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七章

漢冶萍鋼鐵廠,原本依托青帝國鐵路計劃而誕生的鋼鐵廠,也是這片土地上第一個大型鋼鐵廠,稱得上工業化的重要里程碑。

而這麼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鋼鐵廠,卻被低價出售給了南華。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林平之今天就到了鋼鐵廠下屬的軋鋼廠,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林董事,幸不辱命!」軋鋼廠廠長吳健激動的抓著林平之的手。

林平之微笑著拍了拍他的手,沒有說話。

吳健,謝菲爾德大學優秀畢業生,青帝國第一個本土鋼鐵工程師。

1908年歸國,恰好漢冶萍鋼鐵廠第一期正在進行中,林平之安排他到各個廠進行鍛煉,一期改造結束後,主持軋鋼廠的生產工作。

1909年四月,漢冶萍槍炮廠的重炮車間建造完成,重炮生產車間有兩台3000噸級水壓機,可以用于203毫米短管榴彈炮以下各種火炮的炮管管胚鍛造。

吳健便因為身份(華人)和技術(工程師)被選為重炮車間負責人。

「讓我去看看,我們的成果如何?」林平之拍了拍吳健的手。

吳健這才發現自己太激動了,連忙收回手,整理了下衣服。

「開始吧!」吳健整理了一下情緒,斗志高昂的對秘書說道。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秘書向遠處揮了揮手,柴油機的轟鳴聲響起。

小火車拉著一門大炮,緩緩的駛出車間。

炮管還沒噴漆,在太陽底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廠房外是一片空地,大炮被起重機吊起,放在試炮用的固定炮架上,炮口正對的方向,是傾倒爐渣的地方。

「根據總廠給的生產參數,我們生產出了這款重型加農炮,口徑152毫米,身管長42倍徑,重十二噸,發射57公斤重型炮彈。炮口初速和射程尚未完成最終測試。」吳健模了模稀疏的頭發,向林平之解說著。

「十二噸啊……加上發射平台,恐怕還要增加幾噸吧?不適合野戰……」林平之想了想,看向江邊的方向。

像這種長身管重型火炮,陸軍很少擁有,即便是加農炮,更多都是30倍徑,行軍不便,陸軍不喜歡。

倒是海軍和岸防炮兵,擁有大量的長身管火炮,發射的也是這種重磅炮彈,而不是43到47公斤的高爆彈。

轟!

就在林平之走神的時候,大炮已經開了第一炮。

炮彈準確命中了直徑三十米的標靶區,證明了這門炮的精度。

還沒完,還要進行更多測試,林平之听了一個下午炮擊,每一次炮擊之後,都會有人上前檢查,所以用時較長。

「炮管連續擊發一百一十次,根據炮管磨損狀況,我們認為炮管壽命在三百發上下,穩妥起見,報廢周期為二百五十發為佳。

經過多次測量,炮口初速743.6米每秒,預計最大射程十九公里,有效射程十一點五公里。」晚上,吳健那些東西最終結果前來報告。

「非常好!這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門炮是漢冶萍生產出來的第一門炮,具有歷史意義,要好好保存。

對了,這門炮的造價是多少?」林平之嘴角上揚,計劃總算有實質性成果了。

「數據來自總廠,我們的研發成本很低,單門炮目前造價在一萬六千兩白銀左右,加炮架一起約兩萬兩。但是這是不熟悉的情況下,三個月內,我有信心降低至一萬五千兩。」吳健拿出了成本核算表。

「將這些整理一下,我要發給工業部,順便給你們請功。」林平之點點頭,這個成本還能接受。

畢竟是新開的廠房,工人不熟練造成的各種原料或時間浪費抬高了成本。

……

塔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