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包廂之內一盞黃燈照著昏暗的光,楊桃側著身子,因為天黑,她已無法去看窗外景致,她吃過晚餐一副慵懶的樣子卻絲毫沒有睡意。

她見得自己的丈夫就盤腿坐在床鋪,無視著車廂晃動,繼續拿著筆記本畫著據說我新式武器的草圖。

「哥,光線這麼暗,你別畫了。」

「呵呵,現在我有的是時間,時間則能荒廢呢?」

「要不,你和那兩個人聊聊天,或者是撲克牌消遣?」

「我可不要。那才是真正的浪費時間!你看我現在,我感覺把圖畫好,等到了新西伯利亞,波波夫還有那幾個年輕人,他們將迅速看懂的。」

「好吧。」

既然睡不著那就不要再躺著。楊桃緩緩爬起來,背靠著木牆盤腿而坐。

白天的時候天空就一片陰霾,到了夜里,窗外完全是漆黑一片。

「哥,再過幾個小時我們就到喀山了。」

「嗯,怎麼了。」

「你……你對那個城市了解嗎?似乎,那是一個大城市。」

「當然,那里就是一座大城市,還是對蘇聯非常重要的大城市。」

「唉?你還了解多少?」

「怎麼?是無聊了?」楊明志輕輕放下筆記本,妻子對喀山的追問,頓時讓他來了些許精神。

他撓撓頭,話匣子旋即打開。

「喀山就是個大城市,數百年前它就存在了。喀山本來是蒙古人建立的國家,當俄羅斯還是公國的時候,兩國可是打了一百年的戰爭,最終老毛子征服了那里。不過這都是四百年前的事了,現在,喀山應該還有許多蒙古人後裔。」

「咦?居然還有這種事?咱們中國也有蒙古人,我真是不知道,蒙古人都快逼近莫斯科了?」

「何止是莫斯科,成吉思汗你可知道?那個人的子孫一直打到了現在德國。後來蒙古人統治了俄羅斯二百年,教會了他們擴張還有大一統的理念。所以老毛子本來就是活躍在歐洲的民族,他們拼命的擴張,最終和中國接壤。但是擴張是一種侵略,俄羅斯民族也曾深深的傷害了咱們。」

「是嘛?真是這樣?他們居然曾傷害過我們?」楊桃瞪大了雙眼。

看著妻子的眼楮,楊明志覺得有時候知道的少一些,糊涂一些,對個人還是不錯的。他一直覺得,妻子有民族主義的傾向。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家人罹難同胞被屠戮,即便是做敵人治下的順民也不過是任人宰割的肥羊。松散的群眾聚集一起,萬眾一心成就強有力的拳頭,此乃救國之道。

不過,把這種凝聚起來的力量用來故意傷害另一個國家的人民,這便是不恥與罪惡。

楊明志聳聳肩︰「是的,沙皇俄國傷害過我們,現在,俄國的老百姓消滅了他們殘暴的皇帝,蘇聯是庶民的勝利。大家都曾是貧苦的老百姓,所以十多個國家的貧苦百姓共同建立起一個聯盟,成為人類歷史的第一次,並給予其他國家受苦受難的百姓巨大的啟示。得民心者得天下,斯大林你是見過的,那個人就是蘇聯老百姓認可的領導人。你看看他,無視敵人的轟炸,一直堅持在莫斯科,他沒有撤退,所以軍隊也不會撤退。」

楊桃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我至少懂一點,軍官身先士卒,下面的小兵會非常勇敢。聯盟的領袖站在戰爭第一線,數百萬軍人也會勇敢吧。所以,以後你前往不要再想著身先士卒了,實在太危險了。」

「好的,我答應你。」

看著丈夫的微笑,楊桃感覺自己很安全︰「還是繼續說說喀山吧。」

「好吧!喀山還是個很大的工業城市,能制造飛機、坦克等等。城市居民很多,可能城市里的年輕男人都入伍了,現在工廠里勞作的都是女人。我猜,男人打仗,女人負責後勤,大部分城市都是這樣的模式。」

剛剛有些舒坦的楊桃突覺一陣惡寒︰「你……你跟我說過一件事。今年征兵入伍的年輕人,幾乎都不能看到勝利的那一天。」

「大概是這樣,的確非常殘酷。雖然說勝利必然是我們的,並不意味著只要坐著不動就能等到勝利,勝利需要人去推動。總要有人付出犧牲,他們的犧牲換來其他人的生存。他們的犧牲非常偉大。」

楊桃輕輕嘆口氣︰「可是,年輕男人都死了,豈不是很多女人會守寡?真是……太殘酷了。」

「殘酷?的確非常殘酷!如果敵人有良心,就該立即挺火,雙方坐下來談判!我想,蘇聯還有盟國,是會許可德國有條件投降的。這樣,大家都不用再死人,多好吧。」

楊桃輕輕的抱著雙肩︰「是啊,如果小鬼子也立刻投降,結束戰爭,多好啊。我現在已經不想要求太多,他們立刻離開中國,中止罪行,再進行全面賠償,我想大家是會接受的。」

「你啊……突然又有些聖母了。」楊明志搖搖頭,嗓音也不自覺的大起來︰「有道是事情不做絕以後好見面,現在我們指望日本立刻投降,那是不可能的。戰爭成了這個樣子,戰爭不再是一小撮野心家造成的,而是一個民族徹底陷入瘋狂後的結果。日本的老百姓已經陷入瘋狂,他們覺得自己的國家應該統治整個世界!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然後滾回他們的小島去,全民族重新進行思想教育,把野心剝離開,收束到一個棺材里深深埋入地下。」

突然間,楊桃覺得丈夫的話模稜兩可︰「憑什麼。憑什麼德國有條件的投降就能接受?听你的意思,德國人也都陷入瘋狂了?咱們在白俄羅斯見到了那麼多的暴行,死了成千上萬無辜老百姓,即便這樣還能接受有條件的投降?」

楊明志無奈的聳聳肩︰「也許是我錯了,有道是不到黃河心不死,撞南牆不回頭,德國肯定覺得自己能夠打贏,就是付出一千萬德國人死亡的代價,他們還是覺得自己能贏。我想,只有那個魔頭死了,德國人才會正視自己必將戰敗的事實。只是到了那個時候,蘇聯人還有西方的那幾個國家,可是不會給德國台階下的。一切都太遲了。

不過現在呢,德國還是覺得自己能贏。德國以為佔領蘇聯的幾個大型城市,控制了許多精華區,蘇聯就要滅亡?其實不然。

親愛的,你可知道,俄羅斯打下喀山可是付出巨大代價,現在的斯大林格勒,曾經也是蒙古人的地盤。喀山往南,整個伏爾加河流域都曾是蒙古人的。俄羅斯人用了兩百年戰爭奪下了他。接著有何鄰國土耳其打了十場戰爭。所以,蘇聯人不怕死不惜死,如果犧牲能換來國家尊嚴,他們寧可戰死。現在,昔日蒙古帝國的地盤成了蘇聯另一個精華區。」

如果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戰敗,蘇聯確實有亡國的危險,所以他們不能戰敗。就是拼上一千萬人的生命能打贏戰爭,蘇聯也會接受這個慘勝,然後一億人同仇敵愾,再組織起數百萬由女人和老人組成的軍隊,打到柏林。」

听到這兒,楊桃已經瑟瑟發抖。她並不是佩服蘇聯人的毅力,而是覺得,戰爭上升到數千萬人在同一個戰場廝殺,這徹底超過了她的想象。如果說沼澤地是全民皆兵所有人都要接受訓練,沼澤地是六萬人,極限動員四萬五千人。蘇聯難道也按照這個比例?據說蘇聯快兩億人了,現在控制的也有一億人。難道說,蘇聯能極限動員出七千萬人?

「真是瘋了瘋了。哥,歷史上絕對沒有這樣的戰爭吧?」

楊明志勉強微笑說,「是的,我們正在見證歷史。你丈夫我,正在推動歷史。」

「好吧,你對喀山還有什麼了解嗎?」

「沒有了,真的沒有了。」

楊明志這兒說的是實話,他對喀山就這點了解。

他絕對不知道關于喀山的另一件往事。

198年,蘇聯開始興建一座坦克學校,並在次年開始教學。一戰之後,蘇聯和德國幾乎成了「歐洲棄兒」,蘇聯被資本主義世界排擠,德國被英法等國羞辱,兩個國家遂展開大規模合作。

所以,有多名德國軍官曾在喀山坦克學校進修,甚至古德里安也曾到這一學校參觀考察,以至于被訛傳他曾是這里的學員。

蘇德雙方的坦克作戰理論,一開始是非常相似的。

這其中,古德里安和朱可夫,二人對坦克的運用理念上有著極大的相似性,不過蘇聯的巴甫洛夫大將還是決定違心的用原來那一套。

是圖哈切夫斯基要求大力發展坦克部隊的,並在騎兵中間選出兩個騎兵團長,成為最初的坦克兵兵指揮官——朱可夫和巴甫洛夫。

然而,因為圖哈切夫斯基被判有罪,他所支持的「坦克擊中使用」理論成了實實在在的「錯誤」,為了自己的前途,巴甫洛夫果斷和他劃清界限,遂否定「坦克集中使用論」。

時間終于到了1941年,同樣都跟喀山坦克學校有緣,古德里安和巴甫洛夫在白俄羅斯有了對戰的機會。明明是蘇軍坦克多一些,奈何集中起來的德國裝甲部隊重拳出擊,擊穿蘇軍防線,完成口袋陣。巴甫洛夫為此慘敗付出生命的代價。

而朱可夫一直要求坦克必須擊中使用,本來斯大林是反對的,尤其是在第一次勒熱夫反擊戰的坦克兵失敗,兩人曾大動肝火。然戰敗的事實確實如此,到了現在,斯大林已經完全認同朱可夫所堅持的理念。

現在喀山坦克學校已經停辦,那些教員到了新的學校,擔任大量的「坦克兵速成班」教員。

夜漸漸深了,時間即將到達強制熄燈的十點,楊明志終于停下了鋼筆,他的草圖工作不得不告一段落。看著再度熟睡的妻子甜甜睡相,自個也裹上了毯子……

軍列在凌晨兩點就抵達喀山了,此刻偌大的喀山火車站正是燈火通明。

喀山本身也是一個交通樞紐,不僅鐵路系統發達,伏爾加河航運系統更為發達。

楊明志這是睡熟了,軍列通過伏爾加鐵路橋時他渾然不知。如若他曾爬起來,就能看到河面上那由燈光排成的長龍!

大量的運輸船排成縱隊,它們大開著燈光,運載著大量的糧食、彈藥,向著下游城市運輸。

戰爭時期的喀山,它的作用仿佛就是「北方的斯大林格勒」,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大量來自于東方和更北方,乃至是從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卸貨的英美援助品,紛紛向喀山聚集。

貨物抵達這里後,即可通過軍列或是貨輪,順著伏爾加河波濤的方向,運抵南方的戰時首都古比雪夫。

更多的貨物會繼續向南運輸,尤其是航運,它能大量運輸彈藥、軍糧和新兵,源源不斷的補充正在斯大林格勒和周邊地區奮戰的蘇軍。

所以,喀山——古比雪夫——斯大林格勒,乃至整個伏爾加河流域,一條蘇聯的物資大動脈已經形成。

夜已經深了,喀山的幾個火車站一片忙碌,所有的鐵路工人往往一天只睡六個小時,其他時間全部奉獻在工作上。他們揮灑的汗水,累得腰酸陪同,只為準時準點的完成裝卸,並保證列車運行處于最佳狀態。

火車站最多的人並不是鐵路工人,而是大量的新兵。

那些從東方運來的新部隊,他們在喀山下車,就是要投入到斯大林格勒血戰中。這些年輕人有著五花八門的面孔,其中充斥著大量的中亞、西伯利亞土著居民,其民族屬性五花八門。可是他們都穿著同樣的軍裝,拿著相同的武器,投入到同一個戰場。

他們熱情洋溢,似乎無所謂坐在簡陋的火車皮的多日糟糕旅途。因為對于許多新兵,這是他們第一次乘坐火車,更是第一次抵達距離家鄉怕是有兩三千公里的地方。

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還不能想象到,這是自己的首次火車經歷,也是人生中的最後一次。

「快跑!你們趕快!」

一輛滿載新兵的軍列停下,隨行軍官旋即大吼。

新兵踉踉蹌蹌的排隊奔跑,很快又上了另一輛軍列。他們只在喀山停留了不到一小時,開始了最後的旅途。

戶外的世界一片熱鬧,新兵狂奔的腳步打破了夜的寧靜,而工廠里持續不斷的轟鳴,帶給城市街道的確實全天二十四小時的喧鬧。

的虧今夜多雲,喀山的夜空完全被密雲所遮蓋,世界故而漆黑的厲害。

其實漆黑的本源還有一個——來自各個工廠高大煙囪的濃煙。

大量的新工廠在開戰後半年內建設完畢並迅速投產,到了現在,喀山的所有工業全部向重工業傾斜,重工業產能已經是戰前的五倍!喀山也變成了巨大的軍火工廠,又因為喀山有著歷史悠久的畜牧業,城內的所有棉紡廠被服廠也是效率全滿,大量制造毛衣、棉衣,以供應蘇軍冬季的被服要求。(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