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87章 戰術撤退

八月四日,兵團接收超過五千名難民,經過難民的供述,兵團對利爾楚奇城里的德軍情況也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

接下來,兵團下一步何去何從的大問題就擺在科夫帕克面前。

如果嚴格按照將軍的命令,部隊必須繼續向城市展開進攻。戰局發展之快超乎他的想象,誠然申請進攻的是他,面前現在的情況,貿然進攻無疑風險巨大。

那五個中年人離開後,科夫帕克直接詢問起大家的意見。

他尤其問到巴爾岑︰「同志,敵人的兵力有四千人,就算其中有許多烏合之眾,一個整編的德軍步兵團,我們貿然進攻定將遭遇其頑強阻擊。所以我的意思是,我們不要再攻城了。」

「您……您的態度變化的也太快了。」

本來,巴爾岑已經做好了進攻的準備。尤其是部隊接收了平民,同時獲悉城里只剩下敵人。如此一來接下來的攻城戰,部隊沒有了一切顧慮。

當然平民的供述也必須考慮一下,無論士兵素質,僅就兵力而言德軍偽軍兵力更勝一籌。據說城里還有幾輛半履帶裝甲車,這更增強了其守城的力度。

巴爾岑猶豫了一下,接著問︰「長官,您是下定決定要撤走嗎?我們之前制定的攻城計劃……」

「不必再執行了!我們的兵力太少,貿然進攻純屬找死。德國人把平民驅逐,就是要加強防守!這些敵人倒是有良心,知道戰斗中平民會大規模死傷。」

「好吧。既然您如此的堅持,我們理應向指揮部說明這一情況。」

科夫帕克是兵團司令,巴爾岑對其命令理應言听計從。再說,其決定撤退也很有道理。巴爾岑估模著,將軍得知這里的詳情,也會同意他的撤退。

八月四日傍晚,一份電報緊急打到鐵匠村的指揮部。

就在這天下午,楊明志于指揮部內,正式面見了「紅色十月」和「茨岡人」兩個游擊大隊的最高指揮官一行。

他們都是些勞苦功高的老戰士,每個人臉上寫滿了滄桑,因為長久的戰斗根本沒時間洗澡,他們的衣服滿是破損,身上也散發著難聞的汗臭味。

異味並不令楊明志難受,它反而像是一種功勛的證明。

楊明志因了解一些蘇聯老郵票,故而對科夫帕克有著最基本的了解。然這兩個游擊大隊,它們也是東線游擊運動的翹楚,只是其名氣遠不如科夫帕克大,兵力與戰斗力也弱一些。

兩支游擊大隊,他們的精銳部隊在戰斗中傷亡慘重,最新發展的游擊隊員又嚴重缺乏軍事訓練,許多人才剛剛學會瞄準射擊,甚至無法駕馭毛瑟步槍的後坐力。

如此他們不得不迅速撤退也就合情理了。

紅十月大隊的隊長巴甫洛夫斯基和布馬日科夫見到了他們的拯救者,中將別列科夫,即蘇聯英雄楊明志。

相對于紅十月大隊的指揮體系的完整,茨岡人的情況就糟糕透了。他們的大隊長死于轟炸,副隊長又在撤離時傷勢嚴重死于感染。不得已,大隊的眾多中隊長開會選出了一個名為卡爾馬諾夫的中年人,暫代大隊長的職務。之所以選擇這個人,是因為其在戰爭之前擔任過地方官員,至少其懂得如何凝聚人心。

截止到八月四日早晨,所有在第聶伯河右岸的撤退蘇軍,全部渡過了大河。作為指揮官的他們過了河,又在河左岸督促其余部隊快速行動。直到這天下午,他們才乘坐繳獲自德國人的吉普,來到了鐵匠村的指揮部。

他們震驚于游擊共和國的富庶和人口龐大,更注意到撤到這里的難民不但吃的不錯,更恢復了生產。乘車的旅途中,他們就看到很多農民在泥地中挖掘土豆,甚至還看到農民扛著剛捕撈的大魚走在向南的泥路上。

楊明志為首的游擊共和國指揮中樞,和這些人相談甚歡。

話是不可能一兩個小時就說完了,再者他們也頗為疲憊,楊明志便邀請他們先去休息。

「你們都是部隊的指揮官,你們勞苦功高,更是勝利帶回了一萬多戰士!你們都是英雄,所以我們為諸位準備很好的房間,請千萬不要介意。在看完房間後,衛兵會帶著你們去澡堂。我想諸位也該好好放松一下。」

楊明志希望在他們養精蓄銳後,直接召開一次會議,來總結一下一個多月以來的戰斗。

會議也不是說召開就召開的,很多資料要整理。再者所有部隊還需要進一步的休整,至少在當前八月份,游擊共和國不宜進行任何的軍事行動。喜聞樂見的炸鐵路行動,則不在其中。

他們樂呵呵的離開後,指揮部內的氣氛一派祥和。

耶夫洛夫樂觀的說︰「他們帶回來的人雖然戰斗力薄弱,經過整訓後,還算是不錯的士兵。現在,我們還要等待科夫帕克同志的捷報。搞不好他們已經橫掃利爾楚奇鎮了。」

「但願如此吧,希望別出茬子。」

平心而論,楊明志對攻略利爾楚奇有著懷疑。柳得巴廖夫聲稱那個城鎮已經算是小城市了,如果能順利攻陷最好,即便無法破城,也並非不能接受的。

楊明志就在指揮部里等待,約莫一個小時後,他終于收到了來自科夫帕克本人的電報。

這份電報是所有人期待的,其內容果不其然的令人始料未及。

政委福明最關心的是行動拯救了多少人,畢竟在科夫帕克之前的電報中,他闡述作戰目標之一就是盡力救人。

「我們真是太幸運了。德國人居然把全城的平民驅逐,他們不要這些人,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全部爭取到了!我們一下子拯救了五千人!」

「也就是說,我們沒有全面攻城就取得這一戰術目標,接下來我們的進攻什麼都不用顧慮。」耶夫洛夫也是主張繼續戰斗的,不過在電報的後續文字中,科夫帕克分明打了退堂鼓。

耶夫洛夫勃然大怒︰「真是不可思議,他不是身經百戰嗎?手頭還有數千士兵。怎麼?退縮了!小小的利爾楚奇就不敢打了?那里肯定有糧倉、肯定有軍火倉庫,他為什麼不敢打!」

「副司令!請您冷靜!」楊明志厲聲呵斥。

「是!冷靜。我倒要看看這個烏克蘭人有何理由。」

和一個暴躁的家伙共事必須忍耐,楊明志渴望他的親密戰友都是沉穩睿智的,像是耶夫洛夫這種人,他最合適的位置就是前線指揮官,而非後方的指揮中樞肩負要職。

楊明志審視著科夫帕克的理由,確實都是合情合理的。

「耶夫洛夫,德國人增兵到四千人。而科夫帕克手頭里能戰斗的只有三千二百人。倒是他們控制的平民經過粗略統計,竟有五千六百人!另有四百多名傷病員需要照顧!一部分士兵要招呼傷病員和平民,能投入作戰的也就一個整編團的規模。他們的炮彈幾乎耗盡,武器方面大部分是步槍。你說,這仗該怎麼打?」

「這……」耶夫洛夫好戰不假,他絕不是單純的莽夫。「如果……如果情況是這樣,我們貿然進攻會吃大虧。」

「對!所以科夫帕克萌生了撤退的想法,他們繼續進攻利爾楚奇,已經沒那麼必要了。」

「您的意思是,您支持他的決定?」耶夫洛夫問。

「對,我就明確告訴你這一點。我想,如果薩林奇金同志在這里,他肯定會把我批判一番,什麼兵臨城下卻不去討伐侵略者之類的。科夫帕克畢竟不是正規軍,按照游擊戰的打筏,這種情況選擇放棄才是合情合理的。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慫,根本不是這回事。

他們控制的平民近六千人,如果他們傷亡很大,誰有能力把平民送到我們這里?

比起敵人,他們還面臨一個重大威脅——糧食。看看科夫帕克的報告,今天他們接受了五千個一無所有的平民,部隊不得不把口糧分給這些人。這使得他們的糧食只夠吃三天的了!任何的拖延對其行動都是致命的,我們還需要研究一下他們的糧食問題。如果有人餓死在撤退途中,我們也有責任要負!」

耶夫洛夫無話可說,听了司令的論述,似乎攻城就是個敗筆!

他繼續 了一句︰「既然他們糧食匱乏,只要打下城市不就好了嗎?敵人駐扎了四千人,這群人的糧食供應必須有個大糧倉……」

楊明志一拍大腿站起來,語氣略有嘲諷是說︰「是啊!科夫帕克怎麼就沒想到呢?巴爾岑怎麼就沒想到呢?如果能打,他們還會申請立刻撤退嗎?本來科夫帕克就是執意要打的。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就靠這點兵力,根本不能迅速拿下城鎮!除非,他們有一百發鯰魚火箭炮,能第一時間把城鎮炸得稀巴爛!」

「好吧!我……我無話可說。」

「哦對不起,耶夫洛夫同志,請原諒我的失態。」楊明志嘆了一口氣,走到地圖桌前伏案嘆道︰「他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糧食。同志們,我們應該派人去增援他們。」

「增援?!」耶夫洛夫的眼神又爍爍放光︰「哈哈,我就知道您還是想打下利爾楚奇。是不是要把兵工廠最新生產的鯰魚火箭炮運過去?讓我來吧,我親自帶隊。」

「你!」這個家伙明明還悶悶不樂,這會兒又興奮的搖起尾巴。楊明志扭過腦袋,遺憾的說︰「您省省心吧!火箭炮我們還要繼續囤積,那東西可是我們應對未來的戰略性武器。我們必須派遣士兵帶著糧食西進,沿著我們五月份撤退的道路和他們接頭。听著,我們必須保證每一個難民不會餓死。

不要再有疑慮了,利爾楚奇的攻勢取消!即便是薩林奇金在這里,即便是波諾馬連科在這里我也這樣說!」

畢竟楊明志是中將司令,他的決定就是軍令,所有人必須服從。

遂在晚餐之前,楊明志突擊寫了一份文件交給通訊室,令通訊兵原封不動的發給等到消息的科夫帕克。

……

回傳電報來了,在看到司令的確切回復後,他長處一口氣。

他興奮的對臨時指揮部里的幾個軍官宣讀司令的命令,除卻指揮部取消了利爾楚奇攻勢,有勒令兵團立刻護送平民開始東撤。

巴爾岑亦是長出一口氣︰「我早就知道將軍會是這樣的決斷。我們的別列科夫將軍始終在避免無謂的傷亡,圍繞著列奇察的戰役,我們6集團軍損失慘重。本來他也是力排眾議不想猛攻,以及死命防守的。奈何那是上級下達的死命令,他們必須執行。

現在游擊運動指揮部沒有給您(科夫帕克兵團)下達強攻利爾楚奇的命令,那就必須听從別列科夫將軍的命令撤退咯。」

「我听得出,您真的非常崇拜別列科夫將軍。」科夫帕克其實對巴爾岑的這番馬屁有些難受,一路之上這家伙總是說「如果別列科夫將軍指揮會怎樣」,固然那個中國人是個天才,巴爾岑老這麼絮叨自己也是耳朵長繭子。

巴爾岑絲毫不領情︰「沒錯,他成就了我!」

「還是說說現實吧!別列科夫將軍確實考慮的周到,他下令一個團的兵力,帶著大量的糧食來增援我們。他特別提起了您,巴爾岑同志。」

「我?!」

「對!將軍提到了五月處的‘回家之路’,他說這條路您是明白的。」

「我當然明白!」巴爾岑興奮的站起來。

「您還是坐下來吧,既然您了解,我們的撤退之路就完全不用擔心。雖然利爾楚奇不大了,我們能把所有的難民護送回去,這也是巨大的功勛。」

「當然,我們這里距離城鎮只有六公里,部隊依舊危險。我軍應該繼續啟程,最好能在夜幕之前過河。我們在河右岸扎營,休息一晚後繼續行軍。」

科夫帕克點點頭,「現在我也該把偵察隊找回來了。」

所有昏睡的難民被喚醒,他們收到繼續行動的命令。因為未來的路線要走過原始森林、沼澤區和溪流淺灘,他們的手推車都失去了用處。衣服被褥和各種勞動工具,難民們背在身上,因這些負重影響,行動有些磨磨蹭蹭。

科夫帕克估模著,平民們的步行速度也就一小時三公里,對于軍人來說這簡直是蝸牛爬。他更悲觀的認為,由于糧食的進一步消耗,配給給每個人的糧食更少,他們的行動速度只會更慢。

還能怎麼辦呢?只能寄希望于大家行動快一點了。

同時,科夫帕克在給撤退的韋爾希戈拉偵察隊的命令中,也督促他們進入森林後留意大樹根本,將雙孢菇之類的食用菌挖掘,以此盡可能緩解糧食壓力。(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