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23章 道路建設問題

修建的道路必須能夠承載二十噸重的車輛?此巨大的要求完全超出人們的想象。

遂當即就有許多人質疑,修路是應該的,修如此高端的路是否有必要。

它的確非常有必要!

面對質疑聲,提出此計劃的楊明志迅速表態︰"修建能承載二十噸重車輛的路是有原因的!這絕非我的突發奇想,我們修一條這樣的路,並非僅僅是我們自己使用。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年後,紅軍主力的坦克能順利的通過這片沼澤地,以向北進攻!

因此,我們必須修好這條路。"

有的人頓時恍然大悟,有的人還非常迷茫,亦有許多人理智的看待司令的決定。

佩羅尼斯基,戰役已經結束,他回來後又開始兼任"修路隊長"的工作。他這個隊長並非要下到基層,其主要職務已經是訓練軍隊,真正做實事的是其以前的部下,一個姓伊瓦申科的快六十歲的老鐵路職工負責。

司令要修路,佩羅尼斯基和伊瓦申科都參與此次會議,兩人對此事非常敏感。

因為當前的鐵路運輸對游擊共和國已經非常重要,畢竟鐵軌是鋪設好的,道路也是筆直的。當下有兩台蒸汽火車頭,每天都在三個集體農莊穿梭,運輸大量物資。

固然畜力運輸也非常重要,因照著地的泥煤資源非常豐富,干燥後的泥煤是極好燃料,這使得鐵路運輸有著源源不斷的動力。不像是馬匹,還要準備大量草料喂養。

修一條高規格的公路以使得運兵方便,那還不如修鐵路來得舒坦,因為在本時空,任何人都覺得,鐵路運兵才是最高效的手段。

伊瓦申科舉手起立,他先是自我介紹後,先是支持楊明在意見,接著申請自己能上台說說。

"很好,鐵路建設也是非常重要,您是專業的鐵路工人,您請!"

楊明志主動退下來,順便喝些水濕潤喉嚨。

他抿著水杯,注視著這位一臉胡須穿著背帶褲的老人,拎著一些文件走上台。很顯然,為了本次會議他是有備而來!

游擊共和國是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微型加盟共和國,體量再小,目前也是有鐵路運輸部門的。

原本的戈梅利火車站還活著的那一小撮職工,一部分在沼澤地做起了老本行,一些人則去教授戰士如何炸毀德軍控制的鐵路線,另有一些人在兵工廠,擔任鋼軌制造顧問。

蘇聯繼承沙俄時代的寬軌鐵路,而德國等大部分國家使用的是窄軌。到了游擊共和國,鐵路更窄,當然其上跑著的列車也更小。

這里的鐵路線完全是按照"礦山軌道車"標準建造,設計初衷只是單純滿足游擊共和國核心區的物資運輸罷了。

軌道大部分路段所使用的鋼軌,依舊是堅硬的櫸木包裹鐵皮,只有部分容易損壞的路段被換成純粹的工字鋼。鐵路整體是比較脆弱的,勝在它修善效率非常高。因為鐵路部門訓練了一批村民,組建了專門的築路修路隊,就是鋪設新的鐵路,伊瓦申科有著極大的信心。

伊瓦申科代表鐵路運輸部門,提出了新的鐵路修善計劃。

"我們應該將鐵路線延伸,不僅僅是延伸到硫磺礦場這麼簡單。我們要修建一條通向霍姆尼奇的鐵路,以及通向普里佩特河右岸定居點的鐵路。這兩個據點是我們的外延防御重鎮,是游擊共和國的北大門和西大門。修建鐵路後,原本北上要走一天半的路程,只需三到四個小時即可抵達,軍隊效率增加,使得我軍機動性加強。

我們修完鐵路,也完全不用擔心德軍可能利用我們的鐵路快速進攻我們的核心區。一旦有危險,我們即可炸斷鐵路線以自保。

總體而言,我們有必要增修這兩條鐵路!"

會場陷入聒噪,楊明志注意到與會人員大多在交頭接耳。

修鐵路本身就無可厚非,既然鐵路部門已經提出了修建計劃,當然是支持了。

楊明志站在一邊滿意的點頭。

這種會議,只要指揮部定調或作出決定,底下人就必須無條件去做,指揮部就好比大腦,下級部門無條件執行。但下級也不可能是一群只會做事的庸才,游擊共和國也有他們的一份,包圍她就是保衛自己。

楊明志主動邊鼓掌邊走近講台︰"同志們,他說的很對啊!尤其是霍姆尼奇,圍繞著這座化作廢墟的小城市,我們已經和德軍打了三場大戰!今後它的戰略地位只會越來越大,我們又必須修建一條鐵路,使得運兵迅速。"

楊明志不想再磨蹭,為了彰顯民主,他特別的問道︰"有誰反對修建鐵路的嗎?請舉起手。"

沒有,一個舉手的人都沒有。

並非是有反對者為避免尷尬而保持沉默,而是所有人都認為增修鐵路的必要性。尤其是剛剛打完仗的基層軍官們,徒步奔襲的確是6集團軍的優良傳統,只是這麼做對士兵的身體傷害挺大。如果能乘坐火車進駐霍姆尼奇,先不提能節約4個小時的時間,士兵的體力能得到巨大保存,同時也不會消耗太多糧食,它帶來的是一種三贏。

在沒人反對的狀態下,鐵路部門針對增修鐵路的請求被通過,同時楊明志在其提案上又增加了一個修訂案。

即是把已經修到硫磺礦場的鐵路線繼續向南延伸,一直修到鹽礦。

游擊共和國的確非常有必要加強鐵路線建設,最好能建成一個鐵路網。不過鐵路線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那邊是鐵路的運力取決于蒸汽車頭的數量和馬力。

楊明志可不會因為增修鐵路了,就弱化對公路的建設。

何況在長遠的未來,公路系統才是最重要的。

伊瓦申科滄桑的老臉露出笑容,整個人笑呵呵地走下台,坐回一樣高興的佩羅尼斯基面前。

講台上的楊明志敲了敲桌子,待會場安靜後,繼續堅持自己的決定必須修一條苛刻的公路。

"僅僅是鐵路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再說,我們增修的鐵路能運輸裝備輕武器的軍隊,但是能一口氣運輸三十輛我軍的T4坦克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據我所知,一輛T4坦克足有三十噸,我們繳獲的那幾輛三號突擊炮則有二十噸。

所以我們必須在沼澤中修一條路,使其能讓坦克穩定行進。僅僅是二十噸的標準我都認為不太合適,考慮到我們的能力,就先按照這個標準修建。

當我們修好這條路,當我軍開始大規模的反攻,我們就可以向上級表示,被認為是天塹的沼澤地中存在一條可以供坦克卡車高效奔馳的路徑。"

楊明志的修路計劃,都是為了契合自己上午提出來的未來發展戰略,道路就是為了己方坦克狂飆。

但也有人提出質疑,霍姆尼奇兵站的負責人科爾金站起來表示懷疑︰"我們修了這條路,不也給了敵人機會?利用我們修的路,德軍的坦克也能夠狂奔,他們南下進攻我們再也不用擔憂陷入泥地。我們完成了這些計劃,那麼通向霍姆尼奇的道路,想必就有一條鐵路和一條非常結實的土路吧!請問司令同志,您如何避免糟糕情況的發生。"

這一問有著很強的進攻性,楊明志一驚,不由慌了神。

楊明志壓根就沒想到德軍利用這條路反攻的可能性。明面上他不想損害自己的面子,所以故意手指敲著桌子,表示自己沒慌。

正在尷尬時刻,終于有人站起來環境這糟糕的尷尬。

還是剛剛的老鐵路職工伊瓦申科,他舉手起立,繼續支持司令的計劃,接著嚴肅地駁斥科爾金的執意。

"如果是擔心敵人南下,我們還修什麼路?到處挖水坑,最好挖成一個大湖,使得我們成為湖心島,那就安全了。這種消極的防御是錯誤的,我們迄今為止的一切作為,都是為進攻做準備!

無論司令的語言是否正確,我們早晚有一天要戰略大反攻。那麼作為淪陷區最大的反抗組織,我們必須為主力的反攻創造突破口。我認為司令幾乎修建的路,就是這一北上明斯克的重要突破口。

如果您擔心這條路會威脅霍姆尼奇,那就不要修到霍姆尼奇。"

"什麼?好啊可是不修到霍姆尼奇,您覺得修到哪里合適?"科爾金問。

其實修這條路,楊明志的計劃是修一條從米西渡口直抵霍姆尼奇的好路,它要屆時還要盡量平直。霍姆尼奇實在太重要了,所以自己雖然沒具體說明,科爾金立刻想到路的末端就是他負責的霍姆尼奇!

此事,伊瓦申科,或者說是鐵路部門的一眾人有了新的建議。

"我們應該圍繞著沼澤地修這條路,如此就不用擔心德軍可能利用此路一直殺到我們的核心月復地。如果僅僅是以能夠奔跑大量坦克的標準修建,我們只需要修建一條從斯拉夫季奇鎮廢墟到米西渡口,以及米西渡口到洛耶夫廢墟的路。因為本來洛耶夫到霍姆尼奇就有一條固定的路,那里已經是沼澤地的邊緣,戰爭中德軍不已經利用那條路跑坦克了嗎?

未來,我們只要在第聶伯河上修築一座浮橋,反攻的紅軍坦克就能順利過河,在他們抵達洛耶夫廢墟後,等待他們的就是比較堅硬的土地了。"

比起自己的計劃,顯然這位伊瓦申科的論述更合適。楊明志不禁感慨,蘇聯還真是大有人才啊,尤其是在困境中,逼著大家想辦法。

所以,這條路將在鐵匠村的東北方向修善,它距離游擊共和國核心區的直線距離尚有十二公里。

可莫小看這十二公里,從鐵匠村到米西渡口,目前就只有一條土路,冬季的時候此路封凍是可以跑坦克的,但到了夏季的雨後,許多路段就成了泥坑。

修一條能在任何集結承載大量坦克行動的道路,技術上沒有問題,因為是圍著核心區修,的確沒有多少人質疑。

在這個問題上,楊明志完全支持了新方案,那麼還有什麼可質疑的嗎?沒有了。

僅僅是增修一些鐵路,和修建一條專跑坦克的路,根本不能滿足游擊共和國的交通需求。那條新路,頂多能使得未來將大本營定在斯拉夫季奇的米羅什尼科第17游擊旅,和鐵匠村的物資人員往來更加迅速罷了。

困擾游擊共和國運輸穩定的,還在于三個集體農莊固有的道路。

它們清一色的俄羅斯式土路,即冬季結實,開春泥濘。這些道路一直在被修善,奈何一場降雨後,道路立刻不滿水坑。若不是三個村子長期使用無線電通信,光是騎馬的傳令兵都能跑得崩潰,更不說那些閑置下來的自行車。

本次會議就是指在解決內部的各類問題。

經過會議研究,關于交通問題有了一套解決方案。

第一︰修建米西-洛耶夫路,修建斯拉夫季奇-米西路。此兩路要盡量平直,能夠承載坦克,降雨後不積水。

第二︰修善現有所有道路,抬高公路路基,並用硫磺礦場挖到的石塊提高強度,道路兩側挖掘水溝。

第三︰延伸鐵路線到霍姆尼奇、普里佩特河右岸定居點、鹽礦。

問題一道道得到解決,結果完全超過了楊明志的與其。

他很高興這些蘇聯公民表現出了強烈的務實性,想到那個位面的蘇聯,其末期的腐朽,不禁讓他有些唏噓。至少游擊共和國的組織度非常高,這些問題得到解決,明日針對道路的修善就開始了。

該用什麼結束第一天的會議呢?

楊明志依舊站在講台,他因為說了很多話,嗓音都有些沙啞了︰"同志們,我們現在的所做作為,都是為了1944年白俄羅斯全境解放的大戰役做準備,也只有那一次的奇襲才是最為猛烈的!諸位想想看,通過我們修好的道路,原本天塹的沼澤地,成為我軍的巨大集結地。我軍可通過這條路,運來上千輛坦克!沼澤地本身也很大,它足夠能裝下一個方面軍!"

白俄羅斯會在1944年解放?黎明的曙光不遠了?!

司令已經為蘇聯規劃處了一副偉大的反攻藍圖,第一天會議也在熱烈中結束。(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