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烏斯季諾夫,輕武器研發的專家,酒量也很大,年紀輕輕擔任武器裝備人民委員,是一個在戰爭時期非常重要的部長。

僅僅三十四歲,極其年輕就擔任部長,事情發生在蘇聯這種國家,簡直是個奇跡。

事實就是如此,奇跡的背後必有著非常現實的合理性。

這一刻,楊明志覺得自己將要面對的怕是個位面之子,不由的有些犯怵。

再仔細尋思一下,斯大林解決托洛斯基問題後就大規模的提拔新人。大量的下級軍官突然升級到旅長、師長。這些人有精明強干者,也有酒囊飯袋。

朱可夫和巴甫洛夫,兩人都是團長,結果都擔任了方面軍司令。飯桶巴甫洛夫被槍決,而朱可夫則成了蘇聯的救火隊員,成為挽狂瀾于既倒的名將。

所以,斯大林居然把這樣一個年輕人吸收進國防人民委員會,委任為左膀右臂,或許一開始,他更重視的是烏斯季諾夫的忠誠,而非其聰明才干。

事實卻證明了,斯大林對于此人的提拔非常正確,烏斯季諾夫是罕見的青年才俊。

喝了酒,楊明志是腦子反而更加清晰。

今天的軍區司令等人為何要特別介紹一番這個烏斯季諾夫,更是直白的將自己與這個烏斯季諾夫做比較。

「唉!他們也許在感嘆。假若別列科夫是個正兒八經的俄羅斯人,地位就不是現在這樣,發配到新西伯利亞造武器吧。人各有命,他斯大林一介格魯吉亞牧師,如今已經是精神俄羅斯人了。」感嘆放在心里,酒還是繼續喝。

看著丈夫喝了整整一瓶子,看著他甚至熱的擼起袖子,楊桃也不好說些什麼。

她一介女流若不是作為將軍妻子,如何坐在這里,看著那些高級官員們喝酒?

從他們的對話中,楊桃也深刻意識到丈夫莫斯科之行的特殊性。那麼,自己還用擔心什麼?這件事最好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問。

楊桃盡量保持著沉默,最後挽著走路有些晃悠的丈夫出了酒香四溢的房間。

「見鬼,說是送行,一個個居然喝暈了!」

楊明志扭過頭,不再管醉酒大喊的軍區司令。還在送行的人還有烏莫夫等人,他們一直在控制飲酒。

挽著丈夫的胳膊,楊桃輕輕的說︰「算了,你到莫斯科安心的辦事,我啥禮物也不要。」

「唉?!這……這怎麼行。」

「你還是不要有雜念,你們說了太多那個人。叫什麼烏斯季諾夫的,我就想啊,你要是和那個人稱兄道弟,對你應該也是好事。」

「嗯……這道也是。」楊明志長嘆一口,以漢語暈乎乎的嘟囔,「畢竟是堅持搞航母的能人,以後還會幫了中國呢。我可得和他結交。他要是敢對我的新槍說個不子,我就和他比賽喝酒。」

「唉!你……」

「哈,開玩笑的。」看著妻子突然的著急模樣,默默她的腦袋,「在這新西伯利亞還沒有比你丈夫會喝酒的,那個烏斯季諾夫也不怎樣。親愛的,你記得,只有咱們中國人才是真正的海量。」

遠行的日子就在當下,經過了酒桌上的扯皮,現在的楊明志對于莫斯科充滿了期待,以及對烏斯季諾夫的強烈好奇。

時代,它被人推著前進。

楊明志甚至可以確信,自己去年把最後的幾發rpg和發射器,委托那個第六機械化軍的指揮官庫茲涅佐夫運到莫斯科,最後武器落在了烏斯季諾夫手里。

所謂「運到莫斯科」就是個大致的說辭,後來的事證明了,蘇軍很快開始生產改進版的rpg。也是因為這件事,斯大林管不了那麼多,直接給一個外國人委任以師參謀長的實權。

越想越是靠譜,畢竟烏斯季諾夫長期管理武器裝備方面的事宜,1941年,其人不是正職也得是副職。

「真是如此,我還得好好感謝他。沒那個男人的支持,斯大林可能還會對我非常關注,恐怕不如當前的重點關注。」

月台之上,楊明志在深情擁抱一下自己的老婆,你儂我儂也就到此為止了。

接下來全都是男人的大事,烏莫夫走近他,一臉期待的說︰「還好我喝得不多,現在還能站在這兒。您即將登上開往莫斯科的特別軍列,經過了這一次,您必將收獲巨大榮譽。」

「是我們的榮譽,未來的州長同志。還有您……」楊明志有看著送行的戈洛夫斯基,「您擔任鄂木斯克州的州長,您定會將那里治理的很好。這些事當然不是我關心的,不過我還有一事相求。」

「行……行!」戈洛夫斯基忍著迷糊,「你的要求我完全滿足。」

「那好,未來您盡量挑選一些青年才俊,送到新西伯利亞來,送到我的工廠。」

「好的,這些都是小事。我們……我們都是偉大聯盟的一份子,為了打贏戰爭,我還想騎著駿馬,用馬刀砍掉敵人的腦袋……」

也不知這個老家伙听懂沒,怎麼感覺都是在說胡話。

楊明志也不再多言,反正這趟軍列的旅途必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軍區司令本人已經喝得酩酊大醉,副司令和總參謀長等人都在月台呢。正職司令不在場的確有些遺憾,倒是軍區方面實在夠意思。

參與護衛樣槍的人員有三十余人,他們是從衛戍團中挑出的精銳。

軍區衛戍團,每一人都是佼佼者,放在普通部隊都是當班長的料。這里面的精銳,只怕有著後世「特種部隊」的意味?

如此眾多的人看護幾個大木箱,這防衛也太到位了。就是西伯利亞、烏拉爾山,軍列一直狂奔,防衛間諜也不至于吧?!

防衛嚴密終歸是好事,另一件好事讓楊明志欣喜不已。

來新西伯利亞時,軍列可是磨蹭了長達五天,固然那趟軍列承擔多種任務,速度必定提不上了,五天時間也太漫長了。

這次則不然,從東方去莫斯科,軍列會走繞道葉卡捷琳堡。那條道路楊明志根本不需要他人解釋,他可以自豪的說︰「我1941年春,就是隨軍從遠東調往白俄羅斯,走的就是這條線路。」

同一條線路,不同的任務,不同的目的,也必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比起那時候,這次的軍列的豪華車廂也更為舒適。

不過,沒有妻子的陪伴,楊明志第一次體驗到了孤獨感。一想到自己必然要和格里申科、卡斯特留拉還有費留多夫這三人住在一起,就覺得自己完全被三個盧比揚卡來的特工監視。

事實當然是如此,格里申科基本算是自己人,費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還一門心思想搞點大新聞立功的。

這里面唯一的小透明就是多布洛夫,對于他,本次遠行就是見世面之旅。

軍列的兩個車頭是很新的型號,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跑得快。

車頭能跑多快呢?首席司機聲稱機車單體測試的時候,飆到了七十公里的飛速。

那麼多久能到莫斯科?對方也給予了非常喜人的結果。

軍列二十六日出發,預計在二十九日晚,即可抵達莫斯科。

听到這番解釋的楊明志一時間難以相信,驚愕的表情對應的則是首席司機的哈哈大笑。

「尊敬的將軍同志,請相信我們蘇維埃的速度。由于中途不會經常停站休整,我們將徹夜前行。」

不過首席司機不知道一件事,為了能夠讓楊明志早點抵達,蘇聯的鐵路部門特別調整了一下西伯利亞鐵路的日常運行情況。

現在,途徑葉卡捷琳堡通過烏拉爾山的線路異常繁忙,所有軍列被要求竭盡所能的飆車,以求把更多的物資送抵前線。

整個西伯利亞鐵路空前繁榮,以至于九月份甚至出現了兩起軍列月兌軌的事故。

即便如此,不惜後果的強行提速,以讓前線獲得更多的兵員、物資,運輸有所損失可以接受。

整個旅程有三千余公里,三天跑完這麼遠的距離,以現在的車頭肯定沒問題。

如此算下來,九月三十號,自己怕是又得跑到克里姆林宮,在同一個月內二度見到斯大林。

只是,明明是一個月,日子卻仿佛過去了半年。

讓一切早點到來吧!

楊明志站在車廂的門口,隨著一身特有的轟鳴,大量蒸汽從車頭各種縫隙噴出,厚重的列車猛地一陣顛簸,開啟這一場飛速旅程。

揮別了妻子,揮別了那些官員,還有整個新西伯利亞。

楊明志已經恢復了精神,進入自己的包間中,此刻,他只想躺在床鋪上靜一靜腦子。

……

軍列在風雪中疾馳,擦干車窗上的哈氣,楊明志看到是漫漫冰原。

世界為大雪覆蓋,天空依舊陰霾,降雪還再持續著。

本次旅途不再枯燥漫長,整個行程在八十個小時內完成,在蘇聯已經堪稱高速。何況在雪地中行進怎麼想都有些危險性。

每逢大雨大雪的路段,中國的傳統鐵路的相關路段必然暫時封閉。因為在新中國的鐵路運輸歷史,因天氣惡劣造成鐵道毀壞釀成列車傾覆事故可有多次。

不過高速鐵路又是另一番景象,刮風下雨幾乎無法給予它實質性影響。

在這方面,俄國人一如既往的神經大條。倒是在當下的戰爭時期,任何的天氣惡劣都不能成為鐵路運輸磨磨蹭蹭的借口。

楊明志舒服的坐在豪華車廂的松軟床鋪,看著窗外的皚皚白雪。

此刻,車頭的軌道清理器如同鏟雪板一般,一掃軌道上的全部冰雪。當軍列疾馳而過,其身後就是兩道瞬間結冰的冰凌。

由于不必照顧妻子,楊明志自覺時間變得很是無聊。

百無聊賴中,他只得與同車的另外幾人聊聊,尤其是年輕的多布洛夫,告訴他到了莫斯科後如何表現得見過世面,順便當著這位部下的面,自我吹捧一番曾在克里姆林宮里住過一宿的曼妙。

莫斯科是蘇聯的核心,楊明志毫不猶豫的將其吹噓為天堂。

在蘇聯人的眼里,莫斯科就是天堂,多布洛夫也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翻越了烏拉爾山,自己的輝煌時代就開始了。

多布洛夫艱難的作著心理準備,此行擔任局長的副手,局長很可能會見聯盟的許多高級官員,自己也將隨行局長,與那些以往只出現在畫報。郵票上的人見上幾面。

楊明志當然能看得出副手的激動,他最多拍拍多布洛夫的肩膀︰「該說的我都說了,屆時听從我的安排,安心做事就行。」

在軍列上,餐車給予楊明志的是高規格待遇,每一餐必有紅酒和煎牛肉、燻腸。

俄式大餐毫不吝嗇熱量,他毫不猶豫和其他人分享這些美食的同時,也命令餐車每頓飯煮上五百克餃子。畢竟是和妻子一起包的,不快點吃完,變質可就糟了。

傳統的俄餐里有餃子這一項,他們覺得餃子唯一的吃法就是油炸。

餐車的大廚們听從于一位將軍的命令,以煮湯的態度把一鍋餃子煮好,以此作為將軍和那些內務部人員的小菜。

別具一格又頗有深意的餃子,讓無聊的旅途平生一點談資。

許多事楊明志也的確有意和費留多夫二人組多談一些,例如盧比揚卡的事,還有他們倆在新西伯利亞究竟吃了多少香腸。

他最關心的僅有一件事,抵達莫斯科後,等待自己的究竟是怎樣的安排。

「這個您不用擔心。」費留多夫一直保持輕松模樣,「車上是有電台的,說不定我們在行進時,就能收到上級的新命令。或是在停靠葉卡捷琳堡時,有專人遞交詳細命令。」

費留多夫的話讓楊明志多了一分期待。

葉卡捷琳堡?她現在之于蘇聯的戰略地位,已經遠遠超過了沙俄時期。

軍列要開往西方,必然經過烏拉爾地區,該地區的中樞就是這座葉卡捷琳堡大城。城市的名字幾經變化,不變的還是她的戰略地位。

從西部撤離的企業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撤到了這里,比起新西伯利亞,葉卡捷琳堡的工業產能肯定更高。

不!還不僅如此!

佩里婭,還有斯佩洛斯金娜,她們與自己坐著同一架飛機降落圖拉機場,爾後就分道揚鑣了。

當時拉林大尉透露了非常明確的信息,佩里婭要前往烏拉爾地區的國際學校恢復學習。至于傳奇英雄斯佩洛斯金娜,楊明志唯獨非常可惜的就是不知曉這個丫頭片子現在在哪?

蘇聯人會果斷保護他們的英雄,難以獲悉其所在,某種意義上不就是表示,當局對她的保護很到位?

「娜塔莎,也許你也在葉卡捷琳堡?如果你生活一片和諧,我就高興了。」

不管那兩個女孩身在何方,現在自己根本沒心思與之見面。楊明志非常期待葉卡捷琳堡,只因為,如果斯大林還有後續命令,很可能差人在那座城市等候,待到軍列抵達,提交重要文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