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42章 女人的工廠

「那有如何?」楊桃依然不依不饒,「你一路上聊了很多,整個新西伯利亞市,女人已經是物資生產主力。我的女性同胞們都在廠房里拼命工作,我也是女人,我為何要去休息?我想去看看她們的工作,看看她們是怎樣制造槍械的。再說了!」

楊桃拍拍自己胸口的勛章,「哥,你們去視察是為了什麼?僅僅是看看她們是如何工作的?我想我應該去,我的出現就是一種精神鼓勵。等到84廠還有85廠落成投產,只怕工人們也大多是女性。她們看到我佩戴的勛章一定會精神振奮,會更好的工作。我就是這麼想的,接下來,我應該刻意展示一下我的勛章。」

「你……」楊明志一開始還覺得老婆是想臭美的,仔細尋思一下她的話,不禁心情激動。

妻子如此,夫復何求?她可真是個賢內助。

此時,尼古拉耶夫斯基再度注意起楊桃的那一枚「金星勛章」,附和說︰「將軍同志,她說的很對。我的姑娘們渴望立功,針對超額完成任務的班組,工廠會奉命授予其全體成員二級衛國戰爭勛章的。僅僅如此,就一定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一個年輕的姑娘居然獲得金星勛章,她們會更加亢奮。」

「好吧,好吧……」楊明志不再說什麼。

僅有里固施科夫的陪同,楊明志絲毫不覺得違和,甚至對于成排的大廠房,一種熟悉感也是油然而生。

在這里,楊明志找到了一種久違的親切感!

看看平整的水泥地面,還有不時穿梭的叉車,已將箱子裝上卡車。

冷風呼嘯著掃平地面,已經是新西伯利亞的傍晚,本就不高的氣溫還在下降,索性溫度還不至于跌到零度以下。

「將軍,您是先去我們的總裝車間看看?」尼古拉耶夫斯基試探性的問道。

「好吧!就去那里。」

其實楊明志是想先去零件車間瞧瞧,畢竟此行的最大目的,就是去看看沖壓車間的工作。

尼古拉耶夫斯基將三人領進了所謂的總裝車間,它是一幢巨大的建築,從外部看去它就是宏偉的,內部構造更是別有洞天。

已是黃昏,室內的照明燈全部打開,柔和的光線照亮整個世界。

廠房內也通了暖氣,相比之外面的寒冷,室內居然讓人感到一絲不悅的燥熱。

「哦廠長同志,您這里的溫度如同春天。」

「當然,我們長期恆溫在二十度,哪怕是最寒冷的一月份,戶外是零下二十度了,室內至少也得十五度。」尼古拉耶夫斯基說這話時一副自豪模樣。

怕將軍有所費解,里固施科夫直接拿起沼澤地的兵工廠做比較︰「將軍,咱們在白俄羅斯的兵工廠可沒有集中供暖系統,咱們都是燒煤取暖。在這里,我的8廠也是溫暖如春天,這樣的溫度,工人們會達到最佳精神狀態。甚至……」

「甚至什麼?」

「我來替他說吧!」尼古拉耶夫斯基搶話︰「就是因為廠房太溫暖,許多人干脆在牆角打地鋪,即便夜里工廠也是不停歇生產的。」

工人臨時在單位過夜,楊明志並不陌生,他一直覺得這是一種好現象,體現了職工的愛崗敬業。

然而這里的工人們,他們有著現實的需求。

不一會兒,得到門口傳達室電話的副廠長,麻利的和廠長會面。

尼古拉耶夫斯基旋即將剛剛得到的沖壓件生產圖紙遞了過去,並囑咐說︰「謝苗諾夫,你趕緊組織技術部門學透這些圖紙,再給我組織最好的班組,開始仿制。」

「您……」突然情況讓這位姓謝苗諾夫的副廠長不知所措。

「快去!不要磨蹭!這是將軍的命令!」

那個謝苗諾夫情不自禁的看了一眼一身戎裝的楊明志,旋即被那胸口的一排勛章嚇得寒毛顫栗。

「遵……遵命!我馬上去做。」

尼古拉耶夫斯基有著老布爾什維克的傲骨,他擔任一個工廠的廠長,必須成為一個權威。他是有著才能,在國內戰爭結束後,還年輕的他被調到伊爾庫茲克的機械工廠學習,爾後又被調到新西伯利亞工作。

戰爭給予許多有才之人機遇,尼古拉耶夫斯基現在的工作不得不偏向于行政與整個工廠的統籌,具體的生產交給副廠長和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但他畢竟是實干家出身,對于自己工廠的各個生產流程非常清楚。

現在,他就擔任起解說員,帶著將軍參觀。

巨大的房間內充斥著機油的氣味,對于許多人,初次聞到它簡直有著催吐的效果。只有接觸的多了,身體才能培養出抗性。

楊明志拉著妻子細女敕又有勁道的手腕,緊跟在廠長尼古拉耶夫斯基身後。

廠長一直在用俄語作著講解,楊明志就保持著冷靜,憑著雙眼自行去理解。

他所看到的,偌大的總裝廠房內,工人們還是采用傳統的「作坊式」生產。所謂「作坊式」,就是每一個工人對應一個工作台,仔細看看工人們的工作,就是把各種槍械零件拼成整體。

對于這種大規模的裝配,使用流水線的生產才是最高效的。

的確如此,福特制為代表的美國式生產模式的確有著強大的效率,對于現在的蘇聯明顯不太試用。

緣何?一套流水線本身就是高科技,設備的運輸組裝要消耗大量時間,最糟糕也不是投入成本太高,而是蘇聯必須需要美國的這方面技術支持。顯然對于蘇聯突擊建造的大量軍工廠,「作坊式」的生產依舊有著最高的性價比。

工人們幾乎都是年輕的女性,令楊明志有些奇怪的,她們並沒有統一的工廠制服。

她們幾乎都穿著裙子,每個人把自己的長發梳成發髻盤在腦後,頭上再戴一條粗布頭巾。

她們各個穿著樸素,許多人工作時還擼起衣袖,楊明志看到,一些人的鬢角還掛著汗珠。

「您看,他們的工作就像是士兵那樣,頻繁的組裝槍械,其熟練程度是不是讓您驚訝?」尼古拉耶夫斯基。

「的確讓我驚訝!真是太厲害了。」

情不自禁的中,楊明志干脆讓面前的這位女工站起身。

她們都是些平凡的女性,對于權力有著天然的敬畏,所以她們都很敬畏自己的廠長。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她們並不害怕軍人,最簡單的解釋,她們的家人就有從軍的。

這個女人自稱姓安德洛夫娜,雖然只有十九歲,她自稱已經結婚了。

蘇聯的法律規定女性公民十八歲可以結婚,根據沙俄時期遺留下來的風氣,女性結婚年齡實際更早,只是蘇聯所在的地理環境太冷,結婚早就是對大自然的妥協,國家的新生兒存活率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說實話,楊明志對這個女人有一種源自男性本能的興趣。不得不說這個和自己妻子年紀幾乎一樣的女人,她金發碧眼高鼻梁的模樣確實很漂亮,從其身姿來看,她並沒有做母親。

一個一身勛章的軍人置身大廠房,軍人還點名要和一個工人對話。這一幕瞬間吸引了眾多工人的注意,她們悄悄放慢了手中的工作,或是不停瞥幾眼,或是豎起耳朵聆听。

她們很快也注意到軍人身邊還站著一個年輕的女人,她是那種新西伯利亞比較常見的土著姑娘。她有著亞洲式的面孔,令人震驚的是,這個小巧的女人居然有著一枚金星勛章。

漸漸的,側目而來的人們再不關心高大英姿的軍人和那個年輕的安德洛夫娜說些什麼,整個廠房突然聒噪,大家都在小聲議論,軍人身邊的小姑娘究竟何許人也。

現在,不管妻子是否有所不悅,楊明志還要詢問這個女工。

「尊敬的安德洛夫娜同志,您可以告訴我您的家庭情況嗎?您的丈夫……」

「他參軍了。」女人的回答非常果斷,更帶著一分自豪。

「啊,他已經是光榮的紅軍戰士了?」

「是的!長官,您……您會不會是她的上級,您今天主動找我,是不是帶來了他的情況?」突然間,女人的表情發生了很大變化,她變得很是急切。

楊明志搖搖頭︰「不,尊敬的女同志,我完全不認識您。難道您沒有收到您丈夫的家書?即便我們在打仗,軍隊的郵政道路也是暢通的。」

「是的,我收到了他的家書,那是在八月份了。他聲稱自己所屬的部隊被調到伏爾加河方向,或許幾天後,我還能在收到他的消息。」

頓河?八月份調到頓河?

如此情況,楊明志難以不繼續追問︰「同志,告訴我,您的丈夫具體聲稱哪一天調到頓河的?」

女人是敏感的,見得面前的軍人精神突然緊張,她永遠都不想面對的事,或許……是不是已經發生了。

這場戰爭的慘烈難以想象,也許丈夫已經犧牲了?不!不會的!那個男人肯定是幸運的。

「是八月十四日,他所在的部隊是光榮的近衛師,他在信上告訴我,紅軍將把敵人當在斯大林格勒城外。」

這個女人的丈夫去打斯大林格勒戰役了?這場戰役還處于最激烈的狀態,可是,她的丈夫是近衛師的一員!擁有近衛頭餃的部隊,有理由比一般部隊更加拼命!

只言片語中,女人分明是說,他的丈夫所屬部隊是直接保衛城市本身的。

對此,他還能說些什麼?

楊明志自覺言多必失,說些難听的話更會讓這個女人崩潰。再說了,斯大林格勒究竟是怎樣的血戰,她這位原來數千公里外的女人,真的只能通過《真理報》《紅星報》之類的報紙所獲悉。至于報紙上的報道有多少真實性,那就難以明說了,蘇聯當局才不會蠢到為了報道最真實的人間慘劇,從而讓全國的讀者不寒而栗。

「我相信您的丈夫會讓侵略者意識到,誰才是英雄。」他連忙轉移話題,提到最關鍵的問題︰「同志,您告訴我,您組裝一支槍,需要多長時間?」

明顯是听了那一句三冬暖的祝福,女人心情好了許多,她自豪的表態︰「僅僅八分鐘,我還不是最快的,我的班長最快五分鐘就能裝配好一支沖鋒槍。」

「哇!真是驚人的速度。」

波波沙沖鋒槍有87個零件,這是連同彈股的零件都包括進去後的統計。本時空的槍械整體結構有些繁雜,它完全不像後世槍械是模塊化設計。

工人把沖壓件、焊接件、鑄造件,以及重要的木質槍托組裝成一個整體,最後用電動鉚接機將關鍵部位鉚接,如此基本大功告成。

楊明志又問︰「您的速度已經很快,那麼您一天能裝配多少支槍?」

「大概六十支,多于這個數字我的精力就撐不住了。」

這其實是個喜人的數字,一個工人如此,一百人豈不是六千支?當然那是不可能的。

蘇聯還不可能做到一個工廠一天就生產六千支波波沙。實際上,現在的蘇聯控制區下的大大小小相關工廠,沖鋒槍產量正達到最高峰,每日產量的極限高達三千支。

女人做了一點善意的吹牛,她所謂八分鐘裝配一支,恐怕也是最快速度。瞧瞧她的手吧,人是挺漂亮,年紀輕輕就滿是老繭與油垢,楊明志以自己的經驗估模著,她一天裝配五十支就是極限了。

楊明志旋即問到身邊的廠長本人︰「您的工廠全是這樣的實干家嗎?告訴我,你們每天有多少支沖鋒槍出場?」

「嗯,大概是三百支。」

「唉?不對吧!這位同志她一天至少裝配三十支吧?!我看到您的總裝車間,至少也有五十人。一天一千五百支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您不要听她亂說。」尼古拉耶夫斯基不責怪自己的部下,他無奈的搖搖頭︰「我何嘗不想增加產量,但我們生產的畢竟是武器,每一支槍械在出場前都要在內部的靶場實驗一下,以確定它是完全合格的。這會消耗一些時間但不是主要問題。我告訴您把,安德洛夫娜所在的班組是出貨量最大的,然而……」

「好了,我基本明白了。」楊明志聳聳肩,「應該有技巧不熟練的關系,也有零件生產量達不能達標的情況。」

「啊!您看問題真是透徹!」尼古拉耶夫斯基一拍大腿,贊譽說︰「沖鋒槍的許多零件需要沖壓,可是沖壓車床的數量有限。零件產量達不到,最終成品量也不理想。」

听到這個,楊明志一時不是該怎麼說。他有些覺得這位尼古拉耶夫斯基故意這麼說,只為表態︰80廠也沒有富余的沖壓床呀。

或許是隨口之言,或許是一種抗議。

楊明志可管不了那麼多,他在心里月復誹︰「反正你會上都保證了,還有官方的會議記錄,你食言我就向上面施壓。」

和這個女工沒什麼再說的了,楊明志繼續他的參觀考察。

還別說,相比于其他人,年僅十九歲的安德洛夫娜的確是女中豪杰,瞧瞧其他工人,雖都是女人,裝配一支沖鋒槍,那效率真是堪稱磨蹭。

可能是她們的技巧還需提高,也可能是所有合格零件產量有限,也可能是沖鋒槍本身的總裝就是麻煩繁瑣的。(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