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66章 盧比揚卡包吃住

楊明志其實願意成為科斯佳的監護人,畢竟這孩子是自己拯救的,僅僅是擔任他的老師,那還不如做監護人來得爽快。

再說了,這孩子真是繼承了老毛子的優良傳統對數學有著不錯的興趣。

研究軍事武器,所有的研究員必須數學優越,要培養一個優秀的研究員,必須得從數學高超者中選拔。既然科斯佳有這樣的能力,讓其做關門弟子不是合情合理麼?

當這孩子的新父親,孩子自己一定也是願意的。

要實現這一結果是麻煩的,蘇聯有自己的一套孤兒收養體系,內務部對此更是極力監督。想要當科斯佳的父親,恐怕只有得到斯大林本人的特別授權。

鐵男會同意麼?誰知道呢。

姐姐娜塔莎一定會成為蘇聯的名人,她將得到美妙夢幻的人生。科斯佳作為她的弟弟,處于姐姐榮耀光環下,對他的人生絕非好事。

好男兒應該建功立業,他是土生土長的白俄羅斯人,戰爭結束後為故鄉謀福利不正是應該的麼?也只有這樣,他們姐弟才能對得起死難的父母親人。

楊明志這是基于中國人光宗耀祖的傳統觀念,對于白俄羅斯人,可能沒有這方面的執念。

不過就是為了科斯佳的自尊心,他必須強大起來,至少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以讓人民談起斯佩羅斯基姐弟時,都豎起大拇哥。

就在楊明志用粗麻布拼命搓洗渾身老繭的皮膚時,內務部的人員絲毫沒有閑著。

那些從沼澤地運來的資料已經開始整理,珍貴重要的膠卷已經送到大樓里的暗室。正如貝利亞所言,內務部辦事必須高效。

當然,楊明志前腳把舊衣服一扔,後腳就被內務部拿走的。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楊桃和娜塔莎身上,她們也在舒服的清理渾身污泥,衣服直接被沒收。

對大家來說,身著的舊衣服並沒有特別的意義,如果能換上嶄新的衣服,舊衣服就是燒掉也無所謂。

內務部拿走舊衣服,再提供一套全新的著裝,他們執行的是一項特別任務。

舊衣服接受全面的搜查,連帶著楊明志的小木箱,直接作為重點檢查對象。

貝利亞說了那些話,聰明的楊明志非常明白此人的態度從內心里,貝利亞對自己並不信任。

斯大林是否也有這種想法?不!貝利亞和斯大林完全不同。

"如果斯大林不信任我,如何任命我為將軍?"

小木箱接受了全面檢查,里面的所有物件都被翻了出來,拉林大尉正是檢查的負責人。

一名士兵問︰"大尉同志,您看看,一件奇怪的紅色衣服,還有一定縫著紅五星的八角帽。除此外,再無特別東西,您怎麼看?"

拉林能夠擔任大尉,他必然見多識廣。

許多年前,蘇聯派出不少人員去中國工作,內務部繼而獲取了大量的中國情報。

"根據別列科夫夫婦早期的資料,他們是從阿穆爾河對岸逃來的。他們是和日本人作戰的中國游擊隊,瞧瞧那頂破損的八角帽,這就是身份的證明。他們曾是中國的紅軍,是我們的同志。"

那頂八角帽令拉林大尉倍感欣慰,這個時代,蘇聯人民廣泛相信紅旗終將插滿整個世界,團結各個國家的勞苦大眾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拉林有著這方面的夢想,內務部曾懷疑別列科夫夫婦有間諜的懷疑,事到如今懷疑早已破產,而這頂帽子證明了太多的事。

士兵又問︰"那麼,那件紅色衣服又是什麼?看起來是特別的衣服。"

"是什麼?"拉林將其拿起了,置于鼻子前嗅了一下,一股特別的氣味竄入鼻腔。他不禁咧起嘴,將其放歸木箱。

"大尉同志,那究竟是什麼衣服?"

"沒什麼,肯定是女人的內衣。"

"不對吧。這也算內衣?"

"謝苗,你這個笨蛋!等你娶了媳婦,就能分辨什麼叫做女人的衣物。"

一番檢查什麼可以物品都沒有,如此拉林直接向貝利亞如實交差。

因為是去克里姆林宮面見斯大林本人,不是什麼替身,就是德軍夢寐以求希望殺死的斯大林本人,所以任何嚴苛的審查都不為過。

楊明志的私人物品全然合格,他還將換上一套新衣,軍帽和靴子也將是新的。作為將軍他理應配槍,現在的他暫時沒有配槍的權力。

沒了軍權,連配槍也沒了,楊明志完全成了手無寸鐵光桿老將,進入克里姆林宮的他毫無危險性。

繁瑣的檢查是針對所有人的,就是朱可夫去面見斯大林,也是接受全面搜身卸下配槍。

洗漱干淨,楊明志換上了一套非常合身的新軍裝。

這套軍裝可不一般!

內衣是柔軟的面料,襯衣和秋褲也是棉衣,外衣軍裝全然是舒適耐磨的呢子。蘇軍尚未換新軍裝,這套軍裝樸實中帶著亮麗,所有的勛章佩戴好,照照鏡子,楊明志覺得自己的形象舒服極了。

科斯佳也換了一套衣服,按照年齡他是列寧少先隊的一份子,換上的正是其冬季制服。

不一會兒,楊明志在餐廳見到了楊桃和娜塔莎。

雖然只離開了不到兩個小時,楊明志只覺得妻子完全變了一個人,直到她以無比熟悉的嗓音親切地呼喚自己的名字。

兩個姑娘換上了列寧共青團的冬季制服,制服通體是偏黑色,黑裙子之下是黑色的外褲,如若是夏季,褲子將被長筒襪代替。的確,月兌下軍裝換上了這件特別的制服,年輕人的朝氣顯露無疑。

娜塔莎很高興的向她尊敬的將軍展示自己的新衣服,而楊明志的眼神更多的關注自己妻子那隆起的肚子。

是啊,孕婦穿著有些修身的制服,總是感覺很別扭。

但大家都沒得選擇,除非拿著一筆錢跑到城里的國營服裝店里,花一筆巨款買一套自己看得上的衣服

娜塔莎變得喋喋不休,就差撲進楊明志的懷里述說自己來到莫斯科後的高興。

"好了!親愛的不要太興奮,等我吃完飯,我還得去克里姆林宮面見斯大林。"

"好的,司令同志。等到明天,我也要去面見偉大領袖。共青團的同志透露了,我會有保送上大學的機會,真是太美妙了。"

楊明志一怔︰"這是真的?!"

"的確是真的!"一個姓伊萬諾夫、戴著蘇聯共青團領章的中年人誠實地說︰"斯佩洛斯金娜同志是蘇聯英雄,是人民的英雄。我們團組織將鄭重的向最高蘇維發去推薦信。"

"哦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她夢寐以求渴望上大學,我還以為是由我寫推薦信呢!伊萬諾夫同志,你們會推薦娜塔莎去哪所大學?"

"是莫斯科大學,這個問題我們也得考慮斯佩洛斯金娜同志的意見。"

"那麼你怎麼看呢?娜塔莎?"楊明志興奮地問。

"我我是軍人,我想去伏龍芝軍事學院。"

"你你這姑娘口氣不小。這件事你的態度很重要,組織上的意見更重要。親愛的,對于你的戰爭時期已經結束了,很快你將迎來嶄新的人生。好好學習吧。"

娜塔莎听得出這是長輩的忠告,其中似乎還有些司令失落的感情。她很有自知之明,以後做了大學生,再和司令聯絡就非常困難了。

楊明志很高興他們安排娜塔莎上好大學,尤其是這一時間點,恐怕是娜塔莎前腳見完斯大林,後腳就被安排入學了。

他萬萬沒想到的事,自己的老婆也獲得了直接上大學的資格。

本來嘛,本時空的蘇聯大學招收新生,一批是通過學校自己的招生考試入學,另一批就來自推薦。特別的戰爭時期,大學必須畢業一大批專業人才,各個軍事院校直接開設軍官速成班。一切的操作都是為了戰爭!

楊桃獲得了去專業的醫學院進修的機會,同樣也是蘇聯共青團許諾推薦的。

對于楊桃,她真的處在非常尷尬的境遇。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理論上九月懷胎,她在沼澤地的醫院里獲悉了一些婦產科知識,干脆推測出了自己的預產期蘇聯的聖誕節,一月七日所在的那一周。

是家庭還是學業,她果斷選擇了家庭。

"也許我那時候管住了自己,很快她就是某醫學院的學生,唉,我的錯。"

楊明志剛剛還在自責,隨著打扮清秀的女服務員推著餐車進入內部食堂特別包間,饑餓的楊明志只想再度填飽肚子。

等待大家的是豐盛的俄式大餐。

楊明志以為他們會上一盤烤全羊,結果上了一盤烤乳豬。除了這道硬菜,大量的俄式香腸也擺上餐桌。另有土豆泥和面包片,唯一的蔬菜則是甘藍沙拉。

僅就飲食文化而言,中國世界一絕。西方長期以來受神權統治,在文藝復興以前,人們普遍認為樸素的飲食象征著虔誠,再說廣大農民普遍貧窮,能不餓著肚子都是一種奢侈。

也就是意大利和法國在吃飯問題上搞出很多花樣,沙俄學習西方的時代,順便學了一些法式餐飲。即便如此,楊明志認為這一餐堪稱豐盛的俄式大餐,它的確分量十足誠意滿滿,終歸就是那老幾樣。

想是這麼想,目前正值戰爭時期,前線官兵的主食是土豆,很多戰壕中堅守的戰士,每天只能啃幾個土豆應付下去。

相比那些軍人,游擊共和國的部隊能保證土豆管夠,已經是一種奢侈。

但是自己來到莫斯科,居然坐在盧比揚卡的內部食堂對著烤乳豬大啃特啃,頓時一種負罪感油然而生。

因為大清早已經吃了一頓高價飯,吃了一些肉後,年對滿桌子的飯菜,楊明志已經不想再動手。

他站起身,背著雙手走向床邊,無所謂依舊在大快朵頤吃肉的孩子們。

拉林大尉走近他︰"將軍同志,您已吃好?"

"當然。現在才十二點半,去克里姆林宮我們還有時間。"

"是的,如果您願意,抽一根煙吧。"

看著大尉遞來的煙卷,楊明志搖了搖頭︰"孩子們都在吃飯,他們不宜嗅到煙氣。干脆這樣吧。"楊明志指指天花板,"我們能到樓頂看看麼?"

"上樓?當然可以。"

盧比揚卡第11號樓,真是所謂的盧比揚卡第一高樓。就是放眼整個莫斯科,它也是座十足的高樓!

坐著有著卷閘門的老式電梯,楊明志抵達了大樓的頂層。

所謂整個大樓做了偽裝,樓頂的偽裝不得不更加精湛。除卻涂了特殊圖案的偽裝反駁,還有兩座四聯小口徑高射炮陣地。

楊明志從陣地指揮官那里借來望遠鏡,情不自禁觀賞整個莫斯科的風景。

不遠處,承載著歷史的莫斯科平靜的流淌,紅場和克里姆林宮就坐落在河邊。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城防部隊甚至對河流也進行了偽裝,一些河段搭建起浮橋,以浮橋為支點鋪設了特殊涂裝的帆布,楊明志身處搞出,通過望遠鏡清楚看清了城防部隊的妙計帆布上涂著建築的俯視圖,高空鳥瞰那里分明就是居民樓。

上帆布之下就是平靜流淌的莫斯科河。

楊明志能站在大樓上看清莫斯科城市全景,全然是因為他得到了貝利亞的信任。

試想如果一個德軍間諜站在此處,德軍難道不會展開不惜代價的空襲?只要除掉斯大林,或許斯大林格勒的戰局就能瞬間改變。

楊明志在樓頂沒有停留多久,他看看腕表,時間快到了。

"走吧!拉林大尉,我現在非常想見斯大林同志!"

"您即將見到他。"

洗了澡換了嶄新軍裝,胃里滿是烤肉,楊明志自覺處決最佳精神狀態。

楊桃的情況也很不錯,或是因為吃飽了飯精神抖擻,或是要見到這個國家的領袖,她也出于亢奮中。

夫妻倆暫將行李扔在這盧比揚卡,楊明志可是知曉"盧比揚卡包吃住"這個笑話,恐怕這事兒真的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今日在盧比揚卡的所見所聞完全改變了他的看法,或許這里曾是罪惡的地方,倘若自己擔任內務部的官員,那麼在此工作絕非糟糕的事。

楊明志注意到了,這棟大樓的人們以貝利亞核心,成天嚷嚷著解放全人類,全身心的保衛蘇聯的內務建設。實際上,他們的生活已經開始特殊化。

這里有內部食堂、內部宿舍、內務電影院、內部澡堂,各種生活設施都能冠以"內部專用"一詞。內務部人員拿著工資和津貼,平日里的諸多消費是免費的,例如吃放問題、清潔衛生問題全是免費的。這就是貝利亞所謂的"對工作人員的犒勞"。

何況他們出公差的開銷不但是報銷,真可謂虛報一些照樣能夠領取開銷。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內務部大樓里有著這類亂象,可是誰敢去查貝利亞的問題?斯大林當然知道這一情況,那有如何?不過是一點微不足道的可以容忍的小事罷了!

楊明志牽著妻子的小手,兩人什麼行李也沒有,任何的武裝不存在。雖然通往克里姆林宮真正入口才一千多米,為了顯示將軍應有的待遇,拉林大尉還是使用內務部的專車,載著將軍夫婦通過這段短暫有漫長的道路。

車門已經關上,楊明志做好了一切心理準備(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