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章 德軍很憤怒

兩支摩步團命令立刻支援切諾比城,他們沿著公路前進,卻因為黑夜耽誤了不少事件。?〔?〈[

「區區一群游擊隊,散兵游勇也要攻擊一座城市,真當守備部隊是一群飯桶?」一個團長輕蔑的自言自語,態度上完全不把蘇軍當成一回事兒。

或許是因為他並沒有遭遇到7o7師遭遇的事,這個師遭遇重創後已經立刻調入國內休整,他們得到的一些情報則被記錄。因為襲擊他們的人和普通的蘇聯軍人完全不同,衣著打扮上尤其是綁腿,令人想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兩個團在增援的途中,在很遠的地方就見到了切諾比方向那燃起的大火。火光把太空燒的通紅,光芒照亮大地,越是前進能見度越是好。

可是,如此的火光也說明了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信息——切諾比城陷入火海。

他們被大火所阻撓,整個城市都在燃燒。自燃料倉庫爆燃之後,燃燒的汽油一路流入河流,燃油飄浮在第聶伯河上,形成一團團燃燒的火焰,美麗,而殘酷。

堆放大量糧食的倉庫也被點燃,小麥粉在燃燒。而最恐怖的自然是彈藥倉庫,好在切諾比暫時沒有堆放重炮炮彈,只有大量的小口徑炮彈生殉爆,即便如此,爆炸還是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損失。

大量沒有來得及撤離的德軍士兵被熊熊大火攔住,甚至是德軍的警備司令也不能幸免,他和一眾公務人員被困住,甚至看不到生路。

到處都在燃燒,他的怒火遷怒于偽市長伊戈爾斯基,並簡單粗暴的執行了槍決。

本來投降了德軍換來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蘇聯看起來就要滅亡了,伊戈爾斯基祈求活命,萬萬沒想到戰爭會突然降臨這座小城市。他至死也是覺得,城市被一股游擊隊襲擊,最後莫名其妙的死掉了。

他本是為了保護家人,而家人也葬身于火海。這場大火很快失控,沒有撤離的蘇聯人全部死亡,也包括很多德軍士兵,成為被烤焦的尸體。

負責掌控這座被征服城市的德國機要人員全部死亡,這場大火燃燒了整整四天,直到第五天一場大雨才將這火撲滅。

至此,增援部隊在城市外圍等待了整整四天,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增援守軍消滅襲擊者,結果一個敵人也沒有看到,反而是抓到了一些逃出來的蘇聯人。

本著這里面恐怕有混入的襲擊者,還有泄憤的因素,德軍毫不猶豫的殺光了他們。

可是,襲擊者呢?一群游擊隊?不!游擊隊哪有這麼大的能力,一群散兵游勇,可是,唯獨白俄羅斯東南部的游擊隊戰斗機最強,活動最為猖獗。

十月二十日也就是襲擊後的第五日,歷史到了這個時間點。切諾比城的火熄滅了,德軍在這里遭遇重創,而在遠方,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突破了維亞濟馬防線,又猛攻蘇軍布良斯克集團,包圍圈已經形成。

現在,楊明志的老部隊,西北方面軍在遭遇慘敗之後只有少數人回到後方,那位庫茲涅佐夫率領三萬人歸隊,他和僥幸逃月兌包圍圈的部隊,和方面軍預備隊完成了新的整編,成立了新西方面軍,朱可夫授命成為方面軍司令。

他立刻著手在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羅斯拉韋茨—卡盧加一線建立防線,兵力固然有些捉襟見肘,除卻調集現役兵力投入前線外,大量的年輕人正從大後方趕來,這些動員兵雖然只受了短暫的軍事訓練,無奈的戰局只能讓他們硬著頭皮頂上。

好在天公作美,下雨了。進入秋季後,蘇聯東部地位的降雨往往一次好幾天,待到北極寒流南下,雨水立刻變成大雪。道路開始變得泥濘,這給蘇德雙方的後勤都是一種災難。很多公路變成泥塘,德軍推進度降低,而蘇軍的增援效率也下降了。

好在蘇聯有著龐大的縱深,只要抓住時間,德軍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如今男人上了戰場,女人往往也不例外,更多的女人在修築戰壕防線,戰爭已經完全變成了人民戰爭。

也正是因為戰爭變成了人民戰爭,德軍不得不面對突然出現的大量游擊隊。切諾比城外的很多村莊迅被德軍控制,他們以其中有游擊隊員的名義,將全村人擊中起來。接著不分老幼集體屠殺,按照他們的邏輯,游擊隊生存的土壤就是這些村莊。

是他們給予游擊隊必要的給養,所以制造無人區,就是打擊游擊戰的最簡單的辦法。

屠殺在進行,按照戈貝爾的理論,「斯拉夫劣等民族必須消滅,他們消失後的土地,自然是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間。」過多的血腥蒙蔽人的理智,使得本應該有更多良知的德軍國防軍也如同黨衛軍那般殘暴,完全獸性戰勝理性。

當下雨的時候,楊明志的人已經渡過了普里佩特河,沒想到第二天就開始下雨了。

「這場雨估計要下好幾日,甚至十幾日。德國佬絕對想不到,冥冥之中他們的上帝也不會幫助他們。」楊明志依靠著門框抽著煙,外面的雨水淅淅瀝瀝。

「丈夫你快進屋吧,天冷,還是注意好保暖。」

「好吧!小桃,你也要注意保暖。」

楊明志進了屋,他實在是知道未來的走向。作為穿越者,他這個小蝴蝶改變的力量微乎其微,尤其是天氣區區凡人根本無法改變。這次雨要下很久,德軍的後勤要瘋,制定作戰計劃的那群人包括希特勒本人也會瘋。

切諾比之戰大獲全勝,橋梁被炸,城市一片火海。勝利的喜悅情緒沒有因為秋雨所破壞,至于犧牲的戰友,戰士們早已習慣。因為既然做了軍人,每一場戰斗都可能戰士,戰死在沖鋒的道路,或者守衛陣地流盡最後一滴血,這恰恰是戰士的光榮。

這場戰役,很多人得到嘉獎。因為物資的匱乏,戰士獲得的獎勵無外乎干淨的衣物和更多的實物配給。他們的戰績也被記錄在冊,按照楊明志的話說︰「不管大家能不能戰斗到戰爭勝利,你們所有人的功勞都要有文書在冊,這是你們光榮的憑證,也是要等到戰後交給國家,領袖不會虧待保家衛國的人。」

所以娜塔莎等人,因為不畏炮火和敵人的裝甲列車死磕吸引了火力,這戰術佯攻是戰斗勝利的關鍵。之後便是炮兵連的戰士們,還有制造苦味酸炸彈的兵工廠人員。

在慶祝之余,部隊立刻開始著手防澇措施,倉庫檢查更加頻繁。可惜,很多馬鈴薯要麼霉了,要麼芽,它們只好用于喂養牲畜家禽。

「蘇聯的糧食總是放在不好的糧倉,糧食在這樣艱苦的條件真是難以保存啊。」楊明志無奈的吐槽也沒有辦法,唯一的補償辦法就是期待新一季的馬鈴薯能挨過十月,到了十一月無論如何都挖出來,即使個頭小還能果月復。

當大家忙著防澇工程,普里佩特河西岸的防線,很多兵力被抽調會來。此時河流已經漲水,部隊建立了浮橋用于交通。看起來德軍完全沒有報復的傾向,原本準備戰斗的民兵和預備隊立刻從事別的事。

楊明志在心中祈禱,德軍最好不要愚蠢的展開攻勢。

另一方面,切諾比固然是變成了一片廢墟,橋梁橋墩被炸斷整個橋已經不能使用,這給予佔領下的烏克蘭德軍極大震撼。因為這襲擊毫無征兆,就結果來看簡直是成建制的集團軍一級的杰作。

他們在廢墟中找到了大量是死尸,很多變成了焦炭。不過他們在河畔現了一些獨木舟,這些船只出現非常異常。一些死尸也被調查一番,有綁腿這個特點再度浮出水面。

這直接令德軍聯想到白俄羅斯德軍7o7師的遭遇,蘇軍士兵不會用布條把小腿捆結實。至于現在出現的,只能說明切諾比也是被同一股蘇軍襲擊,焦點一下子落在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交接的沼澤地區。

德軍甚至可以確定,這片爛泥濕地還有大量森林的地區肯定聚集了大量的游擊隊,大量的蘇軍潰兵涌入那里。從之前的經驗,蘇聯當局在向後方派遣大量游擊隊組織,普里佩特沼澤地顯然成了游擊隊的根據地,這樣成建制的動戰爭也就不足為奇。

可是,知道了情況又如何。德軍司令部實在無暇顧及這些問題,更沒有兵力去掃蕩白俄羅斯。目標依舊以攻佔莫斯科為主,治安戰只能暫且放一放。

不過德軍立刻做出了調整,除卻在各個據點加強監管外,有開赴各個村莊監管起來,建立親德組織,培養反對斯大林的俄羅斯人。在游擊活躍地區域搞無人區,經濟上嚴格管制,禁止任何生活必需品、藥品、武器原料流向游擊區。

德軍立刻開始如此辦事,切諾比周圍的村莊全部遭殃,在莫濟里-列奇察公路的周圍已經實實在在的變成了無人區。

即使是雨季,德軍的暴行變本加厲,很快,這些情報就送到了284師師部——德軍更加殘暴了。(未完待續。)8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