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63章 會議(三)新的主攻方向

朱可夫、科涅夫和普爾卡耶夫都認同這一地區德軍作戰兵力在五十萬到六十萬之間。當然,德軍還能調動一些偽軍,或是動員一些從中部歐洲甚至西歐綁來的後勤部隊去當炮灰,但這種部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

寄希望于一場戰役吃掉五十萬德軍,它極度艱難的任務。

但地圖上由紅黑兩種木塊標注的戰略態勢,對于蘇軍確實存在一種可能性。

進入地堡的一行人很快站在會議室內,巨大的態勢地圖映入大家的眼簾。

楊明志很吃驚,他一眼認出這就是維亞濟馬的軍事態勢圖。紅與黑的旗子是一個點,許多個點綜合起來,蘇德兩軍的態勢一目了然非常清楚。

新的時空,狹義的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實際已經在1942年九月份結束了。

蘇軍只是收復了幾座城市,新控制了一大片區域,而蘇軍並未殲滅德軍有生力量。按照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的說法,蘇軍的進攻行動是擊潰,他們並未真的勝利。本地區的德軍很可能還是五十萬大軍,因為活動空間被壓縮,德軍的「密度」變得更大。所謂比起打斷一塊薄鋼板,可要使出是打斷薄木板幾十倍的力量。

斯大林很清楚,按照九月份朱可夫的提議,未來北方的戰斗依舊是以解放維亞濟馬為目的。

拎著公文包的朱可夫走進面前的平鋪著的巨大地圖,他嫻熟的拾起桌上的指揮棒,看著斯大林嚴肅的說︰「斯大林同志,現在,我們要制定新的主攻方向了!」

什麼?新的主攻方向?!

斯大林一時間沒听清,他也沒來得及詢問,就看到朱可夫手持的木棍指向了地圖上的斯摩稜斯克。

「這里!就是我們下一步的主攻方向。」

「居然……居然是斯摩稜斯克?!」

斯大林不禁捏著下巴,他萬萬沒想到朱可夫會做出這一決定。

「我親愛的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我們難道不是計劃攻下維亞濟馬的嗎?您現在為什麼這麼打算?難道您認為,軍隊已經有足夠能力解放斯摩稜斯克?」

「對!」朱可夫的回答干淨利索,「軍隊有這個能力!我們的戰略目的是殲滅這一地區的全部德軍主力,八月份到九月份的作戰,我們沒有完成這一作戰計劃。我們在此決定新的戰役計劃,就必須完成這一目的。」

通過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獲得戰爭勝利,斯大林對此為此了解。

斯大林畢竟曾是帶兵之人,帶領新生的布爾什維克打擊沙皇余孽,對于那些白軍當然是趕盡殺絕!憐憫?不!

所以斯大林認為,蘇軍成功解放了勒熱夫和瑟喬夫卡,取得了極大的勝利,這種勝利是建立在擊潰德軍的基礎上。

敵人實力被削弱了多少?現在,敵人的實力又恢復了多少?再看看地圖上密密麻麻排列好似長城的德軍陣型,斯大林只覺得煩躁不安。

「斯大林同志,您……您在擔憂?」朱可夫謹慎的問。

斯大林沒有做出回答。

斯大林繼續捏著下巴,他有著雙眼楮的衰老的大眼楮,繼續盯著地圖上的斯摩稜斯克。他是這個樣子,像是楊明志這樣的與會者,就算有一肚子話,現在也得憋著。

斯大林繼續沉默著,似乎正在拼命思考。

不錯,他確實在思考。

如果軍隊能夠拿下斯摩稜斯克,並穩固的守住,這對戰局會有怎樣的影響?

斯大林尤為記得,整整一年前蘇軍就是在斯摩稜斯克拼命阻擊德軍。可惜,因為白俄羅斯防御體系崩盤的原因,倉促組建的斯摩稜斯克防線沒有發揮出足夠成效,德軍就突破了。

德軍主力部隊一度打到了莫斯科的衛星城波多利斯克,好在這一次蘇軍堵住了所有的防線缺口。

斯大林格勒的整個九月都在血腥巷戰中度過,事實證明一件事,蘇軍比德軍更善于巷戰。

這一事實不禁讓斯大林想到,一年前斯摩稜斯克城外的決戰是蘇軍戰敗,新的一次戰役,如若斯摩稜斯克也能變成「斯大林格勒式」的作戰,德軍難道還能贏嗎?至少是勢均力敵。

當然,如果這發生了還能加強另一個戰略計劃牽制德軍有生力量。

按照軍人的思維,強攻斯摩稜斯克並拿下,蘇軍的先鋒部隊距離那里只有一百公里,看起來攻入城市不難。再說城里還有許多當了亡國奴的蘇聯公民,軍隊殺進去,突擊武裝一批渴望復仇的市民,是為就地補充兵力的方法。畢竟這一情況在斯大林格勒正在發生,數萬堅決不願離開的市民拿起了武器,甚至是孩子。

奪下斯摩稜斯克就是切斷了維亞濟馬德軍的最大「血管」,只要進一步的圍困,那些德軍只有餓死的結果!

那麼這麼做還有什麼政治上的成果麼?

當然有!而且意義重大!

蘇聯是十多個加盟共和國聚集而成的龐然大物,這其中又屬蘇俄最為強大。

戰爭到了現在,隨著紅色烏克蘭淪陷在德軍的鐵蹄下,現在的蘇聯境內,俄羅斯人真正做到了「一家獨大」。

蘇聯,她的核心就是紅色俄羅斯。對于俄羅斯族,斯摩稜斯克對于他們有著巨大意義。

在沙俄的歷史上,斯摩稜斯克就是莫斯科的拱衛,她重新回到聯盟的懷抱,就等于是向全體公民宣布,蘇聯最危急的時刻已經結束了。

斯摩稜斯克是盾牌,有了她莫斯科就變得絕對安全,那麼諾夫哥羅德、喀山等俄羅斯的傳統精華區亦是絕對安全。斯大林當然知道,當人們有了安全感,帶來的將是怎樣的利好。

斯大林仔細琢磨著,朱可夫也不敢打擾他的思緒。

場面沉靜了一會兒,一時間,楊明志只能听到發電機微弱的嗡嗡聲,眼神不停地瞟向思考著的斯大林。

終于,斯大林再度發話了。

「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同志,您計劃我軍組織一支巨大的部隊包圍殲滅南俄的所有德軍,為了這一計劃的順利,我們需要組織另一場大規模行動完成對北方德軍的牽制。所以您計劃我軍組織兵力,在合適的時機配合南方的行動。當初,你的意見是攻打維亞濟馬。」

「對!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嚴肅的說,「我覺得,趁著現在利好的戰略條件,我們施展更大的戰略。」

「所以我們要把主攻目標定位斯摩稜斯克。剛剛我想了一下,我不得不說您的意見非常大膽。」

朱可夫不否認這一點,他說︰「我承認這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就像我們在南方要做的那樣。」

「這不一樣!」斯大林深深的搖搖頭,「您分明是要一口氣吃掉德軍的兩個集團軍!」

「是的,如果我們有機會,我們應該這麼做。」

「您是這樣想的?我問您,如果真是如此,未來究竟是南方的反攻是主攻,還是北方的反攻是主攻?究竟我們北方的行動還是一種輔助嗎?」

「這……」這句話,突然把朱可夫問住了。

當然,朱可夫也不是容易思維混亂之人,他強調說︰「如果我們有機會,我們可以同時發動兩場巨大的戰役。」

「什麼?您居然是這麼想的?您……您想兩線作戰嗎?您應該明白,這是冒著巨大風險的。」

朱可夫搖頭否認︰「這並不是兩線作戰,斯大林同志。」

朱可夫手持木棍繼續在地圖上指指點點,嘴上不停的侃侃而談,以展示自己獨特的大局觀。

自始至終,朱可夫從不認為蘇德戰場是分為幾個小戰場,他有自己的理解,那便是從拉多加湖到黑海之濱,直線一千多公里的龐大戰爭鋒面,這里根本不存在高聳山脈,甚至一般意義上的山區也不存在。

畢竟遠古時代,東歐平原都是淺海,由于造山運動影響逐漸露出海平面。即便如此,斯摩稜斯克地區是平原和低矮丘陵的混合,要數千萬年後這里會形成一座山脈。

如此的地理使得不存在能夠把戰場進行分割的天然存在,所以也根本不存在什麼兩線作戰的問題。多個方面軍在戰爭鋒面上就是一字排開,彼此都有很強的聯絡性。

「一旦我們殲滅或是大量消滅維亞濟馬的德軍,只要我們繼續控制著斯摩稜斯克。我們就有能力繼續推進到白俄羅斯,或是南下進攻德軍控制的布良斯克和奧廖爾地區。這樣,又一個突出部存在了。我們一旦在今年冬季完成這場勝利,到了明年夏季,西方面軍就能與沃羅涅日方面軍更緊密的配合作戰。我們極有可能在明年冬季之前,解放布良斯克和奧廖爾。」

朱可夫的這番大膽推測讓人听著心情沸騰!

楊明志,他更加震驚于朱可夫的戰略眼光。雖然和那個位面的戰爭走向發生了一點變化,看起來這些變化都是有利于蘇軍和國際盟軍的。

戴上眼鏡的楊明志站在桌案一邊,他清楚的看清那幾座關鍵城市的位置。

布良斯克,奧廖爾,蘇軍在這兩個城市必然與德軍爆發激烈爭奪戰。

而最關鍵的,還是布良斯克東南方向的庫爾斯克。

庫爾斯克戰役?這個位面上,1943蘇德雙方的戰略決戰,它還會在庫爾斯克進行麼?

楊明志不禁陷入沉思,如若戰爭進程就是按照朱可夫的大膽推演進行,1942年年底鯨吞德軍第四和第九集團軍,1943年夏解放布良斯克和奧廖爾。

且慢!解放布良斯克?!

楊明志的眼神情不自禁的震顫起來。只要蘇軍成功奪下布良斯克,他們只要再努力一點就到戈梅利了。如此,游擊共和國的「孤島」狀態,說不定在1943年夏季就能結束。

按照原本的歷史走向,結束了庫爾斯克戰役的蘇軍乘著余威未盡解放了基輔和契爾尼戈夫。楊明志一直希望戰爭就是這樣的走向,所以才在離開游擊共和國放出豪言,所謂1943年十月節左右,自己將親率主力大軍抵達第聶伯河河畔,他還要求留守發展的耶夫洛夫提前準備好搭建浮橋的大量松木。

一切仿佛都清晰起來。

斯大林眯起眼楮︰「看來,我們不得不擴大北方的戰略規劃。」

「是的。我認為,如果我們存有機會就必須完成它!」朱可夫剛毅的回答道。

「那麼您覺得我軍要為戰役籌備多少兵力?」

「這……」朱可夫想了一下,接著月兌口而出;「二百萬人。我覺得二百萬人足夠了。」

二百萬人!這一數字弄得斯大林下意識的拍拍耳朵,以確定自己沒听錯。

不僅是斯大林,在場的科涅夫、普爾恰科夫,以及楊明志,大家都為這一數字震驚。

朱可夫,他不愧是被稱之為「大手筆」之人,嘴唇上下一動,他就打算集結二百萬大軍去進攻德軍。

「二百萬人就足夠了麼?」恢復冷靜的斯大林質問說︰「您的想法真是大膽,在我們之前的計劃上,為斯大林格勒投入反攻準備的戰略兵團,總兵力也才一百萬人。難道我們要攻佔斯摩稜斯克,還要準備二百萬人?!同志,您應該很清楚,我們一線作戰兵力是多少。」

「是!我很清楚。」朱可夫面不改色的回答,「我軍一線兵力始終保持在六百萬人上下。」

「所以,您希望集結我軍三分之一的作戰力量,去強攻德軍的兩個集團軍?德軍有多少人?難道他們有一百萬人?您犯得著計劃用這麼多兵力去作戰?」

直到現在,朱可夫依舊沒有一絲的猶豫。

他繼續解釋︰「斯大林同志,我很清楚您在擔心什麼。如果我們在一個點投入太多兵力,是否會導致其他部位的兵力空虛?這確實是值得考慮了。不過我的意思,並非是全部投入二百萬人用于作戰,如此眾多的兵力,他們各有自己的任務。有的負責牽制,有的負責佯攻,有的負責主攻。我們還要組建預備隊,以應對變化莫測的戰局。」

「但是即便如此,將參與作戰的兩個方面軍,兵力並沒有達到二百萬人。還因為八月份的作戰,我軍傷亡很大,直到現在,我軍還沒有恢復到進攻之前的兵力。」

「這就需要加大征兵的力度。」朱可夫說,「七月底到八月中期的作戰,我軍傷亡很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點,便是德軍中存在一些精銳部隊。那些部隊中,每一名士兵都是精英,這種人放在任何新組建的部隊,都是可以擔任班長或是排長。」

斯大林猛然抬起頭;「難道,我們的戰士就不是精英了?難道遠不如他們?」

「僅就目前的情況,卻是如此。斯大林同志,您不能奢望一群訓練僅有一個月的農民或是工人,就能具備很高的戰術素養。我們面臨的敵人,或許……」朱可夫停頓了一下,接著看向默默立正的楊明志。「或許我們的別列科夫同志很有發言權。他的部隊與德軍第100軍交過手,而這支部隊,我保守估計作戰兵力高達四萬到五萬人之間。他們實力強勁。」

「第100軍?」斯大林隨即看向楊明志,「別列科夫同志,請告訴我一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