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四十九章 局勢

十月三日,馬辰港外,劉浩然一行人乘坐著游輪,緩慢靠港。

嘟~~

「我們回來啦!」劉浩然興奮的看著陸地,這是家的味道。

離開家幾個月,劉浩然壯了不少,膚色也變成了古銅色——他沒事就在和海軍一起訓練。

「回來啦!」劉欣然也高舉雙手,對著岸邊歡呼著。

在外漂泊幾個月,他們都想家了,特別是行駛在茫茫無邊際的大海上時。

砰!

就在游輪靠岸時,禮炮齊發,迎接他們歸來。

這次出行,名義上是南華的太子和公主周游世界,實際上是一次外交會晤。

各國都也看得出來,畢竟船上還有個外交大臣,沒有那個國家會把外交大臣單純當水手用。

「父皇、母後。」劉浩然下了船,恭恭敬敬的向劉一鳴行禮。

「拜見父皇、母後。」劉欣然本來想沖上去給媽媽一個擁抱,忍不住給了劉浩然一個白眼。

「瘦了,這次旅行學到了什麼?」張柚抿了抿嘴唇,看著曬得「漆黑」的劉浩然。

劉浩然只是古銅色皮膚,但是旁邊有個白皙的劉欣然做對比,立馬顯得黝黑。

「一時半會兒應該也說不清楚,這樣吧,你回去寫一份總結…」劉一鳴見劉浩然猶豫了,以為是劉浩然不知道從何說起,「好心」給兒子一個台階,卻被張柚創了一下。

「咱們先走,你父皇還有事要和林大人說。」創完,張柚就拉著兩小上了車。

劉一鳴聳了聳肩,看向劉父以及他身後哦林安民。

「怎麼?還要我給你寫總結?」劉父沒好氣的說道。

……

好不容易擺平了劉父,劉一鳴和林安民上了劉一鳴的專車。

「一路上順利嗎?」劉一鳴從座位下面掏出兩瓶冰鎮啤酒,遞給林安民一瓶。

「回陛下,總體來說,此行還算順利,英法的態度都還不錯,德國人依舊比較矛盾,在葡萄牙,荷蘭,法國,以及南美諸國都獲得了一定收獲。」林安民接過啤酒。

「德國人的矛盾是他們看不清自己,一方面,連續的勝利以及國家的快速發展導致民族自尊心極度膨脹,對市場的迫切需求又需要向身為法國盟友的南華低頭,這種落差他們忍受不了。

另一方面,德國力爭在東亞地區進行殖民活動,卻被我們聯合英法抵制,加上看不起黃種人的威廉二世,情感上他們無法接受和我們合作。

沒關系,對這種賤皮子,晾一晾就好了。」劉一鳴拿出啤酒杯,倒了滿滿一杯。

「干杯。」

咕…咕…

「哈!」一杯冰啤酒下肚,劉一鳴露出極其滿足的表情。

「我在阿根廷的時候,已經听說德國和我們的貿易來往快速增加,當時還有些不太理解德國人的腦回路。」林安民也喝了一杯,他就比劉一鳴收斂多了。

「對了,我把林平之派去了青帝國,負責青帝國工業化計劃的實施,短期內不會有調動。」劉一鳴點了點頭。

「我听說了,陛下,我想知道這個計劃的全貌。」因為涉及保密原則,林安民對這個計劃的了解就只有一個名字。

「嗯……我只能給你說一部分,這是絕密。」

劉一鳴將工業建設和進攻計劃和林安民說了一下,後者吃驚的望著劉一鳴。

「陛下是打算對青帝國動手?也對,南華發展速度被人力所制約,已經達到一個瓶頸期,獲取更多人口和資源才是正確的選擇。」林安民自問自答著。

「可是,這樣做是否有些著急,且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這樣會不會顯得我們太過自大?」林安民又問了,這次沒有自己回答。

「先做好準備嘛,就青帝國政府那個模樣,你還能指望他對我們有威脅嗎?最大的阻礙是距離和交通情況,所以我才想出了這個辦法,

兵工廠近在眼前,能解決後勤問題;完善交通狀況,方便兵力調動;工業建設的差不多了,一旦戰斗結束就能統一調度,形成一個周密的體系。

至于青帝國的戰斗能力……不是我瞎說,就青帝國那個模樣,給他個幾年安穩日子,新軍也會廢掉。」劉一鳴樂觀的說道。

「你在歐洲實地考察了一段時間,你覺得歐洲局勢怎麼樣?」劉一鳴問道。

「戰爭只是時間問題。」林安民正在思考劉一鳴的話,下意識的說道。

「各國對抗,特別是英法和德國的對抗幾乎已經擺到桌面上,各國民間對戰爭的態度較為狂熱,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戰爭不可避免。」林安民回過神來,解釋道。

「在你看來,短期內開戰的可能性大嗎?」劉一鳴問道。

畢竟這已經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雖然南華的存在沒怎麼影響到奧匈帝國,但是主要對抗力量中的英法德力量對比同期已經強了不少,劉一鳴也不敢保證會不會提前開戰。

「如果沒有意外情況,戰爭暫時不會開啟。」林安民用十分確認的語氣說道。

「為什麼?」劉一鳴想听听他的理由。

「英國人表面上吵的很厲害,實際上一直在觀望,誠摯協定只是解決了英法之間的矛盾,雙方沒有簽訂正式的軍事同盟條約。

這讓法國人心里非常不安,摩洛哥事件中,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法國人才會臨時決定妥協,他們害怕英國人隔岸觀火,英法之間沒有信任可言,由他們挑起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德國還沒有準備好,他們的海軍不足以打破皇家海軍的封鎖,奧匈帝國的軍事改革還沒有完成,如果此時開戰,奧匈帝國並不能分擔多少壓力,

意大利人的陸軍……所以從軍事角度來說,德國人暫時不會主動挑起戰爭。

畢竟,時間在德國人這邊,拖下去對德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林安民悠悠的說道。

對比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林安民說的可以說是入木三分了。

戰爭最初是由奧匈帝國打響,尼古拉二世宣布局部總動員正式開始,一個星期內,法、俄、德、奧、塞等國家相繼宣戰。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英國直到德國入侵比利時後幾天才以德國入侵中立國為借口參戰,此時,德國人早已經佔據先機了。

要不是施里芬計劃沒有足夠的機動力量,或者說德軍參謀部過于僵化和數據化,法國就失敗了。

至于意大利……這個國家打仗不行,但是站隊一直是可以的,一直到第二年五月,雙方陷入消耗戰,意大利才站出來,走到協約國一方。

至于美國?美國就是賺夠了錢,眼看德國不行了,下場刷一刷聲望。

結果1917年,缺少裝備訓練不足的美軍上岸了,然後,帶著英國鋼盔拿著法國機槍吃著美國罐頭的美軍,被筋疲力盡的德軍像刷經驗寶寶一樣亂刷。

所謂的美軍高光時刻,以絕對優勢火力,絕對巨大傷亡,拿下一群戰斗意志薄弱,物資稀缺的德軍,然後大書特書。

「英國人一直都這樣,攪屎棍。」劉一鳴狠狠的點了點頭。

「陛下,我有個疑問。」林安民輕聲說道。

「講。」

「我們和葡萄牙簽訂了合作協議,未來將在葡萄牙進行投資,加上青帝國工業化計劃,我們是否有這個能力,我是說,資金問題。」林安民有些憂慮。

和葡萄牙訂的合作是掙錢的,而且是投資後短期內就能見效。

畢竟開礦嘛,怎麼可能虧損?你見過那個開礦的虧損了?除了沒開出來那種。

而青帝國工業化計劃明顯是短期內沒有收益的,但是也不可能放棄,這是一個長遠戰略。

如果完成了工業化戰略,又成功拿下青帝國,那麼南華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國土第三大國,人口第一大國,工業規模第一大……或者第二大國。

(英國是第一大,沙俄第二大兩千兩百萬平方公里,此時青帝國有接近一千一百萬萬平方公里,加上南華,超過一千七百萬平方公里,比法國的一千二百八十九萬大不少。)

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即便到時候被西方封鎖,也能依靠龐大的內需自行發展。

林安民當然知道這代表什麼——一個世界帝國的基礎。

所以林安民覺得有些難以取舍。

主要是南華能不能拿出這麼多錢。

「這個不用擔心,實際上,青帝國民眾對我們的信心比我們對我們的信心都大,目前,在青帝國的投資基本用紙幣支付,除非涉及到向其他國家進口機械設備,不然不需要付出真金白銀。」劉一鳴笑了笑。

這是沒想到的意外之喜,原本以為,需要去青帝國鋪設大量的銀行網點,慢慢建立南華紙幣的信用,沒想到根本不需要南華動手。

「這……為什麼?」林安民有些不明白。

「因為我們能提供貨物,大量的貨物,他們需要的貨物。」

南華生產了大量的石化產品,藥品,機械產品,廉價的糖,食用油。

這些東西在青帝國都是搶手貨,青帝國的商人有意識的收集著南華紙幣,這樣就不用在南華兌換紙幣,省下匯率波動的損失。

也許有時候是賺的,但是有時間等待匯率波動回去,還不如多買賣一輪貨物,多的都賺回來了。

所以前腳南華投資落地,後腳就有幾家錢莊的人上門,逮住工人就是一頓亂薅,工人也願意同他們兌換,又不用貼水,還方便。

就是……本該是南華的通膨,要讓青帝國承受了,不過還好青帝國體量大,影響並不惡劣,反而因為金錢流通率高了,民眾收入有所提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