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53章 德軍彈藥也受潮了

當楊明志等指揮部一種高級軍官和參謀員抵達事發地點時,女兵營已經找到了十四枚航彈。

根據戰場觀察,德軍執行空襲任務的有七架飛機,推算下來,或許這十四枚航彈就是其全部了。喬舒雅認為可能還有沒發現的,她的兵繼續在假軍營附近搜索,可惜沒有任何士兵「中獎」。

整個搜索過程全是女兵營在做,梅德韋杰夫的兩千好人實實在在的充當了看客。

這其中的曾向德軍投降的紅軍戰士為眼前的景象所震驚,大家太清楚這些可怕啞彈的危險,沒想到本該被爆炸聲嚇的魂不守舍的女人,居然比他們還勇敢。

一種屈辱感浮現在梅德韋杰夫的心頭,當他嘗試和喬舒雅溝通,希望加入工作時,反而被態度非常傲慢的喬舒雅言辭拒絕了。

獨立團第二團就真的只能作為看客,直到指揮部的一眾軍官突然大駕光臨。

喬舒雅得到了司令的最後命令,因為司令本人會來視察,女兵營工作的就更加賣力氣。

十四枚航彈被分散擺放在一個非常巨大的區域,士兵們在地面上突擊挖坑,小心謹慎的將航彈矗立在坑里。這樣做的好處,一是萬一突然爆炸,它必將炸飛大量的泥土,而泥土就是極好的緩沖劑。二是將彈體立起來,有利于專業人士拆卸踫撞引信。

五輛吉普停在假軍營東側相對堅實的草地上,緊隨其後的是四輛卡車。卡車上還拉著二十名軍工人,他們就是所謂的拆彈專家。

在這些卡車中,唯有一輛最為特殊,它是一輛改造後的吊車,6月15日就參與到雷達設備的吊裝,世事難料,僅僅三天後,它就將參與到大量航彈的吊裝!

來到事發現場,楊明志的心就緊張起來。

車剛一停下,他就興奮的大喊︰「喬舒雅,你在哪?航彈在哪里?」

他的聲音很大,很快就引得不遠處喬舒雅的注意。女兵營大部分戰士和獨立團的人一樣是藏在樹林里的,大家畢竟都怕「平地驚雷」呀。

女兵營在哨聲中緊急集合,五百余人突然從森林中跑出,緊隨其後則是更為龐大的人群。

楊明志為之一振︰「真是糟糕,我忘了梅德韋杰夫的人還在這里!」

「是啊!我們在這里部署了超過兩千五百認!謝天謝地,我們毫無傷亡!」耶夫洛夫欣慰的說。

主角是女兵營,這些姑娘們的褲腿滿是黑泥,愛美的她們站在將軍面前實在有些尷尬。

喬舒雅根本沒時間換衣服,她渾身髒兮兮的站在司令面前,心里實在過意不去。

「報告司令,近衛284師第三團第一營集結完畢,請指示!」

「禮畢!」說著,楊明志情不自禁的看了看姑娘們邋遢的模樣,低聲嘟囔︰「你們該換上整潔的衣物。」

梅德韋杰夫姍姍來遲,他匯報了獨立團集結完畢,楊明志則沒更多功夫關注他。

指揮部只想看看那些航空炸彈的模樣,喬舒雅則頗為滑稽的伸出被泥巴污染的右臂,指著西北的一處小平地。

「司令!副司令!還有政委!請看,那些矗立在地面,像是巨大雞腿菇的東西,就是我們繳獲的航彈了。」

楊明志是視力有些糟糕,他嫻熟的從上衣兜里拿出保存很好的那副來自21世紀的樹脂眼楮,佩戴之後終于看清了那里的端倪。至于耶夫洛夫和福明,乃至其他的參謀員,大家紛紛舉起了望遠鏡。

楊明志通常是不佩戴眼鏡了,他瞬間換了一副模樣,著實令喬舒雅為之一振。「他不愧是知識分子,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將軍,還有這樣斯文的模樣。」喬舒雅陷入了沉醉,直到楊明志打斷了她的敬慕。

「喬舒雅同志!」

「啊……到!」

「我看到你是挖坑將航彈插進去,怎麼可以進行這麼劇烈的操作!難道,你就不怕一枚航彈突然爆炸?!」

「它終究沒有爆炸!」喬舒雅是听到了司令的苛責,她解釋道︰「現在航彈矗立在那里,如果您要立刻請專業人士拆卸引信,那就立刻行動吧!您看,立起來的航彈使得拆卸更便捷了。」

「哦~這麼說來也很有道理。」

楊明志打了個響指,下令全體部隊解散後,就令「拆彈專家」領著大扳手等全套工具,開始最危險的工作!

這個時代的航空炸彈還都是些慣性炸彈,它毫無制導能力,大型轟炸機只能盡可能的增加攜帶數量,以求通過大面積的火力散布,達到戰術效果。這場世界大戰的空前彈藥消耗加速了航空炸彈的發展,很快美軍就將給炸彈安裝無線電,使得投彈手通過遙感調整炸彈墜落方向。

但更絕的還是現代制導武器的先驅——蝙蝠制導炸彈。美軍終于在戰爭快要結束時進行了裝備,這種能主動雷達制導炸彈,成功擊沉了大量的日軍艦艇運輸船。

在1942年,戰爭中的各國並未裝備什麼制導武器,即便是有,也是實驗室級別的。

德軍裝備的都是些高阻航空炸彈,它被設計的盡可能短粗,這是出于能夠大量塞入亨舍爾轟炸機彈倉所考慮的設計。為了便于量產,德軍自然沒有廣泛生產流線型的低阻航彈。

本次空襲的FW190裝載的都是些渾圓的航彈,按理這種炸彈因為高空氣阻力,它墜落的姿態會更為經典,引信故障率更低。終究這次空襲創造了一個「奇跡」。

到底是什麼造成一發不炸?楊明志能猜到的原因只有一個——彈藥受潮。

TNT這種物質本身不會受潮,暴露空氣中五六十年還不失效,甚至它能在水下爆炸。所以一些倉庫通過注水的方式安全保存這種炸藥。

然而容易受潮的是引信!

楊明志的猜測很快就變成了事實,那些「拆彈專家」用巨大的扳手,再通過杠桿原理,很快就打開了引信螺栓,並將整條踫撞引信從彈體中拔了出來。

從工作到結束,僅用了十分鐘!他們拎著合計十四條聚集在楊明志面前,為首的工人繃著嘴匯報︰「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些航彈沒有爆炸的原因了!」

「應該是受潮了吧!」楊明志急切的問。

「您猜的完全正確!您蹲下來模模吧,勝過我們的解釋!」

楊明志照辦了,他是手掌頗為干燥,然撫模著這些引起部件,感受到的卻是濕潤。

引信的起爆藥劑是容易受潮的,所以很多炮彈是在戰役前夕,才由士兵突擊為其安裝引信的。游擊共和國自造的炮彈用的多為土雷管,其核心成分與德軍的雷管、導火索並無本質差異。

德軍軍工的確是以兢兢業業的態度生產了這些踫撞引信,然而在楊明志這里,他們濕潤的都能擠出水來。這些水分絕非來自于泥漿,它們早就存在于彈體中了,甚至彈體里也有大量的水!

事實擺在自己的面前,楊明志干脆站起來放聲大笑!

「嘿!別列科夫,你是高興的癲狂了?!」耶夫洛夫非常不解,然老戰友都笑了,他也跟著漸漸咧開嘴。

楊明志當即扭過身︰「我當然高興!你以為我為什麼笑?!我該怎樣評價我們的敵人,原來不僅僅是我軍的彈藥出現大量受潮,德軍也是一樣的!這些航空炸彈全部受潮,所以才一個不炸!啞彈居然是這種比例,我看德軍的彈藥庫已經被大雨沖壞了,我還能說什麼?連蘇聯的大自然都在打擊這些侵略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