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

李恪呵呵一笑道︰「劉相此次雖說忤逆了陛下的聖意,好在能在太極殿及時妥協,陛下也是明理之人,對事不對人,只是政見不同,不會為難劉相。只要內閣提請,陛下定會同意劉相遷任大理寺卿。」

劉德威有些意動,確實,他並不堅定地與劉弘基站在一起,當日廷議時,也迅速轉變了態度。他也知道,皇帝這時迅速允準了他的辭呈,無非是給朝野一個訊號,那就是推行科舉新政和簡化字,勢在必行。斷了朝野間反對的心思。

劉德威才六十四歲,自認還可以為朝廷辛勞十幾年,能有出仕的機會,自然意動。

「只是,內閣中七人,誰會冒被陛下疏遠的危險,替老夫舉薦呢?」這是個難題,劉德威資格老,但因廉潔平直,平日親近的人不多。

這是常理,但凡真廉潔的,人緣都不好。

李恪微笑著,用手指點點段志玄,「劉相應該知道,段軍機娶得是莒國公的三女。」

劉德威長吁一口氣,這就對了。

莒國公唐儉是段志玄的岳父,只要唐儉肯舉薦,那麼這事就成了一半。

但劉德威並不喜悅,反而他的臉色更凝重起來。

九卿之位,可不是那麼好得的。

這麼大的恩惠,想來這二人要索取的,也不是輕易之事。

「潤王殿下直說吧,要老夫做何事?」

李恪哈哈大笑道︰「劉相言重了,本王蒙陛下寬仁,赦免了罪責,以區區微末之功得陛下青睞,得封親王爵,忝居九卿之列。自然該為陛下分憂,為朝堂舉才。劉相放心,此事若成,只要劉相能公正處事,本王就很滿意了,絕對不會有額外要求。」

劉德威愣了,不,他有些懵。

難道自己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了。

難道陛下果真慧眼識人,面前這潤王竟是個大賢之人?

「殿下和段軍機,二位真沒有別的事,需要老夫做的?」劉德威還是不放心,再次證實問道。

「放心吧。真沒有什麼要煩勞劉相。」段志玄微笑地點頭答道。

劉德威大為感動,起身抱拳長揖道︰「老夫是枉作小人了,竟以小人之心褻瀆了一代賢王和段軍機。老夫在這向二位賠罪了。」

李恪、段志玄起身還禮,「劉相客氣了。劉相只須在家靜候消息,我等告辭。」

……。

李恪府。

書房內,只有李恪與段志玄相對。

段志玄開口問道︰「殿下為何不趁機延攬劉德威?他雖說已經賦閑,但居朝堂這麼多年,門下人脈還是有的。況且,真做了大理寺卿,與殿下有莫大的助益。」

李恪輕笑起來,一雙細長的挑花眼極具迷惑之力。

「想與當今天子爭一時短長,象劉德威這樣的心性,是做不得此事的。」

段志玄點頭道︰「殿下說得是,不過劉德威之所以在太極殿改變說詞,倒不是因見風使舵。」

李恪頜首同意,劉德威以廉潔平直見稱,確實不是牆頭草,他之所以突然改變立場,主要的原因並不是李沐強勢,而是劉德威同樣認可簡化字有益于大唐。

坐到這個位置,如果連這點見識都沒有,那就可笑了。

但同意不代表李恪認可劉德威,「段軍機難道真以為,靠文臣就能戰勝陛下?」

「多些助力,總是好的。」

「不。」李恪堅定地搖頭道,「多些助力不假,但同樣為增加暴露的風險。與陛下的較量,想以力量取勝,無縫是痴人說夢。」

段志玄遲疑道︰「可經先皇宮變之後,再想以宮變、暗殺方式……怕更是不可能。」

李恪微笑道︰「誰說本王要宮變、暗殺了?本王從來不曾有謀反的念頭。本王不僅不想謀反,而且想做個大唐忠臣。」

段志玄听了大愕。

看著段志玄的臉色,李恪嗤地一笑,「段軍機以為,陛下如今的皇位穩固嗎?」

段志玄思忖了一番,答道︰「非常穩固。陛下如今的威勢,任何敢擋其鋒芒者,都將粉身碎骨。」

李恪點頭道︰「不錯。但萬事都有正反兩面,剛極易折,物極必反。先不說陛下的減稅、軍改、科改等都已經觸動了舊臣切身的利益,就說本王的兄弟姐妹,從親王、公主爵被黜落為郡公、縣主,他們心中豈能不怨?」

「殿下是說,咱們可以聯合那些心中怨懟者?」

「荒唐!」李恪堅決地否定道,「他們要怨恨,是他們的事,本王獲陛下赦免,封親王、授九卿,豈能與他們同流合污?」

「那殿下何意?」

「陛下除了上面所說的隱患之外,還有最大的一個隱患。那就是膝下無子。」李恪的眼神中閃著光芒。

段志玄不解,「陛下尚未及冠,有的是時間誕下皇子。」

「段軍機真以為有這可能?」李恪古怪地問道。

「呃?」

「陛下如今有皇後和四嬪妃,還有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長林衛大將軍,若要有子,早就該有了。段軍機難道沒听說,鄭太後都急得堵上甘露殿去了嗎?內閣中早有議論,本王不信,軍機閣七人之間,會沒有對此議論?」

段志玄沉默,李恪說得沒錯,如果不是李沐太強勢,內閣與軍機早就聯袂進諫了。

李恪轉過身來,盯著段志玄道︰「如果……本王是說如果,陛下有不測,段軍機以為,這皇位該有誰來繼承?」

段志玄听聞此言,如同被雷霆一擊般石化。

誰來繼承?

皇帝無子,無兄弟。

誰來繼位?

按慣例,當從皇族直系近脈中選取良人承嗣。

誰是直系近脈的良人?

李建成一脈,除了李沐,就只有三女。

李元吉一脈,無一男丁。

只有李世民一脈。

而李恪在西南反正,為平定黨項、吐蕃立下大功,是如今大唐唯一的親王。

而這親王,是當今天子登基後欽封的。

誰來繼位?毫無疑問,非李恪莫屬也。

段志玄如醍醐灌頂一般。

李恪笑了,「孤既然有此依仗,為何要反?所以,本王不僅不反,還得做忠臣。讓世人都知道,孤是個賢王。」(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