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五十一章 娜塔莎的心路歷程

楊明志扭過頭再次看著耶蓮京娜。★★

「怎麼,你還有什麼事?我們的英雄副師長同志?」耶蓮京娜戲謔道。

「是,還是有事!等一會兒我恐怕是坐實了英雄的身份,再說,我本來就是蘇聯英雄,若不是咱們和上級失去密切聯系,我現在可是應該佩戴勛章的。閑話不多說,我只是想說,在那兩個姑娘的心目中,我的身份地位確實非常重要。」

「廢話!」耶蓮京娜仿佛在苛責,下一秒又樂了。「在我看來,你這人簡直就是那兩人的父親一樣的角色!」

「父親?算了吧,我還沒有那麼年老。現在別開玩笑了,接下來輪到娜塔莎。」

就像楊桃所經歷的事,娜塔莎亦是如此。在軍營中不少戰士尤其是老兵們,早已知曉這個孩子已經實際成為了孤兒。是誰制造的?是德國人。

真是因為孑然一身,她才更珍重現在的生活吧。對于她,有了丈夫,有了戰友,這些感情彌足珍貴,她也愈把白俄羅斯這里看做自己的第二故鄉?

不過也確實可以,楊明志和妻子的想法很相似。再者,時代已經悄悄的改變了,現在的時間點,中華民國和蘇聯已經是實際的盟友。1941年12月9日,因為珍珠港事件,中國正式向日本和德國宣戰。在法理上,至此中國戰場成為二戰一部分,而蔣中正也成為中印緬戰區最高指揮官(後來被撤這是後話)。

德軍如同魔鬼入侵蘇聯,似乎唯一的目的就是把所遇到的蘇聯人全部殺死。

在開戰初,大量蘇軍士兵被包圍,後勤崩潰。再者由于部隊大部分是臨時擴充的,很多人的戰斗意識不強。本著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心態,他們舉起了雙手,結果他們還是死了,被德國人當做牲畜一般殺死。

基于這種情況,逃入這片沼澤地的兩萬人,基本上家家是有親人為德軍所殺。

娜塔莎向前幾步走,面對著數千人,深情演講起來。

楊明志赫然現,這丫頭也是完全不需要演講稿。她的演講飽含深情,很快就到了關鍵性部分。

娜塔莎陳述著她的故事,她本是一個九年級的學生,如若沒有戰爭,今年十六歲的她就要上十年級了。在學校,她的成績還不錯,如若再努力一把,就可以考大學。但是戰爭爆了,她和廣大同學被疏散回家,非常的黑色幽默,她的學校就在列奇察城內。

「這次軍事行動,我終于又一次去了我就讀的城市,我甚至已經遠遠的看到了高中的教學樓。但是這一次,我是扛著鋼槍去的,整個城市也與幾個月前完全不一樣。」

娜塔莎的遺憾的說到這些,引起很多人共鳴。就在軍營外聚集的人群,以及在場的一些士兵。大家可是烏克蘭人,不少還是基輔市民。那麼現在的基輔又是什麼樣子?因為頻頻遭遇隱藏起來的游擊隊,以及殘留的蘇軍正規軍的暗殺破壞,德軍在基輔城內大開殺戒。

當然殺的最多的,還是猶太人、吉普賽人,以及大量的城內的教師、科學家、醫生等知識分子。城外的娘子谷已經成為幾十萬人的亂墳崗……

聆听女孩演講的人們在醞釀著憤怒。

娜塔莎繼續陳述,如果是楊桃自述的故事是生在遠東,這里的人們覺得距離太遠難以將心比心。那天娜塔莎的話,就如同刀子一般直插人們的心髒。

「德軍就是要殺人,他們會殺死遇到的一切人。我的父親已經參軍,或許已經戰死在某地。敵人突入我的村莊,母親將我和弟弟藏在地窖里,我們連續躲了很多天,當我們從地窖里出來,現整個村莊的人都被殺害了。而我的母親……」女孩哽咽起來,不禁回頭看了看楊明志。

這話引爆了氣氛,這些話可是對全部的集體農莊廣播,很多人為之落淚。

娜塔莎亦是哽咽,緩緩說道︰「在這里,我要感謝副師長同志。是他,親自將我和弟弟救出地窖,如若沒有轉戰中的284師現我們,我和弟弟也已經死了。同樣還是他,現了我,提拔了我。至此,我才能拿起槍復仇!」

白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耿直,這個小姑娘家破人亡,選擇暴力復仇,這為群眾津津樂道。

楊明志本來是想低調一些,現在想不出名也沒辦法。這丫頭說的真是感人,他看到連耶蓮京娜也滿臉淚痕。呵呵,這家伙本來就是孤兒出身,為契卡所培養,無限終于布爾什維克,不應該更加堅強嘛?卻依舊也是個心軟的女人。

楊明志繼續听著。

「剛剛師長同志說了,我的戰績是殺掉了一百零五個納粹,而我的戰績也一直成為部隊報紙的頭條。我成為了戰斗英雄,可能還是整個方面軍殺敵最多的狙擊手,甚至能夠獲得蘇聯英雄勛章和稱號,乃至其他的一些勛章。但是這些榮譽如何能讓我死去的家人,以及那麼多無辜的同胞復活?所以我要繼續報仇。

原諒納粹那是上帝的事,而我的任務就是送他們見他們的上帝。在馬廄抓到納粹就在馬廄擊斃,在廁所現就溺死在毛楞,在任何地方現他們,那里就是他們的死亡之地……」

這話是俄羅斯的古老諺語,詞匯相當粗糙,卻非常提氣。,別有一番意味。

但楊明志也淡淡的感覺到,這丫頭的話說的太過了。

因為戰爭一點也不光榮,它只會把人類最惡毒的一面表現出來。這個丫頭,在和平時期肯定是個溫柔的姑娘,比如她對待自己的弟弟的態度就可見一斑。但是戰爭,漸漸的在改變她。今日娜塔莎說出這些話,滿嘴是對納粹的仇恨,這仇恨很可能一點點腐蝕她的心智。

在這個時代,各國的醫學界和軍界對士兵因為長期的戰爭引的心理疾病根本視而不見。那個被炮火震成精神病的士兵,被巴頓抽了耳光,還怒斥是懦夫。

到了21世紀的美軍,長期在中東遭遇敵人的游擊作戰,無時無刻不是精神緊繃。以至于他們退伍後,出現了大量的問題,甚至把故鄉的平民當做敵人而大開殺戒。

楊明志胡思亂想了很多,這個丫頭還有自己的老婆,她們倆還不知道還有三年多,戰爭就要勝利結束。兩個人還非常年輕,必須重新融入和平生活。

這些事,就必須由他這個副師長采取心理干預手段了。就像耶蓮京娜調侃的那樣,像一個父親,以「父愛」引導她們,避免出現精神異常。

娜塔莎說了很多,楊明志的思索為震耳欲聾的掌聲打斷!他注意到,台下的大部分士兵已經哭泣了,按照中國的古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眼前的這支軍隊,無疑算是一支哀兵,而哀兵必勝!

樸素的愛國主義在蔓延,娜塔莎將不僅僅是一名戰斗英雄,她本是就是一個抗爭的象征。

女孩的事跡為三個集體農莊熟知,當即引起巨大共鳴。戰士們鼓著掌,喊著娜塔莎的名字。小姑娘激動著捂著臉哭。

楊明志覺得是時候了,現場情緒已經到了極點,他向前幾步走,撫著女孩的肩膀。

「親愛的,你說的很好。現在可以結束了,我馬上給你們倆獎品。」(未完待續。)8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