長了。

只要立下一些功勞,升為將軍,跨越階級,不再是夢想。

「很好!上校,報上你的名字。」漢密爾頓精神一振。

「鄧肯•約翰迪爾,將軍。」鄧肯挺著胸膛,大聲喊道。

「很好,看見那支炮兵了嗎?他們現在是你的了,你的部隊現在立即向東發動試探性進攻,可能的話,抓一些俘虜。」漢密爾頓看見了幾門大炮,也沒問是誰的,隨便指了指,分派給了鄧肯。

「是!將軍!還有一個問題,將軍。」鄧肯回答完了才輕聲說道。

「請講上校。」漢密爾頓眼楮一眯。

「將軍,我們旅有一個營印度人,我的士兵很難和他們交流,他們的口音實在是……我需要有人充當翻譯。」鄧肯無奈的說道。

「這很容易,我相信英印軍十四師有足夠的翻譯。」漢密爾頓轉頭看向十四師師長。

「是,將軍!」師長敬了個禮,表示明白了。

「請隨我去交接。」師長對著鄧肯說道。

「是!」

交接的過程並不麻煩,只需要找幾個英印軍中服役的英國軍官就可以了。

很快,鄧肯帶著三千多人,以及兩個來自不同步兵師的六門制炮兵連,向東搜索前進。

鄧肯所在的第一師本來應該是純澳大利亞人組成的部隊,但是由于澳大利亞人新兵較多,戰斗力比較弱(英國人視為二線鄉土軍),所以英國人給他們填充了一些有戰斗力的炮灰。

不僅如此,作為澳大利亞帝國軍,一個旅其實不是四個營,而是五個,多出一個雜物營,主要是做苦力的。

好在,這個營還沒上岸,鄧肯手里是兩個澳軍營,一個印軍營,兩個炮兵連。

很快,這三千多人向東行進了五公里左右,遇到了第一座山。

山不高,也就百米左右,但卻是制高點,看得出來,山體被炸過,證明這里有奧斯曼人的工事。

作為一名嚴謹的前英國殖民軍軍官,鄧肯非常完美的發揮了其傳統。

「派人向兩邊偵查,看看附近有沒有敵人。」

「讓印度人沖上去,搶佔山腳下的位置。」鄧肯根本沒有試探性進攻,而是直接下令。

英國人可能還要考慮印度人的感受,但是鄧肯是澳大利亞人。

一千多印軍被趕鴨子上架一樣,毫無陣型,松松散散的向山腳沖去。

毫不意外,他們遭受到了打擊。

是機槍,數挺重機槍形成交叉火力,對印度人一陣掃射。

短短幾分鐘,印度人損失兩百人,撒丫子跑了回來。

「炮兵,瞄準敵人火力點位置,給我狠狠的轟。」鄧肯意氣風發的下達了命令。

「是,長官。」炮兵連長敬了個禮,匆忙的回去布置。

轟!

轟!

十八磅野戰炮發出怒吼,十八磅野戰炮口徑84毫米,是英國于1904年研發,1909年裝備的英軍標準野戰炮。

一戰中,這種火炮生產了超過一萬門,一戰期間,英國生產了9930萬顆十八磅84毫米野戰炮炮彈。

boom……boom……

十八磅野戰炮的射速每分鐘可以達到6至30發,十二門一齊開火,山上的火光就沒停過。

炮擊了幾分鐘,鄧肯覺得差不多了,必須趁奧斯曼人沒反應過來,盡快佔領這個支撐點。

「沖鋒,沖上去,趕走那群奧斯曼人。」鄧肯對部下說道。

這次,不是阿三哥自己在行動了,而是一千大幾百人,鄧肯手中的步兵主力在沖鋒了,一次性出動了一半多部隊,分數路進攻。

鄧肯手里剩下的一個營,是在沖鋒部隊打開缺口後,沖上去擴大戰果用的。

澳軍采取了密集沖鋒陣型,這種陣型的好處是突擊力量強,前進的快,印軍一如既往的散亂。

咚咚咚咚……

這次,密密麻麻的機槍聲響了起來,奧斯曼帝國在這座山上布置了十四挺機槍,其中有八挺都對著英國人開槍了。

就在鄧肯震驚于炮擊沒能消滅奧斯曼人的機槍時,劇烈的爆炸聲在耳畔響起。

boom!

boom!

「長官,炮兵陣地遭到地方炮擊,我們損失慘重,請求撤退。」炮兵連長灰頭土臉的跑了過來,胳膊上還在滲血。

「我們損失了多少火炮?」鄧肯抓著他問道。

「全部!」炮兵連長堅定的說道。

實際上,他也不知道損失了多少,爆炸一響起來,大家都散了,各自逃命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