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就像往常一樣,在部隊出征前重要有高級將領,面相集結起來的戰士們,發表慷慨激昂的戰前誓師大會!

各**隊都有這種大會,為的就是激發出戰士的高昂士氣,也是為了追求一個出征時的好彩頭。

楊明志連夜寫了一份演講稿,並由福明再潤筆一番。

還不到凌晨三點半,清晨的曙光居然就照耀大地了。很快就要夏至,白俄羅斯的白晝也將達到頂點!

晨號照例還是在早晨五點吹響,然而廣大的戰士們根本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他們在號聲之前就起床,將全部的裝備帶在身上,開始在班長、排長的帶領下,在各自的營區集合了!

鐵匠村的軍事操場並不大,其中也有一些植被。該操場亦是距離軍營和居民區有一小段距離,其原因正是為了防空。

戰士們得知今日在開拔前,指揮部還是會有一番戰前動員,他們已經開始向操場進發了。

兩千多名戰士,幾乎每個人都背著重大三十公斤的負重。其中以彈藥和軍糧為主,尤其是彈藥,佔據了負重的絕大部分。這些戰士已經參加過太多的軍事行動,然而沒有哪一次,指揮部居然讓他們攜帶如此重的裝備。

很多人干脆戲謔自己已經武裝到了牙齒!他們的確有理由這麼說,因為就火力而言,這支部隊難道不是蘇軍中的最強嗎?

三大主力團的裝備程度,更像是那個位面六十年代的蘇軍部隊。班用機槍主要由MG34代替,夾雜著一些ZB26和DP機槍。班組必有一名RPG手,全班備彈十發,使得最基礎的步兵班都具備了在二百米距離內,強到夸張的反坦克能力!

每個排必然擁有一個無後坐力炮班組,每個營必有一個火箭炮排。

雖然針對洛耶夫,動用鯰魚火箭炮實在是火力過剩,考慮到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像是巴爾岑的偵察營,也攜帶了十枚「鯰魚」。如此,特混團的重武器︰

每營70毫米無後坐力炮,合計二十門,每門備彈四十發。

每營五十挺機槍,合計兩百挺。

每營最少五十二組RPG小組,合計二百二十組,合計備彈兩千兩百發。

全團二十門45毫米野戰炮,備彈合計兩千發。

全團合計裝備十四枚鯰魚火箭炮。

在這些標準重武器外,傘兵旅因其裝備更好,他們還攜帶了四門82毫米迫擊炮,備彈四百發。

特混團中步槍手居多,大部分蘇軍部隊步槍兵的確是主要兵種。然而特混團的特殊之處在于,戰士裝備了大量的SVT38和SVT40這樣的半自動步槍,僅僅如此其火力就非常驚人了。何況他們的重武器更是多到瘋狂!

也是因為這些重武器,馬車的重要作用就凸顯出來。以上的重武器和彈藥,還主要分攤給廣大的戰士,每人分擔一些特別彈藥。馬車之上除了裝了大量的土豆,就是備用彈藥,尤其是無後坐力炮彈,全團合計又多攜帶了兩千發!

所以很多戰士也在戲謔,他們這不是去包圍洛耶夫,吸引敵人主力來救,而是計劃將那座城市夷為平地而出戰的!大家幻想著,當敵人的援兵被己方部隊擊垮後,就是慘烈的炮火將包圍圈內的敵人炸成一縷縷青煙!

兩千多名戰士,在晨號吹響後不久就全團滿裝備的聚集在操場。在他們的身後,是大量的圍觀軍人,數千人已經將操場圍的水泄不通。

就在這種人聲鼎沸之下,楊明志等人興致勃勃的來到操場。

鐵匠村方面已經把高音喇叭設備帶了過來,通訊部門也開始緊張備戰,所以當楊明志開始演講,就等于對整個游擊共和國進行廣播,甚至是礦場和霍姆尼奇兵站、米西渡口,都能听到指揮部的戰前動員。

……

楊明志、耶夫洛夫,甚至是薩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大家輪番展開了演講。

除了再次訴說本次作戰的戰術戰略要領外,他們再度痛斥了一番侵略者的罪惡,像是薩林奇金,直接列舉一些血淋淋的案例,力求刺激戰士們的復仇之心。

最終的結果自然是部隊爆發出了驚人的戰斗熱情,整個操場,甚至整個鐵匠村,烏拉之聲此起彼伏。

因為鐵匠村的和平居民也被動員起來,他們根本不需要怎麼命令,就在過分清涼的凌晨蘇醒,穿上他們最好的衣服後,齊刷刷的聚集在進出村子的那條大路上。

就在三周之前,部隊徹底擊敗了羅馬尼亞軍隊,數千戰士舉著紅旗凱旋。

蘇維埃紅軍戰無不勝!侵略者將被徹底擊敗!羅馬尼亞人這些德國人的幫凶都是蠢貨!這些想法深入人心。

新的軍事行動,出征的戰士們必將凱旋歸來,數萬人帶著無限的期望為他們送行,等待著所謂武裝到牙齒的戰士們,向戰場前進。

孩子們采集的大量的鮮花,婦女們連夜煮熟土豆,甚至他們自己都不舍得吃的魚肉干。生活匱乏的人們禮輕情意重,這條大路已經人滿為患,甚至警察局長卡拉斯基不得不把他麾下的所有人拉出來維持秩序。

當演講結束,楊明志振臂一呼,正式宣布了軍事行動開始。

合計兩千七百人的特混團,一支支火力強大的步兵班,扛著機槍、RPG,背著巨大的背包,健步走著整齊的步伐。這樣的步兵班可謂部隊的核心,合計二百多個班,他們就像是被復制了一般。他們的武器出奇的一致,步伐更是出奇的一致,隊列走的整齊,威風凜凜的樣子,有誰懷疑其戰斗力?

他們排成四列縱隊,在人民的歡呼聲中,逐漸走出了村子。

此刻,很多戰士的負重又增加了一些煮熟的土豆,很多人基本是當即吃掉了,畢竟背著這麼多的裝備,不得不進食大量的糧食。然而並沒有人感覺到累,戰士們早就習以為常,他們實際能背著這些負重,在天黑之前完成五十公里的行軍。

他們也的確將這麼做,只是因為身處沼澤地,向北方的道路過于蜿蜒曲折。全軍有兩天的時間抵達作戰區域,最終走到洛耶夫城市的外圍,的確沒任何問題。

在出城之後,四個營就分成了兩部分。根據對洛耶夫城市的包圍布局,傘兵旅將直接在米西渡口抵達第聶伯河左岸,並一路北上。

主力的三個營則在巴爾岑在直接帶領下,直接向洛耶夫進軍。

僅從行軍困難程度來說,傘兵旅的道路比較順暢,他們渡河之後就可沿著固有的土路直接沿河北上,將首先抵達洛耶夫城東。主力三營要麻煩一些,至少在6月22日天亮之前,抵達目的地沒有問題。

即便傘兵旅先抵達目標,他們也不能擅自發動進攻,一切,還要听前線指揮巴爾岑的調度。

對于巴爾岑,他也意識到這是司令難能可貴的再度器重自己。在出了村子,他立刻將司令的器重轉化為對士兵的鞭策。

他的命令非常簡單︰「全軍急行軍兩小時,以最快速度向目的地前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