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三十七章 貫徹落實集體農莊模式

耶蓮京娜裹著軍大衣而來,正看到兩個大男人面色和善的坐著。? ?

昨日她和柳得巴廖夫已經商討好了,即拒絕修正集體農莊政策。這一切都是為了楊明志好,耶蓮京娜倒是沒有料到這位和柳得巴廖夫早就到了。從這兩位的面色來看他們已經交談了什麼,現在楊明志心情還不錯。

幾乎和耶蓮京娜同時,耶夫洛夫趕來了。他還打著哈欠,手里還拿著一塊烤土豆。

他掃視一眼,拍怕手︰「你們來的真早,今天上午我們還是得繼續開會商討一下別列科夫的計劃。」

「那是!你是師長,得有你宣布會議開始!」耶蓮京娜看看腕表,「真是不敢相信,作為師長的你居然是最後一個到的,戰士們的晨操都結束了,我們的師長還睡眼惺忪。」

閑話少敘,會議正式開始,一旁的書記員開始記錄。

柳得巴廖夫開門見山的說︰「經過一宿的思考,大家對別列科夫關于修改集體農莊的生產模式,建立起以莊員家庭為主體的生產小組,代替當下多個家庭的生產小組模式。我們現在表個態,同意的舉手。」

話音落下,這會議室瞬間冷場,空氣凝結的幾乎有半分鐘之久。

耶夫洛夫突然問道︰「別列科夫,這是你提出的建議,難道那你現在已經否定了自己?」

「是的,我現在否定了。」楊明志微笑著坦率說道,「而且並非是我看到其他三人都沒有舉手,而選擇不舉手。經過我的深思熟慮,昨日的新的土地計劃我認為並不合理。」

這可讓耶夫洛夫有些費解了,昨日他說的那套提高生產力的理論簡直必然成功,他是那樣的信誓旦旦還不惜在下一個馬鈴薯種植季做實驗。這才過去有十幾個小時啊,他就變卦了?!

他再次詢問道︰「別列科夫,你否定了自己的決定至少得有個理由吧。理由是什麼?」

「那麼你反對的理由呢?」楊明志反問道。

「當然是害怕出亂子,因為你在試圖改變集體農莊現有的生產模式,你的模式僅僅依靠我批準也沒有法律效益。」

楊明志點點頭︰「所以我也否定了自己,柳得巴廖夫同志出于法律是不會支持的,就算他支持也毫無法律依據。我們畢竟不能違背領袖的意志,就憑我這胸前的勛章,也不能違背他定下的制度。」

這番話說的,真是令耶蓮京娜眼前一亮。他簡直是在拍領袖的馬匹,言辭有些獻媚,關于不能違背領袖的意志,這真的令她听了很舒服。

柳得巴廖夫滿意的點點頭︰「別列科夫的想法是有一些道理了,如若未來我們的集體農莊中出現了大量懶蟲,導致糧食減產,國家自然會想辦法調整策略。但是現在,我們的莊員根本不存在懶散問題,他們絕大部分是逃亡而來的難民,每個人都有親人被德國人殺死。

人們的覺悟很高,只有勤勞生產,讓軍隊有了充沛火力方可打贏一場接著一場的戰斗。目前我們的人民開始抱怨,他們還是努力將抱怨埋在心里,恐怕更多為的就是借軍人之手,幫助他們報仇。

我們必須注意到人民的抱怨,耶蓮京娜審理那個女工的材料我看過了,人民需要最基本的生活給養,而我們一直在克扣他們,為的就是將有限的資源提供給軍隊。但克扣的太多了,一旦過了人們的承受極限,也將損害到軍隊。」

耶蓮京娜馬上詢問道︰「那麼,既然別列科夫也否定了自己的方案,我們應該怎麼面對未來?依靠上級的還沒確定時間的空投,亦或者是忍耐到馬鈴薯豐收。」

「再等等吧!堅持一下,有了糧食,很多問題就解決了。」耶夫洛夫插話道。

這時候,柳得巴廖夫又將楊明志推到台前。「關于土地的改革不能進行,恢復貨幣卻勢在必行!這一點我完全同意別列科夫!我們自己印刷兌換券,讓村民願意自的生產生活用品,由我們收購這些產品放兌換券。這兌換券將主要兌換糧食,亦可兌換別的。」

和這位的談話一直沒有涉及到恢復貨幣交易,而且是他閉口不提。楊明志還沒做好心理準備,既然他都同意了,自個當然要支持咯。

「大家再舉手表決一次吧,關于怎麼恢復貨幣交易別列科夫已經說的很明白,我們四個就做出決意。」柳得巴廖夫說罷舉起了右手。

楊明志自然是高舉右手,看看耶蓮京娜,她必然會緊跟柳得巴廖夫的步伐舉起手。只是耶夫洛夫有些猶豫,還是效仿了。

「我的師長!你應該更果斷的!為什麼會猶豫!還是說你心里依舊有不解?」耶蓮京娜問道。

「沒錯!是不解,我不懂貨幣經濟,更不懂當初領袖建立集體農莊制度的緣由。這幾個月以來我們之所以能一直勝利,全由別列科夫指揮。他昨日的意見現在被他本人否決了一個,我很想知道這里面的深層緣由。」

「因為土地再怎麼耕種,糧食產量的極限就是那樣。我現在琢磨了一下,就算把生產小組負責的農業用地,拆分成小塊又小組內的各個家庭負責,土地的產量可能也不會有多大變化。」楊明志坦率說道,「所以為了將諾夫戈梅利變得繁榮,我們需要恢復貨幣。我們許諾任何時間,人們手里拿著的由我們印刷的兌換券,都能兌換五百克馬鈴薯,當然,為了穩定我們也設立糧食兌換上限。為了更多的食物,為了更多的生產資料,工人階級,集體農莊莊員會更努力的工作。」

楊明志看得出,其實柳得巴廖夫並不是全盤反對看起來很新奇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當集體農莊內的懶蟲規模多了,將土地分成以家庭為單位的承包區,不勞動等于沒有糧食,沒有人會偷懶。

再者把這個制度當做解決一切大鍋飯問題的不二法門,也並不是明智。

那個位面的新中國能這麼搞而農業大展,並不是把土地一分,畝產就隨著農民的耕種熱情而暴漲。那個位面的蘇聯在戰後大搞機械化農業,依托集體農莊這種模式,能對大片土地統一管理。

至于為何中國的糧食產量大爆,其實根本原因在于化肥。

八十年代的中國,二十七個國營化肥廠建成,每一個的年產都是五十萬噸尿素,三十萬噸氨水級別的。在蘇聯援華的156個項目里,其中就有化肥廠。技術層面新中國已經學會了,大規模建廠的計劃也定下,直到改開有了錢,工廠紛紛建立。

蘇聯在戰後糧食產量有很大提升,也是源于化肥的廣泛運用,以及機械化農業帶來的高效率。只是蘇聯的大部分地域無霜期太短,糧食產量因為這個客觀因素是難以大爆,再者老毛子還有個悠久傳統——酗酒。

人均糧食已經四百公斤,其中竟然要拿出一百公斤釀酒。過于奢侈的生活,過于依賴于蘇聯體系下的機械化農業,這個國家解體之後帶來的一系列崩潰,關系到國民生存的農業先受到巨大沖擊。

他們老毛子畢竟不是中國這種專著種地六千年的農耕民族,蘇聯的毀滅恐怕也不是穿越後的這輩子能看到的。

楊明志最後又提議道︰「我們嚴格按照集體農莊模式展農業,要想土地增產,我又想到了另一個辦法。」

「什麼辦法?!」柳得巴廖夫等人全部如豎起耳朵的兔子,洗耳恭听。

「是建立一個特殊的工廠,一個合成氨工廠!」8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