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三十章 經濟問題

楊明志鄭重其事的說道︰「這是一個比喻!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春荒,在新的馬鈴薯出產前的最後日子,我們還是想辦法讓村民們吃的好一些,至少讓他們能得到一些生活必需品!只注意軍隊建設,忽略了普通村民的,這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怠慢了軍隊建設,我們又如何在絕境中活下來?啊?」

耶蓮京娜現在的情緒比較激動,還是耶夫洛夫安撫了下這個女人的情緒。?? ?

他做起了調停人的作用,緩緩說道︰「別列科夫當然知道軍隊的重要性,恐怕他現在也有更多方面的考慮了。」

「對!我們不能一味的加強軍隊建設,擴充軍備。我們把大量的物資供應戰爭,在客觀條件下我們也必須這麼做,未來的戰爭會更加凶險,規模會更大。但我們也不應該做殺雞取卵的事,不能再一成不變的依靠戰時**模式。」

這話讓耶蓮京娜想起二十年前的事,當時蘇俄草創,各國干涉軍以及白俄舊軍隊對新生的紅色政權,展開了猛烈攻勢。在蘇俄控制區一切都導向軍隊,針對農民的「余糧搜集政策」逼反了農民。

想到了這兒,女人一拍桌子,吼道︰「他們有什麼不滿?難道德國人屠殺的不是他們?國家在最危急的時刻,這場戰爭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為國家交出一切這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也包括生命!而且,別列科夫,你難道在質疑列寧和斯大林政策?」

「我當然沒有!」楊明志言辭強烈的說道,「但是,我們起碼得讓他們有足夠的食物,來應對體力工作造成的消耗。還要讓他們有至少一件得體的衣服,有一些能用的生活器具。」

如果和這個女人說五十年之後蘇聯就不復存在了,這一代蘇聯犧牲數千萬人打贏的戰爭,兩代人後,是蘇聯人自己毀滅自己的聯盟,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同時自己的「失敗主義分子」的帽子也扣扎實了。

這個國家之所以解體,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不正是幾十年以來顧此失彼的政策?依托斯大林模式,工業展起來了,農業展卻遲緩。在三十年代末固然農業的展程度遠好于沙俄時代,突如其來的戰爭摧毀這一切。

依托沉重的賦稅,甚至是和人頭稅一個德性的戰爭稅,而非粗暴的余糧收集,整個國家固然是同仇敵愾,農業卻遭遇到沉重打擊。

現這個問題的正是赫魯曉夫,將已經完全傾斜的天平,稍稍的糾正了些,對于農業的補課也得是十年之後的事了。

其實關于普通村民生活的事,耶蓮京娜掌握著大量的統計資料,她何嘗不明白呢?

這個女人堅定說道︰「別列科夫,你要知道我們的人民有極強的忍耐性,他們有著高度的覺悟。經過我的調查,廣大人民希望把軍隊建設好,只有戰斗力強盛才能保衛這一片和平之地。諸如巴夫拉這樣的女人,她算是個異類,也就是你一如既往的好說話,才和你說那些。」

「我並非好說話,而是我也覺得就目前狀況下,能夠提高生產力的一切辦法,都是可以實施的!再說人民的內心,誰不希望自己過的更好些。這是因為戰爭現狀,大家都有著高度覺悟。如果我們進行必要的扶持,是沒有人拒絕的。這個巴夫拉的話並非她自己,而是代表了廣大村民。」

耶蓮京娜憋著怒氣,故作溫順的問道︰「好吧,也許是這樣。提高生產力的辦法,你有什麼辦法呢?」

「當然是恢復貨幣貿易。」

「這可行?!」耶夫洛夫和耶蓮京娜雙雙大為吃驚,因為幾個月以來,貨幣已經失去用武之地。在這片被德軍包圍的沼澤地,錢幣不能吃不能用,紙幣成了廢紙,硬幣還不如煉鐵。在戰亂年代,只有糧食才是最重要的!

當下施行的配給制,能保證諾夫戈梅利沒有人餓死,即使不少人出現了營養不良狀況與慢性饑餓疾病。

繼續這樣的政策完全能夠挺得下去!

作為師長的耶夫洛夫保守的認為︰「別列科夫,我相信上級的空投很快就會到了,等物資送達,很多問題將不是問題。等到四月份,我們的馬鈴薯又大規模收獲,糧食問題也能得到大大改善!」

楊明志搖搖頭︰「可是這些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我們一直在被孤立,法理上我們284師是听從西南方面軍調遣,實際卻是自行展。把希望壓在鐵木辛哥同志的援助,還不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所以,我認為激普通人生產積極性的最佳辦法,就是恢復貨幣貿易。」

如果單純的以物易物,人民的生產勞動成果的價值,難以進行公平的評估,在交換過程中必然有一方吃虧。

這也是蘇俄勝利後,列寧一度取消了貨幣貿易,又在很短的時間恢復它。因為他看到了,在蘇俄迅實現**並不現實,要建立它先要社會繁榮,貨幣貿易必須恢復。

但在1942年的普里佩特沼澤地,廣大村民都被動員起來,農民種地、工作獲得工分,一次到專門開設的地點兌換糧食。與其說是配給制,還不如說農民的工農業產值主要供養軍人了,且達到了兩人養一軍的「窮兵黷武」地步。

耶蓮京娜給他提了個醒︰「我們已經許可農民自的捕魚,他們甚至可以投擲爆炸物炸魚。這些漁獲可以自己敞開肚子吃,吃不完的送到收購站,兌換馬鈴薯。如果他們勤勞,也就不會抱怨。」

楊明志搖搖頭,這里的巴夫拉卻是個極好的例子,就指著她︰「試問有多少人會悠閑的跑到十公里外的第聶伯河河畔捕魚,這個女人每天工作過十三個小時,一個人的勞動效率也過兩個人。人們的思想覺悟都很高,各個手工作坊在生產五花八門的東西,能去捕魚的除了專業漁民,就剩下我們的軍人了。你的想法,用我們中國的話說,就是何不食肉糜。」

楊明志用俄語解釋這段話,便是沒有糧食,就去吃肉,耶蓮京娜馬上听得出這可是譏諷的話。

她仔細推敲一下,魚肉哪有什麼熱量啊。無霜期剛剛退去,得益于沼澤地是比較靠南,又靠近黑海,這里的無霜期較短。在之前的時光有整整四個月氣溫特別冷,面對苦寒,人必須攝入足夠的油脂來硬度身體消耗。可是哪里有那麼多油脂?軍人可以吃繳獲的德國罐頭,吃到飼養的牛羊,包括戰死的戰馬。農民真的只能啃馬鈴薯了。

耶蓮京娜早已不是那個不弄腦子,無條件遵守上級的死命令的家伙。副師長兼參謀長別列科夫,他有著東方的智慧,至少這智慧就目前來看,已經幫助沼澤地的居民挽回了被屠戮的厄運。8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