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77章 偵察營抵達森林邊緣

偵察營的主要就是找尋敵人的蹤跡並當即展開偵查。

米羅什尼科對于敵人的描述已經很詳細,楊明志並沒有完全的相信。難道敵人的先頭部隊就真的只是一些僅裝備了輕武器的步兵團?他相信自己人的偵察報告,重擔落在了巴爾岑的身上。

偵察營在上午得到此命令,全營戰士立刻進行了簡單的準備。這次並非武裝偵查,數百人主要作為斥候,戰士們暫且舍棄了不少重裝備,僅帶了一天的口糧,和兩個基數的彈藥,就直奔森林邊緣了。

這片森林,部隊僅了解九牛之一毛,好在米羅什尼科很樂意的派出了幾名軍官,作為偵察營的向導。

對于巴爾岑來說,這次偵察任務關系到伏擊能否按計劃進行,顯然這是出于司令的十萬分信任,才把這麼艱巨的任務交給自己。他同樣有些負罪感,自己麾下的精明強干的士兵居然做出了那樣的齷齪事,把紅軍戰士的臉都丟盡了!固然最後偵察營對犯罪的士兵處于極刑,這還是不能挽回此事在軍中的惡劣影響。

唯一能挽回形象的就只有勝仗!

除卻在戰斗中傷亡的戰士,巴爾岑麾下兵力縮減到五百出頭。他們在三位游擊旅的向導幫襯下,沿著公路北側的森林,想著東方模索前進。

游擊旅繼承了他們一貫的高速度,以五公里的時速在密林中穩定行軍。

要從斯拉夫季奇移動到森林的東部邊界直線距離最多六公里,巴爾岑因而在上午十二點半就抵達了森林邊緣,看到了大片的開闊地。

在他們前面的就是廣袤的烏克蘭平原,向東的最近大城市切爾尼戈夫僅有三十多公里。

巴爾岑感嘆道︰「往前應該沒有茂密森林了,有的也一定只是零星的小樹林。這種環境真是太適合坦克兵團大局推進了!」

向導肯定道︰「是的!我們在撤出拉提茲森林後,在曠野上走了整整三天!假若我們是在森林中穿梭,羅軍也不會追的我們這麼緊!」

「你們的行動還是很慢吶!瞧瞧你,還不是緊跟著我們的隊伍!」

「當然!」向導無奈的搖搖頭,「精銳部隊當然能快速行動。但假若你們缺乏給養,又要保護大量非戰斗人員,還要阻擊尾隨的敵人,行軍速度絕對提不上了!」

「這倒也是!我們的高機動性也是建立在戰士們吃飽飯的基礎上!」

巴爾岑不再多言,他令麾下幾個士兵爬上大樹,舉著望遠鏡偵查。他本人亦是站在平地,望著長滿野草的大地的地平線。

天是藍的,大地綠油油,地平線真的就是一條直線。

他搖搖頭︰「看來,敵人不在這個方向,也許他們還沒有抵達森林!」

向導當即有些慌張,他立刻否決道︰「不!營長同志,敵人不但存在,而且一定移動到森林邊緣了!我們昨天還和他們發生了小規模遭遇戰,敵人知道我們都進入了森林,他們絕不會看著我們逃走!我們……」

「我知道!所以我們得繼續偵查!」巴爾岑不耐煩的大聲質詢︰「你們昨天是從哪個方位進入森林的?我都忘記了!」

「是北邊!」

順著向導舉起的滿是繭子的大手看過去,巴爾岑又立刻蹲下來檢查地圖。部隊距離大路非常近,也確定了公路距離兩側的森林都超過了一公里!這是一個寬度高達兩公里的森林夾縫中的平原,該平原向森林延伸並逐漸變得狹窄。

巴爾岑在這邊看著地圖,用鉛筆標注自己的位置。在樹上的偵察兵則在當前位置的南邊發現了情況。

偵察兵迅速爬下來,匯報在南方約莫兩公里處,發現了幾間木屋,甚至還有其他的設施,種種跡象表明,那里是一處檢查站,或者是哨所。

巴爾岑一驚,他知道士兵的偵察情報不會有錯,士兵裝備的軍用望遠鏡是「哨鏡」,放大倍數達到了驚人的十五倍!這種高端優秀的光學用具,整個偵察營才有五個。好鋼用在刀刃上,再加上這個時代沒被污染的澄澈空氣,視力極好的偵察兵能發現遠處兩公里的敵情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這樣的報告也令巴爾岑心有疑慮,很多跡象表明羅軍確實存在,爬在樹梢的偵察兵搜索了至少半徑兩公里的區域,除了敵人的「檢查哨」,就再無什麼收獲。

再者那檢查哨也滿是異常,偵察兵能看清建築,甚至是路障,卻連一個人影都沒有發現!這太奇怪了!

重擔還壓在肩上,巴爾岑深知自己必須找到敵人!他必須考慮最糟糕的情況,即敵人已經進入森林並向斯拉夫季奇移動,如此司令的如意算盤豈不是壞了!

他立刻將排長叫到營部,一個個的給他們在地圖上劃定偵查目標。

因為敵人可能出現在北邊,這最艱巨的偵查任務就交給了托科夫的連。

一支支偵察排如航母放飛的偵察機,奔向了各自的方向,唯獨沒有向東行進的。因為那些爬在高達紅松樹梢的偵察兵,已然舉著那哨兵專用望遠鏡,搜尋著大地上的黑影。

……

那麼說,羅馬尼亞第六師真的正在向森林方向移動嗎?答案是肯定的!

偵察營確實有很好的偵查器械,只是彼此之間的距離還是太遠了!

羅軍的先頭步兵團就在巴爾岑當前位置的東北方向五公里處!因為正直中午,大量的羅軍士兵停下腳步野炊吃飯。

今日陽光明媚,天空雲不多,溫暖的南風卻不是那麼柔和,風吹得森林沙沙作響,也把裊裊炊煙在第一時間吹散。所以,假若今日無風,敏銳的偵察兵就能看清那些扶搖直上的青煙,能發出這些煙霧的不是別的,只能是敵人!

可以說南風耽擱了偵察營的大事,也將托科夫的人推向了危險境地。

羅馬尼亞軍整體來說是落後的,其陸軍的火力水平和日軍相當,而作戰意志上,羅軍實在糟糕。

廣大的羅馬尼亞士兵既然當兵就要遵命,廣大的士兵首先是向國王宣誓再向國家宣誓,然而安東內斯庫集團把持國政,羅馬尼亞皇家陸軍儼然變成了安東內斯庫的私軍。

安東內斯庫和希特勒的會談中,希特勒許諾給予羅馬尼亞不但能重獲東北部的比薩拉比亞地區,還能獲得大片的烏克蘭領土。這許諾實際也是廣大羅馬尼亞人所欣喜的,畢竟烏克蘭西部的比薩拉比亞地區,本是羅馬尼亞領土!羅馬尼亞收復故土有他們的理由,但他們的兵鋒推進到頓巴斯,推進到克里米亞,侵略的事實已經無法辯駁。

隨著戰爭的持續,幾十萬侵蘇的羅馬尼亞軍也愈發的疲敝,他們面對著蘇軍越來越強烈的抵抗,以及己方的空前物資和人員消耗!第六步兵師固然是得到了好好的休整,他們的兵力卻始終沒有恢復。堂堂步兵師僅有八千多人投入到對蘇聯第17游擊旅的圍剿,這場被羅軍看做無聊的清繳行動,在由游擊旅打臉後,他們也認真起來。

新的人員損失是實打實的,更糟糕的因為是倉促追擊,分散的步兵師難以在短短三天完成從防御到追擊的戰術變化。

好在有一支步兵團跑的最快,然他們的後勤問題愈發的嚴峻。在兩天的追擊作戰,他們成功攆上了米羅什尼科,幾番激戰後羅軍絲毫沒佔到便宜。雙方傷亡都很小,游擊旅還成功的趁著夜色大大拉開了兩軍距離。

至此,羅軍真的不得不放慢腳步。緣何?他們的干糧幾乎吃完了,後勤的給養還遠遠的甩在後面,尤其是其他的部隊還在分頭向西邊前進。就算早早的匯報了交戰情況,他們改變路線走過來也需要很多時間,屆時敵人都逃進森林了!

難道指望斯拉夫季奇的那些烏克蘭人組成的友軍打敗他們?別開玩笑了!蘇聯人有不少于兩千人,他們去解決幾百人還不是易如反掌?!

所以,這支羅軍步兵團長,在收到上級的新作戰目標不足為奇︰「基于斯拉夫季奇城已被俄國人佔領,你必須立刻趕到那里收復這座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