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八十八章 鄴城決不能丟

全軍撤退!

這是曹操他們唯一的選擇。

無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身心上,此刻完全不是秦軍的對手。

曹操哭了,便感到張遼太狡猾了,出自秦野派系的將領,就沒有一個好人。

劉備和呂布就更加抓狂。

相比較來說,他們二人的損失最大。他們還沉浸在兵力暴漲的快意當中。 嚓,一轉眼,就被打回原形了。

這差距簡直太大了,要不要這麼凶殘,我們根本無法接受呀。

曹豹的臉色同樣十分難看,雖然損失**千人對陶謙軍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勢必會被陶謙問責。不過他已經想好了,就推到曹操身上,讓曹操來背鍋。

就是面前這個又矮又黑的諸侯,說什麼听他的準沒錯,保準眼前一亮。

曹豹感到,太亮了,都瞎了。

「張遼,真虎將也……。」曹操雖然恨之入骨,但也不得不正面承認張遼的能力。也許,這就是他和陶謙等諸侯不同的原因吧。

曹操失敗後,從來都是會吸取教訓的。

這次算是完敗給了張遼,好在張遼並沒有追上來。

曹操他們帶著為數不多的殘兵回程。

走了沒有多大一會,大路上來了一個細作。

細作見到曹操他們後,立刻打出了曹軍的旗幟,插在自己脖子後面,表示自己是曹軍的細作。大家都是自己人,你們也別放箭。

細作一看曹操他們身邊沒兵了,也許是押送百姓走了吧,細作來到曹操馬前,滾鞍下馬,激動道︰「主公,我也發現了一個集群的百姓。有五六萬人,比上一波的還多。」

細作十分喜悅,認為自己肯定能因此立個功。

但細作發現,曹操他們愁眉不展。忍不住他就心里嘀咕,難道是太多了,吃不下?不是越多越好嗎?

曹操他們心里已經哭了,現在他們听到百姓兩個字,就渾身發抖,听到集群兩個字,就心驚肉跳。誰知道這次的百姓,是不是也是秦軍假冒的。

這種情況下,誰還敢去打百姓的主意?

因此,由于張遼迎頭痛擊了聯軍,這讓聯軍再也不敢去打百姓注意了。

消息傳來,百姓振奮,終于可以從容的撤退了。

而張遼,一戰威震青州。天下人听到這個戰績後,無不伸出大拇指。為百姓而戰的將軍,是值得敬佩的。

另一方面。

在壺關。

袁紹以這里,作為進兵的方向。這里距離鄴城太近了,也就三百多里地。袁紹相信,以自己現在的兵力優勢,直搗黃龍易如反掌。那時候,討秦聯盟中的其他諸侯,最多分一分青州。

冀州幽州,都是他袁紹的。

這就能夠在聯盟中的既得利益最大化。

因此,袁紹毫不猶豫,兵出壺關。

他提十五萬大軍出壺關後,就得到消息,秦野的三萬兵馬,已經到達了‘黍窖邑’。據密探匯報,秦軍在黍窖邑,大興土木,建立要塞。看起來,這是要在這里打造重要防線。

後世水經一書中有記載,漳水東至武安縣南‘黍窖邑’,入于濁漳。

漳水在上游,分南漳和北漳,到達黍窖邑後,合二為一。

黍窖邑是在廣平郡西南部,距離鄴城二百里左右,就坐落在二合一,三條水脈形成的三角地帶之後。

袁軍上下,對于秦野的反應速度,暗暗咂舌。看起來,這個年輕的諸侯崛起,絕非僥幸。過往戰績,那也是實打實自己打出來的。

「秦野倒是選了一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軍中大帳內,田豐模著小胡子評價著。

袁紹目視麾下文武集團,問道︰「秦野在黍窖邑屯兵,打算負隅頑抗。你等認為我軍該如何進兵?」

郭圖走了出來,「主上,我軍的兵力是秦軍的五倍。此刻,正是力破千軍之時,切不可猶豫,提兵進攻黍窖邑,尋找與敵人決戰的良機。」

袁紹微微點頭,他也是這麼考慮的。畢竟敵人只有三萬兵力,現在都在黍窖邑。可以說,除了這個地方外,其他地方根本沒有可以威脅袁軍的兵源。這種情況下,自然是一戰定勝負對袁軍最有利。

但是,有人不同意這個戰略。田豐走了出來,「主上,秦野戰績顯赫,貫于以少勝多。此番在黍窖邑屯兵,顯然他已經清楚不能讓我軍包圍鄴城,這才提兵在外作梗。黍窖邑有地利優勢,頗不易對付,切不可冒進。」

袁紹知道田豐是一個剛直的人,說話直接。但要知道他的兵力可是秦野的五倍,五倍的兵力都不敢去進攻敵人,那還混個屁?

「總不會比進攻鄴城難打吧?」

「這個……。」田豐直言道︰「鄴城無法移動,敵人若是守城,反而容易控制。」

袁紹就很不滿意了,不悅道︰「照你這麼說,那就戰勝不了秦野嘍?」

「不不不。」田豐道出自己的戰略構思,「何不兵分三路。南北包夾鄴城。秦野畢竟是一個人而已,其他不足為懼。並且,我軍十五萬,秦野三萬。他分兵後,各路只有一萬兵馬而已。五萬對一萬,又不一樣了。」

听到這個戰略構想後,袁紹思考了一段時間,便深以為然,「還是元皓的戰略更加好一些呀。」

郭圖心里就膩歪,但他就是不表露出來,還對田豐一禮。

田豐急忙還禮,一點也不知道郭圖想要掐死自己。

于是,田豐的建議,得到了支持。

袁紹開始兵分三路。

袁紹親自帶領中路集群。

「誰願意帶領南部一路?」

沮授和文丑就站了出來。

「主公,許攸願走北部一路,為主公分憂。」許攸主動站了出來。這是立功的大好機會,並且,他不能再吃老本了。還需顯示一下能力,才好繼續佔據好的地位。

郭圖逢紀都出來了,希望走北部一路。

袁紹到底是照顧發小許攸,便讓許攸和顏良走北部一路。

袁軍兵分三路的消息,在第二天,就傳到了黍窖邑秦軍大營。

得到這個消息後,秦野就苦逼了,便感到袁紹太壞了。

要知道秦野可是有至尊法眼的,絕對不犯怵袁紹的十五萬大軍。

但此刻袁紹分兵了,秦野可沒有將自己劈成三份的能力。

秦野看著身邊唯一的謀士,「孔明,你怎麼看?」

諸葛亮急搖羽扇,「敵人欺我兵少,這才分兵。若不分兵應對,數日間,恐怕敵軍就兵臨鄴城了。決不能讓敵人兵臨鄴城……。」

其實諸葛亮是硬著頭皮提分兵迎敵這事情。畢竟秦野在整個冀州,乃至于加上幽州,就眼前這三萬兵馬。現在不能守鄴城,守城的話,敵人完全可以優勢兵力包圍鄴城,緊跟著分兵去取冀州幽州其他地方。

秦軍是沒有兵力抵擋的。

因此秦軍必須要在野外,在野外的話,才能夠威脅到敵人。

但真的能威脅到敵人嗎?

面對分兵後的袁軍,秦野勝率,無限接近于零。

但秦野根本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分兵。

秦野已經想好了,若是無法阻止敵人兵臨城下,大不了就如同戰國時候的趙國,死守鄴城。他堅信,有百姓的支持,絕不會就這樣被滅亡。

「孔明,你馬上傳訊給鄴城的公達,讓他盡可能的調集物資,囤在鄴城。在傳訊給各郡縣,讓他們盡可能的組建義勇軍……。」

諸葛亮哭了,看起來,主公也已經做好了大面積丟失領土的準備了。但鄴城,決不能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