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67章 會議(七)逃兵問題

科涅夫所言的士兵叛逃問題就是一個事實!至于這個問題的根源是什麼,科涅夫他其實非常了解,但是現在,他也知道事實是無法說出口的。

事實上,造成士兵叛逃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德軍水準比較高超的宣傳。

雙方在白天互相開開火,到了夜晚,雙方又都拉出高音喇叭,蘇軍喊德語,德軍喊俄語,都是希望對方投降。

在宣傳對戰上,明顯德軍更勝一籌。

德軍的宣傳機器就是為了鼓動蘇軍士兵叛逃,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而且德軍確實取得了不錯效果。

對于最基層的一線戰士,他們傷心之處便是,當戰爭爆發後,整個軍隊和國家沒有對戰爭做出迅速反應。軍隊經歷的是什麼?撤退!失敗!可怕的損失!

戰士們听到的又是什麼?

戰斗到死!不惜一切代價守住!敢有退卻者立即槍斃!

普通的蘇軍士兵是人,不是生來成為戰爭機器,再在戰爭中當做一次性的消耗品使用掉。可是,他們現在的處境就是非常惡劣的。

加里寧方面軍和西方面軍的大量一線部隊,他們的兵力無法得到有效補充,許多步兵師的作戰兵力維持在六千人左右。

士兵的生活用品方面的情況就更加惡劣。

許多士兵穿著破舊的制服,一件套頭衫,一定破了幾個洞的船形帽。他們的腳上沒有穿襪子,取而代之的是裹腳布。士兵身上唯一光鮮亮麗的裝飾便是船形帽上的紅五星,當然,部分士兵的胸前還掛著勛章。

他們的伙食狀況頗為一般,主食就是煮土豆,只有偶爾才能吃掉面包。

為什麼會這樣呢?按理說蘇聯是制度性的將面包優先供應軍隊。

結癥依舊是物資運輸問題。

雖然蘇軍解放了勒熱夫和瑟喬夫卡,德軍又不是傻子,德軍戰術後撤前先是竭盡所能炸毀鐵路,他們發現蘇軍開始修復鐵路後,又出動空軍進行轟炸。哪怕這種轟炸的效果極其有限,德軍還是用這種方法影響蘇軍的物資調運。

至少在九月份,這條關鍵的鐵路並沒有發揮出很好的效能。不過在可見的十月份,它的作用會迅速提高。

只可惜,要把軍列運來的物資輸送到分散在各地的官兵手里,它真是個技術活。

經過一場惡戰後,損失最大的加里寧方面軍又和德軍打了一個月的拉鋸戰。前線部隊需要的物資大部分就是通過馬車,從勒熱夫的卸貨地運到一線。

蘇軍哪里有美軍那般土豪,美陸軍幾乎都是坐著卡車和威力吉普跑路,蘇軍能實現步兵的騾馬化就是幸事。

實際哪里是如此!相當多的蘇軍步兵師是戰時倉促組建,他們的馬匹裝備量不高,士兵們還如十九世紀那般,再遠的長途行軍,他們都必須背著所有的家當。

難道這些士兵真的非常樂意蹲在前線戰壕,去打著隨著都能死亡的戰斗?

軍隊指揮部只能通過空洞的口號激發部隊的戰斗意志,偶爾會有文工團前來慰問演出,讓泥巴和硝煙中模爬滾打的士兵看到打扮得很漂亮的姑娘,他們趨于崩潰的心這才稍稍平靜下來。

然而,德軍的飛機總在陣地上方空投大量數以萬計的花花綠綠的傳單,這里無非都是鼓吹德軍的勝利,以及蘇軍的失敗。

德軍印刷這些傳單,就是希望蘇軍士兵相信,跑到德軍那里才是唯一的活命方法。

這種德軍擺出勝利者高高在上的態度的文章,很多時候只會激發蘇軍士兵的逆反。那麼德軍文章里對于德軍那邊幸福生活的描述,就非常容易讓蘇軍士兵淪陷。

什麼逃到德軍那里的蘇軍士兵,可以得到很多面包和黃油,可以安排工作,還有各種各樣的福利。只要高舉著傳單跑向德軍戰壕,德軍就不會開槍,任何帶著傳單投誠的人,生命都能得到保證。

斯大林批評科涅夫治軍不嚴,實際真的是錯怪他了。

無論是加里寧方面軍還是西方面軍,整個九月份,德軍至少有一半的時間派出飛機撒傳單。到了夜里,德軍使用大功率擴音喇叭,一遍又一遍的講著他們的投降政策。

對此,科涅夫的辦法非常有限。

如果可以有辦法讓敵人閉嘴,他早就做了。如今他也只能從內部下手。

科涅夫到了西方面軍後,他發現士兵逃亡的情況比加里寧方面軍更為嚴重,這恐怕就是前任對該問題意識不到位?

為了避免更多的叛逃,科涅夫想出一些辦法。

前沿陣地附近可能的逃亡之路都埋設地雷,這既能阻止己方士兵叛逃,一樣也是阻止敵人的破壞者潛入。

由內務部負責建立的反撤退小組也在西方面軍設置,他們的工作只有一個抓逃兵。

但凡被抓住的逃兵統統關進懲戒營,人數夠多了就變成一個連,甚至一個營,作為下次作戰的先鋒部隊。算是以此作為曾經逃跑的贖罪。

對于基層軍官,那些排長或是軍士長之類的人,他們的部下出現一例逃兵,科涅夫又令,這種人不再適合做軍官,直接降級為列兵。

如若基層部隊出現超過三人的集體逃亡,排長還將被軍事法庭審判!

這套做法自斯大林下達那倒命令後,旋即在所有方面軍施行。科涅夫算是照章辦事,殊不知,斯大林格勒方向,那里的蘇軍對待逃兵的態度更為強硬。科涅夫這里是很少處決逃兵的,而鐵木辛哥那里,僅九月份,他就下令槍斃三百名逃兵!

如果大家都堅信戰爭的勝利屬于蘇聯,那麼就沒有那麼多逃兵。

事實上,蘇軍數百萬基層士兵的心態非常微妙。他們中絕大部分人是1942年才入伍的,他們獲悉的都是蘇軍在1941年的一系列慘敗。

恐怕只有等到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了,士兵們戰勝強敵之信心才能逐漸建立起來。

畢竟人是趨利避害的生物,同時也是感性的。如果他們認定蘇聯將要戰敗,那麼逃到敵人那里當一條狗去苟活,不失為一種活命的辦法,雖然已經沒有什麼廉恥可言了。

若是大家都認定德國必敗,有誰會自願叛逃到必然失敗的敵人那里?哪怕是戰死了,他們也會慷慨赴死,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陣營必將勝利。

自開戰以來,逃兵問題就一直困擾著蘇聯。

到了現在,科涅夫覺得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了。他知道斯大林不愛听這個,還是要說清楚這一殘酷的現實。

「現在的問題是,我采取了許多種辦法還是沒能很好的遏制住逃兵問題。我想,我還需要更多辦法,可是……」

斯大林狠狠的敲敲桌子︰「您就是太仁慈了!對待逃兵和叛徒,我看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槍斃。」

「這……我擔心,軍心會亂。」

「不!您就是太仁慈了,科涅夫同志。依我看,你的問題就是殺的人不夠多。那些逃兵和叛國者算什麼?他們還算是蘇聯公民嗎?不!他們屬于侵略者的幫凶,已經屬于敵人的範疇。對于敵人,我看統統槍斃沒有問題。」

科涅夫點點頭,這件事本來經過自己的勵精圖治,什麼又是擺地雷陣,又是頻頻的開會,加里寧方面軍的逃兵問題才有所緩解。

現在自己跑到隔壁的方面軍任職,是否需要些殘酷手段遏制叛逃之風?

突然,朱可夫發話了︰「關于逃兵的問題上,這件事確實非常棘手。」

「哦?您有什麼見解嗎?」斯大林急切的問。

「是的,我們必須遏制住它。我關心的並非是一天逃跑多少人,是否造成一個月叛逃一個師。在我看來,就是每月逃走六千人,我們再多招募一萬人就夠了。問題的最關鍵根本不在于此,而是在于這些叛徒會供述給敵人情報。尤其是我們行將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的情報!我們在地下七十米開這個會議,就是為了避免情報泄露。但情報還是要傳達到各個師手里,如若某個士兵獲悉了情況而把情報作為邀功的籌碼叛逃,我們這里就無隱私可談了。」

「啊!這是個大問題!」斯大林猛地提起精神︰「看起來,我們必須處理好這件事。戰役施行前,我們最好不要出現一例逃兵。」

「我們必須采取一種有效的機制。」科涅夫更是迫不及待的說。

一種有效的機制?斯大林覺得他家都在等著自己睿智的發言,以解決這一棘手問題。

斯大林想了想,突然跺腳說︰「凱撒對于叛亂士兵的處理辦法就是讓他們抽簽,十一抽殺,用這種辦法遏制了叛亂。我想,我們可以效仿。」

十一抽殺?朱可夫完全想不到斯大林會有這種想法,他連忙以不人道為由進行勸阻。

「不人道?他們的叛逃才是一種不人道。干脆這樣!」斯大林又靈光一閃,「一個步兵班里有一人叛逃,剩下幾人就抽簽,凡是中簽的那個人就送到懲戒營。您看,我沒有搞什麼十一抽殺,只是把中簽的人關起來而已。」

「可是,中簽的人並沒有罪,為何要和抓獲的逃兵關在一起。」

「真的沒罪?」斯大林繃著嘴搖頭,「他們有義務阻止戰友逃亡,他們應該這麼做。既然人逃跑了,他們便是有罪。對了!我應該賦予他們一定權力!但凡發現有士兵叛逃,任何戰士都有權將其射殺!這樣的射殺以擊斃敵人論功!對!就該這樣辦!我的要求是,軍隊里不應該出現哪怕一個逃兵。」

這里,楊明志是全程無話的。听听斯大林的話,真是讓他不寒而栗。

斯大林果然是性格強硬,關于逃兵問題,他的處理手段更顯心狠手辣。或許這里不能說斯大林狠毒,如若放任士兵逃亡,蘇軍距離自我崩潰也不遠了。一支優秀的軍隊必須有強硬的紀律,時逢極端嚴峻的戰爭時期,用殘酷手段肅清其中的敗類可謂不得已為之。

自從發布了那倒命令,斯大林確實是以身作則,哪怕是遭遇到德軍轟炸,他自巋然不動。

既然自己是這樣頑強,下屬也必須完全,落實到每一個士兵,他們也必須頑強。

「我們必須要讓最懦弱的士兵變成最勇敢的英雄,我們必須使用一些有效的手段。剛剛我的想法似乎非常極端,現在我又想了一下,可能這種極端方法是對付現在窘況的有效手段。」

趁著會議,斯大林毅然決然的認為,可以給予基層士兵直接擊斃逃兵的權力,而不用上報反撤退小組和戰地軍事法庭。

他也考慮到會有士兵殺良冒功的行為,便設計,所謂擊斃逃兵的士兵將接受組織的調查,確認死者的確是逃兵即獎賞,確認是殺良冒功即懲罰。

而這種「逃兵」的定義是一種狹隘的逃兵,他們不是單純畏戰的人,而是逃向敵人的陣地,具體而言就是叛國者!

一名士兵,擊斃一個這樣的「逃兵」算作兩個殺敵戰功。士兵抓獲有叛逃思想的人,一經核實,士兵一樣得到一個殺敵戰功。

在基層中建立相互監督的制度,該制度落實到每一個步兵班。

斯大林覺得,這種極度高壓的手段,甚至能遏制住士兵的嘴巴,叛逃思想也就不會口口相傳。

但他並不認為這種手段就是單純的高壓強硬,因為,對于那些願意誓死保衛國家的真正英雄們,有一種手段可以阻止陣線上的戰士們叛逃或是畏戰開小差,那就是極好的手段,是讓他們感覺欣慰的手段。

「所以,我們就這麼辦!謝謝您,科涅夫同志,您的忠告非常重要。我將起草一份文件,確定這項制止士兵叛逃的命令,在整個1942年都有效,並適用于所有戰場。」

現在,輪到科涅夫倍感欣慰了。

科涅夫連忙敬軍禮︰「謝謝您,斯大林同志。這樣,我相信就沒有更多人鋌而走險背叛祖國。」

斯大林面無表情的搖搖頭,接著,他的目光又看向地圖。

他整個人面色凝重,大家注視著這位老人瞪大的雙目,發現他一直盯著斯摩稜斯克。

沉默了一會兒,斯大林終于開口說話了︰「之後的所有行動,我們必須保密,必須竭盡所能避免士兵叛逃到敵人那里,不能讓敵人知道我們的目的。朱可夫同志!」

「到!」

「現在,請您告訴我,您計劃何時發動戰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