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56章 實驗準備

寒流或將南下,麥收行動必須加速,哪怕夜幕降臨,收割機也必須抹黑在尚未收獲的麥田行進。

今日的麥收令李森科頗為高興,他看到大量的卡車裝載著堆成小山的麻袋,向著市里的糧倉狂奔。所有的麻袋里都是黃澄澄的新麥,它們數量驚人,給予李森科的感覺是,現有的糧倉容積都不夠了。

在麥收前,他獲得的調查情報是今年麥收會比去年差。李森科想好了說辭,造成這一情況的元凶是194年的氣候偏冷致使糧食減產,絕非「春化作業」的失敗。

但現在的情況明顯很好啊!難道不是一個難得的豐收麼?

關于如何分配這些新麥,這方面工作全然是西伯利亞州當局的任務。他唯一可以確定一點,由于已經和上級協調好了,科學院將直接得到一批新麥,未來的面包供應狀況會更好。

這是好消息,今日的壞消息莫過于科學院內傳來槍聲。

他的副手急匆匆的跑近站在田間的李森科身邊匯報這件不可思議的事。

「消息可靠嗎?確定是科學院里傳來槍聲?!」

「千真萬確。」副手緊張的肯定後,就進一筆說明現在的緊張狀況。

所謂大量的軍人包圍科學院,整個院區已經戒嚴,軍區司令本人,以及部分官員也去了現場。

究竟是何人有著天大的膽子引發了這一突擊事件,是別列科夫將軍無誤。

「啊!居然是他!」

李森科沉著臉,他先是驚訝,接著精神淡定。先不論槍聲的什麼情況,既然事情是別列科夫搞的,事態肯定不會糟到哪里去。

「好的,我知道了。」

副手繼續緊張的問︰「院長同志,我們是否應該立刻回去。我非常擔心,咱們的科學家會陷入混亂。」

「不!您的擔心多此一舉,軍隊不是已經控制現場了嗎?甚至軍區司令本人都去了。別列科夫是中將,軍區司令也是中將。你說,我現在突然趕回去能做什麼?我管不住別列科夫,更和軍區司令沒什麼交集。」

「但是,您必須做出一些反應!」

李森科點點頭︰「好的,我們這就回去。我親自回去,其他同志繼續監督麥收工作。」

話是如此,李森科可不想第一時間殺回去,再者他獲悉消息時,其本人可是在一個距離科學院足有二十公里遠的偏遠農莊呢!該農莊的所有土地,麥子在播種時候可是被科學院的農學院特別關照,有著試驗田的意味,所以在麥收的時候,李森科自覺應該親自來監督。

他並非匆匆殺回去,坐上轎車可是特別叮囑司機,結果三輛轎車開得慢慢吞吞,等到了科學院太陽都落山了!

從院區西大門的門衛處,他從衛兵那里得知了更具體的情況。

原來經過別列科夫將軍與軍區司令的交涉,事件看起來得到了妥善解決,早在太陽落山前,軍區司令部的直屬警衛團就全員撤走了。針對科學院的戒嚴僅僅持續了兩個小時,雖然給日常的生活工作造成了些許影響,現在一切正常。

「簡直見鬼!那個別列科夫究竟在搞什麼!」李森科跺了跺腳,回到車上後直接命令司機,轎車直奔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

一輛轎車突然出現在設計局大辦公室前,它的出現毫無征兆。

而此刻的楊明志,正圍在辦公室里拼湊的那張桌子邊,一邊看著桌上的槍支彈藥,一邊津津有味的嚼著面包。

對于明天的靶場實驗他心有成竹,說不定量產與軍隊的大規模裝備,就是很快的事情了。當然,為了這一目的,自己需要兩個堅實的支持者,一個是遠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另一個就是西伯利亞軍區的司令員梅德韋杰夫。

轎車的噪音引得正聚餐的設計局全體人員為之一振,不知是何人拜訪。

「難道軍區司令又折道拐回來了?」

楊明志剛剛站起身,就看到李森科本人只身闖了進來。來者沉著一張臉,似乎在壓制著內心的憤怒。

是啊,鬧出一場亂子,院長本人如何能不憤怒呢?

其實不然,李森科這張臉比較奇特,只要他故作嚴肅,給予他人的感覺就是在憤怒。

「尊敬的將軍同志,我完全知曉剛剛發生的事!您真是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萬幸的是,事件似乎和平的解決了。我……我看到您還在這里安心的吃飯,看來您並沒有受到驚嚇。」

「是的,事件解決了。」楊明志稍稍鞠躬,「很抱歉,因為我的魯莽給您帶來困擾。」

「您能意識到,這就是最好的。尊敬的將軍,我剛從遠方的集體農莊趕回來,我甚至沒回辦公室就直接來您的設計局。您是將軍,也是榮譽院士。再次我以院長的身份,給予您一項建議。」

「您請講。」

「以後,您研發的任何新式武器,一定要去正規合法的地方進行實驗。科學院內有多個武器研究所,他們都遵循科學院的規定,您是觸犯這一規定的第一人。」

「對此我深表遺憾。」

「好吧,我對您只有一項忠告,以後不要再這樣了。」說到此,李森科話鋒一轉︰「我看到您的桌子上還擺著一些槍械,它們就是槍聲的源頭吧。看來您的新槍已經成功完成。」

歸根到底還是自己的魯莽早就惡果,院長本人都來了,面對這個人,表現出愧疚是一種謀略。既然院長也對槍械有意,那就順便再介紹一下。

「⑴⑵4突擊步槍」,楊明志如此稱呼自己的槍械。

槍械的型號李森科絲毫不關心,甚至如何操作手槍,他更是很不擅長。畢竟他是農學家,武器方面的事近乎一竅不通。

然而這樣的外行人給予了這一突擊步槍一個非常特別的評價——它很漂亮。

「真是一直漂亮的槍啊,就是不知道軍人是否喜歡。」李森科如是說。

「哦?您在懷疑它華而不實?」

「不,我沒有這方面的意思。我對槍械基本不了解,我唯獨知曉一個原則,麥子的品種是否優良由麥收的成果決定,槍械的好壞也是如此,它需要經過戰場考驗。您準備好了嗎?您覺得它如何?」

「當然,它是最好的。」楊明志自信的說,「我和軍區司令做了約定,明天我會帶著槍械去軍用靶場,軍區司令本人將作為見證人。」

「真是好極了,至少比您在院區內放槍要好太多。」

「嘿嘿。對了,既然您都來了,還有一事我有求于您。」

「您請講。」

「明天我還需兩位關鍵的見證人,就是費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

楊明志說起的這兩個名字可是令李森科記憶猶新,為何?兩人是莫斯科盧比揚卡總部來的,所謂收到特殊命令暫且住在科學院。

所以此二人一直住在院區內的高級招待所內,每天是好吃好喝的供著,有時專車還要接他們去市里轉轉,或是去本地內務部辦事處看看。如果能夠成天宅在宿舍里是最好的,奈何他們閑不下來。

「好的,我會立刻通知他們,督促他們把明天的行程全部推掉。」

楊明志點點頭︰「您就這麼說,新式槍械開始進行靶場實驗階段,他們就完全明白了。」

對此,李森科繼續追問了一番,終究弄清楚了那兩人滯留的真正原因。原因居然很簡單,他們合適離開,一切以別列科夫將軍的新槍研發進度為準。在這里,他巴不得將軍的實驗大獲成功,兩位大爺就能帶著文件和樣槍回到莫斯科,自己也能少些操勞。

既然事件都解決了,自己了解了情況就沒必要再逗留了。李森科說了一句再見,轉身就要撤。

楊明志不得不再叫住他。

「啊?將軍同志您還有事?」

「當然!獨立廁所,獨立澡堂,還有別的設施,您至少得開始建設吧。」

「這件事?快了快了,等我解決了麥收的事……」

李森科不想再費腦筋,麻利的從設計局月兌身。他的確非常忙,接下來他就直奔自己的辦公樓,在囑咐守夜人熬煮一壺咖啡後,就做好準備寫關于麥收的報告文件。

夜已經深了,整個新西伯利亞絲毫沒被槍聲時間所打擾,日常的生產工作還在進行著。再說,大量士兵從事到極為關鍵的麥收行動中,誰又有閑心關心其他事呢?

這一夜,對于許多人是個不眠夜。

本來,城市寬闊的大街上,到了深夜應是空無一人,冷風呼嘯的大路不存在任何障礙物。今夜卻非同尋常,道路上多了許多卡車,它們始終大開著車燈,由于許多街道是出于省點目的關閉路燈,卡車隊的車燈組成了一條火龍。

有多條火龍抹黑向城市趕,它們都是運糧的卡車,整個新西伯利亞州的絕大部分糧食,都向著州府的最大糧倉聚集。

今夜的新西伯利亞堪稱熱鬧非凡。

城里傳來許多鳴笛的噪音,傳到楊明志的住所就成了悠長的轟鳴。

噪音絲毫沒有打擾楊明志的睡眠,在臨睡前他囑咐部下將十支樣槍打包完畢,所有的子彈也都二次封裝。他已經做出決定,子彈廠生產中間威力彈,實驗當前一定要全部打完!新槍必須能夠經受住高強度的使用,如果不能,那就是廢物點心,就需要進一步改進。

楊明志對自己的武器當然是信心十足的,但假若一支槍能當著軍區司令的面,短短一小時打出去三千或四千發子彈還一切正常,一定能征服司令的心。

他摟著妻子沉沉的睡去,這一睡就到了天明。

時間已經是九月二十一日,吃罷早餐楊明志覺得充滿了力量。今天的他的確經歷旺盛,只因今日就是進行關鍵的槍械靶場實驗。

對于設計局,今天真可謂是一場節日,從下了火車到今天,整整八點的時間自己都在忙活突擊步槍的研發與制造,研發是否成功就看今天了。

距離軍區司令派來的專車抵達還有點時間,楊明志首先把全體設計員集合召短暫的晨會。會議無外乎是聲稱這次實驗的重大意義,所謂設計局異地開張後的第一個大動作,大家听得當然是熱血沸騰。

楊明志又語出驚人︰「今天的實驗,我們所有人都要去現場。所謂設計員,你們必須親臨現場,這對你們以後的工作非常重要。你們甚至要親自持槍射擊,想必經過幾天的軍訓,你們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覺悟。接下來你們應該像一般新兵那樣,使用咱們自己研發的新武器打靶,以士兵的姿態去趕緊它是否優秀。對了,凡是射擊精確者,我將給予他獎勵。」

是什麼獎勵?局長沒有明說。反正那是獎勵,就是為了獎勵,親自持槍打靶也是必要的。

楊明志在這里做完最後的動員,對于設計局真可謂是個大行動,除卻留下兩個衛兵看家外,例如安妮和楊桃這樣的女性,也都跟著大家去靶場,設計局就是傾巢而出。

另一方面,軍區司令對這次靶場實驗實在是高度重視。他不但調整了未來幾天的工作計劃,還突擊開了一個僅有幾位重要軍官政委參與的內務會議。

在會議上,司令梅德韋杰夫毫不掩飾他對別列科夫將軍新式槍械潛力的看好,如此觀點當然引起的其他所有人的強烈質疑。

原因很簡單,老毛子是非常講究性價比的,是不是好槍,只有靶場實驗才能初步證明。

二十日的突擊會議遂解決了靶場實驗的一切問題,為了一睹司令贊不絕口的新式步槍,與會的所有人也都調整了自己的工作安排。

楊明志絲毫不知道,軍隊方面已經組織了一支人數超過五十人的龐大參觀團,他們是清一色的軍官,所有人都是從基層士兵做起,所有人都有著操持莫辛納甘輕松擊中二百米外目標的能力。他們都是槍械方面的行家里手,亦是西伯利亞軍區的一票高級人員。

畢竟那是一位中將設計的特殊槍械,它的吸引力之大,使得師長烏莫夫也調整工作日程。

所以,新西伯利亞市市長本人也組織起二十多人的參觀團,由市長親自帶隊,以看清引發「槍聲事件」的元凶究竟是何等的高級兵器。

當然,這種好事豈能少得了報社記者?蘇聯媒體的新聞嗅覺和他們的西方國家同樣一樣的靈敏,添油加醋的能力亦是不分伯仲。新西伯利亞本地報社,以及《真理報》《消息報》的分社,都派出記者並第一時間得到了軍隊的許可。

軍隊參觀團一群人,官員一群人,幾個報社的一票記者,還有相關兵工廠的代表團。

將有多少人前往軍隊的靶場觀摩這次實驗?總人數絕不少于二百人。

從任何意義上,這次靶場實驗都是新西伯利亞市的一次重大活動,人人都知曉,一旦實驗被判定大獲成功。時逢重要的麥收時節,這樣,新西伯利亞可以向領袖和人民,獻上兩份禮物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