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73章 和烏莫夫的電話

多布洛夫的確把所有的圖紙和工藝卡片,完美的裝訂在一起。此人明顯有著不錯的工作能力,楊明志尋思著,自己今天要去幾個兵工廠提交新圖紙,隨從里肯定得有個懂行的人。

反正僅僅帶著一個貼身警衛格里申科是絕對不夠的,屆時不能只有自己一人面對那幾位廠長不停的啵。

既然多布洛夫有志做幫手,那就命令他幫著講解一番,他若講得好,即是自證能力。

已經是上午九點,過分的心力疲憊不是幾個小時的睡眠就能緩過勁的。楊明志不停的打了幾個哈欠,又擦掉眼屎,吃罷了早飯後情況還好一點。

且說早餐,今日的早餐無出其右的還是面包,配菜依舊是土豆濃湯。

倒是安妮起床非常早,她和科學院的內務管理部門簽署了一份長期的自行車租賃協議,如此她凌晨五點就騎著自行車直奔大食堂的倉庫,拿著負責人之前批的條子,領取了滿滿一麻袋,足有五十公斤重的新磨面粉。

麻袋就暫且放在廚房里,楊明志還特意看了一下,面粉都是全麥面粉,它明明可以進一步加工,考慮到如今的蘇聯恨不得是把所有能吃的東西都當做軍糧,面粉自然沒工夫精加工。

全麥面粉只不過口感粗糙一點罷了,楊明志實在忘不了大清早妻子的那種興奮的眼神,就仿佛麻袋里的不是面粉,而是金子。

「哥,這下你可要享福了。你今天忙去吧,等回來了,我親自給你做湯面條,絕對讓你體會到咱們老家的感覺。」

就是這一許諾,楊明志真是充滿了期待。

如今整個蘇聯會做中式面條的人屈指可數,甚至是意大利面也是罕見的。偌大的蘇聯,軍人的主食多是面包,而蘇聯控制區下的八千萬老百姓,基本是屈從于政策,以土豆果月復,吃得好無從談起,能吃飽就已經是莫大的幸福。

就在莫斯科的時候,安妮已經從楊桃這里了解到中式面條的原理,萬萬沒想到,神奇的中國面條,就是用木棍把面餅 成面皮,折疊一番後用刀切成條,然後放入熬好的湯里煮熟。

相比于烤制面包,安妮真心覺得,還是他們中國人烹飪菜肴效率高,且口味更加復雜。

只是吃面條有一個繞不過去的障礙筷子。

把兩個木棍當做鑷子來用,那可能需要多年的練習,安妮自己的一番嘗試終究是失敗告終。

湯面條,稍稍聯想一番它就是美味的,考慮到俄國人吃了上千年的面包,如今還是用容積有限的烤爐烤面包更務實。至少,沒有人會討厭面包。

烤面包需要一番準備,介于天氣突然冷了,多烤制一些也不必擔心腐敗變質,甚至于直接將預制的面包放在戶外冷凍保鮮,未來的數個月里,戶外的世界就是個大冰箱。

安妮尋思著,她可以快速的做出一批小號列巴,每一個足夠一個人一天的量。完成了這些準備,再就烤制幾個個頭特別大的,以作為隨時食用的儲備糧。

大號列巴是非常耐儲的,因為它總是被有意的干燥保存,以至于那不該叫面包,而是面包干。對于這種堅硬的面包,用鋼鋸切割,那難度不亞于鋸木頭。

「好吧,接下來大家的飲食就全靠你了。」

楊明志再對著安妮囑咐幾句,就離開了被火爐烤的熱乎乎的小廚房。

安妮這位優秀廚娘的存在一直令楊明志非常欣慰,現在好好想想,她一個人就有心負責整個設計局人員的伙食,至少她有信心自我證明可以負責這麼多人的餐飲。

楊明志不禁多想一些,有道是以後工廠建成了,配套的職工食堂必須要有。那麼,安妮可否作為廚師長呢?

吃飯的問題從不是小事,就是當下蘇聯給平民的食品供應有限,給予工人的伙食相比之稍稍好點。把有限的糧食做得盡善盡美,工人們吃著舒坦,工作也有力氣。

至少楊明志現在充滿了干勁兒,一想到辦完白天的事,大概天黑後歸來的自己就能吃上妻子親手做的面包,何其快哉?!

吃飯的事自有安妮拍著胸脯保證,她定會如以往那樣,把大家的伙食伺候好。

「呵呵,如果以後的經費充裕了,我應該給她一筆獎金,以鼓勵她繼續把飯菜做好。」

還是暫且把此事放在一邊吧!

楊明志命令衛兵將連夜整理的圖紙裝入打木箱,連帶著箱子搬入汽車的後車座。

其實後備箱的空間足夠大了,考慮到這些圖紙的非凡意義,它們就像是寶貝,還是攥在衣兜里時刻拿捏著最為安全。楊明志已經決定,一會兒依舊是格里申科開車,年輕的多布洛夫就坐在副駕駛。

寶貴的勞動成功,就由自己這位局長攬在懷里。

他事無巨細的交待了一番,包括督促做體能訓練的技術員們,把貼身的襯衣洗一下,晾在溫暖的宿舍。

緊接著,楊明志非常清楚,關于「班用機槍圖紙」這件事,他不應該直接帶著圖紙殺向尼古拉耶夫斯基等人的工廠,此事必須向市長或是市第一書記說明白。

「唉,還是跟那個烏莫夫說。我至少和這個人單獨聊了很多。」

在新西伯利亞市所有的當地官員里,楊明志交涉最多的就是市長烏莫夫,另一方面,烏莫夫也是本地區的一位實權人物。

兩人早已在餐桌上構建了合作同盟,因為為了履行同盟的「義務」,今日的事有理由提前匯報。

楊明志先是回到大辦公室,轉動電話的號碼盤,對照著號碼表,小心謹慎的打向市長辦公室。

本時空的蘇聯,普通公民家里是沒有私人電話的。

如今的電話本身就是一種制度性的特權,畢竟時間到了四十年代,全世界僅有諸如英美法德的私人電話裝機量較高。

蘇聯的戰爭前夕,當局尚不能給各機地方機關配齊電話,偏遠地方的通信還是通過無線電報,甚至是基由鐵路的信件運輸。基于蘇聯國情,電話本身就是一種奢侈品,因此整個新西伯利亞市,偌大的一百五十萬人口的大城市,電話裝機量才區區四百多台。

楊明志向接線員匯報了自己的身份,中將的身份在此,電話順利的打到市長辦公室。

接听電話者是市長秘書。

「啊!是尊敬的別列科夫將軍,請您稍等,我即可將市長同志請來……」

接下來,楊明志听到的是一串皮鞋的踢踏聲。

他不禁要有所琢磨,烏莫夫這個老家伙平日絕對閑不下來,只怕今日也有外出的活動。即將外出?還是說,市蘇維埃大樓里還在召開什麼會議?

市長烏莫夫笑呵呵的接听了電話,楊明志可以確定,市長今日心情不錯。

不由楊明志先開口,市長就發話了︰「是別列科夫將軍。究竟是什麼事?哦,您一定是要問您的兩個工廠建設問題。這件事我已經在催了,雖然今日天氣巨變。請您完全放心,那些工人們正以強烈的工作熱情搬運磚石。今天,幾個廠房的頂棚鋼梁已經開始建設……」

烏莫夫的話如連珠炮,全部是快速發音的俄語,弄得楊明志听得不慎清晰。

至少其中的核心話語非常清晰,工廠還在有條不紊的建設。

對此,楊明志不得不予以符合︰「真是太謝謝您了,市長同志。」

「不必拘禮,反倒是您還沒有掌控工廠,這是我們工作的失誤。」

「我還是謝謝您。但是今天我給您打電話不是提及這件事。」

「哦?」烏莫夫想了想,「還是關于槍械試驗後續的事?」

「當然,我針對基礎版本的突擊步槍進行了重大改進。您也看到了,靶場之上的槍械能像是機槍那般工作,所以我突擊開發出了純粹的機槍版本。」

「什麼?您……您在說一遍!」

隔著電話楊明志就能感受到烏莫夫的驚訝。

烏莫夫的確非常吃驚,他不得不深深佩服別列科夫將軍的研發效率,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在一周之內,居然拿出了兩款武器。

楊明志再度重復了一遍,考慮到電話里難以說清楚,這就簡單的說明一下。

「也就是說,您的最新槍械還處于圖紙階段?」烏莫夫急切的問。

「對的,我今天計劃將圖紙立刻交給曾合作過的工廠,我希望他們能針對圖紙進行生產。考慮到……」

「啊,您不必多說,我全都明白了。您是認為由于沒有生產許可,強行生產與他們的計劃任務相沖突。不必擔心這些,別列科夫同志,我完全支持您的科研工作,我即可給那幾個工廠下達命令,命令他們配合您的研發。」

「真是太好了!」

其實這一結果就是板上釘釘的,楊明志覺得這種事有理由走一遍正當的程序,所謂既然新西伯利亞的所有生產運作的最高統籌者是烏莫夫,尤其下令給予工廠特別生產任務,那麼各方面就完全沒了顧忌。

程序正確最終意味著增加新的生產任務的完全合法,介于自己的工廠還在建設,任何的項目研發都需要和他人合作,工作實在有些不方便,特殊時期楊明志也只得忍耐。

楊明志是這麼想著,烏莫夫經過短暫的思考,突然突出驚人。

「別列科夫將軍,干脆這樣吧。以後您有了新的武器設計,我授權您有權直接找到那幾位合作過的廠長,直接進行實驗性武器的生產。生產許可之類的問題您不必突擊想我說明,待到武器下了生產線進入實驗階段時,還請您務必向上級匯報啊。」

「是嗎?真是太感謝您了。」

「那麼,您的新式武器……嗯,您的新式機槍的樣槍預計多久能下生產線?」

烏莫夫明顯也是進入了狀態,當然不讓的問及這一非常尖銳又關鍵的問題。

「這……我對我的圖紙和加工工藝有著絕對的信心,我想,只要工廠方面工作認真負責,大概三天時間,我們還能拿到樣槍。」

「三天?!您確定!」烏莫夫突然加大了聲音,嚇得楊明志下意識的把話筒拿得遠些。

「對,就是三天時間。」

「真是太好了,只要是三天時間完成,您又有一份遞給領袖了禮物咯!」烏莫夫的興奮態度說明了一件要事,楊明志稍稍尋思一下,已經猜得八九不離十。

就在靶場試驗後,市蘇維埃方面已經開始組織人手,計劃親自護送別列科夫將軍的樣槍去莫斯科,向斯大林和國防委員會報喜。

當然,盧比揚卡總部的兩位千里迢迢來的資深干員,他們將作為重要的見證人,來親口訴說新槍的諸多數據。

興奮中的烏莫夫什麼都不顧及,立刻提前說明了這件事。

「我們已經開會研究,您將派人護送您的成果,于本月二十六日登上去莫斯科的軍列。至于相關的電報,我已經發給了莫斯科,可能今天早晨領袖已經獲悉您研發出新槍的這一事實。」

斯大林必然在短時間內知曉此事,烏莫夫已經匯報了,會不會斯大林的回信很快就來了?楊明志不禁有所緊張。

再稍稍想想,斯大林這位蘇聯領袖,其非常相信自己眼楮的判斷。信息提前發了過去,斯大林不可能根據一紙介紹就信以為真,再去下令量產之類的命令。

尤其是國防委員會那些人,他們肯定會交待步槍委員會,針對突擊步槍進行更系統的實驗。

這一切還需要時間!如此以來,押運新槍的人們怕是要坐近一周的火車,可能到了十月一日才抵達莫斯科。至于斯大林親眼看到專業人員遞交的新槍測評報告,恐怕也得十月中旬了。

楊明志絲毫不懷疑這一時期蘇聯的各地人員辦事效率,戰爭壓力之下,時局不能給予人民怠惰的理由與資格。

他倒是非常確信,因為審查員們的一絲不苟之態度,幻想著突擊步槍能迅速定型又大量生產?實在不現實。

楊明志給自己定了一個下限,所謂如果斯大林批準了相關生產計劃,工廠開始量產也得到了十一月份了。

那是怎樣的情況?斯大林格勒和周邊地區必然普降大雪,那個時候也是西伯利亞軍區把新整訓的新步兵師送到前線的時期。

如果突擊步槍能參與斯大林格勒戰役,這是何等的歷史榮譽?

可惜啊可惜,楊明志確信,自己注定要錯過這一證明突擊步槍的良機。固然以後的突擊步槍肯定要大放異彩,戰爭模式也會為之有所改變。失去了參與斯大林格勒戰役這一巨大的廣告,它如何能快速取得好名聲呢?

問題是要兩頭想,既然突擊步槍犯不著倉促投入到斯大林格勒戰役,自己就有更多的時間生產與改進,到了那時候,或許還會出現全體裝備發射中間威力彈的輕武器的集團軍!

楊明志的這番思潮轉瞬即逝,烏莫夫立刻說明自己的新夙願︰「您即可給那些廠長下達命令,我也會催促他們。我們必須冒險,您的新機槍生產後我們將沒有時間進行實驗。機槍也將在二十六日裝上軍列,至于您的新機槍是否是好槍,就讓莫斯科方面進行評判吧。」

「這……市長同志,其實就是打上一兩個彈股也是沒問題的。至少我得心里有數啊。」

「好吧。我可以催促他們再快點生產,屆時我臨時給您找個空地,做個臨時的靶場。我想這件事我們必須好好開個會商討一下,本來,基于另一些問題,我本來也是要親自給您打電話說明一下,邀請您明日來我們的辦公樓開會。」

「會議?就是關于我剛剛說的輕機槍?」

「不!是另一件事,是一件好事。哈哈,別列科夫同志,恭喜我吧,我即將升職為新西伯利亞州的州長!」

什麼?州長?!楊明志听著實在有些懵,他確定自己沒有听錯那個俄語詞匯,卻是「州長」無誤。

他想要繼續隔著電話問問烏莫夫,就听到那人居然哈哈笑起來。

呵呵,真是升官之後容易得意忘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