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章 一意孤行的載灃(中)

事件在繼續發酵。

四月初,各新老學生,地主士紳,愛國商人等發起了聲勢浩大的請願活動。

有開議會,行立憲,取消軍機處建立總理內閣等訴求,是華人自救階段的第二階段中期——制度改良階段的訴求。

ps:後期就是制度改革了。

無數小團體蠢蠢欲動,青帝國的統治根基開始動搖。

京師,一處照相館二樓。

「精衛,听說了嗎?朝廷下旨,要開議會,行立憲,聖旨正發往各地,這下那些保皇派可要高興了。」黃明玉狠狠的錘了一下桌子。

「哼!都是那些小人,鼠目寸光,朝廷能改,我是不信的。」精衛站在窗口,看著窗外的行人。

他們是激進派中的激進派,一行幾人在日本相識,志同道合,一見如故。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回國之後,幾人通過翻譯書籍等工作攢了一筆啟動資金,來京師開了這家照相館。

目的嘛,就是給青帝國高官,特別是滿貴頑固派照照相——用地雷——他們在日本接受過軍工炸藥廠的專業培訓。

他們口中的小人,是中間派的資產階級,地主士紳等青帝國治下希望進行有限改良的群體。

再次戰敗(割地賠款,說得再好听也是戰敗。),讓青帝國中間派利益遭受極大損失(貿易沖擊),蠢蠢欲動。

甚至前幾天他們都接到電報,收到不少匿名捐款,一時之間有些振奮。

「商人重利,地主和商人也差不了多少,鼠目寸光,眼里只有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朝廷這一招,還真是打到了他們心坎上。」黃明玉冷靜後反復思索。

前幾天他們還覺得整個局勢不僅僅是好,而是大好!

但是不過區區幾天,朝廷發了個聖旨,除此之外什麼都沒做,他們眼中的大好局勢就消失了。

「那咱們的事還做嗎?現在做還有用嗎?大家都等著看朝廷的君主立憲,能不能改造出一個南華那樣的國家,指望那些囊蟲…哼!」精衛有些迷茫。

精衛的性格就是如此,因為原生家庭環境比較拘束,又從小接受「溫良恭儉讓」的儒家傳統燻陶,有一些優柔寡斷。

塔讀@-讀小說

…………

四月十四日,農歷二月初十,大朝會後,青帝國最頂層的一眾大臣相約下班。

「袁大人,戰後事宜處理的差不多了吧?」慶親王悠閑的走在眾人最前面。

「托皇上洪福,只剩下些雜事,只要將山海關修繕一新便好。」袁大人拱了拱手。

他們二人,是利益聯盟,慶親王喜歡錢,袁大人就給他送。

同樣,慶親王也不是沒有回報。

「袁大人,前幾天,攝政王問了我個問題。」慶親王快走兩步,袁大人看了一眼人群,跟了上去。

其他大臣們很識趣的沒有跟上去,而是在談著其它事。

例如割地賠款的交割事宜啊,新收稅款的工作進度啊,湘地平叛的進度什麼的。

「唉~湘地大旱,現在亂局都沒結束,還擴散到四府二十八州縣,這樣下去可不行啊!」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湖廣總督府倒是想平叛,但是手里沒兵,楚軍抽調後攏共就剩一個協,不足五千人,還要鎮壓地方,本身派不出幾個兵,不然匪患何以猖獗至此?」

「湘地巡防營都沒幾個,主力還是綠營,士卒老弱不堪,武器不堪一用,欺負欺負平頭百姓還行,亂像一生,早就作鳥獸散了。」

「沒事,楚軍二十一混成協正在擴充,再有兩月便能出兵平叛,現在也沒錢出兵,只能任由他們鬧。可惜,湘地夏糧收不上幾個了。」

幾人正聊著湘地事宜,都沒有過多擔憂,反正哪里和他們又沒多大關系。

不論是平叛,追責,還是資源傾斜。都是以張南皮為首湖廣派系的事,他們是北方派系。

而且歸根結底,這件事遲遲沒有平定的原因,在于載灃。

抽調了湖廣地區的新軍,又扣留了戰後回來的部分,讓人重新招募又一分錢不給,長久的空虛造成這種情況。

徐菊人回來述職和要錢要人的,三省之地經過戰亂後一片混亂,要啥沒啥。

他也有一搭沒一搭的和眾人聊著,突然見正在和慶親王講悄悄話的袁大人身子一僵,然後慶親王搖了搖頭就走了。

「宮保,何事?」徐菊人快步走上去,扶著袁大人低聲問道。

「呼…回去。回去說。」袁大人緊捏著拳頭,又驟然松開,倚在徐菊人身上。

……

「什麼?」徐菊人站起來,然後又緩緩坐下。

只是表情已經完全改變了。

「攝政王向慶親王問策,其一,新建八鎮是否能鎮壓北洋五鎮。其二,我弱被殺,北洋會有何反應。」袁大人重復了一遍。

二人臉上一片陰霾。

「新建八鎮缺少重武器,不少軍官由滿貴擔任,想鎮壓北洋五鎮?不過是痴人說夢罷了。但是……」徐菊人低著頭。

但是,新建的八個鎮畢竟有一定底子,士兵多是精壯漢子,也接受過訓練,守城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何況城里還有個北洋第一鎮呢,雖然戰斗力不行,但他們有數量不少的重武器啊!

那個時候,失去中樞朝廷的支持,地方會支持北洋嗎?北洋五鎮能支持多久呢?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為今之計,只有穩住慶王爺,載灃也就相信慶王的話,穩住了他就是穩住載灃,再做打算吧!」徐菊人說道。

「也只能如此了,賈順,去庫房,將那個白玉觀音像給慶王爺送去,再附上十萬兩白銀。去吧。」袁大人對管家揮了揮手。

「還有,給八鎮采購的武器,先扣在旅順口吧,放海軍倉庫里,派幾個人,將旅順口看好。」徐菊人建議道。

「山海關我們也要拿住,三省還有三個鎮的編制,菊人你要拿在手里,另外,支援一下各地新軍建設。」袁大人面色開始變得正常。

這些年的矛盾,一直是力量失衡造成的。

只要北洋的力量跟了上來(紙面,載灃也就會紙面),各地方新軍勢力也跟上來,載灃就會打消殺人這個念頭。

要是他袁大人被殺,各軍統制官還不人人自危?

「是這個理,不說多的,咱們幫一幫南方,讓南方新軍盡快成軍,南北向望,載灃即便想出手,滿朝大臣也不會同意。」

徐菊人點點頭,

「目前咱們最缺的就是時間,能拖住載灃的無非就那幾個人,咱們能請的動的也就慶王爺,還好慶王爺是個好說話的……」

袁大人聞言,也點了點頭。死要錢的,只要錢到位,什麼花都好說。

「我已經入了軍機處,說不得還要入閣,你這個總督也做不久,早點找個接班人,戶部或陸軍部,咱們得拿一個……」袁大人一邊許諾利益一邊布局。

沒有利益,誰給你干活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