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楊明志吸引了大家的眼神,包括里固施科夫,大家都好奇將軍如何把他自己挖的坑填上,究竟如何解決子彈問題。

「我已經想明白了!我只是稍稍的疏漏,子彈的問題,我們……我們現在就可解決。至于解決的辦法,就在槍機系統上。」

「您是意思是……」雷巴科夫突然間也清醒過來,他突然找出那份畫著槍膛部分的圖紙後,不禁對著圖紙笑出聲。

在場的廠長都是聰明人,一個簡單的提醒,他們也都紛紛意識到解決辦法。

如何解決子彈問題?

一切就是通過槍膛進行逆推。

不管怎麼說,絕大多數子彈的槍膛只能容納固定尺寸的子彈,瞧瞧現在槍膛的零件的一切技術參數,最基本的子彈外表數據也都明朗了。

但新的問題也來了。將軍不可能閉門造車,他如果不知道子彈的詳細參數,又如何設計槍膛呢?畢竟彈殼和槍膛必須嚴絲合縫,氣密性必須達到最佳狀態。

很顯然,將軍對子彈的各項參數心里有數。甚至,將軍了解的還更多。

「啊……看來,將軍同志,您已經能夠指導我們如何生產合適的子彈?」雷巴科夫循循善誘的問。

「是的!」楊明志毫不猶豫掐起腰,「很抱歉,這僅僅是我一時疏忽。子彈的問題從來不是問題,我們也不需要對槍膛參數逆推。我不得不再度抱歉,昨日真是桑拿房蒸昏了我的腦袋,居然忘記把子彈的詳細構造圖拿出來。」

且說俄式的中間威力彈,楊明志所理解的都是那個位面的「1943年式中間威力彈」。

在那個位面上,蘇聯的突擊步槍的光輝歷史,卡拉什尼科夫提供了最佳性價比的槍械,而西蒙諾夫的工廠根據軍老費德洛夫的科研資料,制造出了一批發射用的子彈。

二戰結束後,華約國家紛紛得到了仿制卡式步槍的授權,新中國更是在仿制之路上走出了自己的輝煌道路。

7.62x39mm的子彈被通用化,只是中國是出了名的銅礦匱乏,不得已,中國的這類子彈和蘇聯自己生產的,在材料上有著很大區別。

鋼制彈殼表面覆銅,子彈是大量消耗品,銅的浪費是國家難以忍受的,中國選擇這種子彈,達到了相對于中國的最佳性價比。

蘇聯本身的銅礦較多,只是該國也沒有過分揮霍的資本。蘇聯已經在廣泛應用鈹銅鋼制彈殼,在衛國戰爭時期,這種操作也是節約成本兼顧性能的最優選。

楊明志對該型號的子彈非常熟悉,他是通過頻繁的拆搶從而了解「五六沖」的一切構造,又是處于專業性的好奇,以及身為軍人對了解自己武器的義務,他對子彈的構造一樣清楚。

「看來,我有必要立刻把子彈的圖紙提供出來。」

「什麼?」雷巴科夫甚是費解,「您不是還沒有繪制圖紙麼?」

「很快,您就可以看到圖紙了。我的要求很簡單。」楊明志旋即打了個響指,「書記員同志們,拜托你們通知一下市長同志。」

「將軍!市長他……」

「哦,市長同志公務繁忙,我可以理解。這樣,你們兩位幫我找一張白紙,一支鉛筆或鋼筆,再有一支直尺。沒有尺子,用一根木條也可以。」

能在這里做書記員,他們察言觀色的本領必須練得如火純情。

將軍至少是要畫畫,兩個書記員匆匆出門,不一會兒,就從大樓里的印刷室,拿來一疊厚實的大白紙,以及專用的畫畫工具鉛筆、硬橡膠尺子,甚至還有一個圓規。

「將軍,這是您要的東西。」一位書記員氣喘吁吁,將這些物件平攤在桌上。

「哇!你們這里居然還有這些!」收束心中的驚喜,楊明志看看左右,「我不介意大家觀摩。都湊過來吧,我可以當面作圖。」

畫圖,此乃楊明志的看家本領。

或許他軍人是身份和機械工程師讓人覺得簡直毫無關系,現在看著將軍親自作圖,圍觀者再無質疑想法。

僅僅十五分鐘,7.62x39mm的子彈的詳細構造圖繪制完畢。

他更是標注了大量注解,只為讓子彈廠廠長雷巴科夫能夠立刻看懂。

果不其然,楊明志的細膩舉動不但令雷巴科夫完全明白,甚至他在腦海中已經勾勒出一幅圖景如何使用現有的工具,生產這種中間威力彈。

圖紙標注的真是非常詳細,它的各項尺寸是必須要特別注明,其余方面也有特別標注。

彈殼必須是覆銅鋼被甲,底火結構和當然的普通子彈一模一樣。子彈的殼體縮短了15mm,末端直徑也進行縮短。

子彈所需的彈藥並沒有特別的,如果說哪里最為特別,莫過于它的彈頭。

它的鈹銅鋼芯彈!這種設計注定了該子彈就是一種「輕彈」。

既然是輕彈,它有著自身的優勢,也有著許多劣勢。

「將軍,您……您這個子彈,它存在很多的問題。」雷巴科夫情不自禁疑問說。「您打算讓我們生產一些特別的子彈,我是否可以這樣認為。他就像是我們傳統的全威力步槍彈,它的彈頭縮短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低碳鋼,彈殼內裝藥量也降低。我知道您不需要動能太大的子彈,但是這樣的子彈,它的彈頭性能將遠遜于常規全威力彈。」

「是存能問題麼?」楊明志問道。

「是的。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我不得不懷疑,這樣的輕彈,能否一槍擊斃敵人。」

「當然可以!只要打到合適的位置,隔著一百米,手槍彈也能一槍斃命呢。我也听出您的顧慮,它確實是輕彈,我也知道輕彈有許多問題。但它的優勢也不能小覷!再說了,我不得不糾正您的一個錯誤認知,裝藥量降低,彈頭和彈重被削弱,並不意味著子彈的殺傷力隨之降低。

我覺得,我們甚至應該再研發一種口徑更小的子彈。我相信,六毫米的子彈所能形成的空腔效應,僅僅一發就能摧毀敵人的全部內髒,那種場面,敵人的軍醫完全束手無策。」

听著將軍的突然高論,雷巴科夫不敢苟同,因為一切的理論需要用實驗去正式,而非理論提出者一番臆想就成了真理。至于其他人,里固施科夫自然無條件支持將軍,其余兩位廠長,因對子彈彈道問題一竅不通,很識相的表示全程觀望。

空腔效應,它使得小口徑子彈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從某種意義上,人類的熱兵器戰爭就是火槍的彈丸越來越小的歷史。殖民時代的燧發槍,子彈往往是個直徑兩厘米的鉛球。到了十九世紀末,金屬定裝彈出現後,八毫米左右的彈頭尺寸被主要列強認可。

但小口徑的槍械發射的小型子彈,它的確有著特別的優勢。就是因為它個頭小,從而擁有更高的初速,還有更快的轉速。

它攜帶的動能恰到好處,擊中人體這樣的軟目標後,瞬間產生強烈的空腔效應。

相比之下,楊明志意欲研發的突擊步槍,他所使用的子彈,其空腔效應的效果其實並不太理想。

無數次的武裝沖突,上億人的傷亡,造就了⑴k47「最可怕殺傷力武器」的名號。它的子彈通常是具備較強的空腔效應的,例如三個敵人排成一隊。子彈將穿過第一人,在第二人的身體引起強烈空腔效應,翻轉失能的子彈最後以奇怪的角度竄入第三人的身體並停滯下來。一彈擊斃三個敵人也不是不可能

固然是實驗結果能終結大量的討論,現在的楊明志還要樂觀展望一番,至少雷巴科夫是這麼認為,甚至覺得將軍的話言過其實了。

「其實,我們可以使用的子彈有許多種。就是內芯換成鉛也是可以的。

可是我還是覺得我選定的子彈,選用鋼芯鈹銅輕彈真是大有好處。它的好處從不是成本低廉,而是它的戰斗特性。

它的彈重小,故而出膛時初速更快,後坐力因為裝藥小而低很多,像是我的妻子也能完美駕馭。它初速快,彈頭的旋轉也更快。這樣的性能決定了它有能力擊穿敵人的防御沙袋,擊斃後面的敵人。又因為彈頭是低碳鋼,它相對容易碎裂,碎裂後的彈頭將造成更大的傷害。」

楊明志說了許多,但他並不是子彈的研發專家,甚至在場聆听的雷巴科夫,對子彈的彈道與殺傷性能,比楊明志了解的更加深入。

將軍的意思雷巴科夫基本明白了,它尤為听明白了一點並對其非常感興趣。

所謂彈頭有著更高的初速、更快的轉速,或許它飛行數百米後存能非常微弱了,但在二百米的距離內,絕對是恐怖的存在。

「我已經明白了!」雷巴科夫終于下定決心,「將軍同志,我完全支持您,我樂意根據您的圖紙,生產一批合適的子彈。但願,其他的廠長們也願意合作。」

「嗯,既然雷巴科夫同志也支持了,子彈問題已經解決,我在無異議。」尼古拉耶夫斯基說。

他們都是支持的,dp輕機槍廠廠長戈巴托夫更無異議,他更是保證,槍機系統的生產,工廠的銑床已經做好準備。

所有的擔心都蕩然無存了。

楊明志輕拍雙手︰「好的,同志們,這次會議我們完美的達成共識。真是太美妙了!我明確的告訴您們,領袖給予我一項特別的任務,不管是怎樣的新式武器,只要我能夠研發就立刻上馬。上級已經撥給我們設計局研發經費,你們完全不用擔心,大膽的幫我設計樣槍,經費問題不是問題。」

「不!將軍,我們生產武器可不是為了錢。」雷巴科夫。

「但是沒有錢、沒有物資,我們也不能生產。現在的問題是,我必須快點把圖紙變成貨真價實的槍。我們應該盡快進行實驗,總結一切實驗參數。這樣如果發現問題也好迅速補救。對此我是非常有自信的,我設計的新槍不會有大缺陷,只會有一些微不足道可以忍受的小瑕疵。我們把實驗資料整理一下,就可以去向領袖報喜了!

同志們,想想看我們的未來,真是一片大好。」

他們都是年過半百的的老家伙,已經過了爭名逐利的黃金年齡。

但他們都是擁護斯大林的,主要就是因為這位蘇聯領袖坐鎮莫斯科堅決不撤的精神,令他們完全覺得斯大林就是蘇聯的真正精神領袖。既然斯大林給了別列科夫將軍一道特殊的命令,為將軍辦事,實際就是給領袖辦事。何樂不為呢?

會議最終取得了一項重大成果︰

樣槍從九月十四日下午開始生產,先期嚴格按照圖紙生產十支。所需子彈先生產一萬發。所需經費,完全有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事後報銷。

似乎會議就可以這樣結束了?

不!一切僅僅是個開始。

楊明志固然非常相信自己的圖紙,但畢竟是在蘇聯境內去搞「技術水平實際成熟」的突擊步槍,他不敢完全相信工人們。至少,也得參觀一下他們的工廠,才能讓自己的內心有主心骨。

他已經決定了,下午首先去尼古拉耶夫斯基的工廠參觀,然後是戈巴托夫的工廠。

參觀兩個工廠,恐怕整個下午的時間都是不夠用的。現在,市長還許諾會議結束一行人還會留在大樓的食堂就餐,說不定也會浪費許多時間。

子彈工廠的生產更是重要,只是楊明志只是突擊拿出了「中間威力彈」的一系列技術參數和系統構造。它的生產必須要新的模具,壓力機也必須做出調整。為了生產小批量的一萬發特殊子彈,雷巴科夫不得不新設一條小型生產線。

雷巴科夫覺得麻煩嗎?不!他單純的覺得,自己幫助將軍完成一份超凡設計,自己的家庭為此成為「英雄家庭」。獲得更多的榮耀,就從現在與將軍的合作開始。

「將軍,您今日可以先參觀他們的工廠,明日下午,您再來我的工廠。我有信心,最晚從後台開始量產您所需的子彈。」

「啊!那就有勞你們了。」面對著他們這些叔叔輩的人,楊明志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我尊敬的大叔們,我永遠牢記你們今天對我的幫助!」

雷巴科夫把關于子彈的圖紙拿回去,話說他自己覺得這是一種略顯怪異的子彈,要生產它也並非難事。然而工廠里還是有高人,有人不看圖紙,僅通過所需要的參數,一下子就明白了,別列科夫將軍需求的就是西蒙諾夫工廠研發生產的一種特殊子彈。所謂的m43彈早在1939就完成研制了。

所以當晚雷巴科夫就通過關系,給遠方的西蒙諾夫方面發去電報,詢問中間威力彈的各項技術參數。

核心數據傳回來了,令他驚訝的是,將軍的圖紙與西蒙諾夫的描述居然高度吻合。

雙方互通了情報,西蒙諾夫兄弟為之震驚,新西伯利亞的雷巴科夫也沒了後顧之憂——

上拉加載下一章 s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