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一十八章 自發行的糧票

耶夫洛夫頭稱是︰「你這麼很有道理,我們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即使我們把農村婦女也改造成了士兵,她們就必須以紅軍戰士來要求自己,否則就對不起這身新軍裝了。 23US.更新最快」

「那麼你們確實真的完全在按照《步兵操典》訓練部隊嗎?」這話明顯帶有苛責,一時間令耶夫洛夫不如如何回答。

他一定是看到了些什麼,楊明志不得不承認,蘇軍的那本《步兵操典》還是1940年版本的,有些內容根本跟不上時代!蘇軍的步兵就是依靠這個訓練,它並不是萬能的,事實證明,若是完全按照這個來訓練,部隊真的就很強了?還不是被德軍沖了個稀里嘩啦。

其實在他看來,蘇軍和德軍的各種戰士根本就是落後的,畢竟這是二戰吶!這場大戰催生出了很多優秀的戰略戰術,自己的這先知先覺才能用上,顯得自個仿佛是個戰術專家似的。

薩林奇金繼續︰「我是被戰士從樹上救下來的。我看到這些救了我的戰士,一時間可是嚇了一跳,仿佛我被德國人俘虜了,直到他們用俄語歡迎!」

顯然這件事對他的刺激很大,薩林奇金加重了語氣繼續︰「我看到那些戰士,他們穿著德軍的衣服,即便他們把老鷹標致和領章肩章都摘掉了,那還是德軍的衣服。簡直不可思議,我們的士兵在穿德軍的衣服。接應我的一名下級軍官,他居然穿著德軍的皮大衣。這是完全錯誤的行為,你們告訴我,紅軍戰士怎麼能夠去穿敵人的衣服!?即使是進行化妝偵查,也不能把他們的衣服一直穿著。」

「所以,同志,對于這一你非常憤怒?」楊明志試探性問道。

「是的!這是大錯特錯!這種行為侮辱了紅軍戰士的身份!」

「可是,我們不穿德國人的衣服,穿什麼?!」楊明志的眼神里充滿了無奈,他不由的嘆了口氣,指出這里面的緣由︰「我們真是太困難了。去年的時候,西南方面軍的總司令基爾波諾斯同志還沒有死,他下令空投給我們的御寒棉衣數量並不夠。我們這里每天都有人逃難進來,作為負責任的軍隊,我們不能看著平民在冬季凍死,何況這些人一大部分也能被訓練成民兵。當時空投的棉衣只夠裝備一個團的,剩下的衣物我們只能想辦法去搞。

再者,我們從明斯克郊外一路突圍到這里,身上穿著的夏季軍裝不可能不破損。我們需要衣服,除了征用村民的衣服外,就只能干掉德國人,扒了他們的衣服和鞋子供自己用,否則剛剛過去的冬季,一度零下十幾度,沒有這些衣服我們都會死!」

這是個理由,薩林奇金听到這樣的解釋,也不得不承認戰士們穿德國佬的衣服是多麼的合理,畢竟直到現在的氣候也不算暖和!

耶蓮京娜插話道︰「薩林奇金同志,我知道紅軍戰士去穿敵人的衣服,這覺得是錯誤。但這就是特殊情況下我們求生的手段,希望你能夠諒解。我們知道這根本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我們的裁縫作坊一直在改造這些繳獲的衣服,甚至親自紡織新的。現在上級空投了新軍裝,戰士們立刻更換不就好了。」

薩林奇金頭,他還是繃著個臉︰「很好,你們有這樣的覺悟最好。不過還有一件事,就在昨日,我看到你們的工作人員在給協助搬運貨物的村民,發放一些紙制的票卷。我詢問了一下護送我回來的民兵戰士,他們居然這是一種貨幣!現在請諸位給我解釋一下,那些票卷到底是什麼?」

他到的這個,楊明志也頗為吃驚。發行兌換券確實在規劃上,難道現在就執行了?這件事一直是耶蓮京娜負責的,這個把心思都用在了打仗和兵工廠,是不是在自個沒工夫關注的時刻,她已經命人印刷的一批?

此時還得由耶蓮京娜本人解釋。

這位到底是內務部的女人,並不怵于同屬于內務部的薩林奇金,關于這是否是貨幣,這並不是非黑即白的。

「這是一種兌換券,一個單位的兌換券等同于五百克馬鈴薯。」耶蓮京娜解釋道,「諾夫戈梅利從幾乎一片荒地,只有一千多村民相對散居的境況,發展為當前三萬多人的規模,全依靠著軍民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們可是軍事管制中,村民也必須進行每天投入生產勞動。但我們並非是要求他們義務勞動,而是確立了勞動換取報酬的原則。村民進行勞動生產,原本是記錄工分,但是事實發現這種模式要求我們的書記員每天記錄異常繁瑣,與其這樣還不如采用一種票券,憑票兌換每天的糧食。」

這解釋令薩林奇金耳目一新,干脆是聞所未聞!「你們可真是大膽,若是兌換糧食,我就不相信村民中難道不流通法定貨幣,他們手里一個戈比都沒有嗎?為何太私自發行有價值的票卷。」

「因為我們必須考慮到諾夫戈梅利脆弱是經濟,畢竟戰亂年代,只有糧食讓人活命!」楊明志加大音調插話道︰「這個票券就是我提議的,這些票券是貨幣,他們因為不合法而沒有效益。但它能從軍隊手里兌換糧食,可以,這些票券是我們以軍隊的信譽作為擔保的,所有的生活必需品的調度都由軍隊牢牢控制,很多食品用品可以通過票卷兌換,這票券上印刷這不同數字,其購買力也不同。從這一來,這些票券也確實在履行貨幣的職責。」

薩林奇金不由的扶了扶他的眼楮,眼前的這個中國人,他究竟是什麼來頭。要知道他的這些話確實設計經濟學,部分詞匯甚至頗為專業!這個男人確實是個博學的家伙。

楊明志繼續解釋了一番,特殊年代,這些票券代替集體農莊的工分系統。村民在努力生產各種軍需品,這些產品全部由軍隊掌管,並向村民發放票券作為報酬。楊明志承認道︰「我必須感謝這些淳樸的人們,他們創造的絕大部分價值和剩余價值,都被軍隊使用。人們的覺悟非常高,他們知道軍隊若是萎靡不振,這三萬多人早晚被敵人全部屠戮。而軍隊的職責就是保衛這片土地,保護所有人民。

我們現在能夠保證沒有人會餓死,即使發放了票卷,每個人的兌換額度也有限,多余的票券則可以兌換些其他用品。

所以,我們施行的是糧本位,一個票卷兌換五百克馬鈴薯。與其稱之為貨幣,還不如稱之為糧票。」

薩林奇金緊繃了半天的臉現在終于放松了,他十分突兀的鼓起掌︰「你們一開始這是糧票不久好了。不過你們發行的糧票購買力倒是挺強的!」

蘇聯在二十年代,因為物資的匱乏便一直在使用糧票布票等等,待到三十年代經濟高速發展,這些票卷也被暫停了。待到蘇德戰爭爆發,大部分的物資用于軍需,農業稅即便大幅提升到只保留了集體農莊莊員的口糧,而城市吃供應糧的市民,又開始使用糧票。糧食、布匹,這些已經無法用盧布去買,唯有票券才能兌換。

薩林奇金知道,這項政策才剛剛開始,處于戰爭孤島中的諾夫戈梅利,他們居然也開始發現了自己的糧票,現在這完全是他們的自發行為,亦或者就是這個中國人別列科夫的決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