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滿目的敬佩回到老尼面前,李沐拱手道︰「師太好身手。」
常綠雲在邊上嗤嗤一笑。
李沐側頭嗔道︰「莫非你也行?」
常綠雲答道︰「這我可做不到,我只能將板子釘到門上,釘不了門框,距離太遠了。」
這話說得沒錯,此中難點在于,短匕先要在空中釘穿刻字的木板,然後將木板帶至門框。
除了要有足夠的腕力之個,還得考慮到短匕釘穿木板後,木板重量帶來的軌跡偏差。
正象常綠雲說的,將木板釘在大門上,這不難,大門面積大,只要腕力夠就能辦到。
可兩寸寬的門框,百步之外,那就需要本事了。
老尼淡淡笑道︰「若這八年,綠雲沒有下山,此時也能做到這步了。可惜綠雲終究是個女子,老尼一直傳授她輕巧騰挪功夫,以速來彌補她體力的不足。」
李沐道︰「綠雲夠厲害了,朕當年護衛營中,沒有一個男子能打得過她。」
老尼搖搖頭笑道︰「那是陛下被她蒙蔽了,綠雲出手速度,確實很快。但她體力不足。武力二字,勝負的關鍵終究還在一個力字,綠雲以輕巧克敵,便需要一個足夠大的騰挪地方,想必當時地方足夠她施展吧?」
李沐點頭道︰「軍營校場,自然是足夠大的。」
老尼道︰「所以說,克制綠雲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三人將她引至狹小處,就算能殺死一個,她自己也必危。」
常綠雲听老尼說穿了她的弱點,哪肯依,晃蕩著老尼的手撒嬌道︰「師父……。」
老尼憐愛地拍拍常綠雲的手道︰「你既已跟了陛下,那你的弱點就該讓陛下知道,只有陛下知道了,才不會令你置于凶險境地。」
常綠雲听懂了老尼話中的意思,不禁又眼楮紅了起來。
李沐此時腦子卻打著另外的主意。
他訕笑著問道︰「師太,你看朕能練到師太方才那一手嗎?」
老尼听了,閃過一絲驚訝,她上下打量了李沐一眼,答道︰「陛下若能十年苦練,倒也可以做到。不過,陛下心有旁鶩,況且,這等雕蟲小技,陛下需要嗎?」
李沐一愣。
老尼繼續道︰「陛下乃大唐天子,殺人不需要親歷親為,若真到了需要陛下親自動手的時候,大唐危矣。」
李沐恍然,呵呵大笑道︰「師太之言,如醍醐灌頂一般。確實,朕何須動手?朕希望這輩子,都用不著親自動手。罷了,朕就不貪戀這般武藝了。」
……。
下山之後,原本是要分道揚鑣的。
常綠雲回京,李沐自然是去西域與朱邪克勒談判的。
不過由于老尼答應去長安,加上此時申時已過,天色將暗。
于是李沐決定送她們至邠州城,休息一晚,自己再轉道北上。
一行人由東南轉向,往西面邠州城方向而去。
離邠州城約三、四十里時,從西面馳來一隊十幾人的唐軍斥候。
護衛輦駕的禁軍反應迅速,迎上前去,將那隊斥候團團圍住。
問明情況之後,禁軍將領至輦駕邊,向李沐稟報道︰「陛下,前方有新軍斥候沖撞聖駕,被末將派人圍住,如何處置,請陛下定奪。」
李沐問道︰「新軍斥候?邠州何來的新軍?」
組建的六衛新軍,是為了征伐突厥所用。
李沐當時將六衛分別置于長安、岐州、隴州三地整訓,邠州根本不可能出現新軍。
禁軍將領答道︰「斥候什長說是岐州新軍,奉旨前來平亂。」
李沐大驚,奉旨平亂?哪來的旨意?
「速傳斥候什長來見朕。」李沐厲聲道。
一會兒,斥候什長被按押到李沐輦駕跟前。
「朕問你,岐州新軍為何來邠州?」
那斥候什長愣愣地看著李沐,他是真不明白,「回陛下,卑職奉軍中校尉之命,前出三十里偵察,校尉說,邠州有叛亂,我軍奉旨前來平亂。」
李沐厲聲問道︰「你是岐州新軍,段志玄的麾下?」
「是。」
李沐心中震驚了,段志玄謀反!
新軍沒有旨意,不得離開駐地,這是鐵律。
可段志玄卻假傳聖旨,前來邠州,用意無非是阻擊自己。
想到這李沐沖禁軍將領喝道︰「速派兩隊人馬,分別前往長安、隴州,傳朕旨意,即時調集新軍四衛,前來邠州城平亂,不得有誤!」
「喏。」
數十緹騎,一路向西北、一路向東南,急馳而去。
李沐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岐州在邠州西南,段志玄敢假傳聖旨,那麼心中必定已經有了取勝的把握。
否則,假傳聖旨、擅調大軍、圖謀不規矩這三條罪,就足夠段志玄死一回了。
既然段志玄志在必得,那麼自己南返,定在段志玄意料之中。
想到此處,李沐毅然決定,不撤向長安。
「傳朕口諭,全軍向邠州城急行軍。向西南方向派出斥候,嚴密監視岐州方向叛軍。」
「喏。」
大軍開始加速。
傍晚時分,李沐一行趕到邠州城。
邠州刺史陳沖急急趕來迎接聖駕。
李沐隨即接管了邠州城防,下令四門緊閉,不得進出,將一千禁軍安置在西城門,同時開始臨時征召城中壯丁。
可這些,根本沒有任何用處。
邠州是個小州,這也是六衛沒有安置在此的主要原因,城中原本有三千府兵的,但經過李沐的軍制改革,府兵已經裁撤。
不過就算三千府兵在,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叛軍可是整整兩衛新軍啊,四萬人。
該來的總歸是來了。
天色將黑時,斥候回城,段志玄率大軍已經向邠州城靠近,前鋒與邠州城不過十里地。
常綠雲拉著她師父趕到李沐面前,「據城而守根本無用,陛下還是突圍吧。由我與師父相護,逃出去的機會還是有的。」
李沐沒有理常綠雲,而是轉向老尼說道︰「師太原本好好在山上靜修,不想,因朕置于死地。朕對不住師太了。」
老尼合什道︰「陛下這是哪里話,生死由命,該來的總歸避不過去。這怪不得陛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