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四十八章 戰場勝利(五)

「診斷結果怎麼樣,他是否能繼續履行職務。」黃克強火急火燎的跑進孫載之的辦公室。

高原邊防軍短時間內向金陵發了十來份電報,主要就是在大張旗鼓的宣傳勝利。

這很反常,非常反常。

畢竟原先華夏就和英國人達成了默契,為了維持民間關系,雙方的戰斗盡可能不宣傳。

所以,當孫載之拿到第二封電報時,他就知道不對勁了。

果然,跟著第三封電報來的是一份秘密報告,趙爾豐中風了,好在治療及時,沒有出大事。

「趙爾豐已經醒過來了,但是情況不太好,這是他的電報。」孫載之絲毫沒有覺得意外,轉手遞給他一張電報。

「左半身微微麻痹,暫時還能節制部隊,但已經無力跟隨大軍繼續進攻……讓我們派人去接替他。讓誰去呢?」黃克強放下電報,看向孫載之。

他一直不習慣這些封建舊軍閥,認為革命軍對封建舊勢力的吸納是極為不正確的,封建軍閥應該屬于被革命的對象。

解釋一下,青帝國雖然有著八旗,綠營兵,練軍,勇營,湘軍淮軍新軍什麼的,但這些都不是其直屬軍隊,包括八旗。

稍微深扒一下,旗兵是屬于自己主人的,普通旗兵屬于貴族或者旗主,貴族和旗主又屬于皇帝。

至于綠營什麼的,就是一群大軍頭哄著小軍頭,最後哄不住了,要麼殺要麼被殺。

例如曾文正公和袁宮保,就是最活生生的例子。

他們都有著相同的身份,軍閥。

軍隊屬于軍頭,軍頭以威望控制部隊。

平時當然沒多大事,但是現在不同,高原邊防軍雖然在革命軍序列中也是主力之一,但其裝備水平和人員組成都挺一般的。

且高原邊防軍兩個師加輔助部隊中,一半多一點兒都是趙爾豐的人,黃克強早就看不慣了。

但是真的事到臨頭,他又發現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與其隨便安插個人手過去,不如讓他暫時先呆著。」孫載之搖了搖頭。

吸收這些人的惡果出現了,一旦發生某些不可控的情況,他們反而不好第一時間插手。

不然,倒是有可能搞得人心惶惶。

「就暫時這樣吧,電報上說,英國人丟下兩千多尸體和俘虜,退往亞東方向,可以確定是真的嗎?」黃克強又略顯激動的問道。

「已經通過第七師確認,戰績,戰果,全部屬實,我們贏了,雖然是一次很小的勝利。」孫載之嘴角不自覺的微微翹起。

「但是,贏了就是贏了,數十年來,英國人欺我辱我,視我華夏人如草芥,不就是因為打不過人家嗎?」

「兩千多人,痛快!實在痛快!」

黃克強坐不住了,站起來來回走動著,一邊動還一邊揮舞著手中的電報,激動的大喊。

雖然這只是一次小型戰役的勝利,但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雖然在鴉片戰爭之前,華夏就已經落後于西方,但在宏觀總體實力上,不應該有這麼大的差別。

兩次鴉片戰爭,青帝國完敗,堂堂帝國之中樞要地京師被佔領,皇家園林被焚燒一空。

從此時起,國威淪喪,神州陸沉。

無數仁人志士看到其中的危險,開始救亡圖存,一時之間,迸發了不少英雄豪杰出來。

可惜,青帝國的腐敗並沒有讓這些人的努力得到應有的回報,反而是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作為被救助目標的青帝國成了最大阻礙。

真的是十分諷刺,阻礙國民拯救青帝國的是青帝國,推翻青帝國的最大功臣也是青帝國。

直至近代,同治中興的美夢被接連不斷的戰爭打破,不願意蒙著頭等死的華夏人吃驚的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塊肥肉,誰都能吃一口那種。

這種情況,在華夏五千年歷史以來,也沒有過幾次,最近一次,還得追溯到兩晉南北朝時期,八王之亂後五胡亂華。

(宋時並不是打不過,實際上,宋朝在前線的勝利並不少,只是內部結構和既得利益群體不願意打。

也許是怕武官崛起,也許是因為軍費支出比歲幣多的多,總之,宋朝選擇了最離譜的方式。)

在這種危亡時刻,一次針對英國人的大勝(殲滅兩千多人,完全算得上青帝國時期的大勝了。)

(且考慮到是在高原上,兩千多人,足夠影響整個戰局了。)

「行了行了,坐下。」孫載之嘴角也壓不住笑意。

「怎麼?還有什麼事?」黃克強見狀,好奇的坐了下來。

「兩個事,高原上的戰斗,不出意外將告一段落,英國人那邊肯定上來找麻煩,你去談。」

孫載之剛說完,黃克強就要拒絕。

「別忙著拒絕,我有要事要處理。」

黃克強用懷疑的眼神看著他,大有你說不出個一二三,今天別想走的樣子。

「我們的人已經滲透到了全國各個縣城,南方及中原地區甚至下放到了鄉鎮。」

「經過這段時間的休整,我們的力量越來越強,人越來越多,對地方的掌控越來越強。」

「改革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孫載之越說,黃克強的臉色越凝重。

「高原的戰斗還沒結束,日本沙俄也在一旁虎視眈眈……」黃克強想勸他慢一點,情況沒有那麼好。

「所以啊,你得拖住英國人。」孫載之只是輕輕笑了笑。

「我們完全可以等,等最後階段再實施……」黃克強輕輕敲了敲桌子,低著頭。

「你知道我們沒有這麼多時間,我也想慢慢來,但是你知道,我們沒有這麼多時間。」孫載之嘆了口氣。

「那群士紳地主可沒有這麼好說話。」經過工作,黃克強已經知道地主士紳的重要性了。

他們是這個社會穩定的基石,是的,這個社會是否穩定,由地主士紳們說了算。

孫載之的意思,就是來一次徹底洗牌,以便將勞動力從農田中解放出來。

同時,也是將地主積攢起來的財富重新分配,這個過程注定不會順利,一不小心,就是動蕩。

「今年,把這件事做了,做個差不離,明年,差不多就能逐步接軌了。」

「一個統一的,無比龐大的華夏,比蒙元和盛唐時期的版圖還要龐大。」

「歷史會記住我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