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九十六章 囤積的炮彈

基本上,火箭炮以仰角45度發射,方可達到設計上的八公里最大射程。這個數值也只是個大概,發射藥配比的微小差異,風速和濕度,都會極大的影響結果。

就像是蘇軍已經大規模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一樣,其精確度十分糟糕,只能以數量彌補之。

楊明志的計劃里,諾夫戈梅利生產的火箭炮,其最大意義就是向城市發射,比如說部隊滲透到基輔城外的某個樹林,架設好陣地,發射一枚就撤。總之,只要火箭炮在城市內爆炸,其產生的政治意義,遠大于軍事意義。

可惜現在部隊的進攻目標暫時還不是基輔,楊明志也「高射炮打蚊子」般的,要用這種武器,直接對著行駛中的火車來上一發。

他站在一枚旁邊,試著將其抱起來。

「很好,手感上是十五公斤左右,士兵完全背的動。」

里固施科夫趕緊回到︰「是的!兵工廠是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總裝的。最終的就是這種裝填苦味酸的,其總重量約等于十五公斤。」

楊明志點點頭︰「這個重量士兵承受得起,下面讓我們看看其他武器。」

……

假如說,兵工廠和武器設計局能搞出一次性的火箭筒就太好了!像是那個時空的蘇聯,其仿制美國產品生產的RPG26就很好!它完全不佔用編制,因為發射筒使用輕型樹脂材料,整體重量不過一公斤。一個士兵能背上好幾個!

礙于時代,這種想法暫時也只能是想法,除非戰爭結束!

楊明志已經非常滿足于現狀,他問到里固施科夫關鍵性的問題︰「關于發給部隊的火箭助推榴彈,已經都準備妥當了嗎?」

「當然!都已經妥當了!它們在另一個房間存放。」

RPG的發射具和彈頭,這算是兵工廠的拳頭產品。左拳是RPG,右拳是無後坐力炮!

RPG有著超出想象的高機動,現在更是隨著彈頭種類的不同,分成了穿甲型、高爆型和破片型三種。

無後坐力炮機動性差不少,其勝在能作為基層連隊的遠距離支援武器,其彈頭種類亦是和RPG一樣。

因便于大量鑄造,它們的彈頭規格非常相似,更是同批鑄造。

對于里固施科夫來說,軍長這次下達的命令可是彰顯一個大手筆。他只知道284師去年在明斯克的郊外,就是依靠五百多發RPG彈頭,打崩了德軍一個主力坦克團。

當時的軍長還是個營長,而他的營六百號人,幾乎一人一枚彈頭。

瞧瞧軍長的命令,此次參與行動的部隊,雖說不可能人人攜帶彈頭,也是平均三人一枚。

一個營攜帶二百枚火箭助推式榴彈,一枚的重量不到兩公斤。說實話從軍人整體的負重來說,兩公斤不算多,而一旦開戰,這種武器廣泛使用,沖鋒的敵人就會遭遇相當于幾十門70毫米野戰炮的血腥打擊。

楊明志作為行動的策劃者以及帶隊執行者,他知道自己有義務親自檢查一下這些武器,確保部隊能順利裝備!戰爭容不得一點馬虎,帶看到這些整齊碼放,規格完全一樣的彈頭,還有誰會懷疑部隊的戰斗力呢?

楊明志指著矩陣擺放的彈頭有感而發︰「我的廠長!這次得勝回來,你的功勞也少不了。按照計劃,你必須提供八百枚彈頭,可是我數了數,你這里至少有兩千枚!這真是難以置信。」

「當然,這個小倉庫存放的總量是兩千三百枚。像這樣的倉庫還有三個,其總量已經突破九千枚了!」

這件事他從未在會議上提及,楊明志這一個月來也少有閑心去具體統計兵工廠的整體庫存。

這次,楊明志真是被嚇到了!

他不得不帶著懷疑詢問一番︰「這都是真的?我們有這麼多彈頭?」

「那還有假?」里固施科夫拍著胸脯保證道︰「我以生命擔保,我們的70毫米類的彈頭總量已經突破兩萬發!難道長官認為自己號召展開的大生產運動,僅僅是在農業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不!軍事方面也是如此!

自從二月份開始到現在,近乎三個月了,兵工廠哪里停歇過?全體二十四小時不停歇,我們的工人兩班倒。

再說,除卻巴爾岑負責的軍事行動擴大化,他終究也沒有使用多少炮彈!可以說,近乎三個月,我們生產兩萬發,這樣的效率,長官恐怕就不是震驚,而是譴責產量太少吧!

所以,我就怕在會議上提出這些,引得輿論亂七八糟的!」

楊明志不得不仔細審視這個一臉胡子的中年人,「真看不出來,你里固施科夫還很有心機。」

「當然!如若我是個平庸之輩,也不會做了那麼久的村長!即便我現在不是村長,威信也依然存在。」說到這兒,里固施科夫不得不點名一下卡維茨基。

「那位同志在會議上非常活躍,我認為他是要彰顯自己的存在。他畢竟太年輕,對戰爭也有著必勝之心。我認為他能擔任現在的工作也能做的非常好,他確實需要成績為自己在戰後謀福利。」

楊明志擺了擺手︰「這件事我不負責,這是薩林奇金的事!你剛剛提到了巴爾岑。確實,三月底的行動我萬萬沒想到能變成一千多人的進攻戰斗!如若我早遇見這些,定會讓他們裝備更多重武器!可惜啊!那個家伙就是個瘋子!」

楊明志俯視著這些彈頭,嘆著粗氣︰「所以這次我不能重蹈覆轍,假如又變成上萬人的大混戰!這次我有大量火箭助推榴彈,又有大量的大口徑火箭彈,我得讓德軍明白什麼叫做大地在燃燒!」

假如巴爾岑當時裝備了大量的RPG彈頭,用于後來的進攻作戰,傷亡將大幅縮減。最關鍵的就是後期的撤退,因為缺乏重武器,才使得一系列作戰中,部隊不得不以輕武器和敵人對射。在楊明志看來,自己的人是蘇軍中的一流,

而德軍也不白痴。如果有白痴,也是德軍指揮官白痴,基層士兵可不是槍法奇差的初學者。這種單純的對射,蘇軍精銳也佔不到多大便宜,最終只是人員的不可挽回的損耗。

因此,這次行動,蘇軍的裝備不得不沉重。

一般的步槍兵,裝備莫辛納甘的,需裝備三個基數的子彈,即一百八十發。裝備SVT40的,需裝備五個基數,即三百發。

沖鋒槍手則是六個基數即四百二十發。

火力的保障之機槍手,他們的裝備就更為瘋狂。如今不少MG34已經被改造,實驗射速降低到一分鐘900發,實戰射速亦是暴跌,那種一扣扳機十幾發出去的情況不復存在。因此,除卻傘兵營外,巴爾岑的偵察營和喬舒雅的女兵營,就順理成章的裝備了這樣的機槍。

一個彈盒五百發子彈,裝備MG34的機槍班則要攜帶十個這樣的盒子。

除卻MG34,蘇軍的輕機槍就剩下傳統的捷格加廖夫,和繳獲的MG13和ZB26。

楊明志自然是喜歡ZB26的,在中國戰場它可是明星,只不過在火力持續問題上它並不好,甚至可以說,它更像是一款自動步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