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62章 未來目標洛耶夫

關于游擊共和國聲稱是他們,用超遠程火箭炮轟擊了切爾尼戈夫一事,莫斯科方面根本無人關心,斯大林甚至壓根就沒有看到這份報告。

這位蘇聯的領袖,他滿腦子都在哈爾科夫前線的戰局上。在他許可蘇軍戰術性撤回原來的陣線後,他並不知道自己這麼做是否正確,既然將軍們都認可鐵木辛哥的決定,自己也就不好堅持。他真是太害怕1941年基輔之圍重現了。

但戰局發展豈是蘇軍能料到的?

截止到5月26日,蘇軍第21集團軍,在損失很大的情況下,成功渡過了巴爾文科河。第28集團軍支援第21集團軍的行動,也被德軍打退。德軍甚至在巴爾文科河上修築了橋頭堡。

更為糟糕的,負責南翼防守的蘇軍第8集團軍,徹底被德軍克萊斯特裝甲集群打崩潰,德軍又于哈爾科夫外圍的那十支德軍步兵師會師。

一張巨大的口袋陣還是出現了,即便鐵木辛哥已經下令進攻部隊全面後撤,依舊有超過十五萬人,陷入到德軍尚未合攏又即將合攏的包圍圈內。

但是這一次,蘇軍畢竟準備更充分,他們基層士兵裝備的有限RPG武器,也大大增強的單兵反坦克能力。因此保盧斯的德軍第六集團軍,他們的兵鋒遭遇到的蘇軍抵抗越來越嚴重,損失的坦克更是令這位有著潔癖的名將揪心不已。

只要戰斗演化為步兵混戰,蘇軍就有信心持續作戰,並拖垮德軍。

蘇軍的兩支坦克軍,他們損失了超過八成的T34-76坦克,戰斗力暴跌後,已經喪失從哈爾科夫城南部的最近突圍線路。如今擺在蘇軍面前的還有最後一條撤退路線——即哈爾科夫城東北部——一段僅有五公里的,由蘇軍第21集團軍控制的巴爾文科河河段通路。

「比起基爾波諾斯,我很幸運。沒有德軍突襲部隊去堵住這個瓶蓋,我的軍隊還是有很大的突圍可能!」

鐵木辛哥將這稱之為哈爾科夫口袋,進攻部隊只要能通過「東南走廊」,即可撤到原來的陣線。再者,西南方面軍的戰略預備隊,諸如第38集團軍也迅速壓上來。進攻並奪下哈爾科夫的戰役目標,當前是不能實現了,但穩住以前的戰線,鐵木辛哥還是有一定的信心。

前線的這些戰局變化,也由簡要的電報,傳到了游擊共和國這里。

作為孤懸于德戰區,歸屬于西南方面軍戰斗序列的第63集團軍,高級軍官們也只能希望,他們的方面軍司令能力挽狂瀾。

可以說,這次戰役是蘇軍的失敗,楊明志很不湊巧的又預言命中了。

對此楊明志一點也不高興,只有敵人和叛徒偽軍,才不希望蘇軍獲勝呢?他才不做什麼「不吉利的烏鴉」。

西南方面軍和南部方面軍正遭遇到他們五個月的反攻以來,遭遇到最為猛烈的德軍反撲,甚至,半年的反攻戰果,大有在頃刻間失去的可能。游擊共和國對這些友軍,只能祈禱他們能守住戰役前的陣線。

西南方面軍守住原來的防線,將戰爭繼續僵持下去,這是最好的結果。假若蘇軍無法守住防線,最壞的結果是全線崩潰。

結局,楊明志從一開始就知曉了,蘇軍能抵擋住德軍這輪猛攻的成功率很低,而未來的蘇德頓河-伏爾加河的全面戰斗,也將從蘇軍當前的撤退行動開始。

西南方面軍的後撤對于游擊共和國最大的影響,莫過于空投的可能幾乎要斷絕了。

指望鐵木辛哥再來幾次大規模的空投,這實在不現實。再者,決定部隊繼續打勝仗的,根本不在于上級的軍事援助,而在于沼澤地的這數萬軍民是否同仇敵愾。

游擊共和國在戰役同時期進行的攻勢,已經是最好的策應,接下來部隊要做的,就是暫時修養,為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準備彈藥、軍糧。

所以,自5月27日大清早,楊明志正式開始了新的軍事行動之策劃。

在指揮部攤開的偌大的地區地圖上,一個小城市被特別標注出來——洛耶夫。這里就是部隊下一步的進攻目標。

本來,在渡河接應游擊旅的行動中,奪下這座城市就是一個渡河選擇。作戰最終以擺渡的方式完成上萬人次的渡河,然效率還是差強人意,最糟糕的還是重裝備的艱難運輸。例如繳獲的火炮,將它們運過河,必須牢牢固定在加長加寬的木筏上,如若木筏控制不好使得火炮掉入河里,那就不要想著再撈上來。

反之,假若部隊在行動進行中就佔領了那座河畔的小城市,就可當即利用那里的鐵路橋和公路橋,以極短的速度讓大軍渡河。

橋梁對于軍隊的重要性莫過于此,正如遠方傳來的戰局電報,正是德軍趕在蘇軍在巴甫洛夫斯克的多條橋梁埋設炸藥前,佔領了橋頭堡控制區,克萊斯特裝甲集群也就不能在一天內讓十多萬軍隊和五百多輛坦克、裝甲車過河,蘇軍南翼的崩盤也就因此迅速發生。

這座城市的橋梁並不大,其城內穿行的更是一條鐵路支線。奪下這里卻對游擊共和國有著巨大的利好,甚至無論戰爭打成什麼樣子,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寶庫。

一眾參謀員,還有耶夫洛夫、福明,天剛亮,大家就齊聚在指揮部內,听著他們的集團軍司令,嚷嚷他連夜想好的下一步軍事行動的目標。

「我們下一步要再解放一座城市,那是距離我們控制區最近的城市。那就是洛耶夫!打下這里,佔領它的鐵橋,我軍再有向切爾尼戈夫方向用兵的作戰行動,部隊行軍將順暢很多。我軍的重裝備,諸如那些繳獲的野戰炮,大量的後勤物資,也能迅速過河,並迅速投入新的戰斗。」

他的這番想法當然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何況日洛賓對于這支蘇軍部隊,也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

因為,曾經的第63集團軍,就是在其以北的寬闊區域,和德軍精銳追兵遭遇而全軍覆沒。在其戰敗之前,七月份時,庫茲涅佐夫率領的第6裝甲軍的殘部,也是緊急利用這座城市的鐵路系統順利撤退。

庫茲涅佐夫的撤退順便帶走了這座城市的所有居民,凡是不願意撤走的,都被當做叛徒。因此,市民無論什麼態度,給予他們撤退的時間非常短暫。他們不得不拋棄大量財物,就紛紛爬上火車,和士兵一道向內陸撤退。

僅有極少數市民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離開,但他們留下來,最終也全部化作戰爭中的冤魂。

正是基于這些原因,第63集團軍有理由解放這里,不僅僅擴大游擊區是責任和義務,更是要為城市的死難者報仇。

而根據現有的情報,洛耶夫當前的德國駐軍人數不多,奪下這里就是探囊取物,打贏後,蘇軍能獲得的戰利品也是異常豐富。

楊明志更是煞有其事的說著大家內心深處最需要的︰「同志們,大家想想看,我們未來的行動,不僅僅是奪下那座城市。城市里一定還有大量的衣服、生活用品,甚至是大量的糧食儲備。這些物資對于我們至關重要!現在還是五月份,然而一百天後,氣候就開始轉冷了。我們必須奪取更多的淑巴大衣,以保證未來的冬天,保證最羸弱的老人也不會凍死!」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一種糟糕可能︰「假若,德軍在得知我軍佔領城市後,他們出動大軍進攻,甚至派出空軍進行轟炸,若橋梁垮塌,我們豈不是要重大損失?!」

這一點楊明志也有深深考慮,他按著地圖上洛耶夫這個點說道︰「同志們,我也是非常擔心德軍會瘋狂反撲的!畢竟敵人在幾天前吃了巨大的敗仗!戰斗中我們武器彈藥消耗很大,因而未來的襲擊洛耶夫的戰斗,當然不能迅速展開。

至于德軍空軍,非常奇怪,他們的空軍像是對我們這里失去興趣。不過他們轟炸橋梁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畢竟這就是洛耶夫的最大戰略價值。

我們獲悉那些橋梁由大量鋼鐵建造,即便是橋梁垮塌,我們反倒是多了些可用之物,甚至即便是城市被炸成廢墟!我們需要各種金屬去制造武器!現在大家都不再為化作平地的霍姆尼奇惋惜了,反倒是戰場上遍地的廢銅爛鐵,支撐起我們兵工廠制造火箭炮的工作!總之,只要我們拿下洛耶夫,繳獲的物資都將大大增強我軍實力!」

指揮部內陷入到愉悅的氣氛中,楊明志也初步確定,針對洛耶夫的進攻要等到七月中旬左右。這個時間安排也是廣大軍官參謀們支持的,這樣經過了約莫三周的休整與訓練,以及兵工廠的物資堆積,軍隊的戰斗力可達到游擊共和國建立以來之最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