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七十一章 孤家寡人

PS︰感謝書友「Hugo」投的**。和尚向書友們作揖了,新書《漢明》正在試水推,求點擊收藏推薦票。

對于文官、武勛而言,二崔的提議正合他們的心思。

國不可一日無主,不管皇帝今年才二十多,立太子之事,宜早不宜遲。

不過,文官、武勛也有自己的考慮,他們擁立的對象不同。

譬如文官,他們首先選擇的是皇長子李春風,一是立長不立幼的傳統,二是皇長子生母德妃出身本就是醫學院祭酒,更能契合文官集團的利益。

武勛的考慮就不一樣了,他們認為長林衛大將軍所出的皇子,更能代表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的選擇是皇三子李陽。

二崔並沒有反對,他們的用意不在于擁立誰,雖然他們也有擁立的目標,那自然是崔尚的嫡孫女崔秀所出的皇次子李誠。

在二崔看來,現在重要的不是擁立誰,而是盡快冊立太子,趕在皇後生出嫡子之前。

只要冊立了太子,那麼就算皇後誕下嫡子,那也是一江春水向東流了。

正因為二崔的極力推動,還有文官、武勛的支持。

一場前所未有的,浩浩蕩蕩的請願潮暴發了。

金陵皇宮承天門外,數萬臣民叩闕向皇帝請願,懇請皇帝順應天下民心,冊立太子,以安天下人心。

這場騷亂來得突然,突然到連各地狼牙衛和京城長林衛都在事發時才知曉。

李沐更是措手不及。

面對著如此洶涌的輿情,李沐是既驚喜又憤怒。

驚喜是因為自己播下的種子開始萌芽。

民智漸開,敢于集群向皇帝請願了。

憤怒的是有人居心叵測之人在煽動利用這剛剛蘇醒的民智。

李沐並不反對冊立太子。

做為一個父親,特別是一個剛當父親的男人。

絕不會抗拒把家業傳給兒子。

李沐原本是想,等兒子們再大點,給自己一個選擇的余地,也給大唐天下一個選擇的余地。

皇長子都才三歲,其余二子還在襁褓之中。

選一個合適的繼承者,足以讓大唐少走一些彎路。

此時冊立太子,與江山社稷何益,與天下蒼生何益?

李沐清楚地意識到,這背後必定有人在策劃,鼓動。

可面對著朝野上下一片的呼聲,李沐確實無從著手。

朝堂之上,口若懸河、唾沫橫飛的原內閣大臣孔穎達,滿口的子曰。

華麗的駢文詞藻,李沐用心听了半晌,都沒听明白啥意思。

郁悶得李沐就想月兌下朝靴扇他一個大耳刮子。

不過這也就是想想,真要這麼干了,這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真能光著膀子跟自己干。

有道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仇。

李沐可不想開這個頭。

其實李沐清楚孔穎達心中對自己的怨恨。

將孔穎達的位置給了孔惠元,以縣公的爵位退居二線,孔穎達肚子里憋著火。

都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兒子、孫子也一樣。

孔穎達不服老,認為自己能象房玄齡一樣,再干上一屆。

奈何李沐已經啟動換新血的程序,房玄齡是個特例,孔穎達排不上號。

這個孔夫子後人終于噴累了。

讓李沐心中安慰的是,自己一手提拔的這批年輕人,沒有一個附和。

當然房玄齡和李孝恭也沒有附和。

這二人的身份不一樣,他們如果出言,代表著內閣和軍機的決議。

在沒有得到皇帝點卷的情況下,他們一旦出言,就代表與皇帝攤牌。

萬一意見與皇帝不合,那麼就是又一場君臣對抗。

李沐面無表情地站起身來。

很多官員都不由自主地小小倒退一步。

這就是君威,哪怕是叫喊最響的孔穎達,也不禁微退一步。

許多人都在心里偷笑著,他們位卑言輕,但這不影響他們吃瓜看熱鬧。

其實冊立太子對他們而言,真得不象說得那麼重要。

他們從來都不是指揮者,他們只是追隨者。

可李沐站起身之後,只說了一句話,「此事容後再議。」

說完,拂袖而去。

滿殿嘩然。

可他們沒有辦法,皇帝說後議那就後議,誰敢阻攔?

他們也有辦法,皇帝說後議,那他們就等。

在哪等?

承天門外靜坐。

李沐是真不明白了,難道靜坐抗議就是這麼來的?

紫宸殿。

是李沐的上書房。

相當于長安甘露殿。

這時,李沐手中有書,心中無書。

他蹩著眉頭,沖躬著身的房玄齡、李孝恭發火。

「堂堂內閣首輔、軍機輔弼。朕都讓人堵在宮中了,你們連是誰策劃了此事都沒查出。這還是請願,若是造反呢?」

房玄齡、李孝恭彎腿下跪請罪,「臣等有罪,請陛下責罰。」

「都起來吧。動不動就跪,膝蓋子不痛啊?」李沐沒好氣地罵道,「朕就奇了怪了,誰在與朕角力?」

李孝恭沉聲道︰「陛下息怒,依臣之見,雖說此次請願手法激烈了些,可終究是為了陛下,為了大唐天下。陛下如今春秋鼎盛,冊立太子確實可有可無,但既然已經鬧到了這份上……以臣之見,陛下就順應人心吧!」

「呃……。」李沐一驚,「王叔也認為朕須冊立太子?」

李孝恭道︰「冊立太子宜早不宜遲。」

李沐怒道︰「好,好。沒想到連王叔也這麼說。房玄齡,你的意見呢?」

房玄齡躬身道︰「臣以為河間郡王之言,老成謀國。請陛下三思。」

李沐厲聲道︰「朕累了,二位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啪」地一聲脆響,肯定是有瓷器或者琉璃器具被摔碎了。

出了殿門的房玄齡和李孝恭相視苦笑。

他們是真不明白,皇帝為何如此抗拒冊立太子。

「老夫還要去疏散承天門外聚集的臣民,還請河間郡王小心戒備,免得讓有心人借機生事。」

李孝恭點頭道︰「本王理會得,有勞首輔了。」

看著二人離去,李沐心頭如火燒一般。

手下文武首席大臣,居然也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雖然李沐很清楚,這場風波肯定不是這二人挑起來的。

但這種孤家寡人的處境,讓李沐很不舒服。

立太子,那些人的用意豈是立太子那麼簡單。

一旦冊封太子,那麼東宮就會啟用。

一套完整的班子就會設立,從六部到軍隊,一應俱全,就如同一個縮小般的小朝廷。(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