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一十二章 貸款問題

田瑞看著劉一鳴,輕輕的吸了口氣,鎮定心態。

「陛下,英國人這次采購,主要是以貸款和債券的方式進行支付,加上之前的,英國政府已經欠我們一點九億英鎊了。」

「如果英國人如姜部長所說,要進攻奧斯曼帝國,我們是否要加入戰爭?」

「這對我們下一步經濟計劃非常重要。」

田瑞其實是想說,我們要不要暫停給英國人貸款。

劉一鳴決定給協約國或者說英法優惠政策之後,英國就停止了用硬通貨支付,只有實在需要硬通貨支付的才拿出硬通貨。

那些可以用英鎊支付的,英國人都在用英鎊。

問題是,隨著戰爭進行,英鎊英國人也不多了。

有人說,紙幣嘛,印就是了,但是英國人不傻,他們還需要用金融來支撐戰爭。

如果印,印一億當然無所謂,但是印十億呢?一百億呢?那將對他們的金融系統造成極大的影響。

如果這些英鎊掌握在華夏手里,在戰爭期間以及戰後英國人緩過氣來之前,華夏可以隨時通過拋售的方式摧毀英國金融體系。

或者要求兌換英鎊,從而要麼導致英國銀行違約失去信用,要麼失去硬通貨,英國也沒有這麼多硬通貨。

就像美國人會凍結別人的賬戶,甚至對人進行暗殺,但是不會說你手里的美元用不出去,只是讓你沒法花錢罷了。

英國手里的英鎊不夠,到處都要花,所以,就開始貸款,華夏也給予了一定授信額度,十億元,折合兩億英鎊。

這個額度不低,也不算高,如果英國願意拿出抵押物,還可以更高,不過英國顯然還沒到這一步,目前只是將華夏當做有利息的花唄用。

正常來說,這對于華夏是無害的,只要英國還存在,債務就擺在那里,實在還不起,英屬馬來亞、新加坡、英屬東南亞甚至澳大利亞,都能抵債嘛。

但是,問題來了,英國好像要打奧斯曼,還沒有和華夏商量。

要知道,奧斯曼南部,整個阿拉伯地區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都是華夏人的土地。

而進攻奧斯曼人,從南向北進攻,與北方的沙皇俄國進行配合,兩面夾擊,是最好的戰術。

當然也可以從海上登陸,不過這顯然不是田瑞考慮的,他只考慮,英國會不會想通過華夏人的土地。

華夏還沒有正式加入戰爭,在條件談攏之前,是不可能加入戰爭的,也就是說,英國人通過阿拉伯的話,問題,會很大。

甚至,親德派會立即佔據上風。

戰爭不戰爭的,田瑞不關心,他關心那些貸款,以及,建議劉一鳴停止向英國人提供物資和貸款,及時止損。

「不不不,時機未到,明年我也不打算加入戰爭。」劉一鳴直接搖頭。

「不過,如果談的好的話,我應該會派一個軍官團過去,宣戰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不會直接派遣大批軍隊過去。」

「正式加入戰爭,應該在後年之後,也就是一九一七年之後。」

劉一鳴果斷的搖搖頭,此時英法余力尚足,特別是英國,還沒有傷到元氣,他吃多了去替代英國人填戰壕?

雖然華夏會站在協約國一邊,也不過是為了利益罷了,進去的晚話語權會低一些,低就低唄,反正西方人也不會听。

「你們是擔心英國人從我們的領土上經過?」劉一鳴見三人沉默不語,看了看地圖,從而問道。

三人如小雞吃米般的快速點頭。

劉一鳴是知道,這次戰役是由一個不懂軍事的政客指揮,在俄國人的壓力下推動的,錯誤的戰役。

想法很美好,突擊伊斯坦布爾,讓奧斯曼人退出戰爭的同時,打通土耳其海峽,持續對沙皇俄國輸血,戰略上十分完美。

但是,戰術絕對是錯誤的,英國人的自大讓這場戰役虎頭蛇尾,且英國人對這個戰場也不夠重視。

五十萬人,很多嗎?好像是不少。

但是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帝國,而且現在是一戰,奧斯曼人即便垃圾,佔據守勢,正常攻防戰守也能守很久。

而英國人要應對西線戰場,大量軍隊都在填戰壕,海軍主力在防備德國人,派到埃及的都是些什麼東西?

埃及的英軍有哪些?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人組成的軍團最為精銳,但是這些人是些什麼人?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作為英國殖民地,自治領,一直是無人敢惹的,加上曾經北美殖民地背叛的情況,英國人也壓制著其軍事發展。

所以,這些地方拉過來的士兵,不少是剛剛從農田中出來的泥腿子,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

印度人還好一些,不過英國人對印度人的訓練從來不涉及大兵團作戰,只會小規模戰斗,配合能力堪憂。

其他殖民地軍隊就更不用說了,廢物一群。

至于英軍,也是主要由預備役組成的,戰斗力雖然是最強的,但是接受的依舊是排隊槍斃和集群沖鋒戰術。

(覺得離譜的,搜一搜中原早期混戰時期的視頻,那些軍閥的部隊,差不多就是這樣。)

海軍方面倒是有十一艘戰列艦和一艘戰列巡洋艦,雖然主要以老式戰列艦為主,但是奧斯曼帝國也無法抵抗。

問題是,英國人的目標是加里波利半島,海軍進攻的是達達尼爾海峽,兩岸的播放炮兵會教英國人做人的。

如果英國陸軍擁有德軍的戰斗力,並且能夠耐得住性子,從南端登陸,一點一點啃過去。

一年半載的,傷亡十幾二十萬人,大概也能啃下來,然後便能一路向北,去伊斯坦布爾,奧斯曼帝國大概率會退出戰爭,前提是英國人不出差錯。

可惜,在戰術執行上,英國人壓根兒沒有這種機會,英國政府和沙皇俄國都會不斷施壓,催促戰爭進度。

所以,英國人最好的選擇是,由南向北進攻,逐步吸引奧斯曼帝國守軍,然後打幾場殲滅戰。

只需要贏個幾次,就能讓奧斯曼帝國無兵可用,最終退出戰爭,不過,這需要路過阿拉伯——華夏人的地盤兒。

「你們有這些擔心是很正常的,但是不用太擔心英國人,關鍵時刻,英國人不敢觸踫我們的神經。」劉一鳴笑了笑。

英國人連開闢第二戰場都不敢,怎麼會挑動華夏人?不怕華夏人倒向另一邊?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陛下,既然知道英國人要對奧斯曼人發動進攻,我們要不要做些什麼?」姜旺看了一眼二人,輕聲提醒道。

這是在告訴劉一鳴,空口無憑,還是做些準備,安慰一下眾人的好。

「對,準備,和奧斯曼人聯系聯系,問他們要不要軍火,給英國人的軍火前線延遲一點,擠一擠給奧斯曼人準備一些。」

「告訴奧斯曼人,用黃金交易,記住,這不是官方交易,而是走私,必須嚴格保密。」

「交易結束後,找個死刑犯當替罪羊。」

劉一鳴點了點頭。

「另外,讓阿拉伯生產建設兵團以保衛生產為由,加強戒備,阿拉伯及美索不達米亞駐軍進行二級戰備,聲勢搞得大大的。」

「向海法港派幾艘軍艦,驅逐艦領艦吧,大小正合適,順便組織炮術表演。」

「注意,所有軍事行動都不要越界,不管是奧斯曼人還是英國人問,都說是演習。」

劉一鳴對著田瑞和杜德偉說道,這麼說是為了安撫他們,畢竟軍事布置,是由海陸軍去執行的。

「至于給英國人的貸款嘛……」劉一鳴模了模下巴。

其實這招也是和美國人學的,英法在後期已經拿不出足夠的硬通貨和美元來購買物資了,美國就向英法提供了貸款。

美國急匆匆參戰,也有戰場局勢不明,害怕幾十億債務打水漂的想法。

「繼續提供貸款,但是十億以上的部分,讓英國人提供抵押。」

「對了,注意引導,英國人死要面子,不要直接說抵押,就說沒有抵押的話,政府不會同意貸款方案。」

「就說政府內部已經對英國人的貸款額產生質疑,甚至因此反對加入協約國,未來購買物資,最少要付四分之一的現金,其余的以貸款抵扣。」

劉一鳴想了想,大概說了說。

戰爭進行一年以後,四分之一,已經相當于戰前的價格了,雖然因為原料上漲,這個價格已經接近不少產品的成本價了。

有些人反對貸款,但是這不是長期貸款,可以想象,英國人為了拜托華夏的「控制」,戰後會快速償清貸款。

畢竟,利息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平均6%的利息的話,一億貸款一年得還600萬利息。

利息高到一定程度,急需戰略收縮休養生息的英國,想必會願意用一些海外利益來抵扣貸款吧?

還有德國,戰後英國可從德國拉走了不少設備,這些設備並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因為規格問題用不上罷了,白菜價抵扣一批,說不出話吧?

而且,到時候華夏在歐洲特別是德奧搜羅人才,英國也不能明目張膽的抵制了。

戰後的英國雖然還是老虎,但是已經失去了牙齒和爪子,徒有其表,用龐大的殖民地支撐著架子不倒罷了。

劉一鳴之所以提條件,一是安撫自己人,二是露出一個「需求」給英國人,讓他們能更心安理得的貸款。

只要英國敢,把印度抵押出來,劉一鳴也敢接收,當褲子也會接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