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38章 五萬對十一萬

整個戈梅利州將爆發全面戰爭,稱呼其斯韋特洛戈爾斯克進攻戰役,已經不合時宜。

二十五日晚,楊明志將游擊共和國制定的守城的初步計劃,發給莫斯科的游擊運動指揮部,波諾馬連科也趕緊召開緊急會議。

「別列科夫發來緊急電報,他們毫不畏懼氣勢洶洶而來的敵人,他們將頑強守衛列奇察。此戰,意味著整個戈梅利州陷入戰火,甚至還波及到了臨近的莫吉廖夫和布良斯克。戈梅利的戰火越是激烈,就越對我軍即將展開的反攻,爭取有利條件。」

與會的人們,尤其是國防委員會的代表,大家對別列科夫有著天然的好感,指揮部內彌漫著樂觀的氣氛,大家甚至相信別列科夫能再次創造軍事奇跡。

參謀長手持指揮棒,指著掛在牆壁上的戈梅利的地區地圖。地圖是趕制的,根據電報信息,圖上標注除了敵我雙方的作戰態勢。德軍用藍色,蘇軍用紅色,態勢一目了然。

「目前,紅十月大隊正和德軍805師、700師、734師和715師一部交戰。茨岡人大隊正和德軍715師一部、722師、以及707師634師殘部,于列奇察周圍交戰。

第63集團軍守衛著列奇察,根據別列科夫最新發來的電報,他們總共收攏了約兩萬五千名戰爭難民,且全部離開列奇察。

科夫帕克兵團,和指揮部、63集團軍取得聯絡,他們支持別列科夫的決定,將從洛耶夫過河,抵達霍姆尼奇,隨時進攻德軍側翼。

此戰,我軍的最大敵人正是德軍突然進攻的第100軍,我們獲悉,這支部隊將增援德軍第九集團軍。他們計劃攻佔列奇察,疏通通往戈梅利的鐵路,使得德軍其他部隊,能夠快速抵達布良斯克。

德軍第100軍下轄三個師,即370師、371師和771師,總兵力不少于四萬人,更有若干重型武器,戰斗力不可小覷。

所以,此次斯韋特洛戈爾斯克戰役,德軍兵力為十個師,實際總兵力大約十一萬人,我軍兵力僅五萬人。想要取得勝利,是非常困難的事。不過,戰役以我軍全面失敗結尾,也是不可能的。

我們畢竟是游擊作戰,按照我的意思,列奇察的防御犯不著按照其他城市的巷戰打法,一直打到最後一人。」

參謀長的話實在耐人尋味,指揮部內的樂觀氣氛也削弱不少。

參謀長的話令波諾馬連科陷入思考,從別列科夫的電報來看,他的確是擺開架勢,用其能控制的兩萬余人,去和德軍的五萬精銳戰斗。之前,他可以取得種種大勝,一是部隊保有強大兵力和戰斗力,二來他們確實有令人的兵器優勢。

他們已經沒有火箭炮,其他重武器也嚴重匱乏。他們突然擊敗德軍滲透部隊,勝利的一半功勞,要歸到第21游擊旅的突然襲擊。

參謀長特別強調了敵我雙方兵力的嚴重不對等,接著又是重武器的嚴重不對等。

縱使那個男人一副大無畏的態度,63集團軍若在列奇察遭到重大損失,無疑,游擊運動也將陷入困境。

波諾馬連科畢竟不是個軍事家,他唯一親自指揮的戰斗,落得個軍事災難。哥羅德尼亞和第17游擊旅的悲劇,若是再在列奇察上演,那麼自己又有何顏面去面對苦難中的白俄羅斯人民?

他問到參謀長,以及其他同志︰「如果!我是說如果。第63集團軍在和德軍接觸的一剎那,就被德軍強大火力打退,這可如何是好。他們還要繼續堅守城市,還是主動撤退。」

談及撤退的問題,沒有人敢第一個站出來表態自己支持撤退。他們身處安全的莫斯科,對于前線的戰局、士兵的親身遭遇,因嚴重缺乏了解,就難以體恤士兵和前線指揮官。

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重復著領袖的命令,所謂「一步也不後退」。

是的,斯大林本人已經簽發了那倒著名的命令,因為「混沌效應」的干擾,命令編號並非是227,發布時間也是在七月二十四日。德軍的兵鋒即將攻破頓河防線,德軍進入斯大林格勒已經是時間問題。

在命令之下,內務部開始組建懲戒營,內務部直屬部隊則大規模的搜索逃兵,勸阻逃兵回歸部隊,拒絕者送入懲戒營。計劃如此,他們也是剛剛開始實施。「一步也不後退」的命令能取得怎樣的效果,斯大林本人目前也只能估測。

波諾馬連科的參謀長則站起身,說道︰「一步也不後退,那是針對正規部隊的。目前正在列奇察作戰的部隊,都是游擊隊,即便給予他們一個集團軍的番號,實在是鼓舞士氣和征召新游擊隊員的手段。他們實在沒必要和列奇察共存亡,畢竟那座城市的戰略價值已經不明顯。按照我的想法,別列科夫能守住城市兩天或三天,就已經可以了。」

說罷,參謀長又拿出一份電文︰「這便是別列科夫發給我們電報的復印件,諸位可以傳閱一下。別列科夫有自己的戰術打算!」

無論怎麼打,波諾馬連科是那位最終的決策人,也是最終的負責人。

他更是和斯大林長談了一次,知曉領袖對于這個中國人的濃厚興趣。顯然別列科夫正面臨著人生的重大危機,德軍比他的兵力多上一倍,萬一遭到重大損失,無疑是其人生的重大污點。領袖需要的是一個英雄的別列科夫,最好不要有污點。

波諾馬連科也意識到,他的指揮部內的眾多人員,談起意識形態的宣傳,一個個人五人六的,三句話中,首先引用斯大林的,再引用列寧的,每天把「學習學習再學習」掛在嘴邊。要指揮游擊隊展開大規模戰役,也就參謀長一人算是個強人。

介于這一情況,波諾馬連科不想冒險。

別列科夫在電報上提出的戰術,被參謀長高度贊賞。波諾馬連科一開始是有些懵的,直到他被提醒「比亞韋斯托克口袋」。

此戰,蘇軍的五萬大軍,的確處于類似于「比亞韋斯托克口袋的困局」,戰役最壞的結果,可不僅僅是第63集團軍重大損失,紅十月和茨岡人,合起來兵力兩萬五千人的游擊隊,也將全軍覆沒。其結果將至災難性的,那便是莫吉廖夫、斯摩稜斯克和布良斯克不再有規模龐大的游擊隊,該地區的游擊運動將進入低谷。

「我支持別列科夫的決定。就兩天,當戰斗打響後,第63集團軍只要能守住列奇察兩天就足夠了。接下來的戰術就按照他的意思來。現在,別列科夫將接受紅十月和茨岡人兩支部隊的領導權。」

就在七月二十六日凌晨,波諾馬連科做出莊重的決定。楊明志將有權直接率領紅十月、茨岡人和科夫帕克兵團,他將指揮五萬人進行這場戰役。

上級的最新命令來的過于突然,楊明志睡眼惺忪的結果電報,文件令他瞬間清醒。

和昨日一樣,又是在相同的凌晨三點,一場緊急會議召開。

楊明志取得了領導近五萬人軍隊的權限,大家為他祝賀,耶夫洛夫更是調侃,63集團軍成為名副其實的集團軍了。

但楊明志絲毫高興不起來,自己肩頭的擔子大得驚人。蘇軍以五萬對德軍的十一萬,在一個面積可能超過三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大打出手,怎麼想蘇軍的贏面都很渺茫。

唯獨讓他高興的,是游擊運動指揮部明確表態,部隊犯不著死守列奇察,只要城市能守衛四十八個小時,茨岡人和紅十月能從「袋口」處撤入沼澤地,那就是巨大的成功。

城市防御戰將會如何,命令已經下達,前線各部隊從二十五日下午全面開始建立防御工事,增援部隊也排著隊列大步走向北方……楊明志只能祈求,自己的部下動作快點。

……

「就這樣,我就成了一名步兵。」

結束了白天的工作,多羅寧和羅沙科夫混在一起。多羅寧相當的疲憊,他抽著煙,抒發些牢騷。

羅沙科夫沒有因為他是前線的最高指揮官,就沒有和士兵一同修築工事,他的雙手磨出不少血泡。听著多羅寧的抱怨,他想到一些事,不禁笑起來。

「嘿!你傻笑什麼?難道有什麼好的戰術?」

「沒有。我听說,聰明人當炮兵,高貴的人當騎兵,酒鬼當海軍,傻瓜才當步兵。」

「唉?你在譏諷我?!」說著,多羅寧以喝了一半的紅酒瓶,錘了羅沙科夫一下。

「我可沒說你是傻瓜。我們現在都是步兵了,我們都是傻瓜。沒辦法,步兵是軍隊最基層的力量,也是傷亡率最大的兵種。你做炮兵的,操持重型火炮遠程攻擊,基本是沒機會和德軍拼刺刀的。現在做了步兵,希望你不會被嚇到。」

多羅寧一陣苦笑︰「我在1940年就參軍了,然後被編入第284步兵師。我是一個老兵,和德軍拼刺刀的事雖然沒有親身體驗。你我都是從德軍轟炸中僥幸活命,現在我的耳膜還是穿孔狀態,我一直在忍受疼痛,但我從沒有畏戰。」

羅沙科夫很佩服多羅寧這個家伙,當時,284師殘部保護著軍旗,他們有組織的撤退,他們賦予了涅槃的第63集團軍新的軍魂。

羅沙科夫和多羅寧,他們負責城市北部的防御。

蘇軍在解放全城後,繳獲了德軍的戰防炮。多羅寧知曉這些戰防炮的型號,他的部下更是會操作。如此,僅剩七百人的炮兵團的部分戰士回歸正業。

士兵們在城市的所有路口建立簡易機槍堡壘,用鐵鏟在城市內挖掘散兵坑,把地窖當做防炮洞。所有人都相信,德軍若來進攻,一定是先用重炮轟炸一輪。

重炮是否會將城市抹平?大部分士兵是不相信的,他們攻城時也這展開了炮擊,70毫米的炮彈將牆壁炸塌,大部分的建築卻沒有倒塌。要炸毀混凝土建築,士兵更相信他們的鯰魚火箭炮更勝一籌。

但守城士兵在和德軍打巷戰之前,勢必在炮火中蒙受損失。

絕大部分的士兵,他們早已生死看淡。人活著是為了什麼,是活到七八十歲老掉?大家當然喜歡在和平年代活到很大歲數,守著膝下子孫,安詳離世,他們不想戰爭,戰爭卻找上門來。

「如果明天會戰死,就珍惜現在的時光。」士兵們多是這樣的態度,也因此,軍紀一旦失去了基層政委和軍官的管控,會迅速變得混亂。

羅沙科夫和多羅寧的部下,他們得到的補給不僅僅是大量的彈藥。在解放城市後的大搜查,士兵們找到了數量龐大的衣服,這可讓眾多只有一套衣服的士兵大為震撼。

許多士兵找到了珍貴的男士內衣,第一時間就穿在了身上。他們甚至還找到為數不少的女士衣服,一些嘩眾取寵的人還穿著這些女裝,在戰友面前秀了一把,惹得戰友們哄堂大笑。

許多士兵的軍裝下,套著的是搜到的新衣服。這種沒有把戰利品上交的行為,並沒有令羅沙科夫等人不滿。兄弟們面對的是三個精銳步兵師的進攻,那群敵人從法國千里迢迢殺來,很多人將在戰斗中犧牲。

穿著新衣服上戰場,這本是蘇軍的一項傳統。

比起換上新衣,繳獲的一批紅酒和伏特加,甚至是少量的白蘭地,幾乎全部進了士兵的肚子。介于這些酒根本就不夠分的,戰士們只能解解饞,也就是高級軍官,例如多羅寧這樣的,可以拎著一整瓶紅酒獨自享用。

總體來說,守衛城區的兩個團的戰士,他們在進入夜晚後,整體顯得有些頹廢。

他們的確太疲倦了,許多士兵挖掘散兵坑,胳膊的肌肉非常酸痛,他們甚至擔心在未來的戰斗,酸痛的胳膊難以持槍射擊。

二十六日,很可能就是開戰前最後祥和的一天,部隊還要繼續加強城防建設。城市內響起陣陣鼾聲,吃過「鍋盔」和肉罐頭的戰士們,在各自的機槍陣地、散兵坑呼呼大睡,個別人的鼾聲之大,仿佛整個城市在激戰。

多羅寧和羅沙科夫繼續扯了一會兒,聊起戰前的和平歲月,聊起戰爭爆發後的幾次大戰。284師在進入沼澤地,拉起隊伍升級為集團軍,部隊還真的沒有明確的失敗過。勝仗成為二人的重要談資,他們太希望本次作戰部隊也能順利的獲勝。

畢竟那位波諾馬連科親自命令,作戰就按照司令別列科夫的計劃來,關于列奇察的防守,部隊實際也不會死戰到最後一人。介于這些情況會干擾到部隊士氣,具體情況只有團級指揮官知曉。

所以在表面上,部隊還是一副背水一戰的模樣。白天的時候,羅沙科夫還親自向他的部下嚷嚷︰「我們的背後就是寬闊的第聶伯河,我們已經無路可退,我們必須守住城市,扼殺掉德軍重要的鐵路運輸線。」

他在渲染一種悲壯的氣氛,一時間弄得群情激奮人血澎湃。這對戰士們最終能取得怎樣的效果,只有打起來才能看得出來。

大部分蘇軍戰士早已精神麻木,戰役持續一個多月了,唯有勝仗能讓人重新亢奮。好在部隊打了許多勝仗,軍官也適當的放松了軍紀管制,士氣很好的維持住。

驚恐的則是那些被扣留的民兵,這些四十五十歲的人,他們就是因為不想死,而一路逃到沼澤地的。實際上,他們即使能逃到大後方,時間到了1942年的夏季,蘇軍已經開始在隊伍里安超四十歲的人,拒絕征兵會第一時間被扭送監獄做苦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