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六十一章 懲罰

PS︰感謝書友「淚落塵間」、「萌流天涯」投的月票。和尚向書友們作揖了,新書《漢明》正在試水推,求點擊收藏推薦票。

「他什麼都不做,甚至三個月就沒出過門。連投貼前去拜訪的官員,都被拒之門外。」

李沐喟嘆道︰「都說李治木訥,其實這才是大智若愚啊,不象有些人,自以為羽翼豐滿就躍躍欲試。」

將手中名單遞還給常綠雲,李沐說道︰「等朕與首輔商議之後,再做處置。」

次日一早,李沐在甘露殿召見房玄齡。

「臣叩見陛下,臣恭賀吾皇滅亡突厥,建不世之功。」

「房卿多禮了,起來吧,自己找個凳子坐。」

房玄齡默默地接過孫華遞上的錦凳,向孫華點點頭,表示謝意之後,在李沐御桉左側坐了下來。

「知道朕為何單獨先見首輔嗎?」

房玄齡哪會不明白,只是這不能直說,于是道︰「請陛下示下。」

李沐道︰「李恪死了,死于自殺。首輔以為,該如何詔告天下?」

「潤王謀反,論罪當斬。既人已死,當奪官除爵,廢為庶民。」

「段志玄舉兵謀反,當如何處置?」

「論罪,殺!誅三族。」

「程知節伙同李恪、段志玄謀逆,該如此處置?」

「論罪,殺!誅三族。」

「誅三族就算了吧。」李沐用手指點點御桉,「程家三子在朕麾下用命,這麼年一直忠心耿耿。」

房玄齡道︰「那就將程處弼列在之外。」

李沐頜首道︰「首輔所言在理,朕準了。就按首輔的意思辦。」

房玄齡心中一抽,這哪是自己的意思,分明是你的意思啊。

可這話是絕對不能說的,房玄齡只能背鍋。

「朕听說之前京城騷亂,是首輔下令廷尉和京兆府強壓下去的?」

房玄齡心中一咯 ,暗想難道那場騷亂真是李沐暗中授意的?這是要是借機責罰嗎?

「回陛下,確實是臣下的令。」

「唔!很好,此事還得首輔領頭,繼續查下去。」

房玄齡是真想不懂李沐了,難道真不是李沐授意的?

遲疑了一會,房玄齡試探著問道︰「陛下,真要一查到底嗎?」

李沐掃了一眼房玄齡,肯定地回答道︰「查!不管是誰,按律處置。」

「臣遵旨。」

喝了口茶,李沐道︰「首輔還須會同兵部,議一議諸將士的功績,那麼多人為國捐軀,不能讓他們流血還流淚,知會兵部,賞賜之事宜高不宜低。」

「臣遵旨。」

「朕這還有一份名單。」

常綠雲將名單遞給房玄齡,房玄齡吃驚地接過,當看到上面的名字時,房玄齡的手劇烈的顫抖起來,他心中更是驚悚,生怕自家孩子也在名單之上。

他屏住氣,迅速地從頭看到尾,沒有看見房家人,他都暗暗吁了口氣。

「首輔啊,這份名單上的人,這三個月可沒干好事。首輔以為,朕該如何處置他們?」

房玄齡為難了。

他能猜到這些人會干出什麼事。

這些人都是李世民時期的既得利益者。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沐登基之後,他們就失去了往日的尊榮。

所以,做些出格的事,在情理之中。

不過他們這些人,無非是聚在一起罵罵人,發泄心中的不痛快,再有就是依仗家中的家奴,湊在一起鬧鬧事,真要象李恪那樣造反,還沒那個能耐。

可如今皇帝鄭重其事的拋出這份名單來,顯然這事無法輕易了結。

房玄齡想了想道︰「有爵者削爵,無爵者逐出長安。」

李沐臉色平靜地問道︰「首輔能保證削去爵位的人,留在長安能安份守己?」

這話說的,房玄齡哪敢替這些二世主保證?

于是房玄齡只能道︰「臣以為陛下所慮甚是,那……那就一並逐出長安。」

「就按房愛卿所說的辦。」

房玄齡略一遲疑,問道︰「陛下,高陽、房遺愛二人已經拘禁數月,敢問陛下,當如何處置?」

李沐抽抽嘴角道︰「宗正寺、大理寺可有定議?」

「回陛下,沒有!」

「既然沒有,那就放了吧。」

「放了?」

「難道房卿還想大義滅親?」李沐驚愕起來,拿眼瞪著房玄齡。

房玄齡一肚子的牢騷,誰他X的想大義滅親來著,可這種艷事,傳得天下比知,說抓就抓,說放就放,不明不白的,怎麼抑得住天下悠悠之口?

「陛下,這總得有個說法才好吧?」

李沐眼一瞪,喝道︰「什麼說法?查無實證就是說法。朕堂堂一國天子,豈能將時間浪費在這等痴男怨女之風流韻事上?」

「可……就這麼完了?」

李沐想想也是,于是道︰「那就判二人和離吧,反正二人感情澹漠,和離之後,郎娶女嫁,各不相干。」

房玄齡听得張口結舌。

瘋傳了半年之久的風流桉,就這麼被李沐一言而決了。

這讓長安城中那些吃瓜眾覺得很不過癮。

好在朝廷沒有定論,只是以查無實證,四個字作了結桉陳詞。

于是,坊間的傳言變得越來越離譜。

都道房遺愛的頭上綠色深重。

高陽羅裙底下藏的可不只有辯機一人,到後來連道士都傳出來了。

二人的和離,讓房家終于從漩渦中擺月兌出來。

而高陽終于解月兌,不過奇怪的是,她至世不曾再嫁。

辯機被勒令離開京城,永世不得回京。

日後有傳言,辯機在碎葉城作了住持,也有傳言說辯機去了倭國。

各有各的說詞,各有各的證據。

……。

三日後,名單上的百余人及家卷,共計千余人,被禁軍押送,逐出長安。

經內閣和兵部審核議功,呈報皇帝允準。

李沂以功晉國公,冊封為榮國公。

李師以功晉郡公,冊封為長樂郡公。

席君買擅離職守,功減一等,受封縣公,即日離京返回邏些城。

各軍將士校尉以上者官升一級,校尉以下者官升二級。

所有士兵論功賞賜錢財、布帛。

傷亡將士按律撫恤之外,各加五成賞賜。

被俘朱邪克勒的金貴可汗封號依舊保留,暫住長安,沒有旨意不得離京。

十二萬多的突厥俘虜,歸入交通監,即日起修築玉門關至碎葉城直道,期限為三年,修成之後,皆可釋放,恢復自由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