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82章 班用輕機槍試驗(一)

格里申科開著車回來,載著楊明志回去。

本時空的蘇聯轎車可是沒暖氣,離開了溫暖的房間,坐進車廂里楊明志不僅打了個寒顫。

「將軍,天氣是越來越冷了,我听人說,今晚就要下雪了呢!」

「下雪?好吧,如果是下雪,我們只能適應。」

「您不必擔心,我已經準備好了鐵鏈,等道路積雪後,就捆在輪胎上。」

「啊,你真是有心了。」楊明志點點頭,繼續問︰「你下午帶著我妻子去國營商店了?」

「是的,將軍。」

「買到什麼了嗎?」

「沒有……沒什麼……就是買了一點酸蘿卜。」格里申科不敢撒謊,下午時分他們確實去商店了。

當時面對著排隊的人群,格里申科毫不猶豫掏出自己的證件,以內務部的名義繞開隊伍,直接買走了五瓶酸蘿卜。他的購物非常迅速,購買的貨物也僅此而已,因為,只要簡單掃視一眼,商店的貨架又快空了。

細節部分格里申科不再多言,既然將軍有意多問下,他也就把另一件大事全盤托出。

「將軍,還有一件大事。」

「哦?是食堂修好了?!」楊明志打起精神坐直身子。

「是班用機槍的事,那些工廠在下午的時候把零件都送過來了,波波夫領著其他人,按照您的圖紙已經開始槍械組裝。」

「哇!這是好事啊!」

楊明志本有些困窘的精神蕩然無存,他直言命令︰「快!最快速度,我們必須立刻趕回去……」

空曠且寒冷的寬闊大街上,兩側路燈昏暗的光成烘托了一種淒涼感。因為寒冷,大街上只有極少數打扮得如同棕熊般的當地人,在黑暗中緩步挪動,卻有一輛轎車在路中間大開車燈飛奔。

楊明志以極快的速度殺會科學院,只為看到自己突擊研發的杰作,從圖紙變成現實。

轎車剛剛停穩他就跳下車,健步跑向燈火通明的大辦公室。

厚實的木門被推開,溫暖的氣流撲面而來。

見得房間里已經佔滿了人,他當即大聲問︰「槍呢!你們把槍都組裝好了嗎?」

他的話剛剛說完,幾位熟悉的身影突然現身。

他們不是別人,正是尼古拉耶夫斯基、費德洛夫、里顧施科夫等人。他們是槍械零件制造的執行者,如今因為幾天的合作,彼此間磨合的不但非常熟練了,僅就各自掌握的圖紙,他們完全具備自行量產突擊步槍等新式槍械的能力。

所以,當楊明志返回時,他已經可以用雙眼看、用雙手去觸模,擺放在寬大桌案上的、舒展開兩腳架、彈艙插著圓錐形彈鼓的班用輕機槍。

新槍的設計者在外開了一天會,如今勝利歸來。局長和州長都扯了些什麼,廠長們、設計員們沒有絲毫的興趣,他們只關心自己著手的任務,現在局長歸來,理應就在這里,向他做一番突擊且必要的匯報。

匯報這件事,波波夫當仁不讓,他指著桌案上一挺輕機槍,自信的說︰「局長,我們按照圖紙完成了它的組裝。具體而言,大部分零件在相應工廠已經完成了初級組裝,最後到了設計局,我們就是把幾個大模塊拼裝成一體。這一過程絲毫沒有困難,我可以確定,所有零件的公差符合要求,做工也非常精良。它是我見過的最漂亮、最輕的輕機槍,真是太美妙了。」

的確是太美妙了,所有參與制造班用輕機槍者,都覺得它是美妙的。

楊明志臉上浮著笑意,他絲毫不為波波夫的一番盛贊所動,因為新槍的外形酷似rpk74,以美學和人體工程學的角度來評價,那個位面蘇聯搞出的rpk,確實非常符合俄國人使用。

「它當然是漂亮了。一款優秀的槍械,肯定都是漂亮的。當然……」楊明志故作嚴肅的頓了頓氣︰「我們還需要一次實驗。如果它不能經過靶場考研,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失敗。」

听到此,尼古拉耶夫斯基迫不及待的說︰「關于靶場的事,您不用擔心。我們制造零件這件事,就是得到了上級的命令,可以說它是一次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靶場試驗,這件事,軍區司令已經做好了相應準備。」

「對的。」波波夫繼續道,「就在兩個小時前,李森科給咱們設計局打來電話,他們通知我,介于新型輕機槍已經組裝完畢,明天軍區還會像幾天前那樣,派車過來載著咱們去靶場試驗。」

「好啊!趁早試驗,如果真的存在問題,我也有時間進行突擊修改。」

波波夫笑了笑︰「但願,什麼問題都不要出。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樣的,新槍就像我們共同的孩子,它肯定是健健康康的降生。」

或許只有當今的危局,蘇聯才有著不可思議的高效率,這效率令楊明志震驚之余,他也知曉,想要獲得更多的榮譽,自己根本停不下來,哪怕睡個懶覺都是奢望。

對此,尼古拉耶夫斯基有非常詳盡的屆時。

所謂班用機槍這件事,凡是參與其中的工廠必須保持高效率。各級領導對此事高度重視,機槍的樣搶必須在26日前完成初步試驗,而後進行裝車。它是一次艱巨的政治任務,甚至靶場試驗本身也是政治任務。

情況已經第一時間上報給莫斯科方面,負責戰時軍工生產的那些人,尤其是關鍵人物烏斯季諾夫也剛剛知曉此事。

不管錢槍械的樣搶,從研發到實驗性生產經過了多場時間,運到莫斯科的成品必須是基本合格的。所以說,各方人士包括楊明志本人,都在進行一次賭博。如果班用機槍不能搬上預計在26日東去的火車,或許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不會受到什麼苛責,給予其他人的處罰,恐怕就是必然了。

不過,基于突擊步槍在靶場的驚艷表現,班用機槍又是突擊步槍基礎上的修改,已經沒有誰會杞人憂天它的試驗存在失敗或瑕疵。

介于上次貿然開槍的事弄得滿城風雨,槍械和子彈都運到設計局了,楊明志不敢再搞一次「暗夜槍響」的事件。

又經過一番短暫絮叨,楊明志拍拍手將不願立刻回去的廠長們,以及其他設計員門聚攏而來。

「同志們,明天我們要帶著新槍進行新一輪試驗,新的試驗並無什麼特別的,結果也理應是可喜可賀的。現在我們進行最後的準備工作。來!咱們把所有的彈鼓裝滿子彈,接下來的操作,請諸位先看我的示範。」

其實,相比于給波波沙的大彈鼓上子彈的工作,楊明志搞的特制彈鼓更為簡單方便。

原則上都是彈鼓內一根螺旋發條提供推動子彈的彈力,細節上的機械結構卻差異很大。

從早期的波波德彈鼓開始,蘇式武器這方面的結構都是線性思維的產物。波波沙現用彈鼓,某種意義上就像是將垂直彈匣擰成螺旋形。這種結構一戰時期就存在了,其優越與弊端都很顯著。

楊明志做了一番在他人看來的創意改進,一個彈鼓內還是有一個核心發條,發條卻是驅動一種特殊的齒輪結構。

這點改進其實不足為奇,後世槍械的彈鼓多數就是采取這種全新結構,試問這種極低故障率的結構,何人不喜呢?

但是沒有經過靶場考研,楊明志甚至和其他人說故障率很低,都是缺乏依據的。

不過新型彈鼓的另一大優勢,結結實實的給了眾多設計員、廠長深深觸動裝填子彈真是太輕松太方便了。

武器裝備的堅固耐用、可操作性,這些都是軍工研發者必須費盡心思的環節。

經驗豐富的尼古拉耶夫斯基當然深知這些,之前他看過新型彈鼓的圖紙,一時間覺得它很有操作性,現在如基層士兵般,在看過局長精彩表演後親自裝填子彈,其中的樂趣真是妙不可言。

只要把子彈放進特種齒輪結構預留的「彈槽」內即可,他操作的是「五十發彈鼓」,其內正好裝填五十發子彈。裝填完畢合上後蓋,用外側的兩個掛鉤掛穩。最後再轉動外側扳手,給予內置發條力量。

最後的操作有別于波波沙彈鼓,波波沙是先給彈鼓發條上勁,再蓋上後蓋。這種操作存在一定弊端,所以到了戰爭後期,新的彈鼓也變成先合上後蓋再上勁的模式。

所以楊明志所造特殊彈鼓,它先合後蓋再上勁的方式,立馬上內行人看到其中的重大優越性。所謂發條必然存在著機械系老化問題困擾,用的時候上勁,不用時發條舒展,這樣發條始終保持彈力,戰斗時供彈障礙也就不存在。

五十發、七十五發的彈鼓紛紛裝填完畢。計劃上,槍械還是生產十挺,兩種彈鼓各生產二十個就足夠了。結果落實生產時,各方都想多出一點力,以至于兩種彈鼓加在一起,足夠四十個。

楊明志想想這樣也是好事,其實就成本而言,自己的彈鼓可比波波沙所用的廉價,由于齒輪結構的獨特性,發條不用特別大,裝配也更方便。總而言之,新式彈鼓有著無與倫比的性價比!

「關鍵的裝填工作都完畢了。」楊明志長舒一口氣,看著在場的子彈廠廠長的眼楮,「親愛的同志,槍的靈魂是彈,只要您提供的中間威力彈性能正常,我想明天的試驗什麼問題都沒有。」

這話說得,在子彈廠的雷巴科夫廠長覺得,似乎局長認為明天的試驗是否成功,最關鍵就在于自己的子彈。如若出現問題,自己豈不是責任重大。

子彈,它絕對不會有問題。

雷巴科夫提起胸膛,向著所有同僚保證︰「我們的子彈絕對沒有問題,生產的啞彈概率,比全威力彈還要低。」

他話是值得肯定的,上次生產的那批中間威力彈,一萬發里一發臭彈都沒有,事實一再證明,新西伯利亞市最大的子彈廠,該廠產品質量在全聯盟屬于頂尖!

該來的風雪注定降臨,這一宿,新西伯利亞市開始降雪。

天空一旦開始風雪,沒人知曉這場雪何時停歇,待到次日上午,戶外風雪依舊。

「該死,這種天氣去靶場打靶?真是天公不作美。」整個世界白茫茫一片,此情此景,楊明志的心情並不好。

若是平常的日子,大地銀裝素裹就算了,偏偏今日還要重要的槍械試驗活動。

可是,哪怕計劃趕不上變化,原定的計劃也必須執行……

楊明志絲毫不敢怠慢,吃過早餐後,他繼續對著自己的部下發號施令。

「格里申科,你和你的人將所有的子彈、彈匣、槍械全部封裝。把木箱搬到戶外後蓋上帆布!」

大清早科學院打來電話,所謂城市降雪了,計劃的靶場實驗依舊進行。靶場方面在做著準備,軍區方面礙于風雪,參與行動的車輛要給所有輪胎安裝防滑鏈,此舉需要一點時間。

的確,風雪並沒有給予老毛子太大的阻礙。穿上羊毛大衣、戴上厚實的絨毛,楊明志自覺免疫了一切寒冷。

設計局的建築區依舊熱鬧,三輛卡車一大早就到了,大量的建築工人略顯笨拙的下了車,繼續他們的工程建設,所謂設計局的食堂建築工程,不為任何糟糕天氣所干擾。

不僅僅如此,整個科學院正在進行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兩千多名建築工人正在大雪紛飛下,給建築添磚加瓦。

一想到這兒,楊明志原本對所謂834廠和835廠建設的擔憂蕩然無存。大自然,人類的力量是難以抵抗的,今年新西伯利亞市的降雪比往年稍稍早了些,當地人早已習慣這一切。冬季正式降臨,所有人的生活節奏也必須進行調整。

如此一來,安妮租借的自行車變得毫無意義,反之配屬的轎車,安裝防滑鏈的它成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當然,極寒天氣下,氣溫對機械的傷害也是很大的。若是不添加丙二醇,汽油也能變成固體。

「哎,可惜忘記要求李森科,給我們再建個車庫……」

下雪後的工作與生活該怎樣安排,楊明志暫且沒心思多想。

降雪之後氣溫暴跌,如此天氣去試驗新槍倒是有兩個巨大好處。一來,槍械能否在極寒狀態下正常使用,這是一大考驗,若是成功,必然給予觀摩者重大好感。二來,如若射擊順暢,過熱的槍管在極寒下恢復冷卻的速度也是驚人的。

接下來的工作完全是老爺們兒的事,女人還有絕大部分設計員,今天就待在各自的居所里,最大的任務,無非就是盡量清理積雪,以免房屋受不了重量坍塌。

妻子被安頓好,其他人都安排了工作。此行,楊明志只打算帶上設計局的波波夫和年輕的多布洛夫。

波波夫親自參與是必須的,至于多布洛夫,考慮到波波夫年紀已經不小,而多布洛夫完全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太陽。

楊明志真心實意的有意培養這個多布洛夫,也許有朝一日,就是這位年輕人,將全面接受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的輕武器的設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