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七十七章 子彈復裝(二)

軍火倉庫是一個半地穴的建築,其內部空間很大,室內的軍火存貨確實如報告所言——很少。? ?

里固施科夫如實回答︰「工廠一度停工很久,庫存的炮彈全部分給部隊了。這次作戰我們派出了全部作戰力量,重武器的彈藥交付部隊,剩下的也就是一些子彈。」

「子彈?是7.62毫米的嗎?」

「是,這間倉庫還有十萬余,其中有原裝的,也有復裝的,其中有七成是復裝彈。」

楊明志一驚,也就是說這間倉庫的原裝蘇制步槍彈僅剩三萬,這是什麼概念?一名士兵的標準基數彈藥是六十,以此為標準就只能裝備一個營了。若果這次作戰出現問題,沒有繳獲大量的德軍彈藥,未來的作戰真的會遭遇困境!

「我記得咱們的彈藥庫存是很多的,為什麼只剩下這麼點了?那邊的那些箱子應該是繳獲的德制彈藥,我們的蘇制彈藥幾乎耗盡了?」

里固施科夫解釋道︰「並非如此,如我剛才所言,彈藥幾乎全部交付部隊,短時間內不存在彈藥不足。只是我們難以應對長期的高強度作戰消耗。」

楊明志想想看也確實如此,娜塔莎能奢侈的打出去七百子彈,普通士兵的背包里彈藥也很充裕。即使在沼澤地,蘇軍的這點兵力也比遠在一萬公里外的中國的八路過得更好,起碼彈藥問題不嚴重。

「如果我如今是在國內戰場,一個戰士平均五子彈,手榴彈就是重武器。以這樣的武裝消滅日寇實在艱難,但在這白俄羅斯,彈藥充裕才敢動大規模作戰。」楊明志閉著眼楮想了想,他很慶幸戰役不再擴大是最正確的選擇。

戰役過後士兵打掃戰場,大量裝載整齊的彈藥箱被翻出來,打開箱子,7.92毫米的步槍彈被穿在擔架上擺放的整整齊齊。機槍用的彈藥整齊安在彈鏈放入鐵盒,再整齊擺進木箱。如今這些箱子悉數運到倉庫,使得目前德制武器數量儼然蓋過的蘇制。

里固施科夫繼續說道︰「這次作戰既然是一次戰役,師長下令後續部隊每一名步槍兵攜帶兩個基數彈藥,沖鋒槍手則是四個。我們的手槍彈消耗巨大,好在它們很好復裝,只是這步槍彈的復裝有些麻煩了。」

話題又引回復裝上了,楊明志隨口問道︰「現在告訴我,復裝車間你有多少工人,他們的平均產量是多少。你說昨夜工人們奮斗到天亮,他們的產量又是多少。」

「子彈復裝是我們最大的工作,從安裝底火,填充火藥,再裝入彈頭,到最後的收口。這些工序合起來有五十名工人,從昨晚吃過飯到今早,夜班的工人加工了八千。」

這個數字听起來很多,楊明志稍微琢磨一下也能明白這彈藥太少了。「我相信工人們的工作熱情,只不過他們費勁力氣造出來的子彈,很快就會消耗干淨。」

里固施科夫補充道︰「長官,子彈復裝車間是兩班倒,這些工人都是專業人員,實際上這個車間一天的最大產值是一萬五千。只要提供給我們沒有破損的彈殼,復裝工作就不會停止。」

楊明志安靜下來仔細琢磨一番,一個步兵營中七成的人裝備的就是栓動步槍,不管是蘇制還是德制彈藥,每個士兵標準基數六十子彈。滿足這些人一個基數就需要兩萬五千枚子彈。看起來兵工廠兩天的子彈復裝就能滿足一個步兵營。

不過子彈的問題並不在這里,最消耗彈藥的是機槍!

此時還有很多彈藥擺在戶外,一部分是士兵暫時懶得搬進這個軍火庫,一部分是準備裝車運到黑土村。

里固施科夫再次解釋道︰「長官,我們最大的軍火倉庫在鯰魚村,那里的彈藥量還比較豐富。很多子彈與手榴彈不在這里,我們現在的彈藥消耗很大,這間倉庫幾乎被搬空。好在戰後我軍繳獲甚大,使用敵人的彈藥完全沒問題。」

楊明志沉穩的拍拍這人的肩膀。「你的任務很艱巨,這次作戰無後坐力炮表現很好,Rpg更是展現了該有的威力。這是我們最強大的武器,奈何彈藥生產不快,消耗量卻很大。我們消滅了七千德軍,這是建立在彈藥巨量消耗的基礎上,最終我們現在變窮了。」

「彈藥都是消耗品,我們還在做火藥、炸藥,高爐還在冶煉炮彈胚。現在沒有戰事,我的生產恢復正常後,這些失去的很快就回來了。」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但子彈的事我還是不放心吶!」楊明志長長的嘆一口氣,弄得里固施科夫有些莫名其妙。

「副師長,子彈的事你還不放心?」這位專職兵工廠的家伙立刻拍著胸脯保證,「你皺起的眉頭一定是想說什麼,一定是覺得一天產一萬五千枚復裝彈少,那麼我可以再增加人手,訓練一批優秀工人。勞動人數增大了,我在督促他們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以上,爭取一天加工兩萬五千,你看如何?」

听到這兒,楊明志想到了欲則不達。「增加工人增加工作時間固然能加大產量,但是子彈復裝工作不是動動嘴就能大規模增產的。這是一個技術工作,你我都不希望子彈到戰士手里了,這些圓頭彈變成啞彈臭彈。再說了,讓工人工作十二個小時,已經是太辛苦了,你還要讓他們再增加兩小時。」

這個里固施科夫就不盡認同了,他問道︰「副師長,頓巴斯的斯達哈諾夫你可知曉,那個人是個勞動英雄,為了社會主義建設,在一班時間挖掘煤礦,是定額的十三倍之多。也許你來自異國對我們並非了解的那麼細致。」

這個人名是出現在教科書上的,楊明志稍稍回憶一下還記得。在那個位面,新中國成立後也開展了很多勞動競賽,源頭就是這個斯達哈諾夫。

「現在戰爭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我和工人們奮戰在一起,他們可都是些老工人,不少人當年還是紅軍戰士,即使現在讓他們上戰場,只要不介意那一臉花白的胡子,他們也是好兵。」

楊明志微微樂了,說道︰「你的意思我能猜到,是說他們的愛國熱情吧。我當然相信他們可以做到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只是這會極大摧殘他們本就開始衰老的身體,長期高負荷的工作人會累倒。我真的不希望他們如此拼命,為此我們必須想想辦法。你說的增加人手,這個我不但批準,還要支持,因為春季的大生產運動就要開始了。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因地制宜的找到子彈高消耗的結癥所在!」

大生產運動,師部那里早就傳來風聲,再者春季大規模播種因戰役的干擾被迫推遲,現在還是三月初,馬鈴薯補種能迅開始。

但是子彈消耗的問題又有什麼很好的解決辦法?

楊明志面對著這位一臉不解的人說道︰「別看現在部隊在放假我仿佛很閑似的,自敵人被消滅後我看到戰場上到處是彈殼,尤其是繳獲的德制mg34輕機槍周圍,彈殼都能鋪設地板了。子彈消耗快的結癥只有一個——機槍射太快。」(未完待續。)8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