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六十七章 宣戰

十二月八日,就在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商量著瓜分塞爾維亞時,遠在遠東,一個年輕的帝國向另一個帝國宣戰了。

八日上午八點,南華帝國召開發布會,用全球廣播的形式,要求日本政府對偷襲南華艦隊做出解釋。

八日上午十點整,帝國議會議長陳思源發起戰爭提案,所有人必須投票結束之後才能離開。

「我們應該知道,南華帝國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帝國充沛的武力上的。」

「如果帝國的武德不夠充沛,我堅信,殖民者會毫不猶豫的發起戰爭,掠奪我們的財富和一切。」

「這是我曾經經歷過的,相信也是在座的各位,以及南華帝國的子民們所經歷過的。」

「日本人可恥的偷襲無疑是不可容忍,必須立刻做出反應絲毫不能猶豫的!」

「現在,開始一九一四年第十七次特別投票第一輪投票,決定帝國是否對日本帝國發動戰爭。」

陳思源坐在議長的位置上,對議員發表了演講。

整個投票過程進行了十五分鐘,由議長負責公布。

「本次投票采取不記名方式,總計六百張選票,全部投出,現在公布投票結果。」

「同意對日本開戰的,579票,反對的,一票,二十票棄權。」

「作為議長,對于這個結果,我不多做論述,現在我宣布,對日本帝國發動戰爭的提案通過。」

陳思源看著那刺眼的一票反對,感覺像是看到了一坨屎一樣,被惡心到了。

不管怎麼樣,這是個圈套的事實只有參與者知道,議會內一定是沒有參與者的。

也就是說,在場所有人(包括陳思源)都認為,南華帝國海軍艦隊被日本人無恥偷襲,並且沉沒了一艘戰列艦。

這是怎麼樣一種行為?不該憤怒嗎?

可由于是不記名投票,陳思源也不知道是誰投出的反對票,只能作罷。

……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八日上午十二點整,經過南華帝國議會、帝國政府兩個最高部門允許後,戰爭提案提交給了劉一鳴。

送來提案的是議長陳思源,劉一鳴全程沒有多說話,問題都沒問,干脆利落的簽字通過。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八日十二點三十分,南華帝國政府照會日本帝國政府。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帝國無恥的偷襲了南華帝國海軍,導致南華帝國海軍長安號戰列艦沉沒,八十七人死亡,三百二十八人受傷。

由于日本帝國的戰爭行為,南華帝國向日本帝國宣戰,自一九一四年十二月八日起,南華帝國與日本帝國處于戰爭狀態……

消息一出,世界嘩然,在所有人都認為戰爭會在歐洲爆發時,遠東爆發了戰爭。

但是這還沒完,十二月八日下午,華夏臨時政府同樣對日宣戰,理由相同,除了沒有軍艦沉沒。

「日本人是不是瘋了?為什麼同時偷襲華夏和南華?他們難道已經認為自己能同時打贏兩場戰爭了嗎?」阿斯奎斯皺著臉。

「日本人果然是都是瘋子,命令遠東總督,找機會進攻朝鮮。」沙皇尼古拉二十喜笑顏開。

「呼,日本人太好斗了,這不是好事,但是這時候失去日本,對于美國來說是件壞事,我們暫時沒有足夠的精力放到太平洋去。」總統威爾遜覺得有些棘手,開始翻看以往美國同南華的交往記錄。

出乎他的預料,在南華表現出強大的海軍實力之前,南華和美國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甚至接近盟友的程度。

雙方一同發動了對西班牙的戰爭,美國獲得了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領土,南華獲得了西班牙在東南亞的領土。

美國還深度參與了南華的工業建設,雙方到目前都還有著不可小視的貿易往來。

南華帝國皇帝和美國前前任總統西奧多的私人關系非常密切,雙方在十九世紀就已經有了書信聯絡。

直到約十年前,雙方的關系才逐漸惡化,即便如此,帝國皇帝和前總統依舊保持每年兩封以上的通信。

「我覺得我們應該站在日本人一方,又覺得,我們應該緩和和南華帝國的關系。」

「如果我們能拉攏南華帝國,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助力。」威爾遜想下場調停,重拾南美關系,同時保住日本。

「總統先生,恐怕不行,南華帝國擋在了我們向西太平洋前進的路線上。」國務卿威廉•詹妮斯•布萊安是一個強硬派,覺得威爾遜想的太好了。

本就有沖突的兩個相鄰國家爆炸戰爭,在其中一方倒下來之前,是不會同意結束的。

「總要試一試……」威爾遜是一個十分典型的美式和平倡導者,也就是倡導在美國領導下的和平。

「您隨意。」一戰還沒爆發,威廉和威爾遜的沖突還並不嚴重。

…………

相比較英美俄等國對日本的行為表示不解,以及想在其中達成一些事情,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的想法就純粹的多了。

他們就是單純想要趁這個機會,發動戰爭,瓜分塞爾維亞。

「弗蘭茨,盡快行動,趁著這個機會。」約瑟夫一世放下手中的情報,對奧匈帝國陸軍總參謀長弗蘭茨元帥說道。

「遵命,陛下。」弗蘭茨元帥行了個古老的貴族禮。

「弗里德里希,我需要你去一趟索菲亞,去見一見裴迪南。」約瑟夫一世又看向弗里德里希親王。

「遵命,陛下。」弗里德里希微微點頭,看著約瑟夫一世。

「告訴裴迪南,我同意平分塞爾維亞王國,北部和西部歸屬奧匈帝國,南部和東部歸保加利亞。」

「前提是,保加利亞王國同帝國簽訂一個條約,十年內,雙方互為盟友,在應對俄國人或其他巴爾干國家之間,共同進退。」

約瑟夫一世對弗里德里希輕輕的說道。

「當然,陛下,這是保加利亞應該做的,畢竟他是德意志貴族。」弗里德里希微微一笑。

「是的沒錯,我們才是一家人,而不是斯拉夫或者其他什麼東西。」約瑟夫一世點了點頭,露出疲憊的表情。

弗里德里希知道這是老人在回憶的表情,知趣的告退。

十二月八日到十二日,短短四天時間,南華帝國海軍封鎖了除北太平洋外日本所有的對外航線。

事件的影響變得激烈起來,開始波及到英法等國的商船,也波及到資本市場。

戰爭一開始,資本市場像打了雞血一樣,無數的資金涌入戰爭相關產業,推動各種戰爭物漲價。

不過也僅限于此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縮在佐世保一動不動,剩余九艘能用的主力戰列艦也稱得上主力尚存。

河內號幾乎被燒毀,艦艏變形,兩座炮塔報廢,艙內失火把軍艦內部艙室燒了一半。

安藝號更慘,本就動力系統崩潰,還吃了一發魚雷,導致主結構變形,龍骨受損。

兩艘船可以說都失去了維修的必要,修理起來不比新造一條便宜。

但是日本沒有足夠的資源建造新艦,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建造,便開始拆安藝號上的設備,逐步修補河內號。

南華呢?剩下七艘主力戰列艦,每一艘都在兩萬噸以上,不論是航速,火力,還是防護,都超過日本戰艦。

七艘對比九艘,雖然處于數量上的劣勢,但是打起來依舊佔據優勢。

更別提華夏海軍同樣對日本宣戰,也有兩艘戰列艦加上一票老船,加起來就夠了。

但日本人縮在佐世保海軍基地,南華拿他就是沒有辦法,沖擊港口?那是找死 。

海上戰爭一時間停滯下來,不過,南華和華夏正在準備從陸地上出征,正在集結兵力,運輸裝備。

十二月十二日,奧匈帝國突然宣布將波黑地區納入帝國政府直接統治。

塞爾維亞因為損失慘重,只是簡單的發表了一下聲明,聲明中都小心翼翼的,沒有過多指責奧匈帝國。

但是弱小就是原罪,特別是在有價值的情況下。

十二月十三日,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在索菲亞簽訂了同盟條約,雙方成為了盟友。

這件事奧匈帝國沒有瞞著好兄弟德國,一直對奧匈帝國吞並波黑地區不冷不熱的德國突然興奮起來。

就在盟約簽訂後,德國開始攛掇著裴迪南一世,希望他加入同盟國。

裴迪南一世本來不想摻和這些,只想在巴爾干找點利益,但是奈何德國人給的太多了。

又是軍事援助又是工業援助,還有金燦燦的馬克拿。

十二月十五日,裴迪南一世借口塞爾維亞不尊重保加利亞人的生命,對慘案不管不顧,發動了對塞爾維亞的戰爭。

此時,俄國人已經感到一些不對勁了,因為奧匈帝國一直在往波黑地區增兵。

十二月十八日,沙皇政府照會奧匈帝國,要求奧匈帝國停止增加在波黑地區的兵力,並將兵力規模縮減到兩個師。

奧匈帝國同意了。

轉身,十二月二十日,奧匈帝國稱根據奧保同盟條約,向塞爾維亞宣戰,波黑地區奧匈帝國三十多個師的兵力向塞爾維亞進發。

只留了兩個師,維持地方安定和維護交通線。

十二月二十一日,感覺被欺騙了的俄國人要求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王國立即停止戰爭,撤出戰斗,不然俄國將采取行動。

同日,德國邀請保加利亞加入同盟條約,裴迪南一世瞅了瞅指手畫腳的沙俄政府,同意加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