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五十四章 引爆炸藥(六)

一九一四年十月,大英帝國,唐寧街十號,一場針對德國人的高層會議正在召開。

「德國人宣布陸軍擴充三十萬,以應對危機,溫斯頓,你怎麼看?」首相阿斯奎斯首先詢問了溫斯頓的意見。

倒不是溫斯頓多麼令人信服,而是作為激進派代表的溫斯頓,一定會說出阿斯奎斯希望的語言。

「這是謊言和欺騙,德國正在準備戰爭!」溫斯頓有些驚訝的站了起來,激動的說道。

「德國常備軍只有七十九萬人,這次擴充計劃將增加三十萬人,增加了39%,他們卻聲稱這只是為了渡過危機。」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秉持著和平態度將軍隊擴充一半,先生們,德國的力量並不充足,養著一百多萬常備軍,還有龐大的艦隊。」

「諸位應該清楚,大英帝國每年在軍事上的投入是多少,德國沒有理由耗費巨資白養著這麼多人。」

溫斯頓拋出了自己的論點,而這也正是阿斯奎斯想要的。

不論阿斯奎斯多麼的傾向于主和派,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干預海軍談判,對德國人進行一定妥協,希望得到和平。

但是在戰爭天平失衡,和平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的時候,阿斯奎斯也會果斷選擇符合英國利益的做法。

德國人擴充軍隊的舉措,必然導致歐洲大陸均勢的打破,勁進而引發更激烈的矛盾,甚至直接導致全面熱戰。

這種情況下,英國必然不能像以前一樣,靜坐關注。

「溫斯頓爵士說的很對,德國人沒理由耗費大量金錢,養著用不著的軍隊。」阿斯奎斯點了點頭,深感認同的說道。

雙方軍備競賽進行了十來年,大量資金投入到戰爭相關產業中,推動軍事技術飛速進步。

進步的代價是,雙方都背上了巨額的財政赤字。

因為軍備競賽是不計成本的,敵人有了,我也要有,不論付出多少代價。

不然一項技術別人有你沒有,說不定就是這微小的差距,便會造成戰爭結局的改變。

例如,二戰時的雷達技術,日本戰艦沒有雷達,美國人卻有,導致日本人在航母戰斗中永遠處于劣勢。

「佛倫奇元帥,不知道您有沒有什麼看法,不同的。」阿斯奎斯轉身,看向陸軍元帥——約翰•弗倫奇爵士。

「我十分認同溫斯頓爵士的觀點。」佛倫奇爵士端著酒杯,先輕輕點頭,表示自己的立場。

「一支軍隊,突然進行大規模擴充,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是他需要面對外部敵人的直接威脅。」

「德國的外部環境我們再清楚不過,浪漫的法國人又出現了混亂,巴黎街頭的氛圍就像四十多年前一樣,充滿了火藥味。」

「俄羅斯帝國雖然加強了西線的兵力布置,但是主要兵力都調往了西南集團軍群,對德國沒有威脅。」

「至于……我們,大英帝國,我們沒有理由登陸德國,而漢堡港的軍事布置也不允許我們登陸。」

「我想,皇家海軍應該評估過登陸漢堡的損失,應該不會小。」

「所以,德國人擴充軍隊,只剩下一個可能性——戰爭。」

「他們也有足夠的理由,經濟的大規模波動造成沙俄帝國出現財政危機,正在謀求解決。」

「最重要的是,法蘭西國內出現混亂,一場革命可能正在醞釀之中,德國人完全可以借此機會發動進攻。」

「混亂的法國人很可能如1871年一樣,被德國人輕易橫掃,那樣的話,歐洲大陸就再也沒有國家能擋住他們……包括我們!」

佛倫奇的話都還沒說完時,就已經引起了軒然大波,從這個角度看,德國人真的是在醞釀一場戰斗。

天時:法國俄國內部出現混亂,軍隊調度能力降低。

地利:地利好像沒有。

人和:德國大量人口失業,國內矛盾嚴重,恰好為軍隊提供了大量青壯勞動力,發動戰爭又能轉移矛盾,轉嫁危機。

怎麼看,德國人的大規模擴充,都是要發動戰爭的前兆。

「好了紳士們,安靜。」阿斯奎斯輕輕敲了敲桌子,看著眾人的反應松了口氣。

「吵鬧解決不了德國人的問題,反而會浪費寶貴的時間。」

「現在,進行一次內部會議,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德國人的大規模擴軍。」

阿斯奎斯話音剛落,溫斯頓第一個站了起來。

猶豫是臨時內部會議,所以這次會議的氛圍是十分輕松的,基本上大家都是坐在沙發上,三五成群。

即便是回答問題,也是一手端著茶杯或者紅酒,翹著二郎腿,十分優雅的發表意見。

這種情況下,溫斯頓的異軍突起就顯得有些突兀了,將眾人的目光不自覺的吸引過去。

「不管德國人到底想做什麼,到底是如何宣傳的,我們都應該秉持大英帝國的立場。」

「即:德國擴充軍隊的原因,是因為對大英帝國貿易政策的不滿,是因為野心家想要打破歐洲的平衡,趁機發動戰爭,破壞和平。」

溫斯頓說到這兒,停了一下,看了阿斯奎斯一眼。

「說的沒錯。」阿斯奎斯挑了挑眉,微笑著點點頭。

「對!」

「邪惡的德國人!」

「所以說,這群野蠻人……」

見首相都同意了,其他人也跟著應和。

「面對德國人的挑釁,英國人應該用同樣的方法去回應,即,大英帝國也應該擴充三十萬陸軍,以做應對。」溫斯頓自信的說道。

此話一出,整個大廳陷入了短暫的沉寂,即便是陸軍元帥約翰•弗倫奇也忍不住挑了挑眉頭。

英國的情況,英國人心里最清楚,別說擴充三十萬陸軍,擴充一百萬也沒多大事——除了要錢。

還好英國有錢,現在的問題就是,這個錢花了,很可能也是白花。

英國人從不認為自己是對抗德國人的主力,至少在陸地上是這樣。

至于佛倫奇元帥所代表的陸軍,雖然相信大英帝國的軍隊,但是如果可以,還是不要和德國人戰斗的好。

「當然,考慮到大英帝國的政策以及實際戰略需要,我們並不需要招募這麼多軍隊。」

「象征性的重新組建一到兩個師,再從殖民地招募十來個師,主要是對德國人保持壓力。」

「同時,大英帝國的強硬舉措,一定能得到選民們的支持,還能支持盟友行動,對我們的盟友有個交代。」

「再沒有人能指責大英帝國不履行盟友義務。」

溫斯頓依舊激情昂揚的進行著演講,這次沒有冷場,小小的大廳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佛倫奇元帥。」掌聲結束後,阿斯奎斯帶著疑問的眼神看著約翰•弗倫奇爵士。

「首相先生,各位大臣,我認為溫斯頓爵士的提議很有可行性,大英帝國目前要做的,不是戰斗,而是表明態度。」

「一兩個本土陸軍師而已,負擔並不大,至于殖民地師,更不會有多少負擔。」

「至于戰斗力……德國人自然有法國人和俄國人去對付,大英帝國沒必要將士兵的生命浪費在他國的對抗中。」

佛倫奇想了想,委婉的說道。

委婉的部分,主要是關于陸軍戰斗力的部分。

佛倫奇是陸軍元帥,但是卻是悲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從殖民地騎兵走出來的陸軍元帥,經歷過多次戰爭,觀摩過多次戰斗,包括日俄戰爭。

見識過日俄戰爭的現代化程度後,佛倫奇一度悲觀的認為一旦開戰,大英帝國陸軍將全軍覆沒。

為此,佛倫奇元帥一直力主推動大英帝國進行陸軍改革,改革現代化。

在佛倫奇及其他悲觀派的努力下,改革從前年開始,不過進展較為緩慢。

所以,佛倫奇並不希望大英帝國的陸軍直接同德國陸軍對抗,畢竟德國陸軍戰斗力是世界第一。

佛倫奇和英國其他人一樣,希望陸地上的戰斗交給法國,海面上的戰斗交給英國。

英國陸軍只需要派一點人,打打醬油就行。

「完美!」

「讓法國人去死吧!」

「咳咳!德國!」

「哦!口誤口誤,讓德國人去死吧!」

「那麼,這件事就交給佛倫奇元帥您來主持,正好,您可以以您規劃的現代化陸軍的標準來訓練招募新編的一個師。」

阿斯奎斯擺了擺手,平息了吵鬧,同時將一個費力不討好的任務交給了陸軍。

畢竟搞殖民地陸軍是十分麻煩的事,不在于招募了多少,而在于訓練。

不經過一定訓練,這些殖民地軍隊只會破壞地方治安,在英國這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短時間要做到,只能抽調已有的部隊,這樣一來,一定會得罪不少人。

所以,阿斯奎斯為了補償陸軍,同時也是為了提升陸軍的戰斗力,給予了佛倫奇元帥非常自由的權利。

「喬治,明天要將這個消息傳遞出去,不要否認,更不要承認。」

「溫斯頓,你去聯系我們已經焦頭爛額的法國盟友,讓他們知道,英國已經在采取實際行動支援法國人。」

「各位,都動起來,我們需要幫助帝國,越過這道門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