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九十三章 第二團編制現狀

有一點楊明志不得不承認,即在三月底的戰爭結束後,他的確實沒有再詳實關注第二團。

一個多月以來,第二團都在努力恢復實力,當前該團的四個營編制已經恢復完畢。

因為他是主力團,其人員編制非常充沛。

當前的戰爭,蘇軍的很多步兵師還不能做到人員滿員,楊明志對于近衛284師總兵力不到一萬人的現狀始終是不滿的。他渴望恢復這支步兵師該有的一萬五千人規模,現在看來已經不切合實際,因為部隊獲得了全新的番號,第63集團軍。

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令楊明志非常尷尬,也逼迫他想方設法要把部隊的戰斗兵力提高到數萬人,才能對得起這個番號。

然而,他所不知道的,自己心愛的近衛284師現在的兵力,在整個蘇軍的步兵師編制中,可戰斗兵力已經達到了標準步兵師的編制兵力。

原因無他,蘇德戰爭爆發後,因蘇軍損失太大,所以被迫實行簡編師制度,全師下轄三個簡編步兵團,每團1700-2000左右,基本都是三三編制,加上直屬炮兵和其它簡編分隊,全師約8000人左右。基本上到二戰結束大部分都是這個編制。

戰爭到了1942年5月,在上半年蘇軍進行的多次進攻戰役,因為士兵整體素質差和作戰理念問題,部隊的傷亡很大。大量的步兵師在五月份,已經無法保證兵力過八千。這其中還要拋去後勤部隊,真正能參與正面作戰的,也就剩下最多五千人,很多步兵團的兵力只能拼湊為兩個營,兵力一千出頭。

當前的西南方面軍就面臨著這種糟糕情況,蘇軍在四月份從北頓涅斯克河進攻,解放了別爾哥羅德,還佔領了巴爾文科河左岸,戰略上形成了一個突出部,它和別爾哥羅德遙相呼應,明眼人都看得出,蘇軍這是要解放哈爾科夫的節奏。

蘇軍勢頭正猛,遠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和軍事委員會的大部分的高級官員,都想相信只需要再一次全面進攻,不單單是哈爾科夫,整個頓巴斯盆地都將解放,基輔指日可待。

但自己部隊的情況,鐵木辛哥和圖皮科夫非常清楚。

大量的步兵師從三月份開始反攻,一路作戰到四月底,按照計劃,五月份又有一次大規模戰役。這將是連續三個月不停歇作戰,就算再精銳的部隊,也經不住這般混戰,何況這些蘇軍士兵絕大部分,在一月份還是農民、市民。

在那個位面的歷史,蘇軍將在5月12日展開對哈爾科夫的進攻,這個位面,因為種種原因,或許就是楊明志引發的蝴蝶效應,使得進攻時間滯後了。

鐵木辛哥至少有更多時間讓部隊休整,把後方派來的新兵補充到基層中,即便這樣,他對自己的部隊也缺乏信心,畢竟在他看來一支步兵師,兵力應該在一萬五千人!顯然他並不知道蘇軍的編制收縮了。

蘇軍的這種編制更改,一來是人力資源突然遭遇重創後的不得已為之,二來也是為了適應戰爭實際需求使得部隊指揮更便捷。

楊明志在游擊共和國搞出的獨立團編制,更多的是出于實際需要。且說這獨立團,其屬性更像是步兵旅。

因此,近衛284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西南方面軍的一些步兵師兵力更多。因為,這支近衛師的兵力可都是實打實的戰斗兵力,八千多一線士兵,確實不可小覷的力量。

而第63集團軍,當前則是一師、一旅、二獨立團,和一些沒有明確編制的民兵營,紙面上的編制可謂頗為龐大,實際呢,把人力資源壓榨到極限,也就兩萬士兵。

第二團四個營,每個營的兵力都超過六百人。蘇軍的營標準編制往往在五百多人,第二團兵力超過了兩千五百人,三個步兵營和一個炮營。所謂炮營,裝備大量的迫擊炮和無後坐力炮。步兵營目前完全能做到一個班擁有一支RPG射手,一個排有一門無後坐力炮。

精銳始終是精銳,只是傘兵旅空降後,似乎他們的戰斗力更猛。

原因也很簡單,那群人的廣大士兵,全面使用半自動步槍,賬面上的火力碾壓所有的德軍輕武器,何況又有RPG來錦上添花。

當前的第二團,拉夫連季擔任了團長,葉甫根尼擔任副團長。兩人不再率領他們的營,營長的位置交給了下屬。

名叫提托夫和利亞波夫的連長升職了,這兩位楊明志其實也熟悉,因為他們就是最初的「特種反坦克營」的老兵。

這場戰爭將以絞肉機之名留在人類歷史,蘇軍的龐大傷亡,使得戰爭爆發時的在役士兵活到戰後的可謂鳳毛麟角。楊明志無可奈何的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自己當初的弟兄們,凋零的不剩多少了。

這些老兵繼承了軍魂,他們皆擔任了下級軍官,這也證明了一件殘酷的事實——只要你活的夠久,就一定能升職,因為你同期的戰友已經犧牲,而你經過了多次戰斗也必然立下戰功。

這兩人擔任了這個團的兩大主力營營長,另外的兩個營,一個由尼聶利率領,一個由名叫魯科夫斯基的人率領。

尼聶利楊明志非常清楚,他所屬的民兵營算是精銳,自己和他也打過不少交到。至于那位魯科夫斯基,他和他的部下都是後來招募的難民所組建的,因為不了解,其戰斗力值得商榷。

現在楊明志也必須好好重視這位魯科夫斯基,因為他的營是炮兵營。

長久以來,284師大難不死的多羅寧一直在訓練他的炮兵,當前那五門繳獲的德軍野戰炮則是他的命根子。

多羅寧已經獲得一個炮兵團的編制,然而當前的作戰難以輪到他出馬。更糟糕的,他訓練出來的無後坐力炮小組,紛紛掉入其他部隊去組建炮兵營,他心里不悅也沒有辦法。

當前的魯科夫斯基麾下也增添了火箭炮班,這些成員訓練之余突擊學習些理論知識,只是他們甚至連試射的經歷也沒有。不過,就戰斗結束後總結,兵工廠制造的好火箭炮,似乎就是一種「傻瓜產品」,即按照標尺定好仰角,扣動扳機就行了,整個發射過程居然很像無後坐力炮。

第二團吃完飯後依次離開食堂,他們趕緊回到各自的宿舍,立刻著手改變行頭,將全套的挖掘工具準備好,再一個個在宿舍外排好隊,等待奔赴農田的命令……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