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85章 再去莫斯科

雪後的新西伯利亞市,馬拉雪橇陸續出現在城市的大街上。

降雪持續,它何時停歇不得而知,當地人唯一知曉的只有一件事,當水泥公路再度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肯定要到明年春天了。

從今日凌晨開始,持續時間近乎半年的「冰雪季」正式開始。

整個城市換了一種生活方式,就是因為寒冷與交通不便,居民更可以拿出大把時間宅在家里。

可是所有的軍需工廠絕對不能停歇,礙于交通的障礙性,大量的工人不得不將大量時間消耗在暖氣供應正常的工廠里。

基于這種現實,大量的木質板房開始在各個工廠的空地興建,不為別的,這些通了暖氣的板房將作為工人們的臨時宿舍,甚至許可工人家屬也住進來。

烏莫夫即將擔任分割後的新西伯利亞州州長,職位上升,身上的擔子也更重。

之前,新西伯利亞州有四座大城市,目前就只有新西伯利亞市、克麥羅沃和托木斯克三座人口超十萬的大城市,至于其他的城市,人口往往就兩三萬的樣子。

這其中,新西伯利亞市的一百五十萬人口決定了自身巨無霸的地位,其他的城市,簡直就是配角。不能指望那些小城市做些什麼,既然小城市總是林立在鐵路線周圍,它們最重要的工作顯然只有一個保證冰凍時期的交通線暢通,這就足夠了。

1942年,鄂木斯克合法的從新西比利亞分割出去,在可見的將來,烏莫夫明白,東邊的克麥羅沃的分割也只是時間問題。

原來的新西伯利亞州太大了,幾個大城市相距往往有五六百公里之遠,指望州長戈洛夫斯基和他的少量同僚管理這一的龐然大物,行動能力肯定是非常有限的。

現在,蘇聯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從西伯利亞和遠東,「榨出」當地的戰斗力去抵抗入侵,這就使得斯大林非常需要西伯利亞方面有著巔峰狀態的組織動員性。

傳統的「封疆大吏」模式不再適合當前的戰爭,龐大的新西伯利亞州分成多個部分,每個部分直接對莫斯科負責,彼此間開始競爭,綜合能力一定會迅速上升。

當然,這里面還有更深層的意思。

烏莫夫非常清楚,現在的局勢很像是二十年前的國內戰爭時期,那個時候波蘭干涉軍不也直接打到了頓巴斯?而日軍的七萬人不但在西伯利亞南部轉了一圈,還試圖建立一個傀儡的「遠東共和國」。

現在能支持聯盟繼續作戰的就只有量大後勤基地︰烏拉爾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

如果西伯利亞地區一家獨大,對于聯盟的致命潛在威脅都是永恆的,因此它必須被拆成幾個小州。

烏莫夫很慶幸,再開一次大會,鄂木斯克就正式分出去,未來幾年還有幾個城市陸續自成一州,自己的工作量會逐漸降低,所要承擔的責任也等比例降低了。

人已經五十歲了,剩下的時光還有多少?烏莫夫自知基本喪失了繼續晉升的資質,因為未來是留給年輕人的,擔任州長這一職位,就是自己這輩子的極限。

一輩子如此,已經足夠知足。接下來的時光便是將戰時新西伯利亞州治理好。

看起來,烏莫夫要管理依舊龐大的新西伯利亞州,他必然要處理五花八門又數目龐大的事件,實則並非如此。

看看當前州的人口,鄂木斯克分出去後的新西比利亞州,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各個集體農莊加起來,人口也才三百萬。

三百萬人口對于蘇聯的確是龐然大物了,不過想想莫斯科的情況,戰爭爆發前,莫斯科一隅之地就有五百萬人口!

烏莫夫目前只需要關注四種大事︰

第一,軍事相關產業的產能狀況。

第二,州的征兵任務完成狀況。

第三,全體軍民的物資供應狀況。

第四,科學院的物資供應狀況。

各項工作有專業人士負責,對于烏莫夫,他接手戈洛夫斯基的工作後,最大任務就是閱覽提交的大量公文並作出批示,並實時監控各方面的工作穩步進行不出岔子。

當然,他絕非「監督員」這一職業,他有著很大的權力,尤其是掌握著州內的物資調動。

這種高度的權力極易滋生腐敗,烏莫夫對楊明志這位「科學家」將領高度重視,更是認為自己能夠晉升,就有這別列科夫將軍的功勞。

太突然了,在八月份,烏莫夫雖然知曉新西伯利亞州要分成小塊,他從沒想過自己可以擔任州長。畢竟第一、第二副州長的資質不是更老麼?

這方面的人員調令,固然蘇維埃大會的態度非常重要,斯大林的命令實際更為重要。

許多事是難以明說的,烏莫夫看到的是,別列科夫將軍抵達後,馬不停蹄的開始新裝備研發,並有了讓所有高級官員瞠目結舌的成果。

「他的新式武器已經用不著冗長的試驗,應該立刻運到莫斯科去,讓那些專家好好研究。我這邊也該做好授命量產的準備。」

約定的九月二十六日即將到來,就在二十五日上午,烏莫夫一個電話,邀請楊明志到自己的辦公室一趟。

「您覺得如何?外面肯定寒冷異常!」叼著煙斗的烏莫夫,以一副輕松姿態示人。

楊明志點點頭,又抖抖自己的大衣︰「謝天謝地,您提供給科學院的那批羊毛大衣派上了大用場。」

「哦,您不用感謝什麼,給予科學家優待是必須的。來,您不用客氣,請坐吧。」

楊明志旋即走近辦公室牆邊的沙發,翹著二郎腿坐下。

「州長同志,我知道您邀請我來的目的,無非就是明天的事。」

「是的,您的兩款槍械經歷了成功的試驗。昨日晚上,軍區司令同志給我打來電話,高度贊揚了您的第二款新式武器,他尤為提起了您新槍的彈鼓。現在我已經給830廠下達了研發命令,他們將很快生產全新的沖鋒槍彈鼓。我……我身為州長,會如實的向斯大林同志匯報您的功績。」

「哦!是嘛!真是謝謝您。」楊明志禮節性的微微鞠躬。

「今天主要是和您交代一下,明日軍列就要啟程,預計是明日中午左右發車。據我所知,您的所有樣搶還都保存在科學院里?」

「當然,還是暫由我們保存最為穩妥。」

「這樣也好,您的樣搶將決定不少人的命運,它們放在火車站的倉庫里,我……我反正是不放心的。不過,它們作為軍械放在科學院里,也有些危險。」

楊明志听得出,這個老家伙還是對幾天前的貿然槍聲惱火。

「您很快就不必擔心這個了,明天它們就將運走。」

「是的,您也會親自將樣搶和不分配套子彈押運到火車站,但是……我……」

「您?您還有什麼想法?」

「啊是的,我把秘書都支出去,現在辦公室內只有你我兩人。針對這件事我想了想,我覺得……」

「嗯?」楊明志有種不好的預感,「您但說無妨。」

「是這樣,站在您的立場上,您一定非常希望自己的槍械得到量產,對不對?」

「當然!」

「我和軍區司令同志都是一樣的態度,我在這里任職了二十年,西伯利亞走出的軍隊戰斗力卓越。不過,您的樣搶肯定要交給一群保守的家伙們手里把玩,那是一群思想還停留在上世紀的老家伙。您听過一個關于槍械的俄國諺語嗎?」

「不知道。」楊明志回答。

「用刺刀,是好漢,用子彈,是笨蛋。雖然現代戰爭必須依賴子彈,但是軍中還是有一群年邁又有重權的高級人士,覺得拉栓的步槍最好使,馬刀依舊能有大用處。所以您……」

「我……您希望我怎麼樣?」

「哎,我也不再廢話!」烏莫夫攤開雙手︰「我希望您再回莫斯科一趟。此行您必將見到斯大林同志本人,身為發明人,您現身說法,您一定能說服那些迂腐的人。哈哈,我給您透露一個秘密,斯大林同志從來都是支持自動武器的,只是礙于他的戰友們喜歡拉大栓。」

「好吧,我懂了……」

楊明志的老臉瞬間拉下來,他從這個烏莫夫嘴里听到了另一種意思︰這個老家伙是趕我走?

見鬼!我才到這個冰天雪地兩周多,坐了五六天的火車,為了新槍一直連軸轉的工作,剛剛結束新槍研發,又給我支回去?真是見鬼!

作為一個有素質的體面人,楊明志沒有氣得跺腳。

想想看,換做一個脾氣暴躁的老毛子,怕是要在烏莫夫面前最少也得破口大罵吧?!

楊明志出奇的鎮定,冷冷的說︰「同志,您真的希望我離開嗎?」

「這……這件事真的不太好解釋。」烏莫夫能夠猜到別列科夫該是何等心思,的確,自己的想法也太突兀了。「哎,如果您不願意,我沒有任何權力強求您,那不過是一個建議。」

「不。您既然提出建議,這里面就有些合理性。」

幾分鐘之前,烏莫夫已經說明了去莫斯科的「合理性」,那不是純粹的不著邊際的奇思妙想。楊明志翹著二郎腿精神緊繃,他輕輕仰頭看著刷白的天花板,想到很多。

在那個位面,一個軍械生產的企業派人去客戶那里出差再正常不過。楊明志當年從未出過差,手下人則是經常去的。

所謂出差,拎著公文包就坐高鐵特等座,若是時間緊,就坐飛機去。那個時代的中國交通前所未有的便利,縱橫五千公里,旅途也在二十個小時內解決,何況交通費還全額報銷不說,還有伙食補貼雲雲。

1942年的蘇聯,這里的交通情況真是一團糟。

聯盟東西部的聯系極度依賴西伯利亞大鐵路,並將長期依賴下去。

用再華美的辭藻形容它的重要,都改變不了它是「小破路」的事實,楊明志很清楚去莫斯科的代價是什麼,僅僅用在交通上的時間,一來一回至少也得整整十天。

十天,可以做很多事!

看著別列科夫將軍正在思考,烏莫夫自覺失言,趕忙解釋︰「對不起,就當我剛剛什麼話都沒說好了。」

「不!您已經說了。」楊明志猛地抬起頭,看著驚慌的烏莫夫,「您剛剛說什麼?新式兵器要讓斯大林同志親自觀摩,為了能夠量產,我還要說服克里姆林宮的反對者?」

猶豫了一陣子,烏莫夫給予了肯定的答復,但也進一步作出解釋︰「我想了想,您不去也可以。以上僅僅是我的建議,它也不是今天我邀請您來的目的,只是額外的事。今天,我只是與您面談一下,督促您明日一早把必要的貨物裝車。」

「嗯,我在听。」

烏莫夫聳聳肩︰「關于這件事,我其實是覺得,您有必要派遣一兩位設計局的專業人士親自押運。據我所知,槍炮局在審查新槍械時,生產廠家肯定要全程陪同的。您不要奢望那兩位盧比揚卡來的干員當什麼押運員,他們是內務部的人,您的東西肯定會先被貝利亞截留,怕是送到斯大林面前都是以後的事了。您必須明白,那個貝利亞什麼事都干得出來。」

此事還能牽扯什麼貝利亞?一時間楊明志不得不佩服烏莫夫的想象力。可是轉念一想,這位老家伙的話絕不是胡說。

現在的內務部就是未來的克格勃,那是一個神奇的組織,基本上滲透到蘇聯的所有地方。他們有權審查上到飛天的導彈,下到商店銷售的黑膠唱片,連皮鞋廠鞋跟有幾顆鞋釘也有權檢查。

如果貝利亞有意找麻煩,那確實挺麻煩的。

烏莫夫的另一套說辭自己也的確要考慮一番。

這個時代蘇聯的郵政部門依舊如往常那般運轉著,甚至因為西伯利亞大鐵路處于前所未有的繁忙,郵政的效率反而提高不少。

可惜,楊明志是適應了21世紀快遞速度的人,本時空的蘇聯郵政,指望他們,那還不如親自坐火車運貨呢!

某種意義上,斯大林就是設計局的唯一客戶,要伺候好這位「慈父」,想想看,自己就從設計局里挑兩三個年輕的設計員,就能指望他們給斯大林說得明明白白?

呸!他們見到斯大林,要麼興奮的昏迷,要麼緊張到窒息。且慢,就算不是如此,他們也得首先到盧比揚卡溜達一圈,落到了貝利亞的手里,只怕他們先被嚇暈了。

這樣一想,楊明志覺得就是波波夫親自帶隊,想辦好這件事也是痴人說夢。

設計局里的都是什麼人?除了波波夫見過一些市面,其他人都是幼稚缺乏閱歷的年輕人。楊志明還記得自己初來乍到,一身勛章的姿態站在他們面前,有幾個人不顫抖?這要是見到「慈父」,還是集體昏迷的概率更大。

想來想去,一個惡心無比的念頭浮在心頭。

至此,楊明志只得側著腦袋目瞪烏莫夫,繃著嘴搖搖頭︰「我仔細想了想您的建議,看來,我要是不親自去,這件事真是難以辦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