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零四章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變化(中)

「什麼是強大?威力越強越民主,射程越遠越自由,口徑越大越正義,裝甲越厚越人權,噸位越大越平等,射速越快越光榮,炮塔越多越革命。?」劉一鳴站在主席台上,揮斥方遒。

「接下來我們的目標,是將南華建立成一個海軍強國以捍衛南華基礎的海洋利益……」

這是大業二年,也就是1902年6月,南華軍政擴大會議,與會人員都來自軍隊與政府。

「鋼鐵產量連續11年上漲,預計今年產量將突破400萬噸鋼,七百萬噸鐵…」

「產業工人規模不斷擴大,基礎教育的紅利不斷擴大,受過初級中學以上教育者已經突破三百萬,大學生超過15萬人……」

「去年全年生產總值突破一百三十百億,預計今年將達到一百六十億……」

「經濟上看,阿拉伯地區貢獻率逐年上漲,其石油產業已經不可或缺,為了維護阿拉伯諸多行省的穩定,一支能保證主權的海軍不可或缺……」

許輝說著各種數據,說明了南華對強大海軍的需求。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阿拉伯諸多行省駐軍總數在三萬左右,經總參謀部兵推顯示,這些兵力只能應對與奧斯曼的小規模沖突,無法應對假想敵的進攻。」王洋委婉的說道。

「海軍遠洋戰力有戰列艦三艘,但是其中一艘為老式戰列艦,英國,德國,沙俄,都在發展自己的新式軍艦。」趙家興直接點名。

「我們得到可靠情報,英國新式戰列艦已經接近完工,正在進行最後的 裝,長遠來看,我軍遠洋作戰能力依舊不足……」

軍隊都在哭窮,陸軍瞪大了眼楮盯著海軍,拿了七成的軍費,還不夠?

「我們不能失去阿拉伯行省區,這個風險我們無法承擔。」財政部首先入網。

沒有辦法,南華20%的工業生產能力都和石化產業有關,雖然文萊也有油,但是資源這東西誰會嫌多?

而且南華的高速發展也是建立在低廉的能源價格上,汽柴油以分為計算單位,農業,工業,交通運輸,大量使用汽車作為工具,促進了生產力。

美國是第一個完成農業機械化的國家,南北戰爭後逐步完成,南華就是第二個,而且是以拖拉機等機械動力。

南華的糧食生產90%以上都有拖拉機參與,失去阿拉伯?糧食危機刻在骨子里的人可不能接受。那怕還有文萊油田!

「英國始終對我們抱有敵意,我建議保持對蘇伊士的壓力,重兵集結于蘇門答臘,一旦有變,切斷港口,以重兵集團進攻印度。」林安民也說道。

塔讀小說AP.P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